《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疑艺术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疑艺术优秀获奖科研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设疑艺术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把握好设疑的时机,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多边活动的顺利进行;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设疑呢? 一、重视始端,设疑于新课开头处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开头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铁”时,笔者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自述式短文:我的
2、名字叫铁,符号是Fe.自春秋时期,人们通过火的洗礼,使我从矿石中现出原形.从此,人类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你们想一想,工业、农业、交通、航天和日常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我?有人说我外表长得很黑.其实我非常白并具有金属光泽;有人说我长得很丑,其实我很温柔.我的性格较活泼,虽然比不上镁和锌,但比铜要活泼得多;我与氧气接触时,因反应的条件不同而异.在纯氧中,将我点燃,会剧烈燃烧;在干燥的空气中,我无动于衷;在潮湿的空气中,我将“遍体鳞伤”、锈迹斑斑.如果在高温下,将我“洗个蒸气澡”,会越洗越黑.如果把我投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我会生“气”;如果把我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我会变“色”.然后设疑:铁是怎样被冶
3、炼出来的?铁的物理性质怎样?铁的化学性质如何?铁有什么用途?这样质疑,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笔者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地导入新课:学完这节课后,你们就会得到上述问题的满意答案.受到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二、优选问题,设疑于知识关键处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设疑在关键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说来,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识的关键.在此处设疑,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理解和深化新知识扫
4、清障碍.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这一节的关键处,就是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笔者设疑:我们学过哪些气体的制备?学生回答后,又问:它们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是怎样的?学生讨论、比较、总结后,再问: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有无相似的地方?这样层层设疑,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 三、明确目标,设疑于教学重难点处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时,单靠教师的讲述效果不佳.为解决重难点,不如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读书、
5、讨论和思考,教师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笔者设疑:判断某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前提、条件、结果各是什么?学生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和其中关键词展开讨论.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b.不能导电的物质都不是电解质;c.食盐溶液能导电,食盐溶液是电解质;d.金属铜放在水里或熔化时都能导电,铜是电解质.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三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那么三氧化硫是不是电解质?在笔者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可见,在重难点处设疑,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贵在收口,设疑于课堂小结处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
6、”.结尾设疑,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例如,在讲“CaCO3与Ca(HCO3)2的相互转变关系”后,在课堂小结时,笔者讲了一个“屠狗洞秘密”的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然后设疑: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帮助学生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溶洞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形成的原理.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设疑时,教师要紧扣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设疑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这样,能使教师的设疑艺术落到实处,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