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底面积。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
2、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sh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10、11、12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或正
3、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第6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能回忆回忆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呢? 3、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液体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4、说说这些已经学过的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教师板书) 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 1
4、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液体体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5、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6、提炼猜想,为研究作好必要的准备。 学生出现的猜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二、实践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出示自学纲要: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具提供: 教师提供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2个,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
5、10厘米,供学生观察使用。 挂图,让学生可以观察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提供感官上的支持。 3、交流学习结果,分组汇报: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让学生在回顾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2、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3、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4、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 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
6、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5、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6、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7、完成书上31页练习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表,让学生联系填表的过程再一次说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完成书上30页练一练 1、让学生先想一想:审题时先注意什么?试着说说要解决这些题目的过程和算理。 2、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适当总结把相关体积单位进行换算的基本思考方法。要提醒学生运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的方法计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00的得
7、数。 3、小结: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方法 1、完成31页第2题 让学生先审题,观察这一组题目有什么特点?在解决的过程中要突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都要乘相应的进率。 2、完成31页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题。说说自己的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方法,形成技能。 3、完成31页第4题 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升与毫升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升、毫升与本单元所学的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关系。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8、还有哪些疑惑? 五、布置课堂作业(略)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液体体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第7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9、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2、一个长方体纸盒,它的长是2分米,宽是1.8分米,高1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索研究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
10、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2、教学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1)翻开书第40页,让学生看第三自然段。 板书:升毫升 (2)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1升=1000毫升。 (3)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3、应用。 出示例6,指一名学生读题。 (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是否具备?怎样算?结果是什么?怎么办? (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第40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第2题;练习八的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思考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8、9、10题。 板书设计: 容积和容积单位 升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