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S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百花园一基础部分补充部分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丰富词汇。2. 感受打比方的写法的好处。3. 阅读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读、背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5. 通过言语训练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能说会道教学难点:学习仿写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点。教具准备:课件及图片第一课时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1. 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2. 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3. 学生讨论。4. 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 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6. 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
2、多音字吗?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1. 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2. 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3.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4. 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5. 老师小结。三.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1. 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2. 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3. 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5. 老师小结。四. 背诵古诗,积少
3、成多1. 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 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3. 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4.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5. 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五.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1. 轻声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 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3
4、. 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课后反思:第二、三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一. 学习“能说会道” 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2. 明确交流要求。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3.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4. 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
5、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5. 评出“故事大王”。二. 学习“笔下生辉”1. 激发习作兴趣2. 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1)读题(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3. 提出要求,指导习作(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5. 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6. 修改作文。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6、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组成。四篇课文中,古诗三首、 观潮 、 火烧云是精读课文, 四季童话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 5、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6、引导学生展开大胆想象,培养
7、写作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人文性较强,以“注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为专题。课文都围绕专题选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有趣的情节,从不同角度给学生以启迪。语文百花园一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积少成多、及习阅读平台及语文大课堂。 这些学习内容意在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丰富语言积累, 增强语言运用, 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欣赏精美语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启迪;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学写小作文;随文识字,学写生字。课时
8、安排:本单元 10课时左右。5、古诗三首望洞庭(第一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教学目标: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知识。、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
9、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介绍。、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二、读通古诗、生自由练读古诗。、录音范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三、读懂古诗、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四、品读古诗、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设问: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五、会读古诗、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试读古诗。、指读点评。、背诵古诗。六、课外拓展、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
10、、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课后反思:菊花(第二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二)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朗读古诗,理
11、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2学生自学。(三)理解古诗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沿着篱笆, 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明确: 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了热情的赞赏。(四)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五)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默写古诗。课后反思:枫桥夜泊(第三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名
12、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教学重、难点:想像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 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
13、的枫桥夜泊。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三、了解课文大意、解释题目。、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四、感受画面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本诗包括题目仅32 个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眠是什么意思?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 , 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 夜色多么迷人, 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
14、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河边孤单的枫树渔船上的点点灯火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总之,全诗透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浓浓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你愁过吗?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六、情境创设,加深理解这船家可是个热心人 , 一大早就来叫张继了: 张公子,张公子,起床了吗?哟, 看你眼睛通红通红的, 怎么?昨晚没睡好?
15、你没睡好, 那你在做什么?诗人经历过了无数个夜晚,但是这个夜晚却与众不同,在诗人眼中,这是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一个怎样的夜晚?七、自由背诵本诗。课后反思:6、观潮基础部分补充部分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课文34 自然
16、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时间: 3 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
17、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5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 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 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六)布置作业:名师归纳总结
18、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2深入学习课文 34 段,体会钱塘江大潮(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 34 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
19、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学生边默读,边画批)(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那
20、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引入范仲淹的诗句: 海面雷霆聚, 江心瀑布横)比较句子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4)引入文字资料: 钱塘江大潮来临时, 另外一位
21、作家这样写到 (课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件出示文字资料):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 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 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22、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评析: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
23、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放录像)课后反思:7、火烧云基础部分补充部分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3、学会 6 个生字:积累 11 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
24、;会照样子写“ABB ”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二、读课题,自学课文。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5、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第一段第 2 节)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 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烧”的意思和作用?(“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四、导学第一段。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
26、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2)出示:“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4)出示课后题 3: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指名一人读第
27、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 - - - - - - - - -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基础部分补充部分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28、。二、自学第二段。(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 ,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二)大组交流: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 1/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3师生配合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
29、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5自由朗读 4-6 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7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交流一节,集体读一节。8 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集体朗读4-6 节。9试着背诵 4-6 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30、-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三、学习最后一段。1个别朗读。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3背诵这段。四、总结并朗读全文。火烧云下去了, 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 大自然就是这样, 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五、布置作业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2背诵 4-7 节3完成练习册。板书: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白百合色颜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火烧云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变化(多):马狗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形状: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课后反思: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