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华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4175425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华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华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华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华 .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 的科学。2.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行为为主。(判断)3. 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 和心 理特性 两个方面。(选或判)4. 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 情绪过程、 意志活 动三个方面。5. 认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6. 人与人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 个性心 理特征。7.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

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实验,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被誉为“心理学之父”。8.1913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 刺激反应”( S R)公式来表示。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9.1967 年 奈塞 尔 认知心理学 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0.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11. 描述:心理

3、学的 首要任务是 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 描述 ,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描述通常是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必要前提。12. 精神分析学说,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创立,注重对人类异常行为的 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本我、自我、超我 的仍结构模型13. 心理学中的预测 : 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生的可能性的陈述,即根据已有的理论对某种心理与行为事件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发生的理论推测。14. 控制: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控制作为心理学的最高目标。控制意味着通过一定手段或方法使心理与行为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即引发那

4、些希望发生的事件,控制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5.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16. 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1. 心理发展的含义:A 在心理学中,发展 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B 心理发展 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2. 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

5、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 (判断、 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3. 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 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4. 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 婴儿期、 儿童期、 青少年 期、成人期。5. 整个青少年期可分为A 青少年早期11、 12 14、 15,初中B 青少年中期14、 15 17、 18,高中C青少年晚期17、 18 21、 22,大学6.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以下四 个阶段:A 感知运 动阶段( 0-2 岁) 。

6、B前 运算 阶段( 2-6 岁) 。C具体运算阶段(6-11 岁) 。D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上)。7.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 将大学生思维发展分三个阶段:A 第一阶段:二元论 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B 第二阶段:相对性 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C 第三阶段:约定性 阶段。个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确的”。8.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判断A 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

7、和完善。B 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C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组成。9. 歌德曼 总结了 青少年 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的支持、社会比较、亲密。第三章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1. 判断气质类型:气质:个体内在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未定吃惊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他是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个人独特色彩。A胆汁质 ( 直率热情、 好动、脾气急等 ) B多血 质( 活动、敏感、反应快、情绪不稳等

8、 ) C黏液 质( 安静稳重、反应慢、沉默寡言) D抑郁质 ( 孤独、反应迟缓、多愁善感等) 。2. 大学生气质教育A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B 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C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D 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发生者。3. 性格差异与教育A 性格 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B 性格与其他个性品质的不同,它是由性格中具有核心意义部分形成的反映个性本质属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是受一个人的思想、信念、道德品质的调控而形成的。4. 大

9、学生 性格 类 型差异 :一、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二、独立型多于顺从型。5. 心理学中说的能力 ,是指个体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说来,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能力:自学能 力、 表达能 力、 操作 能力、 适应能力 、创造 能力。6.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与 1986 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包括智力的三个亚理论: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成分亚理论。斯 滕伯格把智力成分分为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7.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IQ= 智 力 年 龄 (MA)/ 实 际 年 龄(CA)100,15岁后不再适用。韦克斯

10、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公式: IQ=100+15 ( X-X)/s 8. 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9. 能力的类型 差异: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社交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10. 一般能 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需具备的能力。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11. 能力的水平差异: 大学生智商高于同龄人水平,IQ100 。12. 针对大学生 能力类型差异,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针对大学生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13. 学习风格 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14. 认

11、知风 格知觉风格场独立型:往往倾向于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场依存型:较多的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15. 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相信自己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己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做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学习者则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自己的行为。16. 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过敏性焦虑不是因客观情境对自尊心构成威胁而引起

12、,而是由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第四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17. 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角色 认知 阶段: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知。B 角色 认同 阶段:教师角色认同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C 角色 信念 阶段:角色信念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18. 专家型教师三个特征:A 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B 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C 创造性的洞察力第五章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19. 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一般说来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 经

13、验 ,并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 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广义的学习概念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是人和动物 所共有的心理现象;第二,学习 不是本能 行为,而是后天习的性行为。本能行为,鸭凫水;第三,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第四,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作学习。20. 冯忠良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a知识 的学习 , 知识理解、巩固、应用;b 技能 的学习,动作技能、智力技能;c 行为规范 的学习。21.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领域。小人物,大博客9W.z5B2X-Ke 22.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 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

14、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23.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4.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A 学习方式的多样 性。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高年级,自学成了主要学习方式。B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专业课阶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阶段。C 学习内容的特殊 性。学习组织的主体性。25. 桑代克 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1896年在哈佛开始用小鸡做实验,被认为是 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A 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实现的。B 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C 他提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

15、和效果律是两大主律。练习律包括应用律和失用律。效果律,如果伴随惩罚,联结力量削弱,认为奖励的效果比惩罚的效果更好。斯金纳程序教学26.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受四个子过程的影响A 注意 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B 保持 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性活动的内部形象;C 再造 过程是以内部形象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新的反应模式;D 动机过 程则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27.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28. 奥苏伯尔, 接受学校是学生学习核心。 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

16、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判断)29. 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A 按迁移的 性 质分为: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单选)B 按层次 分为: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又称水平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更高级的学习)发生的迁移又称累积迁移。C按先后 顺序 分为: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如 举一反三 。 逆向迁移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

17、影响。D 按内容 分为:特殊迁移是指某一领域内的学习直接对另一领域内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如三米跳水与十米跳水。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 原则和态度对另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E学习迁移理论: a 形式训练说 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b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由贾德 提出的。 1908 年做的“ 水下击靶”实验是 概括化理 论的经典实验。学习定势说又叫“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第六章大学生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0.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 ,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动机强度越大

18、,学习效率越低。31. 大学生 学习动机的特点:多样性、发展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性。32.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30年代 默里 提出的 “成就需要”。默里为了测量人格与需要,曾特别编制了主体统觉测验(TAT ) 。麦克里兰德及其助手改编了这种投射技术,并用它作为人类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33. 阿特金森 认为,广义的 成就动机 分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34. 34. 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韦纳把众多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三个维度: 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韦纳在 1986 年的

19、研究表明, 对未来成功和失败的期望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先前成败结果归因的稳定性,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这就是他的“期望原理”。第七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1. 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A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B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的具体操作。即技能C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

20、技巧。(不需掌握)2. 知识心理的表征:A 陈述性 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 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另外包括表象系统和线性序列。B 程序性 知识的表征:产生式,产生式系统。C 元认知 :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3.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具体机制之一:命题学习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A 下位学 习: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抽象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归属于旧知识而得到理解,新旧知识所构成的从属关系。又称类属学习。B 上位学

21、习 :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又称总括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第八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教学1.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A 定义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也称步骤性知识。B 测量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提取线索是有意识的,可以陈述;程序性知识通过具体作业推测,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C表征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表象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产生式系统表征。D 意识控制角度不同:

22、陈述性知识激活速度慢,提取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有较好的意识控制。程序性知识激活较快,能相互激活,意识控制程度低,自动化。E 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习得快,遗忘快。习得慢,需要过度学习,遗忘慢。2. 程序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3. 策略性 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三个基本阶段: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元认知阶段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三种:A 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B 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

23、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及时调整学习过程,以期顺利达到有效学习的策略。C 调节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认知活动监控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即实践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等。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1. 问题的三个成分:给定,指问题的初始状态。 目标, 指问题要求的答案。障碍,指给定和目标之间必须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消除的障碍。2. 现 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一般包 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A 算法式: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式解决问题,可以保证问题得到解决,但费时

24、费力。B 启发式:以一定的原有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搜索解决问题,效率高,但不能保证问题的解决。3. 创 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特权,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4.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心理定势: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5. 有 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 () 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 () 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 () 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 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 () 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 ( ) 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6. 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25、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A 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B 发展元认知C增强自我监控学习D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E 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F 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G问题的难度要适当H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7. 创造性开发常用技术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 1939 年提出、 1953 年正式发表的一种 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这是在国外大学颇为流行的集体讨论法。基本原则:禁止提出

26、批评意见,暂缓评价;鼓励提出改进意见;问题多多益善;追求与众不同,自由发言。第十章德育心理及大学生品德修养1. 品德 :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2.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A 研究的范畴不同B 影响因素不同C性质不同3. 品德的心理要素(四因素说:知、情、意、行)A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又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B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C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去克服

27、到的生活中的困难或矛盾并且支配行为的表现D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道德原则和规范行为的外在表现。它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4.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六个阶段划分为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A 前习俗水平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与朴素的自我中心定向;B 习俗水平赞许、使人高兴和助人定向阶段及权威性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 后习俗水平契约尊重法律定向阶段与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大学生品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知情意行第十一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1. 群体 : 群体 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按成员相互作

28、用的目的和性质分为A 正式群 体:有固定的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B 非正 式群体: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C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群体。2. 大学生班集体具有以下特征:强制性、统一性、独立性、开放性。3.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4. 社会制弱作用: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5. 从众 :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6.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 1)团结友爱、平等互助; ( 2)理想色彩浓厚;(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7. 影响

29、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因素 : ( 1)时空接近性; (2)态度相似性;( 3)需要与性格的互补;(4)个性品质;( 5)外表。8.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表现 :拒绝社交;恐惧社交;社交过程障碍。9. 人际 关系障碍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A 晕轮效应:是指仅仅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B 刻板印象: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C 角色固着:是指个人言行举止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第十二章大学生的心理教育1. 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异常状态。2. 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有下列六个方面 :1)

30、环境应激问题; (2)自我认知失调;( 3)人际关系障碍; (4)情绪情感不稳定;( 5)性适应不良;(6)紧张和压抑。3.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精神病. 4.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5. 心理咨询的特点:帮助性、 主动性、心理性、渐进性。6. 心理咨询的类型:发展性心 理咨询、调适性 心理咨询1. 个人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2.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3.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

3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4.1913 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5.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6.1967 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时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7.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8. 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9. 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具

32、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10. 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11. 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12. 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13. 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14. 佩里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三段论: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 第三阶段: 约定性阶段。15. 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 黏液质和抑郁质。15. 青少年友谊关系发展的六大功能: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的支持、社会比较、亲密。16.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7. 大学生的性

33、格类型差异: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独立型多于顺从型、在各种社会价值类型中,经济型对大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双向性格因素中中间型大学生占绝大多数。16. 社会价值类型的排序:理论型、 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宗教型。18. 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能力由智力、知识与技能、实践三个要素构成。19. 大学生应该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20.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 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论。包括:智力的情境亚理论、成分亚理论(元成分、操作成分、 获得成分) 和经验亚理论。21. 学习风格的构

34、成要素可分为四大类: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性要素和生理性要素。22. 知觉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23按照焦虑水平把学习者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焦虑对学习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的高低。24. 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25. 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经历一下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26.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27. 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学组织能

35、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28. 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等方面的内容。29. 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创造性的洞察力。30.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31.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分为三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 (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32. 布卢姆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目标包括知道、了解、应用、分

36、析综合和评价;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判断、组织、性格化;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定向、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等。33.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次,他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的接受-发现和机械- 有意义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他们之间是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不能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或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等同,这两个维度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绝对的,在它们之间还有过渡形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言语学习。34. 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被认为是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35. 桑代克提出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

37、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两大主要定律。36.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37. 班杜拉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观察学习理论。38. 观察学习的实质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观察者来说是新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39.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和动机过程。40.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41. 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根据迁移的层次不同,把学

38、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根据迁移的顺序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学习迁移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42 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43. 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有贾德提出的。贾德在1908 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44.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45.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尔克斯 - 多德森定律表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 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46.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学习动机的发展性、学习动机的

39、间接性、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性。47.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队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48. 成就动机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界 30 年代默里所提出的成就需要。49. 当前最重要的成就动机理论有:麦克里兰德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期望价值理论、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50. 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把总的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图可控性、稳定性、原因源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持久努力临时努力教学

40、质量教师偏见他人帮助不可控能力心境任务难度运气51.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训练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52. 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53.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54 策略性

41、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55.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表象系统和图式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56.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57.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概括或包容程度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58. 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定义不同

42、、测量方式不同、表征形式不同、意识控制角度不同、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59. 变式练习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60. 策略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陈述性知识阶段、转化阶段、元认知阶段。61. 元认知策略包括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62. 关于问题的成分不外乎三种即问题初始状态,要求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获得的两者之间的通路。63 所谓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进行主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64. 心理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65. 情绪和动机状态在一定限度内,情

43、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66. 培养 大学生 问题 解决能力的方法: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发展元认知、增强自我监控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帮助学生正确地表征问题。67.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于1939 年提出、 1953 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小组成员人数应在5 至 10 人之间,理想人数通常是6 人或 7 人。67. 在教 学中提高学 生创造性的措施

44、: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有意识传授创造技法、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协助发展自我管理技巧);激发创造性动机(确立目标和意图;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 鼓励自我竞争) ;塑造创造性人格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确立创造的信念) ;创设创造性环境(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68.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

45、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69. 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的。70.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首先的价值不决定于自己和准则,而由外在的要求决定。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并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包括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们的意向进行判断。第四阶段

46、,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社会秩序的定向。遵从别人和社会的期望。3) 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包括两个阶段:第五阶段,默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70. 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在道德认知上,在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和社会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普遍形成了比较自律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和信念,具有更为突出的独立性和现实性,基本上能够独立而自觉地按照自己的道德动机行动,不容易受他人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也比较全面,越来越向现实方面发展。2)道德情感方面, 表现出了理智性特点,社会交往的情感体验比较深刻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大学

47、生个性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感情丰富敏感,因而情感又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走极端。3)道德意志方面,发展不够完善,有的较为薄弱,自控力差,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有时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与诱惑。4)道德行为方面,已经获得了较为成熟的道德行为方式与技能,也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稳定性。71. 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方法学习、立志、躬行、自省。72. 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 1)群体必须是一群人。(2)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3)群体有一定的目标。 ( 4)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73 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

48、用的目的和性质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固定编制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以个人需求或意向一致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74 大学生班集体的特征:对共同目的、任务的深刻认识、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有合理的组织结构、遵守集体规范。还具有强制性、同一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75.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就是社会致弱作用。76.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77. 根据成员的主要需求不同将大学生的人

49、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建立在包容需求上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控制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需求上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感情需求上的人际关系。按交往对象不同可分为 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团结友爱、平等互助;( 2)理想色彩浓厚;(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78. 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角色固定、 自我认识) 、个体心理上的缺陷、7

50、9.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积极的自我暗示、赞赏别人、喜欢对方、记住对方的名字、善于表露自我、注意口头交往的技巧、善于运用非言语手段、合理运用批评。80. 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有下述六个方面: (一)环境应激问题:环境应激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新生身上。 (二)自我认知失调。(三)人际关系障碍。 ( 四) 情绪情感不稳定。 (五)性适应不良。 (六)紧张和压抑。论述一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8 答:对高校教师而言,他们必须具备对学生、教育影响过程和自身行为这三方面的信息的处理、调控与改造能力。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