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习题:单元质量检测卷二.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共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能为也已B今日往而不反者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此亡秦之续耳解析:A项,已,通“矣”;B项,反,通“返”;C项,蚤,通“早”。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B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被D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接触、沾染解析:更:改变。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C项,介词,替,给;动词,认为。D项,介词,趁机;副词,于是。答案:B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拔剑撞而破之解析: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以其无礼于晋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 C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A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D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
3、包裹。 答案:C6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C若属皆且为所虏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解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答案:B7根据情景,默写相关的句子。(6分)(1)烛之武退秦师中,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3)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或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答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二、阅读鉴赏(5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
4、5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
5、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
6、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8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登上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C秦王还柱而走 走:跑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被刺解析:被:受。答案:D9下列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徵,古代五音之一。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相当于西乐音阶中的sol(即简谱“5”)。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C九宾,是我国古代外
7、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D郎中,帝王医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解析:D项,应为“帝王侍从官的通称”。答案:D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易水诀别,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怒发冲冠。各种表现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B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
8、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C见秦王时,秦武阳变了脸色,害怕得发抖,“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做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弭了危机。这些对话,刻画了荆轲的精细、沉着以及心中的害怕。D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廷上下的情状,写动作、表情、高呼、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解析:C项,荆轲心中并没有害怕。答案:C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3分)_(2)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
9、股。(3分)_答案:(1)燕王确实害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2)(秦王)于是拔出(剑)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一)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
10、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
11、,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周生:汉时的儒者。重瞳子:目中有两个眸子。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后人。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B自矜功伐
12、/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C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D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解析:“私智”意为自己的能力,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卒”在句中是“最终”的意思,其后不能断开,排除B项。答案:D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就是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B“亚父”是项羽对项伯的尊称,意思是尊敬
13、他仅次于对待父亲。C“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意思是拜两次。D“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解析:“亚父”应该是对范增的尊称。答案:B14下列对两则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城府很深。不管是对属下还是对敌对阵营,沛公都表现出超于常人的谦卑。B张良和陈平忠心耿耿。沛公能顺利从鸿门脱身而去,张良与陈平二人功不可没。C项王没有杀沛公的决心。如果以沛公离席等为借口,挑起战争,项王胜算很大。D文段(二)中对项羽的一生做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解析:陈平当时是项王
14、的部下,被派出去召沛公无果,不能说忠心耿耿。答案:B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分)_(2)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5分)_答案:(1)做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2)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离开。参考译文:(二)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像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的后裔吗
15、?(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彰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
16、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9分)曹参赵括南宋洪迈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侯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
17、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遂胜赵。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参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其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相应侯知之,将白起知之,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选自容斋随笔卷二,有删改)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B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C
18、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D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解析:“呜呼”是一个引起下面议论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排除D;“哉”为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排除A;“秦以白起易王”与“赵乃以赵括代廉颇”句式结构相同,所以在“王”与“廉颇”后面停顿,所以选择B。答案:B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惠帝,皇帝的谥号。君主时代帝王死后,会依其生前事迹给予一个称号。B百岁,这里指死亡,因为风俗有所顾忌而不明说。C薨,古代称皇帝、王侯或有爵位的大官
19、死去。D上书,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解析:皇帝的死亡不能用“薨”,应用“崩”。答案:C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高祖临终前,吕后曾问他,萧何去世以后,谁能够接替萧何之职。B萧何侍奉惠帝,在惠帝临终前,萧何问惠帝将来谁能够接替自己的职位。C秦应侯到赵国行反间计,说秦国只惧怕赵括,所以赵王最终让赵括代替廉颇。D包括赵括的父母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赵括不适合领兵打仗,只有赵王认为他适合。解析:“萧何问汉惠帝将来谁能够接替自己的职位”错,原文意思是,萧何病重,汉惠帝问他:“您如果去世了,谁可以接替您呢?”答案:B1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20、语。(10分)(1)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5分)_(2)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遂胜赵。(5分)_答案:(1)赵国如果一定让他做将领,让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2)秦王听说赵括当了赵国的大将,便暗地让白起代替王,于是就打败了赵国。参考译文:汉高祖病重,吕后问他:“萧相国(萧何)去世以后,叫谁接替他呢?”汉高祖说:“曹参可以。”萧何辅佐汉惠帝,病重,汉惠帝问他:“您如果去世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知道臣下的没有谁比得上主上。”汉惠帝说:“曹参怎样?”萧何回答说:“皇上找到合适的人了。”曹参正担任齐国相国,听说萧何死了,告诉手下人赶紧准备行装,说他要入朝当宰相了。过了
21、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进京。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他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但不认为他学得好,对他母亲说:“赵国如果一定让他做将领,让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其后,廉颇和秦国对垒,秦国的应侯(范雎)用千金到赵国行反间计,说:“秦国所怕的人,只有赵括。”赵王便用赵括代替廉颇。蔺相如劝阻,赵王不听。赵括的母亲上书赵王,说赵括不能用,赵王又不听。秦王听说赵括当了赵国的大将,便暗地让白起代替王,于是就打败了赵国。曹参适宜当相国,汉高祖认为他能够胜任,汉惠帝认为他能够胜任,萧何认为他能够胜任,曹参自己也认为能够胜任,所以汉朝用了曹参,就兴盛起来。赵括不适合当大将,他父亲知道,他母亲知道,大臣知道,秦王知道,秦
22、国相国应侯知道,大将白起知道,只有赵王认为他可以,所以用了他而遭到了失败。唉!将和相关系国家安危,能不慎重吗?再说秦国用白起代替王,而赵国用赵括代替廉颇,不等战争开始,胜败的形势,已经分出来了。三、语言运用(13分)20翻开中学语文教材,一位位作者、一个个人物如在眼前。请从中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两位作者或文章中的人物,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例句的句式一致。(4分)例句:没有过人的胆略,荆轲就不敢图穷匕见,不图穷匕见,华夏何人夸壮士?_答案:(示例)没有坚贞的节操,陶潜就不会辞官归隐,不辞官归隐,文坛谁敢称靖节?没有坚定的信念,鲁迅就不会弃医从文,不弃医从文,中国何人领呐喊?21某学校语文组要举
23、行经典文言文教学大赛,赛前有一个经典课文推介广告。请你从三篇经典古文中任选一篇,用对联的形式为赛课教师准备一个课文推介广告。所写对联要与经典古文内容吻合。(4分)示例:郑庄公思前想后求贤士烛之武能言善辩退秦师供选篇目: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选篇目:_拟对联:_答案:(示例)鸿门宴鸿门设宴,项羽优柔寡断放虎归山留后患新丰请罪,刘邦包羞忍耻趁机脱逃得江山22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得超过20个字。(5分)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
24、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 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答案:(示例)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开掘铜矿,铸造铜器了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
25、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了一门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刚开始时教室过道都挤满了人,没过多久,来听课的已寥寥无几。“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一位学生告诉钱教授。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说。 材料二戏曲作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能传艺,传神,传德。一年来,戏曲正逐步走进各地大中小学,融入校园生活:既有借助戏曲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效
26、率的,也有专业的戏曲社团进校培养年轻一代;更多的,则把戏曲进校园当成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无关中考和高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解读:此题有两则材料。材料一主要讲钱理群教授退休后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了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刚开始时听者众多,后来却寥寥无几,原因是他的课“与高考无关”。钱教授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材料二讲了戏曲走进各地大中小学的情况,有的借助戏曲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专业的戏曲社团进校培养年轻一代,还有的把戏曲进校园当成学校的开学第一课,无关中考和高考。两则材料都讲了关于“教育”的问题。作文立意:回归教育育人的本真;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让教育变得更纯粹;少一些实用和短视,多一些担当与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