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154811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doc(1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三) 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2、。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

3、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全册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

4、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四、教学措施: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五、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课、春天 3课时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2课时第三课、童趣 3课时第四课、音乐会 3课时第五课、牧童

5、之歌 3课时第六课、爱祖国 3课时 第七课、老师的歌 3课时第八课、爱和平 3课时第九课、家乡美 3课时 第一课 春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6、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二、 欣赏:1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2.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3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4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

7、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唱歌曲: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8让学

8、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彩笔、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 导入: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

9、?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二、 聆听: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1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2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3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4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5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6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

10、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7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三、 欣赏:1.听春的主题音乐。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2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3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4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 教学小结。

11、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重难点: 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课前准备:音响设备、课本、钢琴、创作所需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二、 编创活动:1.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

12、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2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3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4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5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6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2.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3、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 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二、欣赏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3师生讨论。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

14、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三、学唱歌曲: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四、“音乐游乐宫”: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

15、”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 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 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

16、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编写曲调;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设备、二胡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顽皮的杜鹃,自由律动进教室。二、认识民族乐器“二胡” 1、以猜猜民族拉弦乐器的形式导课并认识二胡。 2、探索“二胡”。 探索二胡的演奏方法与用二胡模仿其他声音。 3、感受“二胡”。 老师(或擅长演奏二胡的学生)来演奏最形象的“拨奏”片断,请学生说说模仿的是哪一种动物奔跑的声音? 三、欣赏赛马 1、用“马”和“赛马”的相关问题导入。 2、欣赏全曲。 (1)乐曲开始,想象草原上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2)乐曲结尾,骏马们好像在干什么

17、? (3)请学生创造性地选择音色相近的物品表现。 四、学唱花喜鹊和小乌鸦 1、以谜语导入:“小鸟俩同穿黑黑衣,一个报喜不报忧,一个说话不惨假。” 2、听录音范唱,教师表演。 3、教师范唱,学生表演。 4、唱唱。 5、探究活动:讨论该选择哪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6、综合表演 学生用舞蹈、演唱和为歌曲伴奏的多种形式表观歌曲。五、创编曲调。 1、随琴模唱“5 5”的音阶。 2、出示节奏卡片:“、”并念一念,拍一拍。 3、老师宣布创编要求,学生开始自主创编并记录。 4、唱一唱自己创作的歌。 5、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我们的歌”精品曲集。 第三课 童 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

18、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2. 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3.分句学唱(随机):(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

19、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4.歌曲处理:(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欣赏1.介绍: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2.聆听猜调。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3.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4.复听猜调。5.分析

20、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6.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 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1一、形象导入。(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当有的学生能

21、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2)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二、聆听木偶的步态舞。1.(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22、。(5)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2.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3.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三、 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1.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2.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3.开始

23、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教学重难点: 感悟谜语的乐趣。教学准备:课件、收集谜语、白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二、 聆听1.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2.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

24、作为歌曲伴随律动。3.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三、表演摇船调1.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2.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3.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1)找到音及=,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2)学奏伴奏谱

25、小节。(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4)学习最后小节口风琴伴奏。4.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5.评价小结。 四、猜谜语活动1.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4.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5.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五、教学小结。 第四课 音乐会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及音乐情境美。2.听辨乐器,能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听觉直接导入

26、:(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苗岭的早晨口笛;二、聆听游击队歌:1.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2.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三、聆听苗岭的早晨: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四、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1.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2.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

27、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3.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4.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5.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初听乐曲。要求:

28、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 活动与练习(一) 教学重难点: 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准备:课件、节奏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二、 聆听1.聆听轮唱嘹亮

29、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2.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3.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2)每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4.学唱轮唱:(1)全班分为两部分,唱第一声部,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

30、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三、活动与练习(一)1.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2.全班学生齐唱。3.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4分组讨论。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

31、自己设计创造。 5.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 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 活动与练习(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节奏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1.说说自己的理想?二、聆听1.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2.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3.讨论上述问题:(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4

32、.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5.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6.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三、 编创活动1.即兴表演唱。2.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

33、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3. 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本课的“活动与练习(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四、活动与练习(二)1.唱熟曲调。2.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

34、改编,再唱与奏。五、教学小结。 第五课 牧童之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剪羊毛和聆听牧童短笛,感受和体验歌曲塑造的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风光碟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二、聆听牧童短笛1.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请听听(牧童短笛第一部分)。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

35、童在干什么?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乐器演奏的?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三、表演剪羊毛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如能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画面效果更佳,也可让学生从课本的插图中去感悟。)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

36、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生补歌。)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7按“唱一唱”改变节奏演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1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

37、过学唱表演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加深体验农家“乐”之情。 2.练习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教学重难点: 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名导入。二、学唱歌曲1.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3学唱曲调:(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 。(3)新授全音符。 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 出现几次?(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

38、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6)完整地唱全曲。4学唱歌曲与处理:(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同点与不同处。(相同点:题材相同,描述牧场牧羊的内容。不同处:地区风格不同;中国山区与澳大利亚牧场。情景不同:黄昏赶羊群回家与剪羊毛劳动场面。速度、情绪不同;中速、抒情与稍快、活泼。)(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5)讲解延长记号 。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后的“嘿”和 延长是怎样的情景。(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别试唱试奏,尊重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

39、给予鼓励。三、表演实践 以小组为主或以小组为主邀请外组同学参加。可以选择小小羊儿要回家,也可选择剪羊毛。曲目、队伍确定后,进行适当的排练活动,然后展示表演成果。(这一环节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积极配合、做好服务,如道具、伴奏等,学生要什么尽量服务好,但不是去“发号施令”、“指责”。)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和表演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理解、表现其音乐形象。 2. 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曲调接龙活动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投影片、音乐之声影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谁看过影片音

40、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聆听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2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3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但这是一部美国的音乐剧,所以这首插曲是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尤其是“来咿噢嘟”是用假声唱法,这是地道的美国乡村歌曲的演唱特点。4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5单元小结:四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一、风格多彩。三、曲调接

41、龙创作游戏游戏规则:1.头尾相接必需是相同的音高,如:(略)2.有节奏的一个接一个,中间不能卡着脱节。所以要求接者要注意力集中,并且接好最后一个音即兴脱口而出一句曲调。 四、教学小结。 第六课 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在演唱体验中表现歌曲主题意境。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设备、投影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二、聆听1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

42、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2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3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4细致地聆听全歌曲。讨论: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5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三、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1谈话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2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3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4学唱歌曲: 注意:(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5唱熟练、流畅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