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索)拉拔试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杆(索)拉拔试验.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锚杆(索)拉拔试验.精品文档.桥梁建筑水下锚杆规范时间为28天达到强度 一般需达到计划强度的75%可开始锚杆拉拔试验 第一次浇筑溢出15秒 后停止 第二次浇筑需要16-20小时之后进行浇筑。锚杆抗拔试验应在锚固段注浆固结体强度达到15MPa或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1锚杆- 由杆体(钢绞线、普通钢筋、热处理钢筋或钢管)、注浆形成的固结体、锚具、套管、连接器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锚拉式结构属于基坑支护一种支护结构形式2 锚拉式结构适用于较深的基坑。3 锚杆不宜用在
2、软土层和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层中。 4 当邻近基坑有建筑物地下室、地下构筑物等,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不足时,不应采用锚杆。 5 当锚杆施工会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损害或违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规定时,不应采用锚杆。6 采用锚杆时,锚杆的锚头及腰梁不应妨碍地下结构外墙的施工;7 当锚杆施工会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损害或违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规定时,不应采用锚杆8 锚杆的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时,水灰比宜取0.500.55;采用水泥砂浆时,水灰比宜取0.400.45,灰砂比宜取0.51.0,拌和用砂宜选用中粗砂; 2)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内可掺入能提高注浆固结体早期强度或微
3、膨胀的外掺剂,其掺入量宜按室内试验确定; 3) 注浆管端部至孔底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注浆及拔管过程中,注浆管口应始终埋入注浆液面内,应在水泥浆液从孔口溢出后停止注浆;注浆后,当浆液液面下降时,应进行孔口补浆; 4) 采用二次压力注浆工艺时,二次压力注浆宜采用水灰比0.500.55的水泥浆;二次注浆管应牢固绑扎在杆体上,注浆管的出浆口应采取逆止措施;二次压力注浆时,终止注浆的压力不应小于1.5MPa; 5) 采用分段二次劈裂注浆工艺时,注浆宜在固结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注浆管的出浆孔宜沿锚固段全长设置,注浆顺序应由内向外分段依次进行; 6) 基坑采用截水帷幕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锚杆注浆应
4、采取孔口封堵措施; 7) 寒冷地区在冬期施工时,应对注浆液采取保温措施,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C以上。9 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降水的非软土基坑,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5m;当基坑潜在滑动面内有建筑物、重要地下管线时,不宜采用土钉墙。锚杆施工工艺锚杆一次注浆和二次注浆时间间隔大概需要46小时。二次注浆需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时进行锚杆施工工艺准备移机就位安钻管、反复提钻管、钻进至设计深度冲洗钻孔安放锚索拔出钻管一次注浆二次高压劈裂注浆。一次注浆一次注浆的压力可不加以限制,只要孔口溢出浆液,即暂停注浆,然后将孔口封闭,稳压1分钟左右,即可结束注浆。正常情况下
5、一次注浆水泥用量为2628袋,多时也可达36袋,注浆压力为0.5MPa左右,注浆时间一般为20min1h,特殊情况下可达1h 45min。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46小时)时进行,注浆压力0.51.5MPa,最高达到2.0Mpa;注浆时间一般为20分钟至1小时;本工程正常时水泥用量1723袋,少时11袋,多时60袋。二次注浆压力与二次注浆的时间有一定关系,比如:一次注浆历时1小时45分钟,一次注浆结束到二次注浆开始历时8小时,压力达到1.82.0MPa;一次注浆结束到二次注浆开始历时36小时时压力一般为0.51.5MPa,个别5小时达到2.0MPa;可
6、是但凡二次注浆压力大于1.5MPa时,一般要比0.51.5MPa的水泥用量要少39袋。锚杆注浆要求(1)按规定选择水泥浆体材料。(2)锚束浆液在28天龄期后要求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强度;当注浆为水泥砂浆时,一般选用灰砂比为1:11:2,水灰比为038048,且砂子粒径不得大于2mm,而二次高压注浆形成的连续球型锚杆的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3)注浆作业应连续紧凑,中途不得中断,使注浆工作在初始注入的浆液仍具塑性的时间内完成;在注浆过程中,边灌边提注浆管,保证注浆管管头插入浆液液面下5080cm,严禁将导管拔出浆液面,以免出现断杆事故。(4)二次高压注浆形成连续球型锚杆的注浆还应注意:一次常压注浆作业应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对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时进行,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可根据锚固体的体积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