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9课时 乘 车-北师大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9课时 乘 车-北师大版(2014秋).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9课时乘车【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练一练第15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乘车情景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每天早上家长是如何送你来上学的?(生:走路,坐公交车,开车)大多数同学都是坐车来的,看来我们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车做交通工具。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乘车中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
2、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乘车)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探索连加。(1)PPT课件出示“乘车”主题图1,仔细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完整地说一说。(生:车上原有2人,从前门上了3人,从后门上了2人)(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教师筛选问题:“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师板书)(3)你能列出算式吗?生:2+3+2=7或2+2+3=7。(师板书)(4)算式中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5)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生:我是先算2+3=5,再算5+2=7。或先算2+2=4,再算4+3=7。(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
3、师小结: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 (6)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师交代: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叫“连加”。2.探索连减。(1)PPT课件出示“乘车”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生:车上原有8人,从前门下车1人,从后门下车4人。(2)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生:现在车上有几人?(3)引导学生列出连减算式。8-4-1=3或8-1-4=3。(师板书)(4)谁能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这个算式和以前学的减法算式也有不同的地方,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叫“连减”。3.加减混合。(1)PPT课件出示“乘车”主题图3,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生
4、:车上原有9人,从前门上车1人,从后门下车5人。(2)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现在车上有几人?(3)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生:9+1-5=5或9-5+1=5。(师板书)(4)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5)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同桌讨论后并汇报。师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把它叫“加减混合”。4.运算顺序。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时候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5.试一试。(1)PPT课件出示“试一试”情景图,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再启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3)全班汇报,集体评价。三、课堂总结今天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647页“练一练”第15题。五、布置作业完成相关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中,立足于新课标的精神,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乘车”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情景中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上车”“下车”“上车又下车”的情景,比较轻松地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不足之处未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教设计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童趣的语言引领整节课,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