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苏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苏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三语文-苏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精品文档.第I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2)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3)事前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施,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A流传 乞求 畏首畏尾 B留传乞求举棋不定C留传 祈求 举棋不定 D流传祈求畏首畏尾【答案】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汉字书
2、面用语必须规范化,下列语句用语使用规范的一项是(3分)A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 这其中,明确要求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B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安全经济、科学务实”的原则提出优先建设“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方案。C今天跟大家分享澳大利亚艺术家用硬纸板制作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手工精致,极富想象力,可谓首屈一纸。D今年1 一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规范汉字书面语
3、的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运用是否符合语境,A项,“这其中”,删掉“这”;C项,“首屈一纸”乱用成语;D项,“167万”不规范,应为“16-17 万”或“十六七万”。所以选B。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定能忝列其中。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D我的作品发表了,现抄寄给您,请雅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
4、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词语的使用具体语境分析,A项“笑纳”是敬称,一般用对方;B项,“忝列其中”是谦词,适用对象为自己;C项,“绵薄之力”是谦词。所以选D。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面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甲、江阔天高乙、鸢飞鱼跃 丙、识此心之分量 丁、见斯道之流行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答案】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把下列句子组成
5、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
6、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描述的对象来看是“好的散文家”,故首先,从描述内容来看,“这境遇这感触”与第一句相衔接,故紧随其后;由此排除BCD。是对散文家如实记录人生与感触的进一步表达;可根据“另一方面”可得出先后。所以选A。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谢杜相公书曾巩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埭堰湖江,天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又无至行上之可以感人,利势下之可以动俗。惟先人之医药,与凡丧之所急
7、,不知所以为赖,而旅榇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于此时,闵闵勤勤,营救护视,亲屈车骑,临于河上。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于左右,而医药之有与谋。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发之私,无有不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窃惟明公相天下之道,吟颂推说者穷万世,非如曲士汲汲一节之善。而位之极,年之高,天子不敢烦以政,岂乡闾新学,危苦之情,丛细之事,宜以彻于视听,而蒙省察?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明公虽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天下之人材、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出于自然,推而行之,不以进退。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 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
8、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徘徊迄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则巩之所以报于明公者,亦惟天下之义而已。誓心则然,未敢谓能也。注:曾巩之父曾易占,当年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阳忽患重病,后病逝。期间, 杜衍给了曾巩很多帮助。曾巩写此信,其父已丧多年。旅榇(chn):客死者的灵柩。【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年哮的一项是(3分)A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卒:死亡B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存:抚恤C然明公存先人之故故:旧交情D又惟大恩之不可名名:说出【小题2】下列“所”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与凡丧之所急B
9、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C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D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3分)(2)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3分)(3)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3分)【小题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杜衍帮助曾巩及其父亲的原因。(4分)【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1)孤单无依,徘徊路旁(角落),没有可以依附(投靠)的亲戚和一面之交的朋友,作 为生活的依托(或把他们作为生活的依托)。(“茕茕”“旧”,“以为”各1分)(2)而我惟独在这个时候有幸遇到了您!(“遭”、“幸”、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3)
10、只是我心中生出的惭愧,没有一刻停止过。(“顾”、“须臾”、“废”各1分)【小题4】因为曾巩之父与杜衍有老交情;(2分)杜衍有爱护培育天下人才的情怀。(2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B项,所,名词,表示处所,地方;其余三项为所字结构。所以选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
11、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茕茕”“旧”“以为” “遭”“幸”;介宾短语后置;“顾”“须臾”“废”。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参考译文:回想当年,正是我在黄河边遭受灾祸的时候,离家乡有四千里之远。向南眺望,只见 迅猛的黄河、滔滔的淮水,连绵不断的江堤水堰、河川湖泊,都是天下艰险之地,我被这 些阻隔(无法顺利回乡送葬)。我孤身一人,面对着意想不到的灾难,孤单无依,徘徊路 旁(角落),没有可以依附(投靠)的亲戚和一面之交的朋友,作为生活的依托(或
12、把他们作 为生活的依托);对上没有极高的品行可以感动官僚绅士,对下也没有财富和权势可以动 用一般的人。只剩下先父需用的医药和所有治理丧事急需的物资,不知道应该倚赖谁,而且寄存异乡的灵柩又这样沉重,我担心忧虑无法把它运回。在这个时候,惟独您殷勤关切 帮忙,营救看护,亲自屈驾前来,来到黄河岸边(送别我扶柩南归)(您的帮扶)使我在 先父病重期间,能够在他身边专心地护理奉侍,而医药等费用问题也有人一同商量解决了。 直到我成为孤儿之后,没有杂事干扰我为先父尽哀,就连一些琐碎细微小事,也没有不如 愿的(得以解决)服丧之礼,能最终回到南方家乡去完成。您对我体恤成全的恩德,是这样的超越常情啊!我私下认为您辅佐
13、天下的道义,都会受到千秋万世的讴歌颂扬,推崇称道,并不像见 识狭隘的人那样苦苦追求一个小节上的完美。您的地位到了顶点,而且年事己高,皇上也 不敢用政事来劳烦您,难道我这个来自穷乡僻壤的后生,应当用危急痛苦的心情,杂乱细 小的事务,去充塞您的耳目,承蒙您的体贴吗?但是您却念及先父的旧情,尽力援助我, 以至于这么大的恩情啊!您虽然不能再出山而被托付以天下的政事,但是您那爱护培育天 下人才,不忍心让一个人流离失所的道义,都是出于自然的天性,而且继续坚持推行,并 不因为在职或退位而有所变化,而我惟独在这个时候有幸遇到了您!在叙守丧期间,不敢按照世俗的浅薄人情,违背俗礼去向您表示谢意;丧服解除后(服 丧
14、期满),又想到您对我的大恩无法形容的,几句空话不足以详尽地表达我的心意。反复 考虑,直到现在,连一封信也没有呈进。只是我心中生出的惭愧,没有一刻停止过。希望 您终究会谅解我的!您坚守胸怀天下的道义,没有一点私心杂念,那么我用来报答您的东 西,也只能是胸怀天下的道义罢了。我发自内心如此真诚地许愿,但不敢说肯定能实现。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斜谷邮亭玩海裳花顾非熊 (唐)忽识海裳花,令人只叹嗟。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同儿辈赋未开海裳(其一)元好问(金)翠叶轻笼豆颗勾,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注
15、】顾非熊:唐代诗人,苏州人。少小聪明,后却困举场三十余年。做过盱眙尉,后弃官隐居茅山。羽人:道教称道士为羽士、羽人。【小题1】第一首诗以“玩海棠花”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4分)【小题2】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如何描写“未开海棠”?请简要分析。(3分)【小题3】两首诗都写海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案】【小题1】忽识赞叹一-赏花夸香一沉醉忘归想象(花绕羽人家的)美景。(每点1分)【小题2】以翠叶衬花苞,描绘花苞的态和色。(1分)运用比喻进行描摹,“豆颗匀”把海棠花苞比作大小均匀的颗颗豆粒,“胭脂浓”描绘出海棠花蕾如浓抹的胭脂一般深红,“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
16、嫩。(2分)【小题3】第一首诗前三联表达诗人赏花时闲适而安逸的心境(1分),最后一联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1分)。第二首诗细致描摹海棠花蕾满含深情想要留住花梢上露珠的情态(1分),借此来叮咛 “儿辈”们要珍惜如花蕾般欲放未放的青春时光(1分)。考点: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豆颗匀”把海棠花苞比作大小均匀的颗颗豆粒,故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胭脂浓”是从色彩的角度来描绘海棠花苞;“蜡痕新”是从色泽的角度来描绘海棠花的美态。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
17、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诗歌背景及注释,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第一首前三联围绕海棠花,从识花、赞花、沉醉忘归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内心的闲适与安逸的心境,尾联虚写,从想象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二首,四句分别从海棠花蕾和露珠的角度来描摹其娇美情态;由“惜春”可知,作者借此来表达对晚辈要珍惜青春美好时光的劝慰之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18、(论语)(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庄子逍遥游)(3)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4)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5)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6)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7),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答案】(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日月忽其不淹兮 (4)闻道有先后 (5)望帝春心托杜鹃 (6)自(“只”也可)缘身在最高层 (7)庭下如积水空明(8)苟利国家生死以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
19、面题河上柳废名陈老爹向来是最热闹没有的,逢着人便从盘古说到如今,然而这半年,老是蹲在柳树脚下,朝对面的青山望,仿佛船家探望天气一般。问他,“老爹,不舒服了吧?”他又连忙点头,笑着对你打招呼。这原因很容易明白,就是,衙门口的禁令,连木头戏1也在禁止之列了,他老爹再没有法子赚钱买酒,而酒店里的赊欠,又一天一天的催。清早起来,太阳仿佛是一盏红灯,射到桥这边一棵围抱不住的杨柳,同时惹得你看见的,是“东方朔日暖”“柳下惠风和”褪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这就是陈老爹住的茅棚。这红纸自然是一年一换了;而那字,当年亏了卖春联的王茂才特地替老爹选定 老爹得意极了,依例出四十文大钱且加成一条绳串,另外还同上“会贤馆
20、”,席上茂才公满口的“古之贤人也”。陈老爹也想到典卖他全副的彩衣和锣鼓,免得酒店的小家伙来捣麻烦,然而天下终当有太平之日老爹又哼哼的踱出茅棚了。“真正反变!连木头戏”太阳正射屋顶,水上柳荫,随波荡漾。初夏天气,河清而浅,老爹直看到沙里去了,但看不出什么来,然而这才听见鸦鹊噪了,树枝倒映,一层层分外浓深。老爹用了平素的声调昂头唱:“咿呀,我”劲太大了,本是蹲着的,跌坐下去。那鸦鸦正笔直的瞥见,绿叶青天,阳光使得眉毛不住的起皱,渐渐的不能耐了,拱着腰,双手抱定膝头。“三天没有酒,我要斫掉我的杨柳”说到这里,老爹又昂一昂头:“不,你跟我活到九十九,箱子里我还有木头。”接着是平常的夏午,除了潺潺水流,
21、都消灭在老爹的一双闭眼中。老爹的心里渐渐又滋长起杨柳来了,然而并非是这屏着声息蓬蓬立在上面蔽荫老爹的 杨柳一到现在有了许多许多的岁月。漆黑的夜里,老爹背着锣鼓回来,一走一窜的唱:“驼子妈妈不等我上床了,桥头上一柱灯笼,驼子妈妈给我照亮了二”灯笼就挂在柳树上,是因为老爹有一回险些跌到桥底下去了,驼子妈妈就办了一枝烛, 忖着时分,点起来朝枝头上挂。从此老爹更尽量的喝,驼子妈妈手植的杨柳,也不再只是受怨这以前,一月两遭 生意,缺欠不得,否则是黑老鸹清早不该叫,“不是你的杨柳,老鸹哪里会来呢?”杨柳一年茂盛一年那灯笼,老爹不是常说,可怜的妈妈最后还要嘱咐,带去而又,记得点回吗?清明时节,家家插柳,住在
22、镇上的,傍晚都走来攀折,老爹坐在门槛:“密叶就好,不伤那大”人散夜静,老爹自己也折一枝下来、,明天早起,把桌子抹得干净,一枝劈成两份,挨 着驼子妈妈的灵屋放。老鸹自然是常有的,但生意十分顺遂,门锁却被人偷开了几次不消说是归家晚了。 最使得老爹伤心的,要算那回的大水。梅雨连绵,河水快要平岸,老爹正在灶里烧柴,远远沙岸倒坍,不觉抬起头来,张耳 细听,只听得吼吼的是水声,但又疑心耳朵在作怪;雨住的当儿,踏着木屐,沿茅棚周围 四看沙地被雨打得紧结,柳根凸出,甚是分明,一直盘到岸石的缝里去了。“还是驼子妈妈想得”老爹伸一伸腰,环抱着臂,而眼睛,同天云低处的青山一样,浸在霭里了。这晚比平常更难熟睡,愈到中
23、夜,愈是清醒,清醒得害怕了!规上警锣响屋 背后脚步声“陈老爹!赶快!快!”地保敲门。第二天,老爹住在祠堂。土坡企眺,一片汪洋,绿茸茸的好像一丛芦草,老爹知道是 柳叶:“我的” “老爹!好睡呵?今天呢?老板骂我,说我是混玩一趟!”下午,老爹从镇上引一个木匠回来。霹雳一声,杨柳倒了,老爹直望到天上去了,仿佛向来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晴空。 而那褪了色的红纸,顿时也鲜明不少。1925年4月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短篇小说(有删改)(注释:木头戏,俗称木偶戏。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人,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小题1】小
24、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4分)【小题2】陈老爹为什么对褪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得意极了”?(4分)【小题3】小说的叙述看似有些时空错位,但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请简要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6分)【小题4】小说中“杨柳”这个意象反复出现,请联系全文探究这意象包含哪些意蕴?(6分) 【答案】【小题1】点出柳树,与文题照应。交代主人公的艺人身份。交代主人公窘迫的生活状况。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小题2】这幅对联一方面巧妙地写出了他居住环境的特点和他的日常生活状态:东方的屋宇阳光温暖,柳下之风也很和煦,这样的生活让他知足得意。另一方面,对联化用了两个历史人物,这两人都是古代名士,老人对他们
25、很仰慕,所以很得意。【小题3】清早起身,老爹看到茅棚上的对联,十分得意。上午老爹在茅棚外散步,为是否砍柳树矛盾踌躇。午后,老爹朦胧思睡,想起了和柳树有关的事情。下午,老爹找来木匠,砍倒了柳树。【小题4】茅棚边上的柳树,安静而美好,象征着老爹平静、自足的生活。(2分)柳树是驼子妈妈手植的,挂着灯笼的柳树、清明案上的柳枝,这些都记录了他们老两口日常的生活,柳树见证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2分);深深扎根于泥土中的柳树,让老爹度过洪水一劫;被砍倒的柳树又让老爹暂时摆脱了生活的窘境;柳树是老爹生活的物质依靠与精神寄托。(2分)轰然倒下的柳树,柳树也象征着作者对温暖古朴的生活世界的留恋。【解析】【小题1
2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段首在文中作用,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段首的一般性作用,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段首的一般性作用:在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在结构上,点明题目;开门见山;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交代思路等作用。本题可结合着段首的具体内容,从点题、交待主人公身份及生活状况、为下文做铺垫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27、。【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文章思路是指文章的脉络,因为文章的脉络是作者思路的直接体现,而作品结构是文章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分析文章思路,首先要把握文章结构,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说通俗点,梳理文章思路就是弄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文章是怎样展开的。小说类文本的思路梳理问题,一般先要搞清楚小说的情节结构,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是如何展开的。本题可抓住“清早”“上午”“午后”“下午”等词眼进行概括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
28、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六、现代文阅读(二)(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话说沉闷刘心武尽管当今的社会生活变化迅猛、五光十色,但作为个人情绪来说,仍会时有沉闷之感。沉闷感,或简称闷感,是一种没有杀伤性但也绝无趣味与快乐的情绪状态。“乏味”“无趣”“闷”,与“恶劣”“恶心”“臭”还是两回事。沉闷的状态一般来说绝非恶性状态,闷感亦非愤慨、忧伤之类的情绪。沉闷,其含意应是“闷”这种状态达于相当程度并滞留时间过长。闷,往往由一种对是非善恶虽有所区分,但界限模糊且无所举措的中庸将就的态度生成;常常体现为一种不能引出新鲜活泼的新事物、新局面的过分“中规中矩”、“四平八穗” 的状态。沉闷
29、有时如同宇宙中的“黑洞”,能将人的锐气与急迫感吮吸进去,在“平安无事” 中消弭了进取与革新。一部沉闷的文学作品,可能不仅主题正当,而且结构严谨,文字流畅,但它毫无创意到甚至连“漏洞”都没有的地步,那令人厌倦的程度,说实在大大超过 一部内容荒唐、漏洞百出的消闲读物。一个“闷人”,则可能从相貌、衣着到举止、言谈, 都无可指责,但思想无新意、行为无光彩,与之相处,不能得益有助,倒也无害无累,友 之不愿,厌之不忍,真真是反不如面对一个“对头”,倒能调动起自己的勃勃生机。有人说,应“打破沉闷”,但沉闷是打不得也破不了的。你可以打敌人、破阴谋,你怎能打闷人、破乏味?有人说,应“冲出沉闷”,但当沉闷浓酽地包
30、围着你时,你想冲出又谈何容易?但沉闷不可能非常之持久,却是可以断言的,因为沉闷只是我们生存的宇宙、世界、社会、人类、他人和我们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个节奏较为缓悛的过渡性阶段罢了。运动是永恒的,因而前进乃至突进,都是一种必然,怎会持久地沉闷?一个总写沉闷作品的作家,要么他到头来终于超越沉闷,要么他那样的作品将被社会拒绝;一个拍乏味电影的导演也是如此;一个闷人也许会终身不改其闷,但他在社会上的位置必将移动,社会不可能长期容忍一个闷人占据着,关碍着社会总体景观的坐席;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闷人自己最终走出闷境。总之,沉闷必引出厌倦,厌倦发展到厌烦,那就比批判、排拒乃至于革命都更具推动 力,可促使一事一物
31、一人一群,直到全社会的大变化大转型。沉闷可厌而不可怕。沉闷之后,必是大活跃大欢喜。(有删改)【小题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小题2】本文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小题3】为什么作者说“沉闷是打不得也破不了的”,又说“沉闷不可能非常之持久”?(5分)【答案】【小题1】首先,指出沉闷之感“作为个人情绪来说, 仍会时有”,再运用对比进一步说明沉闷的内涵(2分);接着,论述沉闷的弊端(或“不 良后果”)(1分);然后,分析面对沉闷应该采取耐心等待其改变的态度(2分);最后,指出沉闷可推动、促使全社会的大变化大转型,明确“沉闷可厌而不可怕” (1分)。【小题
32、2】手法: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3分)作用:以黑洞喻沉闷弊端之大,也为下文第五段写打破与冲出沉闷之难作铺垫。以沉闷的文学作品为例且与消闲读物作比较,说明沉闷足以让人厌倦、厌烦,为后文写文学作品期待“超越沉闷”作铺垫。 通过对“闷人”、“对头”的对比分析,说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生气与活力,为下文写闷人最终自己走出闷境埋下伏笔。(3分)【小题3】打不得也破不了:沉闷无害无累,呈现非恶性,难以找到合理的理由和方法(途径) 去打破。沉闷包围使人室息,消磨人的活力与斗争意志,难以冲破。(3分)不可能非常之持久:沉闷只是宇宙运动的一个阶段性缓慢阶段;运动、发展、前进,是 客观世界永恒的规律
33、;由沉闷积聚引发的突变效应可能比批判、排拒更有推动力。(3分)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第一问是考查论证方法,第二问是问文段在文中的作用,尤其是第二问要注意文段在文中的作用和运用论证方法的作用的区别。读后可知,本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在文中的作用,要结合着本段具体内容,从内容上概述沉闷的弊端、危害;在结构上,可从从下文论证内容可得出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沉闷的特点,例
34、如,“沉闷的状态一般来说绝非恶性状态,闷感亦非愤慨、忧伤之类的情绪。沉闷,其含意应是“闷”这种状态达于相当程度并滞留时间过长。”“倒也无害无累”,“但当沉闷浓酽地包围着你时,”然后从没有理由和方法、消磨人的意志等角度概括作答。第二问,可联系下文“因为沉闷只是我们生存的宇宙、世界、社会、人类、他人和我们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个节奏较为缓悛的过渡性阶段罢了。运动是永恒的,因而前进乃至突进,都是一种必然,怎会持久地沉闷?”提炼性的概括即可。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
35、,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小花对牡丹说/我开故我在/待到百花齐放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星星对星座说/我亮故我在/待到星斗满天时/也就不再有我在 溪水对江河说/我流故我在/待到百川归海时/也就不再有我在【答案】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价值如今的社会已是在不断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是一个人才群集的年代。然而在众多人才群中,还会有谁去留意我们身边的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呢?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伴着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我们走在马路的人行街道上,呼吸着被大地滋润过的新鲜空气。街道两旁除了来来往往的“白领”“蓝领”之外,我们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身着着褐色的工作服,任劳任怨的
36、,默默地工作着我们可以看到宽广的马路上似乎被来往的车辆无数遍的“摧残”着,一堆堆泥土无奈的留在了马路中央或两旁,这时你便会看到一位位象征着城市洁净的“使者们”井井有条地走过来,熟练的运用着几乎朝夕相伴的工具-扫把,把这一堆堆泥土扫入垃圾车中,这样的人儿天天行驶在马路两旁,时时刻刻巡视着,为保护城市优美的环境作着微薄的“贡献”,而这样的人儿几乎我们天天都能够看得到,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的用正眼去看一眼他们呢?似乎他们也有太多的苦说不出,但他们为了那微薄的收入,暂且忍一忍也罢!但是,我们决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城市的环境不正是有了他们才变得更加吗?他们的人生是平凡的,但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微薄贡
37、献。同样,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崭新的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在这背后,我们是否想过那些不分昼夜将这些“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建筑工人们呢?他们可能每天都得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每一项任务。可是任务完成后的光荣全部都用那些微薄的收入给冲淡了。也许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胜者称王,败者为寇。可是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些建筑物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想在这背后付出的建筑工人们,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杰作”而感到惊讶!也许他们的工作没有工程师那样的头衔有气魄,但是他们的工作铸就了我们城市的“辉煌”所以,我们不得不为他们而感到赞叹!他们的人生同样是平凡的,但他们同样做出了不平凡的微薄贡献!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要切记着在我们为那些人才欢舞雀跃时,不要忘了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平凡,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成功!所以,我们要肯定的是,平凡的人生也会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