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精品文档.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马明星(四川大学材料学院成都 610065)摘要: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打破了封建神学,促进了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的分类研究,自然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孤立、片面、静止的看问题,缺乏普遍性,表现为对自然的外向性征服, 缺乏对自然有机性的理性认识。从唯物史观讲,机械唯物主义与当时的生产力相符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关键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合理性 局限性 唯物史观1 引言人类在其生活
2、的漫长岁月中,一直在探索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关于自然界的总体看法。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从古代的朴素形态转变成为机械的形态。到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西方哲学中占居支配地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为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1。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理性在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进步意义,它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坚持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
3、证实了以往被视为根本不同的领域,如地上的运动和天上的运动,都服从于同样的力学规律,从而有力地打击了神学自然观,维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则。(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符合当时的认识水平,并极大的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神学解放出来的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进行着分门别类的研究,力学以及为它服务的数学取得了巨大成就。1638年,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人伽利略在写出了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该书以对话形式阐明了经典力学的许多重要观点。它宣告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的学说及宇宙体系理论的历史使命已结束,也为后来的牛顿力学奠定了基础。17世纪下半期,牛顿在开普勒和伽利略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超出其他自然科学
4、部门研究水平的严密力学体系,不仅能正确描述地上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且能算出天体的轨道,并确定地预言其运动。于是,古典力学就变成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典范,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了基础。2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使得人们片面地把力学规律看作是自然界唯一的最普遍的规律,并企图以此去解释整个自然界,这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认识论根源。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从笛卡尔的物理学出发,应用当时发达的力学成就,贯彻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并对神学自然观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他们与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不同,肯定物质自身能够运动并具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但却进一步发挥了机械决定论的观点。按照这种决定论,自然界被看
5、作是一个不间断的因果链条,原因和结果具有严格确定的、不可移易的必然联系,认为所见的一切都是必然的。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在自然科学中的突出表现是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假定,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后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按照这种假定,宇宙中全部未来的事件都严格地取决于全部过去的事件,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或偶然性消失了,不但偶然性并未从必然性中得到说明,反而使必然性成了纯粹偶然的产物3。(2)从事物发展的角度考虑,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796年,发过科学家拉普拉斯在宇宙系统论
6、中,用牛顿力学详细地论证了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更完整的提出了星云假说。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康德拉普拉斯假说,指出它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3。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提出了地球缓慢进化的“渐变论”,指出地壳的变化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性的剧变,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内力(地震、火山)和外力(风、雨、雪、温度变化等)的长期作用而缓慢发生的。恩格斯说“赖尔才是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4,就是对他的这些观点种所包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高度评价。赖尔的观点,从地质学方面支持了康德学说中关于自然界生成的观点,也是打破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科学依
7、据。19世纪30至50年代,有好几位科学家(如德国青年医生迈尔、英国业余科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英国律师兼业余科学家格罗夫和丹麦科学家柯尔丁等),从蒸汽机效率的研究、人体的新陈代谢等等不同的侧面独立的发现、确定和完善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这个定律揭示了热、机械、电、化学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达到了物理科学的第二次大综合。不仅如此,这个定律的确定,摧毁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彼此割裂的机械的观点,消除了人们对“世外造物主的最后记忆”,从而使得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的观点,“不再是一个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4(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某些领域仍旧适用。机械自然
8、观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特别是没有退出自然科学研究的历史舞台。二十世纪以来, 量子力学的诞生使得这一学科成为一种基本方法而被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去4。产生了量子化学, 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和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新学科,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 又出现了以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系统科学学科,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进一步提出了模拟人脑等人工智能问题, 社会行为学、心理学和人类文化的研究也进一步填补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鸿沟, 传统的“ 学习” 与“ 本能” 概念的区别已经不再适用于人与动物特别是灵长目人科动物的区别了。所有这些新问题都涉及到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老问题还原问题。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
9、的基础是什么所谓高一级层次上的现象或规律性能否还原或归结为低一级层次中的规律对此回答肯定的观点导致机械自然观的现代形态的形成。显然, 机械自然观的现代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还原论。机械自然观的内在方面包含着五个方面的还原。第一,用量说明质即量转化为质, 质归结为量;第二,用低层次运动形式阐发高层次运动形式, 把高层次的现象和变化归结为低层次运动的变化;第三,用部分、要素说明整体和结构, 把整体归结为部分;第四,把复杂性归结为简单性的集合;第五,把偶然性归结为必然性。这五个方面的还原都包含着一定意义的辩证法思想5。3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
10、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它从不同的领域打开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个有一个缺口,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完整的自然观(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才得到真正的扬弃。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逐步突破了机械唯物
11、主义的束缚。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牛顿把宇宙描述成为以各种自然力为联结点,完全作着机械运动,具有机械结构的宇宙图景。他企图把一切自然现象归结为机械现象,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这是一副非常死板的没有质的多样性的简单而片面的世界图景。牛顿把切自然现象用“力”来联结,并且用力学原理来论证整个自然的过程,这实际上是机械决定论,即认为整个白然界是由机械决定购因果必然链条所构成的。 牛顿以具有机械性的、惰性的、被动的点或粒子作为宇宙机械运动的出发点,承认作为物质及运动的根本条件的时空是客观存在的,但
12、是,他提出了不依赖于物质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在牛顿看来,空间就象一个空无切的大箱子,时间就象条川流不息的河流,空间不动地存在着,时间也均匀的、不变的流逝着。这样,时间空间就成了脱离物质的独立实体。牛顿说:“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相同的和不动的。”又说:“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者” 6。4 结论看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应该如此。在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初期,促使人类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强调辩证自然观应该把机械自然观的合理成
13、分包含在自己的“有机体”内7, 目的并不是要恢复旧的机械自然观, 而是为了把辨证自然观与素朴辩证自然观相区别开来。因此,从唯物史观来说,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参考文献1张湘琴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54582曾近义、徐天芬等.自然辩证法总论.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73753李尊、刘晓军.机械自然观的思想基础及其影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 2002( 20):58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115吴彤.论机械自然观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1)6黄顺基、周济.自然辩证法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41547许为民、王诗宗等.自然辩证法新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