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竹林的故事》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竹林的故事》教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竹林的故事一、教学要求1.了解废名和废名的作品。2.分析本文的田园牧歌式的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废名,原名冯文柄;冲淡、质朴的笔调;注重抒情;小说“散文化”;意境美。2.内容提示竹林的故事 没有扑朔迷离的故事,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似乎很难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者用简洁而空灵的语言替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却又始终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它只能静下心来慢慢地品读,慢慢地溶入这个诗一般的境界。作品主要写河边竹林旁一户人家,父母和三姑娘以打鱼、种菜过日子,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后来父亲去世,三姑娘和母亲仍以卖菜为生。三姑娘内心纯洁无
2、暇,自然优美,即使是卖菜的商品交换,也是一种情感交流,丝毫不沾染金钱气息。竹林的故事 体现了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色:用诗化的语言、 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优美的意境和童心未泯的人物,情、景、意的水乳交融,清清淡淡地弥漫着三分的禅意和平凡人物的美丽心境。三、作者生平废名,原名冯文炳,字蕴仲,湖北黄梅城关人。1901 年 11 月 9 日生。祖父原是蔑匠,即制作竹器(包括家具)的手工业工人;父亲是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两个叔父经营商业(开布店) 。当时冯家是大家庭,渐渐置了一些田产,盖了新屋,是小康之家。废名兄弟三人,都是读书人,都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也都是小学教师。废名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幼时在
3、家乡私塾里就读,十五岁离家到省城武昌上中学、上师范、当教师;1922 年 21 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本科英文学系;1927年张作霖入北京,改北京大学为京师大学堂,废名因此离开北大一年多,先是在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卜居于西山正黄旗的村舍里,到北大恢复开学时回校继续在英文学系读书,至 1929 年毕业,后来在北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教散文习作和现代文艺。这样直到 1937年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全面抗战开始,废名毅然离开故都,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南归,于 1937 年冬回到故乡黄梅避难。起先住在县城里的家中,后因日本侵略军逼近,举家迁至乡间。1938 年夏,县城沦陷。1939 年秋,至金家寨
4、小学任教师,教国语和自然。 1940 年春开办初级中学,改任中学教师,教英语。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自西南迁回北平,废名于1946 年秋离故乡重新任教于北大中文系,任副教授、教授,讲授论语、 孟子、陶渊明、外国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1952 年,由北大调至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任教授,讲授鲁迅、杜甫、美学等课程。1967 年 9 月,病逝于长春。四、作者作品1.作品概述废名在北大求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新诗、散文, 还曾创作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翻译外国的作品和评论,发表于努力周报、 语丝、 骆驼草等刊物。其小说结集出版者有:竹林的故事 (北京新潮社,1925) , 桃园(上海开明书店,1928) , 枣(开明书店,1931) , 桥(开明书店,1932) , 莫须有先生传 (开明书店,1932) ;桥之计划,本为上下两部,1932 年出版者为上部,下部只写出数章,在新月、学文、 文学杂志上发表,因抗日战争发生,没有写下去。抗日战争时期,除写了几篇短文外,没有进行文学创作。1947 年文学杂志复刊,写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在这个刊物
6、上连载,所写的都是战时在黄梅乡间避难和教书的事,共发表了十七章,全书未写完。废名的新诗和散文,散见于报刊,作者自己没有集印过。其理论著作, 30 年代有谈新诗十二章,为在北大教现代文艺之讲义;40 年代续写谈新诗四章; 50 和 60 年代有跟青年谈鲁迅(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 鲁迅研究 、杜甫研究 、 美学讲义 、 新民歌讲稿等。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 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 年代的汪曾祺
7、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废名曾评价自己的写作表现手法“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2.重点作品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莫须有先生传、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莫须有先生传是以作者西山卜居这一段现实生活为蓝本的自传体作品,除了“莫须有” 的名字以外, 其他都是他自己生活的真实记录,是自传式的小说。 如果说废名前期的小说多写自然之景并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体验、感觉与直观顿悟的话,那么,此一时期作者更多的注
8、重叙事,并在自传式的事件中渗透自己的理性思考,因而也就显得更加真实。五、创作背景竹林的故事 中充满淡淡的禅意。因为废名的故乡湖北省黄梅县城,自隋唐以降,便成为佛教兴盛之地,有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的故事,在黄梅家喻户晓,甚至弘忍大师本人就是黄梅当地人,中国禅宗正是在这里通过这些大师们的付法传衣而最终走向成熟。县城附近,东山寺、五祖寺、东禅寺这些佛教对地仍香火不绝。废名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浓厚的禅宗文化氛围之中并整整生活了17 年,1917 年他离开黄梅到武昌求学。像所有同时代的青年一样,废名基于对新文化的向往与憧憬,1922 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在北大他结识了当时大名鼎鼎的胡适、
9、周作人等人, 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5 出版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新文学运动初期最富有诗情和青春气息的作品之一,它似一枝悠扬的牧笛吹响在“五四”时期朝霞灿烂的晨空之下,清美而不落轻浮。六、课文讲解1.课文朗读竹林的故事文笔冲淡简练,常有中国古诗的意境,似诗似画,也似古典的一支曲子,悠悠远远地弹来,涤荡在青山绿水白描渲染之间。(如课上无时间,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朗读。)2.课文分析人物描写: 废名的小说赞美少女的优雅美。这本是历来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命题,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
10、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但是晚清的狭邪小说和后来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多以肉欲的眼光来观察少女的体态,这种美姿的描写常常勾通着邪念。废名则以纯洁的、静观的、 审美的态度来观察和描写的,他常常是化俗为诗,而不是化诗为俗。竹林的故事以赞美的笔调来写三姑娘的体态和衣着:“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 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这里赞颂的不是
11、粉泽锦衣,而是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劳动者不尚虚华的健康美。作者觉得她淑静清纯,以任何世俗的态度处之都有犯罪之感。连久违之后, 看到三姑娘的身影, “ 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这仅是含蓄吗?这不也以象征的笔法写出三姑娘美如翠竹,而“我” 的心地也洁如流水吗?人们在这里觉出一种纯洁的道德感。三姑娘的性格分析:质朴。第2 段“非常害羞而又爱笑” 、倒数第12 段“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 。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她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勤劳能干。跟随父亲打鱼;“
12、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母亲洗衣” ;父亲死后, “母子都是那样勤敏” ;去卖菜, “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俏皮、 善良。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 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还是多抓了一把菜给“我们”。孝顺。拒绝堂嫂子们看灯的邀请,陪伴母亲,准备第二天要卖的蔬菜。脱俗。她一听到“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就立即翩然离去,决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情
13、景交融: 废名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他的文意和文笔是颇为一致的。竹林的故事开头这样写道:“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一条河、一簇竹林、一重茅屋、两边菜园,淡淡一笔, 不须点染, 就把一幅田园风景画写出来了。河水如何清澈, 竹林如何翠绿、茅屋如何古朴,菜园如何新鲜,是不用写的,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自然便是清澈、翠绿、古朴、新鲜。主人是和气的,大家对他的称呼也颇亲切,这便与这幅田园风景画和谐地统一起来了。三姑娘与竹林的关系:作者以一枝凝练而有才情的笔,写竹林
14、, 写茅舍, 写菜园,写少女,触笔之处皆是一派牧歌式的青春气象。其中尤以竹林写得好。我们觉得, 河边葱笼的竹林好像是专门为三姑娘生长的,三姑娘也好像是专门为这片葱笼的竹林生长的,她(它)们之间已达到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下有三姑娘的幸福与哀愁,她在这里唱歌嬉戏,帮父亲捉鱼,帮母亲买盐,但这里也垒着她父亲绿团团的坟堆。竹林里又蕴藏着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她不愿别了母亲,成群打阵到城里看赛龙灯,其淑静之处宛若栖在竹枝的雀鸟,锣鼓喧天,也惊不动它。三姑娘竹一般“直”,竹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15、- -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般有“节” ,使拿铜子买菜的青年顾客也似乎自觉得俗气。其中有一位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三姑娘笑了:“吃先生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真是妙不可言之笔。人物的语言、 行为和心灵一齐化作诗的韵律。废名的小说往往把自然景色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消融彼此界限,化作余音绕梁的牧笛。3.课文难点讨论作品中为什么淡化三姑娘的父亲老程的死。答:
16、 作品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看出三姑娘一家的贫困。无疑,老程的死是与社会有关系的。但作者废名削弱了小说批判性的思想力度而增强了道德意识。社会思想批判不是废名的性情所在,而只有人性的终极关怀才是他的长处。废名的个性意识强而社会意识弱。他的个性意识无限扩张、伸展,以至达到一种“怪”、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也正是因此,他注定要留在现代文学的边缘。废名心如磐石,铁板一块, 沉入到乡村自然之中而没有丝毫裂痕。那本来就 “有限的哀愁” 日趋淡化,似乎就要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炉火纯青的自然意味,一种几乎近于纯粹私人的永恒体悟。这纯粹是来自个人的精神欲求,而不是迫于外部世界的某种压
17、力。这很奇怪,也很深刻。所以,在废名那里,没有社会与自然相互对立的结构形式,他构筑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再加上废名信奉佛教。所以在竹林的故事中,三姑娘不仅纯而又纯,而且超越、征服了死亡。老程的死似乎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意味着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在融合中生命于是也就获得了永恒。所以母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故,就像那片青青的竹林一样。(答案不唯一,可启发学生阐述不同的见解。)4.相关评论只爱读故事的人,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里少了扑朔迷离的故事;读惯了一般新文学作品的人,可能也读不惯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说有时连人物也是隐隐约约的;一目十行的急性子读者,更读不了废名的小说,因为废名的小
18、说必须静下心来仔细品味。严家炎七、练习1.选择题(1)以下哪一篇不是废名的作品( ) A. 竹林的故事 B. 桥C. 莫须有先生传D. 边城答案: D (2) 竹林的故事的写作特点是( ) (多选题)A. 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B. 写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C. 小说构筑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
19、习必备欢迎下载D. 语言淡雅,追求意境美。答案: A、B、D (C是评价小说的内容,而非写作特点。)2.填空题竹林的故事的作者废名原名冯文柄,小说主人公是三姑娘,小说弥漫着淡淡的佛教思想。3.简答题谈谈三姑娘这个人物形象。答: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 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八、研习与思考说说竹林的故事是怎样追求意境美的。答:说竹林的故事意境美,首先是因为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致。小说中的故事几乎都是在这样绿意盎然的春天展开,溪流潺潺, 竹林葱茏, 平常的田园小景却蕴蓄着丰富的情趣和宁静、优美
20、的牧歌情调。竹林的故事意境美不仅在田园诗的乡村风光,还在少女的清纯之美。三姑娘生于绿水翠竹之间,从体态到性格自然有水的爽洁、竹的清脱。小说塑造的三姑娘形象依水傍竹、天真未凿,作家将“五四”时期的青春气息注入到这似水柔情的乡村少女身上。竹林的故事意境美还在作家语言的淡雅之美,一条河、一簇竹、一重茅屋、两边菜园,废名写田园风景轻勾淡描。写人物恰如三姑娘的“竹布单衣” , “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不事雕琢。所以周作人说: “我读冯君的小说便是坐在树阴下的时候。”九、延伸阅读比较废名与王统照、郁达夫同一时期从事诗化小说创作的作家还有王统照和郁达夫。如果把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和郁达夫的小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21、, 它们之间存在着颇有意味的关系:王统照突出描写人物的死亡及其对作者的强烈影响,废名对人物的死亡则往往轻轻一笔带过;郁达夫极力写主人公与环境的冲突以及生之艰难,废名主要代表作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却都是和谐或基本和谐的,他有些重要篇章突出的是生之乐趣。废名小说屡次写到了人物的死亡。例如,浣衣母写到驼背姑娘的死,阿妹写到年仅七岁的阿妹的夭折,火神庙的和尚写到金喜的死,竹林的故事写到老程的死,河上柳写到驼子妈妈的死,墓写到友人的死。然而,除阿妹外,作者都将人物的死亡淡化了,作品的感伤气氛也随之淡化了。浣衣母中驼背姑娘的死尚使其母李妈“眼泪干了又有”, 竹林的故事里老程的死却随着林中竹园中菜的一天比一天
22、绿起来而“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后来其女儿三姑娘“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在创作原则方面,废名笔下的生活与人物虽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他完全是按理想的样子来写。他写的是自己梦中的生活。正如周作人所言:“这些人与其说是本然的, 无宁说是当然的人物; 这不是著者所见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象”。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他 1920 年代的作品基本如此。至
23、于莫须有先生传特别是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虽则强调实录,但作者并不像一般所谓“现实主义”作品那样再现生活,而是以自己关于生活的某种理念来结构和统帅全篇。不过,废名做小说时并不像郁达夫那样让个人情感泛滥,他始终将情感隐于人物特别是景物之后。莫须有先生传 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常有大段议论, 但这种议论都是理胜于情。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炼和生涩、 有意使小说具有诗的意境与禅趣,造成废名小说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此正所谓“唐人写绝句”的写法。所以说,在小说诗化的途径方面,废名小说与王统照式情感浓郁的“感伤诗”以及郁达夫式的“宣泄诗”不同,它是一种“意境诗”。若单有类似王统照的阿妹和类似郁达夫的少年阮仁的失踪、 去乡,废名尚不足以成为废名;有了这些超越感伤、 展示日常生活中生之乐趣的作品,废名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独特风格。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