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医学院预防医学平时作业及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127140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医学院预防医学平时作业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理医学院预防医学平时作业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理医学院预防医学平时作业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医学院预防医学平时作业及答案.doc(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大理医学院预防医学平时作业及答案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黑体、小二、加粗、居中)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一1课程名称:预防医学 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3选用教材:预防医学(黄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02月)绪言至第5章一、名词解释1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2自净作用少量的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可

2、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而使环境复原的功能3温室效应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4生物富集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尤其是向生物体内转移往往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作用。5矽肺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吸人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6气质即通常所说的脾气,是个人在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人的情感体验特点的综合。7职业外伤系指职业人群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物理或化学性等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突发性意外损伤。8

3、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指以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二、简答题1何谓三级预防?请举例说明。第一级预防是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如改变生产工艺过程,使劳动者的接触水平低于允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对高危人群制定出就业禁忌症。第二级预防为早期发现病损,采取补救措施,主要工作为早期检测损害与及时处理,防止其进步发展。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得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进行治疗,防止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康复。2水的净化和消毒有哪些方法?答:水的净化方法:1混凝沉淀 2 过滤水的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法 煮沸、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杀菌等。2化学消毒法利用

4、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杀灭水中的细菌。3身心疾病有哪些特点?答:1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社会心理因素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2心身疾病必须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体征,有明确的品质性病理过程和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3、心身疾病通常涉及的是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4遗传和修改特征对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个性特征的人易罹患某一“靶器官”的心身疾病;5、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因素,不同人作出的反应是有差异的;6有些患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社会心理因素致病过程,但大部分患者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却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能加重自己的病情。4污染物的来源有哪些途径?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来自四个

5、方面生产性污染源生活性污染源交通运输性污染源(4)其它污染;5医院室内环境保洁有哪些要求?答:1、室内温湿度 2、空气新鲜度 3、室内允许噪声标准6噪声对听觉系统产生哪些危害?答:噪声对听觉系统产生危害有:1、听觉适应 2、听觉疲劳 3、噪声性耳聋三、论述题1人与环境的关系答: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l)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流通与信息交流,保持着动态平衡,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在人类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是经

6、常变化的,人体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调节,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现代人类的行为特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适应其周围环境变化的结果。(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的作用。首先,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存在扶态的任何改变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其次,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变化2试述人群健康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答:目前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因素与人群的健康呈一种双向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别一方面,人群健康

7、水平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使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能力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机制,减少死亡民,延长寿命。(2)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有一定体力、智力和劳动技能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健康和能力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而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同是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答:职业病诊断: 应当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

8、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对不能确认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可以必要的医学检查或住院观察后再做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因素并综合分析:1、病人的职业吏2、现地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职业病的处理:正确实施护理干预,原则如下:以人为本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及时提供治疗信息;适当的心理干预;要因人施护。4医院污物处理的要求。答:医院污物主要是指在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分为一般污物和特殊污物。其处理原则为防止扩散,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1、一般污物 液体污物可作为动物

9、饮料的剩余饭菜须经煮沸消毒后饲用,无用剩余饭菜、呕吐物和排泄物须经化学消毒法处理。可燃性固体污物一律焚烧,非可燃性固体污物可采用碱化消毒或氯化消毒。2、特殊污物 包括腹泻、病毒性肝炎、结核、真菌感染、炭疽、艾滋病等病人的污物。这类污物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5为什么说对住宅室内卫生问题的研究是21世纪所面临的新问题?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二1课程名称:预防医学 医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3选用教材:预防医学(黄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02月)第6章至第9章一、名词解释1膳食纤维营养学上,把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称

10、为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2低脂膳食因机体脂肪本酶分泌减少,对脂肪的分解消化能力减弱,或因病情需要而减少膳食中各种类型脂肪摄入量的膳食称为低脂膳食,又称限脂膳食或少油膳食。3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4痛风是与遗传有关的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营养代谢疾病。5食品腐败变质是食物霉,微生物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使食品成分,感官性状发生变化降低或丧失其食用价值。6完全胃肠外营养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全部采用静脉内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输入,就称为完全胃肠外营养。 7食品添加剂系指为改善

11、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二、简答题1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答:(1)概念: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即保证摄食者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全面达到营养生理需要量,又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2)基本要求:满足机体的需要;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食物对人体无害;(4)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2如何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答:(1)勿食存放过久的变质蔬菜;吃剩下肴不可在高温下存放过久;腌制的蔬菜需放置15天以上再食用。(2)肉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用量应严格

12、执行国家卫生标准的限量规定;(3)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4)防止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或碱面误食。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主要内容?答: (1)食物多样,谷类力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健康体重;(6)吃清淡、少盐膳食;(7)如饮酒,应限量;(8)吃新鲜卫生、不变质的食物。4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什么?答:(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肉毒毒素中毒则多见于蔬菜供应淡季。(2)共同暴露史:多为共同用餐者一起发病,中毒者有相似的饮食习惯。 (3)

13、查明中毒原因:可找到引起中毒的食品及其具体原因。(4)临床诊断:应符合该食物中毒的临床特征。、(5)有细菌及毒素检测结果证明。(6)进行动物毒性试验。5毒蕈中毒在临床上如何分型?答:按各种毒草中毒的主要表现,大致分为四型;()胃肠炎型(二)神经精神型(三)溶血型(四)脏器损害型6管饲和完全胃肠外营养各有哪些并发症?答:管饲并发症有:(1)胃肠道并发症;(2)代谢并发症;(3)感染并发症;(4)精神心理方面的并发症;(5)机械性并发症。完全胃肠外营养发症有:(1)导管相关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感染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2)代谢性并发症:糖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导常紊乱、脂肪代谢紊乱

14、、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3)肝胆系统并发症(4)胃肠系统并发症三、论述题1食物中毒调查的调查和处理答:食物中毒事件的确定应由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定。1、调查前的准备 开始调查前应准备好采样工具、取证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等)、食物中毒快速检验箱、法律文书等、必要是可准备一些化学性、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特殊解毒药。2现场调查(1)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2)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和进餐史调查(3)可疑中毒食物调查(4)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3现场采样和检验。4取证。 食物中毒的处理:1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1)封存造成

15、食物中毒或者有可能导致食物的食品及其原料,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2)为控制食物中毒事故扩散,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回已售出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有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3)对封存的食品及食品用工具和用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封存之日起15日内完成检验或都卫生学评价工作并作出以下处理: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以及已消除污染的食品用工具予以解封。2食物中毒的处罚 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构成犯罪的或有投毒等犯罪嫌疑的,

16、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食品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答: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途径:1食品在烧烤或熏制时直接受到污染。2食品成分在烹调加工时经高温裂解或热聚形成,是食品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3植物性食物可吸收土壤、水中污染的多环芳烃,并可受大气飘尘直接污染。4食品加工过程中,受机油污染,或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以及在柏油马路上晾晒粮食可使粮食受到污染。5污染的水体可使水产品受到污染。6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3微量元素的主要功能和常见缺乏症。答:主要功能有:1抗氧化作用2解毒作用3与酶和激素的关系 它是体内各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4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人体在缺乏有些微量元素后会影响免疫系统,但过

17、量也会对免疫系统造成危害。5抗衰老作用6其它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输常量元素作用。常见缺乏症有:缺钙时主要影响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和结构。缺铁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学习记忆力;成人容易疲劳、倦怠、工作效率与学习能力降低,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典型锌缺乏症主要表现为:(1)生长发育停滞(2)性成熟延迟(3)味觉减退(4)皮肤干燥、粗糙、色素沉着,头发干燥、枯黄、伤口不愈合。4糖尿病饮食控制原则。答:膳食控制是既要控制饮食又要营养。1合理控制总能量2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3适当控制脂类摄入4合理的蛋白质摄入5充足的维生素摄入6适量的矿物质摄入7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8少量饮酒或不饮酒9合理的餐次

18、制度5简述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答:为了确保将来食品添加剂正确地使用到食品中,一般来说,其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2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营养成分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7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贮存而被破坏或去除,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

19、防医学课程作业三1课程名称:预防医学 医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3选用教材:预防医学(黄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02月)第10章至第17章一、名词解释1等级资料等级资料是按事物的等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而得到的资料,也称半定量资料。这类资料变量值间不仅有类别的不同,且不同组间也有顺序、等级或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又无法精确量化。2样本样本是根据研究目的从研究总体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3非参数检验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参数检验共同构成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形式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进行推

20、断的方法4发病率是表示某特定人群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出现某病新病例的频率。5筛检是通过简便快速、安全经济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在健康人群中将那些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鉴别开来。6真实性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7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又称率比(rate ratio),是暴露组发病率(Ie)与非暴露组发病率(Iu)的比值。8、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二、简答题1非参数检验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是应用范围广、简便。缺点是对于符合参数统计的资料,如果用非参数统计造成资料信息的丢失

21、,致使检验效能下降,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增大。2描述疾病分布常见的频率指标和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术语各有哪些?答:疾病的分布: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描述疾病频率的常用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患病率、感染率、残疾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根据病例出现的数量分为散发、流行、爆发。散发: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流行: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同

22、的病人。3疾病筛检与诊断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主要区别在于:筛检的对象是表面上无病的人群;筛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简便、快速、安全、易行、经济的;筛检的工作方式上是医务工作者主动去发现病人;筛检的目的是把病人及可疑病人与无病者区分开来;筛检的结果是初步的,阳性者需经诊断加以确认或排除。4集中趋势指标包括哪些? 答:集中趋势指标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三个指标。5检验假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注意事项有:(1)随机抽样的问题(2)检验结果判断的单双侧问题(3)两类错误的问题(4)“统计学意义”的含义问题(5)方法的选择问题(6) t检验的局限性6统计表制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要求有(1)

23、标题(2)标目(3)线条(4)数字(5)备注7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按照设计类型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3大类(1)观察法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种设计类型,其中描述性研究主要是描述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现象,提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它包括个案报告、现况调查、疾病监测、生态学研究等。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响分布的因素检验病因假设,它主要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2)实验法主要是研究评价疾病防治干预措施的效果,可确证病因假设,它可分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后者包括个体试验与群体试验(3)数理法主要是通过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来

24、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描述疾病流行规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三、论述题1流行病学的实际应用。答:(1)研究病症或健康状态的分布(2)研究病症的流行因素与病因(3)研究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4)评价疾病诊疗措施指导临床工作(5)研究疾病自然吏(6)指导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2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答:假设检验通常称为显著性检验。假设检验是指对总体提出某项假设,然后利用从总体中抽样所得的样本值来检验所提的假设是否正确。基本步骤:(1)建立检验假设(2)计算统计量(3)根据概率判断结果(4)下结论3提高诊断质量的方法。答:提高诊断质量就是提高诊断指标质量、提高诊断方法的质量与可靠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25、以考虑:(1)尽量选用客观指标(2)选择正确而合适的指示,对计量指标则应考虑合适的分界值,使其有尽可能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对指标的测量,要把方法及可能影响结果的步骤及条件都进行标准化。(4)联合试验(5)建立专科门诊(6)转诊和会诊疑难病例(7)根据疾病的某些特殊临床表现,或在高危人群和职业人群和职业人群中有目的地开展诊断试验,必将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有利于对疾病的确诊。4临床试验需要注意的问题。答: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伦理学问题(2)分配方案的隐藏(3)安慰剂问题(4)剔除、退出和失访病例及其处理(5)临床试验的结果不能只凭显著性检验(6)效果与实际有效(7)向均数回归(8)霍桑效应(

26、9)新药和新疗法的评价必须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相结合。5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分类、特征与用途。病例对照研究:又称为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这两组人群既往暴露于假设危险因索的情况,然后比较两组人群对假设因素的暴露比例。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预防医学课程作业四1课程名称:预防医学 医学免疫学及微生物学2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3选用教材:预防医学(黄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02月)第19章至第22章一、名词解释1人畜共患疾病是由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互相关联,在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2传染病的消

27、灭即在局限的区域内病症的发病率为零或者是没有发生感染。而最高的等级为消灭或根除,指的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将一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作为一个物种彻底消灭。3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4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5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为了防止疾病恶化、预防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阻止残疾、促进康复、延长寿命而采取的及时而合理的治疗措施。6疾病监测疾病监测又称流行病学监测,是指疾病监测机构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整 理、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资料,并将有关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到有关 单位,以

28、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与对策,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的目的。7潜在减寿年数是指某年龄组人群因某病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8地方病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或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自外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二、简答题1临床预防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包括(1)健康咨询(2)筛检(3)免疫接种(4)化学预防2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哪些内容?(1)积极开展社区主要致病因素及其健康危害的预防控制方法的宣传教育,在居民中广泛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卫生保健活动的自觉性。 (2)改善食品供应,保证人人享有适当的营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消

29、除食品污染,提倡合理膳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与食物中毒。(3)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学习与居住环境条件和安全饮用水,积极主动除虫灭鼠,消灭传播媒介,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并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4)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做好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婚前与产前健康检查,创造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5)实施计划免疫接种,对常见传染病与突发性传染病的流行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 群3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6)积极开展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条件,消除地方病病因。(7)妥善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确保环境安全,消除意外伤害隐患,建立社区的基本急救卫生服

30、务设施,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8)保证基本药物的供给。3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哪些?答: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 4什么是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被动监测:下级单位常规向上级机构报告监测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称为被动监测。主动监测:法定传染病报告即属于被动监测范畴。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位尽力去收集资料)称为主动监测5适合于筛查的疾病有哪些特点?答:1、被筛检的病症是该地区当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即具有较高的患病率2、被筛检的病症应有恰当的治疗方法3、被筛检的病症自然史已经明了,并

31、有较长的临床前期和可识别的早期客观指征4有合适的筛检方法,易为群众接受。5对被筛检出的疾病应有提供进一步确诊的条件6对确诊的病例,应提供治疗,并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和疗效判定标准7考虑成本与效益条件具有良好效益8筛检工作是按计划定期进行的连续过程,每次复检间隔时间长短,应根据病症的自然史特点决定6监测点的工作步骤有哪些?答:监测点的工作步骤有1建立监测2监测调查项目3依法报告传染病4扩大监测内容三、论述题1伤害防制的十大对策。答:1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2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3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性4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5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与被保护者分开6用屏障将危

32、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7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8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9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与预防措施10采取有效治疗及康复措施2艾滋病的危险因素和防制措施。答: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不洁性行为、静脉注射方式的药物滥用、母婴垂直传播、诊疗器械污染及其他途径传播的。防制措施有:(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3试述疾病预防的策略;答:疾病预防的策略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制订的指导全面防病工作的方针,是预防疾病的战略性问题。(1)预防为主,解决健康相关问题(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3)依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来制订预防策略(4)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

33、(5)加强地区协作和国际合作,通过协同作战,消灭和消除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4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2)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水平、医疗条件、卫生设施、防疫工作、生产劳动及居住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宗教等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一切条件。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特点。答:(1)概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病因复杂、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特点: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一果多因,生活方式是主要原因;多种因素相互关联,一因多果;增长速度快,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预防医学课程责任教师: 李蕴成联系电话:0872-2257382 13577215662 2012年0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