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机电一体化技术 .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题 目:浅 谈 机 电 一 体 化 技 术指导教师:刘 超学生姓名:李彦军学号: 20111542 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年级: 2011 级学历层次:大专学历形式:函授完成时间:二0 一三 年 四 月 十 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 人 高 等 教 育 毕 业 论 文考 核 评 定 书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刘 超学生姓名:学号: 20111542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年级: 2011 级学历层次:专科学习形式:函授精选学习资料 - - - -
2、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考核评定书姓 名学 号 20111542专 业机电一体化年 级 2011级 学历层次专科学习形式函授毕业论文撰写时间: 2012年 12 月 2012 年 4 月论文题目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走向高端化、整体化和数字化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处理器,微型机在各个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为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以及对它的认识,阐述了机电一体化
3、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巨大作用,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的地位,探讨了在未来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培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成绩评定标准:不及格、及格、中、良、优)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月日答辩小组成绩评定意见:答辩小组成员签名: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20 年月日说明:1.评议意见答辩小组应在答辩现场进行填写。2.评审意见填写时不得涂改,否则视为无效,需重新新组织答辩。3.答辩评议结束后,本表交教案部门存档保存
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日益走向高端化、整体化和数字化以及微电子技术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处理器,微型机在各个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为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以的发展和机电产品的运用。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以及对它的认识,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巨大作用,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的地位,探讨了在未来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培养。关键词: 机电一体
5、化,技术,应用,发展,人才培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目录前言 3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4 1.1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及含义4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史5 1.3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5 1.3.1 机械本体 5 1.3.2 测试传感器 5 1.3.3 电子控制单元 5 1.3.4 执行器 5 1.3.5 动力源 5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6 2.1 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6 2.1.1 智能化控制技术 6 2.1.2 交流传动技术 6 2.1.3 综合传动技术 . 7 2.2 数控机床 7 2.3 电气
6、控制与 PLC8 2.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9 2.5 柔性制造系统 9 2.6 工业机器人 9 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0 3.1 光电一体化 10 3.2 网络化 10 3.3 微型化 11 3.4 智能化 11 3.5 柔性化 11 3.6绿色化 1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才培养12 4.1 达尔文进化论 12 4.2 培养新思路新模式 12 4.3 知识能力要求 13 4.4 高技能人才备受青睐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精选学习资料 - -
7、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前 言 20世纪 70 年代初,随着机电一体化的提出,世界各国开始对机电一体化的科学体系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我国从20 世纪八十年代初夜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在经过一段发展历程之后,许多研究机构,企业,大专院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发展至今也已成为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学科综合的技术。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包括 : 机械本体、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动力源等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的结晶,它促使机械工业的变革,为推动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与振
8、兴机械工业奠定了基础,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成为实现机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保证了质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应用与智能化控制、交流传动、计算机集成制造全面综合管理等方面。当各项科学的发展社会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能实现加工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的数控机床应用而生。数控机床配有刀库、自动换刀装置、自动交换工作台,能在一次装夹中对工件的多个表面进行多工序加工。采用多CPU 、多总线式结构,提高机床智能化,提供更好的人机交换界面, WOP 技术为客户提供编程技术,采用网络技术方便管理。电气控制和PLC 实现
9、对机床的启动、停车、调速,以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抗干扰强,被运用进来,计算机集成制造,柔性制造同时以各自优点得以应用,进而走向智能机器人化和生产的绿色化。目前机电一体化正走向光电一体化、网络化、微型化、智能化、柔性化,所以对机电一体化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优胜劣太原则,机电一体化技术应培养高技能人才,及具备突破传统专业技能界限,并符合现代岗位的需求,技术人员不仅在专业知识、文化修养、社科知识、现代技能,还要具有超前的国际视野,看清社会发展局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展知识面,要不断调整心态,准备接受新的事物,变革自己的思维建设一支能够培育提升科技技能核心竞争力的团队为社会所需要
10、和青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1.1 机电一体化的产生及含义在 国 外 “ 机 电 一 体 化 ” 被 称 为 “ Mechatronics ” , 是 英 文 机 械 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组合而成的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把它译
11、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是在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迅猛渗透并与机械电子技术深度结合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理论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力、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其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的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功能、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
12、、低能耗等诸方面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系统工程技术。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史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们利用电子技术初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后,刺激了机械产品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到20 世纪 80 末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承认,所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很多国家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深入发展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3、 - - -第 10 页,共 23 页期。随着光学、通信技术和微细加工技术;系统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发展,光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从而产生,世界各国都对机电一体化的科学体系和发展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是从20 世纪 80 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的。许多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业及各大专院校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和许多有先进科学的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发展至今也已成为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学科综合的技术,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3 机电一体化的组成机电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包括:机械
14、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动力源。1.3.1 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系统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1.3.2 检测传感器测试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传感电路,它的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各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1.3.3 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又称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运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
15、果,并发出相应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进行。1.3.4 执行器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她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1.3.5 动力源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能量供应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统提供能量和动力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行。供能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众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
16、和设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2.1 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现代机械制造业的是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柔性化为基础,因此运用现代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成为实现机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的制造业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结构调整。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把微机、工控机,数据通讯、显示装置、仪表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组装合并的方式,为实现工程系统的综合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增
17、加系统控制精度,质量和可靠性。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主要应用与以下几点。2.1.1 智能化控制技术由于机械制造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连续化的特点,传统的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采用智能技术代替传统技术,因此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技术有专家系统、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组成,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的产品设计、生产、控制、产品与质量诊断等各个方面等。2.1.2 交流传动技术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实用化得以实现,交流调速系统的性能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精选学习资料 - - - -
18、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由于它的优越性,电气传动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由交流传动全面取代直流传动。2.1.3 综合管理技术采用室内计算机指挥若干台面向控制的现场测控计算机和智能控制单元进行各种信息数据交换,集中监视、操作和管理。使得的控制快捷、生产安全、查找故障迅速。2.2 数控机床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能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的数控机床就应用而生。数字控制( Numerical Control,简称 NC)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数字指令来控制设备动作的技术。
19、GB/T81291997工业自动化系统机床数值控制 词汇中对NC 的定义为“用数值数据的控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引入数值数据,从而对某一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数控机床是运用数字信号对机床的运动进行控制机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是数控技术与传统加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952 年,美国 MIT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问世是为工业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推动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1958 年,中国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始起步,北京第一机床厂 与清华 大 学合作 试制了中国第一台 三坐标数控机床X53K1 ,利用数控系统来控制机床的工作台、横向滑鞍以及立铣头的进给运动,实
20、现了三坐标联动,为中国机械工业开始高度化奠定基础。现在我国很多机床厂家都能生产各类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数字控制(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为CNC)系统采用微机处理器中的系统程序来实现逻辑控制,通过接口与外围设备连接。通过CNC系统实现控制目的的机床称为CNC 机床,有些数控机床配备有刀库、自动换刀装置,自动交换工作台或回转工作台,能在一次装夹中对工件的多个表面进行多工序加工,如进行钻孔、铰孔、扩孔、攻螺丝、平面铣削、轮廓铣削等加工,这种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Mechanical Center 简称 MC),它是当今数精选学习
21、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控机床中的主流产品。现在我国数控机床用户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以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数控加技术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多CPU、多总线式结构,以提高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更高的控制性能。(2)WOP 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客户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利用数控系统可以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在线诊断故障实现模糊控制。(3)采用多级网络技术,增强系统的组合能力,可以实现多机互动,构成复杂加工系统,也方便车间管理,可以
22、通过网络实施监控生产状况。(4)开放性系统设计,硬件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提供丰富的外部接口,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程序,以使用户可以方便的进行二次开发,提高客户的使用效益。2.3 电气控制和 PLC 机床电气控制是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组成,实现对机床的启动、停车、有极调速等控制。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抗干扰强、价格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床和机械设备。目前,在我国继电器接触式控制仍然是机床和其他机械设备最基本的电气控制形式之一。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大量存在一些用开关量控制的简单的程序控制过程,而实际生产工艺和流程又是经常变化的
23、,因而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式控制系统常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曾出现了继电器接触控制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控制装置,叫做顺序控制器。它能根据生产需要改变控制程序,而又远比电子计算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它是通过组合逻辑元件插接或编程来实现继电器接触控制的。但它的装置体积大,功能也受到一定限制。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上述控制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上世纪 70年代出现了将计算机的存储技术引入顺序控制器,产生了新型工业控制器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它兼备了计算机控制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24、4 页,共 23 页两方面的优点, PLC 由于其固有特点,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发达工业国家,可编程控制器已广泛的应用于刚特、石油、化工、文教、电力、农业、建材、机械制造、轻纺、交通运输、环境、资源及航空、航海等各行业。在我国, PLC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尤其在许多大型企业中以取得了良好效果。2.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 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 物流” 和“ 信息流 ” ,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
25、到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2.5 柔性制造系统( 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 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2.6 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而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装配、食品加工、计算机设备制造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一方面提升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使得工业品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快速升高,企业的利润得以大幅
26、度提升。最早的工业机器人为示教再现式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只能重复示教动作,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不能实施规划运动路线,适应性和灵活性都较差。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带有各种先进传感器的第二代机器人逐渐进入工业应用,这类机器人可以根据传感器获得的环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以按照程序设定选择不同的运动路径带到最终目的,可以实现躲避障碍、跟踪运动物体等简单动作,具有低级智能性。这类机器人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上,成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现在,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
27、及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等先进算法的发展,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可实现复杂逻辑判断、思维与决策的智能化第三代机器人已经开始应用,这类机器人可以根据现场环境实现动态的路径规划,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在复杂环境中独立行动。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3.1 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 组成的。因此 , 引进光学技术 , 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 ( 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3.2 网络化20年来,在计算机领域,网络技术的发展可算是最大的成就。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同
28、样影响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都具有网络接口,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控。机电一体化设备未来的发展也必将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可以将数控机床或者工业机器人与另一地域的专家系统或者研发系统相连,将机电一体化设备作为整套生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系统的一个执行中端,从而实现大范围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甚至是全球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3.3 微型化目前, 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 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M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 就没
29、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 , 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 , 体积很小 , 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3.4 智能化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建设者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 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但是 , 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 , 则是完全可能而又必要的3.5 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 有较强的“柔性” , 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 , 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
30、在自律分配系统中 , 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 , 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 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 , 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 在总的前提下 , 具体“行动” 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 柔性), 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3.6 绿色化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
31、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4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才培养4.1 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认为,“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这个原则适合于任何事物,对于任何一个机电
32、一体化技术从业人员,想要在这一行业立足,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那么他必须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才有可能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4.2 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时代,复合型技术人才观的改变,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在高科技时代应当培养全面的高技能人才,即具备突破传统专业技能界限的思维与能力 , 并适应融合现代岗位的需求与互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才,在技术融合时代 , 非常需要这种集加工、编程、控制、检测、维修、网络
33、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在高技能时代,网络的交互性、共享性、透明化和开放性等特征,使得高技能成为主体,这迫使技能培养由初、中级走向高级。因此,首先要培养技能人才科学性意识,要关注科技发展,向世界靠拢,成为我国高技能的主力军,寻找科学发展之路。其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独特风格,走属于我国技术发展的路子。独特是我国社会发展一面经久不衰的旗帜。对于高技能来说,科学技术就是命脉。在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想被同质化,就要具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一面,要拥有自己领先的优势。最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创新人才是现代科学时代的要求 , 机电一体化人才也要具备
34、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技能人才培养不仅“专”,而且还要多,要成为复合型的人才。学习方式的革命必然导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思维更加开阔,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扩宽学习的渠道,变革学习的新思路,提高我国企业的的竞争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来自于创造欲望和激情,技能工作者保持对科技技术创新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技能工作者来说,多思考,多实践,开拓视野,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走在创新的前面。在科学发展时代下,培养高技能不仅在专业知识、文化修养、社科知识、现代技能突出的条件下,还要具有超前的国际视野,看清社会发展的局势,要有敏感度,从
35、受众的利益与兴趣出发,寻找受众所需要的,学会变通,让自己的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机电一体化技术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而且还有系统的理论性。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的诉求。因为高度决定价值,思想决定影响力。4.3 知识能力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3 页和能力。掌握机械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Auto CAD等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各种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能熟练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
36、程序,操作普通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具有安装、调试、使用普通数控机床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初步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的能力。具备工科大学生所需的分析计算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以及较好的外语能力。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劳动部门颁布的本专业中、高级以上技工的技能水平,并通过考核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通过各门理论和技能课的考试(考核),获取毕业证书。4.4 高技能人才备受青眯当今的时代 , 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 随着
37、科学技术的进步 , 众多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 , 随之而来的是知识更新的时代。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准备接受新的事物,变革自己的思维。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培育优质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创新能力,也就是我们要建设一支能够培育提升科技技能核心竞争力的团队。机电一体化产业要发展壮大 , 增添发展后劲 , 其首要任务就是要注重从业人员的知识与人才结构更新 , 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而那些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具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的
38、创造性的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所青眯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3 页结 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越来越发展成熟,自动化控制逐步代替人工。在信息化融合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要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学习计算及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日新月异,人才辈出,复合型人才要有专长,还应该是一门学科行家,要有杂家式的渊博学识,另外,还需要及时补充新知识,培养新的思维方式,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
39、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3 页致 谢在此非常感谢给我指导毕业论文的刘超老师,教我懂得了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使我的论文写作很快完成,同时感谢在写作论文时帮助无的同学和朋友,在论文写作中指出错误地方,并给予建议,使我的论文语句通顺衔接得当。在写论文的同时我了解了机电一体化得发展及运用和人才的培养,并且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且受益匪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3 页参考文献1 李运华:机电控制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2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
40、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 ,2006(6). 4 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 ,2006(7). 5 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 ,2007(9). 6 吕 勇:数控加工工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 第 1-3 页。7 刘品潇:电气控制与PLC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第 75-80 页。8 (美国 ) 乔纳森霍华德 (Jonathan Howard) 译者:赵凌霞何竹芳达尔文与进化论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12 月 1 日第 1 版, 第 58 页。9 常杉杉。董庆宁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期刊论文 - 继续教育研究2009(6)10 张爱芹 .徐国庆 加速新型工业化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研究综述 期刊论文 -职教论坛2009(17)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