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103746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精品文档.高原圣城拉萨的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的内容。下面我从七个方面来说我对本课的理解和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和特点本课是第六单元第四课第二课时内容,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围绕四大区域的范围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展开,第四课青藏地区第一课时介绍了青藏地区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地独特的牧业生产,第二课时向我们展示了拉萨的人文环境特征: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是我们在认识拉萨的自然环境基础上认识拉萨的人文环境的必不可少的一课。也从而让学生总体了解全国四大区域的特色,更加证实了本单元的一方

2、水土养一方人这一主题。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根据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和学生学情生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分析高原圣城形成的原因,感受和理解高原圣城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以及拉萨在保留宗教信仰和习俗的基础上,展现现代化的一面及其原因。因为本单元课程标准是1-2-6描述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在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而本课对应的是青藏地区的人文环境宗教氛围浓厚,再围绕这个阐述了浓厚宗教氛围形成的原因和圣城目前的发展状况。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3、以老师启发为先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和图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圣城形成的原因。仔细观察图片,抓住图片的细节设问答疑。小组课前预备,课中讨论展示。 本课程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观看视频、阅读课本和图册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其中细节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小组课前预备、课中讨论和展示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和提高小组合作的意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不同,人文环境也就不一样,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同时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和风俗

4、习惯,对藏族同胞在不适合人居的环境中创造灿烂的文化瑰宝表示敬佩和感激,并积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反对目前的藏独势力,尽自己所能增进汉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维护边疆安全。三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我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圣城拉萨的宗教文化特点和风土人情。 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对遥远而神秘的拉萨不太了解,对虔诚的宗教信仰也很难理解,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圣城拉萨浓厚的宗教氛围体现在那些方面,拉萨浓厚宗教氛围形成的原因,某些宗教表象的真实寓意。拉萨城市发展的原因。四 教法学法及确定依据1、 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总体构想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改变传统学习过于强调

5、接受学习、机械学习的现状。“教师搭台”是指我精心制作PPT课件,为学生提供知识脉络,精心设置问题。“学生唱戏”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派代表上台表演并相互评价。在这堂课中,我积极创设活动情境,起的是组织者和引路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采用的教学方法:网络环境下阶梯设疑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学习法2、 确定依据(1)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对青藏地区在学了第一框的基础上,已经了解了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对当地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学生了解拉萨的宗教文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宗教离学生很远,再

6、说拉萨离我们的空间距离也很远,拉萨相对闭塞,了解它的渠道也比较少。所以讲拉萨的宗教文化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分析拉萨藏传佛教盛行的原因,对于课外知识较少的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 心理特征: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我,有一定团结协作意识,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待改进。(2)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3)网络优势:网上资源丰富,在网上查找大量与拉萨、藏传佛教有关的资料,精心制作PPT,展示给学生,补充和挖掘课本内容。五设计思路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围绕上述构想,我将本课

7、设计为以下四大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2)层层铺垫,设疑探原因,化解难点(3)小组合作话圣城,你追我赶,凸显主体地位(4)阅读教材,感受拉萨的“变”与“不变”,思考原因。六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一:播放走进西藏MTV,感受西藏的独特风情,问同学们想不想去西藏拉萨旅游。现在去西藏旅游的人很多,你想想他们为什么选择去西藏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西藏风光优美,是最后一块净土;有些可能会说是为了宗教的信仰,因为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圣地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拉萨,去感受拉萨的宗教特色和风土人情。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拉萨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神秘拉萨的兴趣,进而思考今日

8、西藏旅游热的原因,点出课题圣城拉萨。导入二:通过道具哈达,问献哈达是哪个民族的习俗,教师示范后学生表演鲜哈达的习俗,并说藏语“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藏民非常热情,除了献哈达,还会给客人递上酥油茶,但是喝茶有讲究,喝茶前,要先用无名指沾少许茶汤弹洒3次,以示敬天、敬地、敬神佛。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西藏走走,今天我们从书本走进西藏拉萨,明白拉萨为什么可以成为宗教的圣城。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感受西藏的风俗,激发学生对拉萨的兴趣,引出课题。(2)层层铺垫,设疑探原因,化解难点1、西藏拉萨在哪里?利用课本6-90拉萨在中国的位置了解西藏自治区首府,是西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位于西藏东南。设计意图

9、:了解拉萨的地理位置,为认识拉萨的地形和气候作铺垫。2、利用5-13中国的地形图和拉萨的地形图判断拉萨拉萨是什么地形?拉萨青藏高原的中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00多米,拉萨周围被群山围着的,中心是低地,是盆地地形,拉萨位于拉萨河的河谷平原,土壤相对肥沃3、拉萨为什么有“日光城”之称?结合图册P47拉萨的日照时数曲线图,估算拉萨的年日照时数大概有多少小时?为什么呢?让学生思考理解拉萨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尘埃和水气含量少、透明度高,故阳光透过大气层时能量损失少,太阳辐射强。大气稀薄,保温和隔热性差,日温差大。4、拉萨的气候是什么类型?结合课本图5-18和图5-19,理解P47图

10、册拉萨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得出拉萨是季风性的高原山地气候。设问:这样的自然环境与藏传佛教盛行有何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架设自然环境和宗教圣城之间的桥梁。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总体上没有平原地区好,不适合人居,而当地的人们能够顽强的生活着,与宗教能克服现实的痛苦,追求心灵的慰藉和寄托有很大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佛教在这里生根发芽的一个原因。西藏拉萨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西藏拉萨封闭,与世隔绝,佛教的发展受外界的干扰较少,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藏传佛教能一脉相承,毫不中断的又一个原因。5、让学生阅读课本P69阅读卡,了解圣城的历史。设计意图:青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居,

11、但拉萨因纬度和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再加上河谷地带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不仅有利于农牧业活动,也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来也成为各部落争夺的地方。松赞干布凭武力统一西藏,迁都拉萨,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当时西藏各部落统一的局势很不稳定,吐蕃王朝内部的权力也相当分散,一部分守旧的贵族,利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教义,与苯教的巫师一起反对松赞干布。按苯教的说法,赞普虽是天神之子,但与其他部落首领只是兄弟,没有统属关系。这种教义不利于政治上的统一。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统治,需要引进一种有利于统治的宗教。为佛教在这里能够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这是帮助学生理解佛教在西藏得以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

12、因。藏传佛教的兴起为了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松赞干布先后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两位公主都是虔诚的佛教徒,随着两位公主的入藏,同时佛教从尼泊尔和大庸两路传入西藏,佛教在西藏传播,成为有西藏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成为吐蕃王朝巩固统治的工具。松赞干布为两位公主随嫁的佛像分别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成为藏传佛教的中心。了解了西藏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的关系,为藏传佛教的兴起埋下伏笔,了解了藏传佛教的来龙去脉,为学生理解拉萨浓厚的宗教氛围打下基础,而不会觉得圣城拉萨的形成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小组合作话圣城,你追我赶,凸显主体地位设问:宗教圣城拉萨浓浓的宗教氛围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各小组在课

13、前准备的基础上,教师用PPT展示,让学生确认是何种宗教文化并且向全班介绍。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抢答。各小组通过竞争,评出优胜小组,教师适当奖励。 结合学生所说的,教师再进行拓展和挖掘。转经:方向要顺时针方向,口中念六字真经,发音须知嗡(ng 嗡)嘛(m)呢?叭(bi)咪mi 吽(hng)结合MP3录音让学生一起读。双羊与法论对课本中大昭寺图的双羊和法论的的进行展开。大昭寺原先地下是湖泊,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

14、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和小昭寺是藏传佛教的中心,八廓街是环绕这一中心而形成的街道,是转经的通道。大昭寺是举行“金瓶掣签”仪式,选出活佛(班禅和达赖)转世灵童的地方。活佛补充的资料:活佛即班禅和达赖,达赖是观世音的化身,班禅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达赖管前藏,班禅管后藏,互不隶属。达赖和班禅实行转世继承制,他们圆寂后,根据“征兆”和“启示”,确定活佛转世的方向和特点,派人沿着一定的方向去找“转世灵童”,而出现的灵童不止一个,会出现纠纷和争执,清代开始,将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牙签上,置于金瓶中,由理藩

15、院尚书在雍和宫或驻藏大臣在大昭寺监督掣签来确定灵童,经过“坐床”仪式正式成为“转世活佛”。实行政教合一。随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达赖和班禅只是宗教领袖,而不是政治领袖。1959年十四世达赖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下策动西藏独立未果,长期流亡在海外。布达拉宫作为拉萨的标志性建筑,看图片建在山上,这是什么山?布达拉是梵语“普陀”音译,有“第二普陀山”之称,是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观察图片,有什么颜色,红白两色,即红宫和白宫。红白色是拉萨建筑艺术的体现。红宫共6层,位于中央,是供奉佛神和安放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以五世达赖的灵塔最为壮观。两旁的是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开始布达拉宫

16、是宫殿,随着吐蕃王朝的崩溃,布达拉宫毁于雷电之击和兵灾之难。五世达赖时对布达拉宫进行重建,是为今天人们看到的大致规模。从此布达拉宫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一直到十四世达赖为止。随着他的叛乱出逃,布达拉宫结束了这一历史使命,开始向外界开放,成为人们了解拉萨历史的重要资料。朝山转湖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朝山转湖也叫转山转湖,即选择某一神山或圣湖,以顺时针方向在其周围绕行祭拜。一方面通过这种活动表达对自然的崇敬,强化民众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为祈求地方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设计依据:让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会查找资料,课中小组交流合作,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派代表上台展示小组成果,锻炼学生的口

17、头表达能力和胆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搞活课堂。在学生查找资料,对有关资料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关注课本细节,稍作补充和深化,增加学习的趣味,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过渡:总之圣城拉萨浓厚的宗教氛围体现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的藏族同胞的生活有发生变化吗?(4)阅读教材,感受拉萨的“变”与“不变”,思考原因设问藏族同胞的生活的“变”与“不变”体现在哪里?拉萨的生活有不变的地方:依然保持着长期形成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对自然充满敬畏,因此也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后的一方净土。有变的地方生活条件改善了,如现代化的建筑,率先实现城乡免费的义务教育,“打林卡”由以前的贵族娱乐扩展到平民百姓的休闲娱乐方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