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第一章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五第一章复习.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选修五第一章复习.精品文档.高二年级地理学科第1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分层学案 注: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做考纲展示考向预测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1.读图分析台风(飓风)的路径、原因、风向以及带来的影响。2.分析某一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减灾防灾措施。3.读图分析一个区域自然灾害的类型及成因。一、自然灾害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其形成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
2、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定义可表述为3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对农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属性被破坏后的情况矿产资源非可再生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水资源可再生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大气资源可再生生物资源可再生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土地资源可再生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
3、、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4)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的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重视防灾抗灾能力弱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自然灾害分类及孕灾圈层分类主要灾害孕灾(环境)圈层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冰雹灾害、雪灾、雾灾、风灾、雷电、低温冷害、霜冻等大气圈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岩石圈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啸、海冰水圈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生物圈2.主要自然灾害
4、的形成、分布及影响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影响其他典型灾害气象灾害热带气旋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有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热带、副热带),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有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狂风、暴雨,产生风暴潮干旱:渐发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寒潮: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短期内气温骤降,并伴有大风、雨雪、霜冻,有时还带来暴风雪、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地震多分布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呈带状分布: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
5、生倾斜和弯曲,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防御难度大、建筑物遭破坏、交通线中断、人员伤亡等滑坡和泥石流:山区,危害极大水文灾害洪涝气候:中低纬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形:江河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直接威胁区;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强降水形成洪水,排水不畅,积水形成涝渍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
6、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生物灾害病害农作物、森林分布区不良环境:病害的发生与生物所处环境有关,气候变异等造成农作物对病害抵抗性降低。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起小麦白粉病;外来病原体入侵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农田、森林被毁坏虫灾:常见虫害(松材线虫最具危害性;蝗虫分布以黄河下游为多,且旱灾多发)鼠灾:重灾区是农田、牧场、森林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1)主要的两大自然灾害带分布以及成因分析灾害带主要的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受灾体特性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火山、地震、台风、海啸、风暴潮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
7、发达地区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水旱、风暴潮、台风、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2)世界各大洲的自然灾害特点大洲自然灾害特点亚洲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灾害频繁欧洲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非洲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北美洲类型齐全,地震、龙卷
8、风、飓风、洪涝突出,损失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灾害突出;中、南部洪涝灾害严重南美洲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大洋洲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三、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改造局部地区的环境(结合实例分析)(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2. 人类活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程度的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相同强度地震的易损程度对洪水径流的影响结论耕地小城市用地大增加林、草地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其易损程度也不同,城市用地
9、的易损程度最高【规律方法】灾情大小的分析方法因素影响孕灾环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环境更加不稳定,导致多种灾害频发,灾情加重,如地表植被的破坏,加强了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强度致灾因子致灾因子强度越大,灾情越大;反之,则越小受灾体特征防灾意识防灾意识强,能减小灾情抗灾能力抗灾能力强,灾情小经济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高,能减小灾情;绝对损失大,相对损失小易损程度受灾体不易受损,能减小灾情;易受损的受灾体,灾情重人对灾情进入自然灾害高风险区“放大”灾情,退出高风险区,则 “缩小”灾情例证一(2010上海高考)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
10、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材料4:见下表。时间震级震源深度(km)首都距震中距离(km)伤亡情况海地2010年1月12日7.3级1016伤亡约55万智利2010年2月27日8.8级60320死亡近千人(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图中所示地震
11、发生地的数码(2)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板块、_板块、_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印度洋亚欧美洲主要特点: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3)智利震中距远于海地;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例证二(2010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1月中旬和3月中旬我国某区域干旱等级分布图。材料二:甲城市部分
12、时段气候资料统计数据。城市降水总量(mm)(2009.112010.2)平均气温()(2009.112010.2)前期降水总量(mm)(2009.62009.10)今年常年今年常年去年常年甲27.985.311.59.5501.5785.4(1)根据材料一分别简述该区域1月中旬和3月中旬干旱等级分布规律。(2)结合所给材料简析该区域近期出现特大干旱的自然原因。【答案】(1)1月中旬:自西南向东北(自西向东)干旱等级降低;3月中旬:自中间向南北两侧干旱等级降低(干旱等级中间高,南北两侧低)。(2)降水较常年偏少(降水减少50%以上);气温较常年偏高,蒸发量大(气温偏高20);干旱持续时间长,夏秋
13、冬春四季连旱;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例证三(2010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公路被毁。1. (2010海南高考)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
14、,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2. (2010临沂一模)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是“荒漠化防治与跨越式发展”。读下面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指出我国水蚀荒漠化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并概述这两类地区水蚀荒漠化形成的共同的自然原因。 (2)从乙图看,近年我国面积增加的荒漠化类型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4(创新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2年11月初,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等地相继发生了5.4级至7.9级地震,前后共造
15、成至少48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近10万人死亡、失踪。材料二:2002年11月1日,继埃特纳火山10月27日喷发后,火山附近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材料三:2003年6月三峡工程下闸蓄水。专家认为三峡水库35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诱发地震不可避免,但不会诱发灾害性地震,因为三峡大坝建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且按抗7级烈度设防,远远超过其可能发生的基本烈度。(1)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即_和_,其中日本和美国处于_地震带上,意大利和巴基斯坦处于_地震带上,而印度尼西亚则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2)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世界上地震的三种类型,
16、即构造地震、_和_。(3)构造地震频发地区一般是板块交界的地壳活跃地带,日本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_板块和最大的大洋板块_板块之间,意大利处于_板块和_板块之间。(4)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A5级以下的地震B3级以上的地震C5级以上的地震 D3级至5级的地震(5)地震烈度的大小同_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_、地质构造和_有关。(6)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正确叙述是()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C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5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
17、下图。材料二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个市38个县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3) 为减轻川滇山区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参 考 答 案第1讲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答案】(1)干旱与洪涝。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雨主要因为夏季风的影响导致锋面雨带的推移而形成,季风环流不稳定,会引起
18、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威夷高压的强弱、进退决定的,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我国众多的人口和悠久的农业历史使得旱涝灾害的影响加大。(2)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够,导致黄河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也使得渭河许多河段形成了“地上悬河”。(3)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作用。4.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三则材料引出世界两大地震带的空间定位,三种类型的地震要理解并灵活应用。【答案】(1)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2)火山地震诱发地震(3)亚欧太平洋非洲亚欧(4)C(5)震级震源深度地面建筑(6)B5. 【解析】本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归纳即可。第(1)题,图中图例显示,西南地区为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区;第(2)题,可从气候条件和地表的破坏情况两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回答。【答案】(1)西南地区。(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