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石河子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院 系: 师范学院教育系 专 业: 教育学 学 号: 2008010005 姓 名: 朱毕飞 指导教师: 郝路军 完成日期: 2012年6月 目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 WORDS2一、绪论3(一) 研究背景3(二)研究综述4(三)研究意义7(四)研究方法8二、
2、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8(一)调查设计8(二)调查实施9(三)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结果分析10三、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15(一)调查结果15(二)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16四、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22(一)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22(二)提高大学生的听课动机25(三)激发大学生的听课兴趣26附录一:29附录二:31参考文献32-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研究摘要:大学生隐性逃课非常普遍,高校的工作重心是教学,教学的重点在课堂,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隐性逃课不仅在现实中被忽视, 研究领域也同样没有受到重视。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大学生隐性逃课进行
3、研究,旨在剖析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隐形逃课的主要动因来自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课程方面及学校管理方面,针对其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大学生的隐形逃课,进而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使该高校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输送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关键词:大学生 隐性逃课 教师 课程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is very popular, improvedTeaching is the m
4、ain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learning in classroom is a major par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However, recessive absence is neglected not only in the reality but also research area. Because of these questions, the study appl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5、 interview to find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and the study will provide some measures to decrease the college students recessive absenc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skip class mainly come from students themselves, teachers, courses and the manag
6、ement of the school, in view of its reas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llege students truancy, invisibl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can better serve the community, conveying more talen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r
7、ecessive absence; teachers; curriculum一、绪论(一) 研究背景1. 必要性(1)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张建心教授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反思”中提出,本科生与专科生都存在高比例的隐性逃课现象。毕业班本科生与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人别达到89.4%与84.4%,大学生平均逃课率达到了43.6%,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因此,对于隐性逃课的研究是很必要的。(2) 隐性逃课不仅普遍,而且情况严重。虽然各个高校都有一套考勤制度,但这只能对“显性逃课”产生一定的作用,对于“隐性逃课”则完全无效。然而“隐性逃课”却比“显性逃课”更加普遍,也更具危险性,严
8、重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客观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率的对策是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3) 大学生隐形逃课危害严重。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又以课堂为支柱,大学生的严重隐性逃课必然影响教师的教学,从而降低教学质量,最终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不利于高校服务于社会,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这一重大任务的完成。2. 可行性(1) 在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CNKI等电子资源中,有部分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通过系统查阅、收集、整理资料,可获取部分相关数据和资料,这可促进本研究的顺利进行。(2) 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有着较为丰富的藏书,可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另有着师范学
9、院教育系优秀教师队伍的支持和帮助,这也将是本人完成研究的有力保障。(3) 本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本研究所在地石河子大学为本研究提供了最直接的研究试验田,为完成此次研究奠定了基础。3. 现实性(1)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
10、不让大家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2) 隐性逃课在高校已经很普遍,并且它对学生本身、对教师、对社会都都一定的影响,然而直接关于隐性逃课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在CNKI中输入隐性逃课后的结果显示,只有有1篇关于隐性逃课的硕士论文,有18篇关于隐性逃课的期刊论文。在高校中显性逃课比隐性逃课更具危险性,更加普遍,然而它却没能引起广泛的重视,这就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空间。(二)研究综述1. 概念界定关于逃课,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是这样定义的:“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臧玉元认为,逃课分为“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来教室
11、,但思想却不在教师的讲课上,而是思考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而显性逃课则是指学生在未请假或者是请假未准的情况下故意逃课的行为。周琦在大学生隐形逃课的社会学分析中指出,“隐性逃课”是相对于“显性逃课”而言的,是指学生按时来上课,似乎也在认真听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从不听教师讲课,或只顾自学其它知识(如英语、计算机等)。2. 关于大学生逃课的研究(1) 大学生逃课现状的研究关于学生逃课的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查研究,调查涉及性别、年级、逃课人数、课程类型等方面。经过文献阅读、整理,得到结论如下:首先,从总体情况看,大学生逃课比较严重(田正学等,2004),隐性逃课现象严重(毛宗良,2006
12、;李介等,2006);第二,就性别来说,男生逃课更严重(田正学等,2004;陈刚,2005;张建兴,2006);第三,从年级看,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张风俊,2003;田正学等,2004;毛宗良,2006;张建兴,2006;杨中伟等,2006);第四,在不同课程类型上,选修课高于必修课(张风俊,2003;田正学等,2004),公共课逃课多于专业课(李介等,2006;杨中伟等,2006:黄时华等,2007),文史类课学生逃课现象重于理工类课(毛宗良,2006);最后,在人学生对逃课现象的态度上,多数学生认为可以理解逃课行为(李介等,2006)。(2) 大学生逃课原因的研究对于大学生逃课原因
13、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总体来说,大部分学者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课程方面,学校管理方面。第一,学生自身方面: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学习动力不足,缺乏时间管理意识,自我约束力差等(刘恩元,2010)。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欲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和才干(王成德等,2011)。时间管理和自控能力较差,专业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吴淑娟,李凯 2006)。第二,教师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联系实际(刘恩元,2010)。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师生关系不
14、融洽(吴淑娟,李凯 2006)。第三,课程方面:课程设置不合理(刘恩元,2010;吴淑娟,李凯 2006)。第四,学校管理方面:学风建设欠缺,学生管理松散(刘恩元,2010)。检查力度不够,考试方法不当,规章制度没有落实(王成德等,2011)。高校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吴淑娟,李凯 2006)。(3) 大学生逃课对策的研究关于大学生逃课对策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但主要包括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课程方面,学校管理方面等四个方面。第一,学生自身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黄彬,2004)。抓好入
15、学教育,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马雅菊,2010)。尽早进行专业了解及选择(胡珍珍,2011)。强化大学生消费者身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庄玮等,2008)。从大学生学习动机入手,明确学习目的(曹酷,2010)。第二,教师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等(张建喜,2008)。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马雅菊,2010)。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胡珍珍,2011)。加强双向沟通,建立双方良性互动关系(庄玮等,2008)。增加师生交流,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曹酷,2010)。第三,课程方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专业课设置和课程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黄彬,20
16、04)。正视社会现实,传授有用的实际知识(曹酷,2010)。第四,学校管理方面:要改变高校的办学思想与管理(张建喜,2008)。进行教学评价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马雅菊,2010)。教学与管理相结合(胡珍珍,2011)。转换大学角色,维护大学生消费权益,改变大学出勤考察方式(曹酷,2010)。3. 关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在CNKI中输入隐性逃课后的结果显示,只有有1篇关于隐性逃课的硕士论文,有18篇关于隐性逃课的期刊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1) 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研究上课基本不听讲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不太爱听讲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0%,基本认真听讲
17、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0%,高度集中听讲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即隐性逃课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平均值的95%(韩苗等,2010)。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十分严重,用心听讲的学生不足40%(吴淑娟等,2008)。隐性逃课现象十分严重,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隐性逃课率分别达到了89.4%和84.4%;文史类课和理工类课比较,文史类课的逃课现象教严重(毛宗良,2006)。由此可见,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2) 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的研究周琦(2001)单独对大学生逃课的一个方面隐性逃课进行研究,得出了隐性逃课的原因。就个体层面的原因包括:一是当自学收获大于上课收获,就必然引发“隐性逃课”的
18、动机;二是诱发“隐性逃课”的外部条件。其次,制度层面原因:学校没有自主权,政府管理一切,行政权力过度扩张,学校主体在权力束缚下,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无法对迅速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作出相适应的调整和变革。田正学、王羚又(2004)等以心理视角,分别从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兴趣、价值观念、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这几方面来分析大学生逃课行为。吴丽华,卢森林(2008)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将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学生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有:学生个体观念与群体的影响;学生个体在大学生活中对于建立新的学习动机不适应;学生自律能力偏差,放纵心里强于刻
19、苦学习的努力。二是教师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有:教师的不作助长了学生的隐性逃课;教学质量不高,对职业要求认识不充分;沟通障碍,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3) 大学生隐性逃课对策的研究吴丽华,卢森林(2008)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中针对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二是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师生共建、共同进步。郎佳(2011)基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降低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建议:一是增强教师授课的吸引力。包括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与实践接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二是激发大学生听课兴趣。包括培养专业兴趣和课程兴趣;选修课真正做到选修
20、;增强所设课程的实用性。三是强化大学生的听课动机。包括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激发成就动机;加强教学管理。此外,另有个别文章,在论述逃课时提及隐性逃课。如毛宗良(2006)、张凤俊(2003)、赵新峰等(2006)、李介、王雄雄(2006)、高宏亮(2008)等在分析逃课现状时均提到,隐性逃课现象日益严重。魏听(2006)、胡彦(2005)、张建兴(2006)等在说明逃课时,涉及一些隐性逃课的表现如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小说杂志等,小声说话、学习其它科目等。以上文中均只是在逃课现状描述中提及隐性逃课,但在其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都只针对逃课,并未针对隐性逃课做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对大学生逃课的研究有
21、很多,且集中在对大学生逃课现状的调查,逃课原因的分析和降低大学生逃课率的对策建议。对逃课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自身,教师,课程和学校。逃课原因的分析大部分是通过调查报告得来的,还缺少深层次的探索。并且,在对大学生逃课的研究中,直接研究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文章很少。 (三)研究意义隐性逃课不是个别现象,它的影响也不知限于学生自身,它对教师、高校乃至于社会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对大学学生隐性逃课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探索,客观了解其隐性逃课现状,探究隐性逃课原因,并最终提出相应对策,激发大学生上课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的课堂氛围提供保证,最终减少大学生
22、隐性逃课率。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为社会输入优秀人才,更好的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四)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于2011年4月上旬实施了调查,总计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58份,有效问卷153份,有效率达到96.8%。2 访谈法本研究共选取10名在读本科生进行访谈,10名学生中男、女生各占5人,文、理科各4人,大一、大二个2人,大三和大四各3人。3文献研究法本文采用文献法,翻阅了大量的论文资料,找出了有共同研究目标或方向的文章,作为研究参考和引证资料。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
23、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CNKI)等查阅与大学生隐性逃课有关的文献,在学校图书馆网站上检索教育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对资料内容进行分析、整理二、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二、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一)调查设计本调查涉及到在校的大学生,包括了各个年级,以及不同的专业。本文对1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的八名学生进行了访谈。1. 问卷设计表1 年级分布情况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人数33433938百分比21.6%28.1%25.6%24.8%表2 专业分布情况专业文科类理工类人数7677百分比49.7%50.3% 年级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24、一、二、三、四年级分布为:24.8%、25.5%、24.8%、24.8%,将年级作为问卷采集的内容,通过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年级间的学生隐性逃课情况是否存在差异。表2中所调查学生专业分布情况:文科为49.7%,理科为50.3%。理科、文科和工科的学生基本平均分布,这样对结果分析较为公平有利,不会因专业有所倚重而降低统计数据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统计数据显示,各年级中被调查人数差距甚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各年级人数分布不均而造成的误差,便于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2. 访谈设计(1) 访谈方式:面谈(2) 被试:石河子大学学生, 10名学生中男、女生各占5人,文、理科各5人,大一、大二个2人,大三和大四
25、各3人。(3) 访谈时间:2012年4月10日至2012年4月20日(二)调查实施1. 学生问卷调查实施由于本次问卷兼具学生参与面广,统计功能强大,信息反馈及时等诸多优点,为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课堂中隐性逃课现象及存在问题,2012年4月初,选定石河子大学部分学院集中发放并快速回收了问卷,本次调查采取调查人员亲赴各院系班级,深入学生教室,利用课余时间发放问卷。从回收的总体情况来看,各专业的问卷回收率均在90%以上,回收率高。2. 访谈实施本研究通过访谈大纲对受访者进行提问,这样不仅可以让受访者依循目标回答题,而且可从受访者回答中更深入探讨,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访谈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化学
26、、文学、医学、师范、信科等学院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首先向受访者说明来意和访谈内容,基本上侧重访问学生上课认真与否的深层次原因,多数受访者能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多位受访者谈论内容涵盖许多方面,涉及导致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教师、学生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可供本研究参考的资料更加充沛。在谈论问题的时候,也能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了解各位学生对隐性逃课的看法,以利于本文设定问题的相互验证和撰写论文。(三)大学生隐性逃课调查结果分析1 大学生隐性逃课总体情况表3大学生隐性逃课总体情况百分比隐形逃课比例接近值零四分之一一半四分之三频数12675024百分比(%)7.843.832.7
27、15.7表4大学生显性性逃课总体情况百分比显性逃课频率经常有时偶尔从不频数9285462百分比(%)5.918.335.340.5如表4所示,大学的显性逃课比例是比较低的,经常逃课的学生只占了5.9%,从不逃课的学生占了40.5%。然而观察表3,却可以发现,只有7.8%的大学生至始至终的在听教师讲课,而92.2%的同学都有逃课的经历,这其中还有17%的逃课时间占到了课堂总时间的四分之三。通过对两个表格的比较分析之后,可见,大学生的显性逃课虽然存在,但不及隐性逃课普遍、严重,有近半数的学生的隐性逃课时间占了上课时间的一半。学生进入大学后,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高中时目标明确,一心扑在高
28、考上,然而进入大学之后,教师、家长等方面的约束少了,并且大学生自身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再加上教师并没有加强课堂管理,正如访谈过程中小邓谈到:“教师只是低着头自己讲自己的,并不与我们交流、互动,我们在下面做什么教师都不管”。大学的某些考勤制度或其它的奖惩措施只是针对大学生的显性逃课,这些对于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来讲可以说是有某种程度上的忽视,这就致使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就更加的肆无忌惮。2.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时间段表5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时间段逃课时间段一、二节三、四节五、六节七、八节频数25502058百分比(%)15.332.713.137.9通过对表5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严重隐性逃课一般是在上午
29、第三、四节课和下午第七、八节课,分别占32.7%和37.9%。由于前两节课的身体和精力消耗,使得大学生在上下午后两节课的隐性逃课相比较前两节课来说严重。所以,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应考虑尽量安排些轻松、有趣的课程在学生隐性逃课严重的时间段上。3.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图1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在“以下哪种课程类型,您隐性逃课最严重”一题中,如图1所示,98名被调查同学选择公共选修课,占调查总人数的64.1,22.9的同学选公共必修课,选择专业选修课的同学占8.3,专业必修课的仅占4.6。同学们的选择,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心目中各课程类型的重要程度。公共课的重要性不如专业课,而选修课的重要性又不如必修课
30、。然而,位居榜首的公共选修课是大家隐性逃课最严重的课程。选修本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是学生凭自己的兴趣来选的,然而它却成了学生“最不欢迎”的课程似乎有点意料之外。这可能也与各学校的选课制度有关,很多同学为凑够学分,一次性选几门课公共选修课,而一些学生可能由于错过了网上选课时间,而没有选到自己喜欢、最想上的课程,而只好找个选课人少的应付了事。也可能存在一些同学选课时的兴趣仅仅停留在课程名称上,而不了解课程内容,当真正听到课程时,发现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致,以致大失所望。也或许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内容等不能让学生满意。4.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方式图2 隐性逃课方式图3 显性逃课方式 从图2可知,大学生
31、在隐性逃课时:有53.6%的是在聊天、玩手机和听音乐;有42.5%的是在睡觉、发呆和想事情;有37.9的是在学习其它科目,如英语等;有32.0%的在看报纸、杂志小说等;还有4.6%的选择了其它。从图3可知,在显性逃课时,有54.9%选择了去图书馆、教室和寝室学习,有23.5%在听其它感兴趣的课,而且隐性逃课是也有37.9的是在学习其它科目,如英语等。并且在“您认为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一题时,有69.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学。大学生是比较独立的,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合理的安排时间,况且他们已经有了自学的能力,当然这也与当今文凭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兴趣等因素密不可分。
32、5. 大学生对隐性逃课的态度图4 隐性逃课态度通过表9可知,在对待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态度时,有75.8%的人表示理解,不支持的人竟只占了5.2%,另有19%的人表示支持或无所谓。大学生们本身也知道课程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然而还是有很多人“理解”隐性逃课。这或许是由于认识上的差异,认为大学与高中不同了,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成天埋头苦读了。亦或许是学生自控能力差,意志不坚的,再加上松散的管理,造就了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还可能是由于教师的表现不令学生满意,如授课内容陈旧,授课方式单一,教师个人综合素养不够等。6. 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发展趋势图5 隐性逃课发展趋势“您认为以后隐性逃课的现象会怎样”一题中,如表1
33、0所示,选择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可能会消失”这一选项的被调查者仅占了19.6%,有80.4%的被调查者都认为隐性逃课在将来不会消失,更有27.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定不会消失”。这一数据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消除逃课这一现象的信心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本身自律能力不强,懒散浮躁,另一方面可能与教师的教课方式有关,建议学校从这两个方面采取措施。6. 结论第一,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九成以上的大学生都有逃课经历,且四成以上大学生上课时多于一半的时间在隐性逃课。第二,在隐性逃课时间段上,多集中在上午第3、4节课和下午第7、8节课。第三,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上,选修课
34、明显多于必修课,公共课多于专业课。第四,在大学生隐性逃课方式上,多种形式并存,其中以自学和自娱为主。第五,在对待大学生隐性逃课的态度上,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理解,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支持。第六,在隐性逃课的发展趋势上,八成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不会消失。三、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一)调查结果表6大学生隐性逃课原因百分比选项百分比(%)教师讲课枯燥、乏味71.2对课程缺乏兴趣60.8听课没动力47.7课程本身无用38.6学习意志不坚定30.1学习目标不明确30.1因困倦、疾病或心情原因致精力不集中25.5讲课内容过难或过易23.5教师表达能力差20.9课堂管理不当17.0考试容易过,不
35、担心挂科14.4其它2.0如表6所示,在“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有71.2%的同学选择了“教师讲课枯燥、乏味”;有60.8%的同学选择了“对课程缺乏兴趣”;有47.7%的同学选择了“听课没动力”;有38.6%的同学选择了“课程本身无用”;有30.1%的同学选择了“学习意志不坚定”;有30.1%的同学选择了“学习目标不明确”;有25.5%的同学选择了“因困倦、疾病或心情原因致精力不集中”;有23.5%的同学选择了“讲课内容国难或过易”;有20.9%的同学选择了“教师表达能力差”;有17.0%的同学选择了“课堂管理不当”;有14.4%的同学选择了“考试容易过,不担心挂科”;另还
36、有2.0%的同学选择了“其它”。由此可见,大学生隐性逃课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对课程缺乏兴趣”;“听课没动力”。(二)大学生隐形逃课的原因及分析根据上表中的调查结果,本研究对大学生隐陛逃课原因的讨论与分析将着重从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大学生听课没动力三方面展开。1. 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在“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的十二个选项中,选择“教师讲课枯燥乏味”的比例高达71.2%,位居榜首。在访谈中,刚上大一的理科生小段谈到:“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着讲着还会活跃一下气氛,会叫举手的同学回答一下问题,然后这里的老师都不怎么叫同学举手回答问题,只是自己在上
37、面念ppt上面的内容,也不与下面的同学互动,我们在下面无论干什么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他也不管。”正在读大大二的小李谈到:“只要是自己喜欢听的课,就会很认真的去学习,不管事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比如像马克思之类的课,只要老师讲的有意思,还是会认真去学习的。但是在大学课堂里,很少有老师是自己喜欢的,他们大多数只会自己在上面唱独角戏,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觉得上课很没意思”。其实,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还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第一,教学内容陈旧。教与学始终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的一项调查却显示,30%的学生反映,在校
38、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看书、到企业实习、听讲座等方式来补充。据了解,目前高校多数沿用版本年代都比较久远的老教材,教学内容陈旧落后、知识体系相对过时,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对高校教材的抽样调查显示,本科教学中用5年前编写的教材比例占50以上,用3年前编写的教材占30。郎佳. 大学生隐形逃课研究D.西南大学/2005(6)教材更新速度缓慢,新教材比例太小,对学术前沿涉及甚少。这种环境下,学校既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学生对课堂教学也很难感到满意,这种内心的不满,对大学生的隐性逃课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讲义更新速度
39、慢。现在都是电子讲义,随时补充、添加新内容,比以前的手写稿更方便、快捷,教师可以把最新的研究动向、科研成果、关注热点及时传达给学生。然而实际上,教师们并没有这样做。在访谈中,大四学生小冯谈到:“老师没有深入的了解我们这门课程,他讲课给我们用得PPT,用的是以前他带这门课的时候讲过的,有的时候吧,上面还有好几个错别字,这就让我们不可理解,老师这种表现,那我们以后干其他事情是不是也可以马马虎虎啊,觉得老师就是不认真。”陈旧的教学内容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隐性逃课似乎就不足为奇了。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然“丧失”了学生的“学”,那么不管教师的“教”如何
40、,终将是失败的教学。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也可以说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隐性逃课率,许多教师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现在学生的需要,不能随着时代与时俱进。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起以前来说要丰富得多。而且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涌现了出来,如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实验法等等五花八门。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这些方法的运用情况又是如何呢?在
41、“您认为应该如何减少大学生隐性逃课”这一开放性问题中,很多学生都反映:教师应该讲课生动,有趣;教师不要照本宣科。并且在访谈中,小邓也说道:“在课堂上,老师就一直低着头念PPT,这让我们觉得很无趣”。讲授法是高校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传授人类若干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掌握大量知识,可以让学生接收到的知识系统、有序。但是,讲授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如不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学生不能直接体验教师教授的知识等。讲授法的过多运用会呈现这样一种状态:教师一直在上面讲,下面是一群“不忠实”的听众。那这样的教学质量怎能提高呢?没有课堂参与,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得不
42、到提高,就会对课程失去兴趣,进行隐性逃课。第三,教学态度欠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当教师充满激情,这必然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今,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唯一了,除了教学以外,还有科研,而且对于教师评职称、拿奖金等方面来说,科研比教学更显重要。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就不是那么认真了,他们一心扑在科研上,思考的是怎样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师往往偏重科研,轻视教学。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备课不充分、准备不积极,至少没有将本有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导致上课缺乏吸引力,引发大学生隐性逃课。李介,王雄雄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
43、06(1)在访谈中小王也谈到:“老师讲课根本没激情,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他们备课也 不充分,甚至有时候让人觉得他们自己都没有把问题弄清楚,逻辑显得很混乱”。第四,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所谓“爱屋及乌”,当教师受到学生的欢迎时,那么他的课程当然也会得到大家的赞赏。正如小刘所谈:“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师很好。老师很有个人魅力,感觉他特别的博学多才。第一堂课,他的复古打扮就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他上课的时候经常在黑板上给我们写甲骨文,感觉特别帅,而且他说,所有的甲骨文他都认识。他还经常给我们推荐书目,什么二十四史之类的。老师讲课也特别棒,觉得老师看的书很多,有一回,他给我们讲课的时候,给我们引申了一些历史知识
44、,讲得是逻辑清楚,有头有尾的,这就让我们从心底里面佩服这个人,所以他的课我就听得特别认真。”但是,当今的很多高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却不能令学生满意,正如小冯所谈“我感觉我们现在的老师很尴尬,老师的水平我也不敢恭维。比如像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是本那个本科来的,有硕士,也是那种在职硕士,这样他们的知识就不是一个系统。你看他已经工作了,很多只是都已经撂了,完了以后又去上研究生,这样中间就有一个间隔。虽然这可以当成是一种实践,但是实践和理论需要结合,可学习这么久了,我没发现,我们中的老师有把实践和理论结合得很完美的。”小段也谈到:“大学里的老师还不如高中,高中的老师上课还会给我们讲个笑话什么的,活跃一下课堂
45、气氛,但现在的老师只会低着头讲课。”2. 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在“您认为大学生逃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题中的十二个选项中,选择“对课程缺乏兴趣”这一选项的被调查者占了60.8%,在众原因中位居第二。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46、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学生们“对课程缺乏兴趣”可能源自于对专业的不喜欢,课程设置不合理,对所选择的课程不感兴趣。第一,对专业不喜欢。高考的失利,让有的同学顾不得自己的兴趣,只能选一些收分低的专业;考试的压力,很多同学还没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家长的功利心态,让孩子忽略自己的兴趣去选热门专业;学生对专业没有深入了解,仅限于字面上的理解,而进入大学进一步接触后,十分失望种种原因,不一而论,但它们都带来了同一个结果,就是让学生对专业感到不满意,进而上课不认真,进行隐性逃课。小赵谈及自己的专业是说到:“我当时也是被逼无奈,当初是补报,其实当初报这个专业也是想着他和环境有关,因为我对环境这方面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结果现在是关于林业的,是树木,跟环境基本上不搭边,基本上就没有搭边的。”小郭也说到:“因为我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就对课程的兴趣不大了。这个问题我感觉在大学里是很严重的。专业课对自己有很大影响,最关键的是涉及到你毕业的时候的一个需求,说白了,就是找工作。因为我们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成绩,或者说课堂上学的东西对自己今后找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既然没用,所以上课不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