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39107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精品文档.丙氨酸 Ala 缬氨酸Val 亮氨酸Leu 异亮氨酸Ile 苯丙氨酸Phe 甲硫氨酸Met脯氨酸 Pro 色氨酸Trp 甘氨酸 Gly 丝氨酸 Ser 苏氨酸 Thr 天冬酰胺 Asn谷氨酰胺Gln 酪氨酸 Tyr 半胱氨酸 Cys 天冬氨酸 Asp 谷氨酸Glu 组氨酸 His赖氨酸 Lys 精氨酸 ArgNAD+:尼克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尼克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MN:黄素单核苷酸 CoA:辅酶AF-D-P:果糖-1,6-二磷酸 F-1-P:果糖-1-磷酸 G-1-P:葡

2、萄糖-1-磷酸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AMP : 腺苷-3,5-环化一磷酸NADH: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NAD+,氧化态)还原型辅酶。N指烟酰胺,A指腺嘌呤,D是二核苷酸。 用于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作用中的柠檬酸循环。 TCA:三羧酸循环 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物化学:顾名思义是沿街生物体的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现象最为基础、最为深入的分子水平的机制探讨。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同化作用:生物体把从周围环境中社区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变为自身结构化合物的过程异

3、化作用:将体内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分解为不能再利用的物质排除体外的过程。尿素循环:又称为鸟氨酸循环,肝脏中2分子氨(1分子氨是游离的,1分子氨来自天冬氨酸)和1分子CO2生成1分子尿素的环式代谢途径。变旋现象:是环状单糖或糖苷的比旋光度由于其-和-端基差向异构体达到平衡而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值的现象。蛋白质1.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和其他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2. 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3. 构型:指在立体异构中不对称碳原子上相连的各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布。构型的转变伴随着共价键

4、的断裂和重新形成。4. 构象:指有机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原子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5.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6.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和折叠的方式7.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8.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9. 结构域:指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卷

5、曲折叠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近似球形的组装体。10. 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11. 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收到光、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12. 蛋白质的复性: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变形的蛋白质分子恢复其原有的天然构象并恢复生物活性的现象13. 凝胶电泳:以凝胶为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等分子的分离技术。14. 层析:按照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15. 别构效应:多

6、亚基蛋白质一般具有多个配体结合部位,结合在蛋白质分子的特定部位上的配体对该分子的其他部位所产生的影响称为别构效应。别构效应可分为同促效应和异促效应、16. 分子伴侣:是一个协助新合成的多肽链正确折叠和转运的蛋白质家族。他们能够阻止部分肽链的错误折叠,抑制新生肽链的不恰当聚集,排除与其他蛋白质的不合理结合,协助多肽链的正确折叠盒跨膜转运,协助寡聚蛋白的组装酶1. 米氏常数:用K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K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米氏常数是酶的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2. 底物专一性: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

7、此类底物在结构上通常具有相同的化学键)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3. 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与酶或蛋白质结合的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4. 酶原: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5. 酶的比活力:比活力是指每毫克蛋白质所具有的的活力单位数,可以用下时表示 比活力=活力单位数蛋白质量(mg)6. 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7. 激活剂:凡是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激活剂,其中大部分是离子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8. 抑制剂:能使酶的必需基团或酶活性部位中的基团的化学性质改变而降低酶

8、的活性甚至是美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的物质。9. 酶:是一类具有高效率、高度专一性、活性可调节的高分子生物催化剂。10. 别构酶:是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它的催化活性受其三维结构中构象变化的调节。11. 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12. 诱导契合学说: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13. 钥匙学说:底物与酶的关系就像锁与钥匙的关系,具有互补性,及底物分子进行化学反应的部位与酶分子上的催化效能的必需基团具有机密互补的关系。糖和脂类1. 单糖:是最简单的

9、糖,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的单位。2. 寡糖:是由210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水解后生成单糖。3. 同多糖:有相同的单糖基组成的多糖4. 杂多糖:不相同的单糖基组成的多糖5. 异头物:是指在羰基碳原子上的构型彼此不同的单糖同分异构体形成6. 皂化值:是金属加工润滑剂中所添加油性组分含量的标志7. 碘值: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核酸1. 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2. 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碱基配对规律3. 反密码子:在tRNA

10、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4. 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5. 核酸的变性、复性:当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6. 退火:当将双股链成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7. 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

11、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会增加,这叫“增色效应”8. 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性比在DNA分子中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性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 45),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9. 半保留复制:双链DNA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10. 不对称转录:转录通常只在DNA的任一条链上进行,这称为不对称转录。11. 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12. 冈崎片段:一组短的DNA片段,是在DNA复制的起始阶段产生的,随后又被连接酶连接形成较长的片段。13. 复制叉

12、:复制DNA分子的Y形区域。在此区域发生链的分离及新链的合成。14. 密码子:存在于信使RNA中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顺序,是蛋白质合成中某一特定氨基酸的密码单位。密码子确定哪一种氨基酸参入蛋白质肽链的特定位置上;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61个是氨基酸的密码,3个是作为终止密码子。15. 简并密码:或称同义密码子,为同一种氨基酸编码几个密码子之一,例如密码子UUU和UUC二者都为苯丙氨酸密码。16. 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电子传递1. 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

13、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2. 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3. 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如NADH的磷氧比值是3,FADH2的磷氧比值是24.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5. 电子传递链: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

14、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糖代谢1. 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2. 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3. 发酵: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如果将氢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4.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5. 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分子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

15、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6.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7. 磷酸戊糖途径:指有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产物的过程,又称磷酸己糖旁路。脂代谢1. 必需氨基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须但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 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的断裂,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 高能化合物:指体内氧化分解中,一些化合物通过能量转移得到

16、了部分能量,把这类储存了较高能量的化合物,如三磷酸腺苷(ATP),称为高能化合物它们是生物释放,储存和利用能量的媒介,是生物界直接的供能物质。1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成CO2和H2O可生成多少mol ATP?答:软脂酸经-氧化,则生成8个乙酰CoA,7个FADH2和7个NADH+H+。乙酰CoA在三羧酸循环中氧化分解,一个乙酰CoA生成12个ATP,所以 128=96ATP,7个FADH2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27=14 ATP,7NADH+H+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37=21 ATP,三者相加,得96+14+21=131mol/LATP。每有1mol/L软脂酸氧化,即可生成131mol/LATP。2

17、. 1mol甘油完全氧化成CO2和H2O时净生成可生成多少mol ATP?假设在外生成NADH都通过甘油磷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答:甘油磷酸化消耗 -1ATP 磷酸二羟丙酮酵解生成 2 ATP甘油磷酸脱氢,NADH,生成 2 ATP 磷酸甘油醛脱氢NAD、NADH(H+)穿梭生成 2 ATP 丙酮酸完全氧化 15 ATP20 ol/LATP3.试解释为什么缺乏肉碱软脂酰转移酶II的个体会感到肌肉无力。为什么当饥饿时这种症状更严重?患这种病的个体影响肌糖原的有氧代谢吗?肉碱-软脂酰转移酶II的缺乏阻止了被活化的脂肪酸正常转运到线粒体内用于氧化,用脂肪酸作代谢燃料的肌肉组织因此而不能产生所需的ATP。由于饥饿时没有可用的食物性葡萄糖的提供,因而肌肉无力的症状会更严重。由于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转运进入线粒体不需要肉碱软脂酰转移酶II,因此,缺乏该酶的个体的肌糖原的代谢不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