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30231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核要点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和答案第一章 绪论1、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包含的环节,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2、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第二章 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1、 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通常说的心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发展主要说的的是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心理的发生或起源的问题,指心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即个体心理发展。是指心理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指心理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 大学生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1) 生

3、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身体变化直接导致心理变化,即认为身体变化与心理发展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间接作用是指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由其他因素传递的,即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实际上神力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的影响,而间接作用的影响占着更重要的地位。(2) 体态变化的影响(3) 早熟和晚熟的影响3、 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都需要而产生态度体验。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的新特点有:情绪、情感体验的波动性、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4、、情绪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情绪、情感的内隐性。第三章 学习理论概述1、 学习的心理学涵义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2、 学生学习的特点(1) 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经验,它和科学家的主动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识别活动是不同的。(2)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在他们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的(3)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

5、、 各派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根据操作性条件学说,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积极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大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应为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做和应该怎么做(2)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不同的学生基于原有的经验,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自己兔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理解更丰富更全面。(3) 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方面强调外显的行为及其强化

6、,另一方面也强调观察学习、强调内部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于实际教育工作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4)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人本注意的学历理论过分强调人的学习本能,忽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强调学习的绝对自由等,这些观点是错误和片面的,但其某些观点如重视学生的自由选择,注重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在做中学和学会学习等,都具有可取之处。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1、 学习动机的概念与分类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的种类:(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2)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4)一般

7、动机与具体动机2、 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3、 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2) 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4) 根据作业难度恰定控制动机水平(5) 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1、 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通常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2、 学习迁移的理论与最新研究进展3、 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精选教材,合理编排

8、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讲授学习方法第六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1、 意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它的重要特点是反映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它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个重要特征。也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一根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自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从内容看自我是指一个具体的人的存在,它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2)从在我在自我意识中所发挥的机能看,可以把自我分解为主格

9、我和宾格我。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是主格我对宾格我的存在、活动及活动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是对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反映。2、 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3、 成熟自我意识包含的内容(1) 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2) 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或心理活动(3) 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4、 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进程自我中心时期、客观化时期和主观化时期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和人际关系1、 群体的概念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群体也称团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0、包括(1) 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阻抑作用(2) 从众和服从2、 从众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积极方面(1)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从众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助于完成群体目标。消极方面传统中对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社会上不良风气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从众。从众受情境和个性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情境方面(1)问题的性质(2)群体的权威(3)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个性因素(1)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的关系(2)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也会成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3、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特点(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11、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意义(1)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人的身心发展(2)有助于建立联系丰富心理内容(3)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4、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移情维护(1)避免争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1、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界定心理健康状况有以下三个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

12、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1)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并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3)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内容:(1)智力发展的教育(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3)环境适应教育(3)协调人际关系的教育(4)健康人格的教育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 遗传因素(2) 生理因素(3) 环境因素(4) 教育因素(5) 主体的主观因素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

13、途径(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3) 设立心理健康专业机构(4)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九章 高等学校中的教师1、 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1)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2) 教师是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3) 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4)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5)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6)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调节者2、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3、 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1) 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2) 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信也有一定的影响(3)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14、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4) 教师建立威信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第十章 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1、 知识的概念与知识学习的概念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知识学习也称知识的掌握,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2、 问题解决的理论试误说、顿悟说、杜威的五步模式、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3、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 基本条件的储备(2)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3) 训练的程序4、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 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2)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脑力激荡法、隐喻训练法、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第十一章 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的正负效应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1、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概念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查,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习成绩测验所得的测了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2、 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的作用(1) 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效(2) 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3)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4)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