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煤气着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铁厂煤气着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炼铁厂煤气着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的和适用范围1.1煤气设施和煤气管道着火,处理正确,能迅速灭火,若处理错误,则能引发煤气爆炸事故,为确保在发生煤气着火事故时,迅速处理,防止事故扩大,特制定本预案。1.2本预案适应于炼铁厂发生煤气着火事故的应急响应处理。3、危险预分析3.1、危险源确定 热风炉、布袋除尘箱体、烟气炉、TRT、重力除尘器以及各种煤气管道设施及各种阀门由于质量或保养、操作问题导致的泄露。4、应急响应:4.1 应急报告程序4.1.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厂调度主任),目击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实施有效的抢救,争取抢救时间。4.1.2厂应急指挥领
2、导小组办公室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受伤人数,火灾、火势情况,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4.1.3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煤气防护站、消防队、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生产安环部、公司综合办公室、公司总调度室、保卫部等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4.1.4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安排熟悉炼铁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消防车等事故救援队伍。4.1.5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保卫部门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当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4.1.6
3、 应急响应部门和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4.1.7 援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按照应急救援措施,实施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4.1.8 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未赶到事故现场前,以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行政领导行使抢救指挥权。4.1.9 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事故发生、进展情况,实施全盘指挥救援。4.2 应急抢救、控制措施4.2.1 热风岗位煤气管道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1.1 管径小于100mm等细微小漏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规定补好泄漏处。4.2.1.2 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管道着火应当逐步关闭煤气进口蝶阀,使煤气压力逐步降低
4、,但不能低于100Pa。4.2.1.3 立即打开氮气或蒸汽吹扫管,进行稀释吹扫。4.2.1.4 随着火势逐步减小,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1.5 待火熄灭后,要可靠隔断煤气来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气,应继续吹扫,直到吹扫置换合格。4.2.1.6 事故处理完后,查找着火原因及泄漏处,并立即进行抢修。4.2.1.7 全部处理完后,请煤防站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合格后方能引煤气操作。4.2.2 布袋除尘岗位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2.1 管径小于100mm等细微小漏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规定补好泄漏处。4.2.2.2 荒、净煤气管道着火,联系高炉值班室切煤气操
5、作,同时通入大量氮气(蒸汽),在着火点随时采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2.3除尘箱体着火关闭箱体进出口眼镜阀,同时通入大量的蒸汽或氮气,这时严禁打开人孔,在着火点随时采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2.4 当灭火后,氮气(蒸汽)继续吹扫,经煤气防护站人员检查确认吹扫合格后,对泄漏设施进行抢修。4.2.2.5 煤气设施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煤气设施急剧收缩变形,破裂而泄漏煤气。4.2.2.6 火险解除,抢修完毕,恢复通气前,应仔细检查,保证管道和煤气设施完好,并进行置换操作后,才能允许通入煤气。4.2.3 喷煤岗位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3.1 管径小于100mm等细
6、微小漏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规定补好泄漏处。4.2.3.2 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着火逐步关闭煤气进口蝶阀,使煤气压力逐步降低,但不能低于100Pa。4.2.3.3 立即打开氮气或蒸汽吹扫管,进行稀释吹扫。4.2.3.4 随着火势逐步减小,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3.5 待火熄灭后,要可靠隔断煤气来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气,应继续吹扫直到吹扫置换合格。4.2.3.6 事故处理完后,查找着火原因及泄漏处,并立即进行处理。4.2.3.7 全部处理完后,请煤防站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合格后方能引煤气操作。4.2.4. 烧结机看火岗位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
7、.4.1 管径小于100mm等细微小漏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规定补好泄漏处。4.2.4.2 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着火逐步关闭煤气主管电动调节蝶阀,使煤气压力逐步降低,但不能低于100Pa。4.2.4.3 立即打开氮气或蒸汽吹扫管,进行稀释吹扫。4.2.4.4 随着火势逐步减小,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4.5 待火熄灭后,要可靠隔断煤气来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气,应继续吹扫直到吹扫置换合格。4.2.4.6 事故处理完后,查找着火原因及泄漏处,并立即进行处理。4.2.4.7 全部处理完后,请煤防站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引煤气操作。4.2.5
8、 竖炉看火岗位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5.1 管径小于100mm等细微小漏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规定补好泄漏处。4.2.5.2 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着火应立即通知煤压站、风机房作紧急放风操作逐步降低煤气管道、及竖炉燃烧室压力,但不能低于100Pa。4.2.5.3 立即打开氮气或蒸汽吹扫管,进行稀释吹扫。4.2.5.4 随着火势逐步减小,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5.5 待火熄灭后,要可靠隔断煤气来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气,应继续吹扫直到吹扫置换合格。4.2.5.6 事故处理完后,查找着火原因及泄漏处,并立即进行处理。4.2.5.7 全部处理完后
9、,请煤防站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引煤气操作。4.26.竖炉煤压机岗位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4.2.6.1 管径小于100mm等细微小漏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规定补好泄漏处。4.2.6.2 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着火应首先通知主控联系相关岗位作紧急放风操作,随后逐步关闭煤压机进口调节阀使煤气压力逐步降低,但不能低于100Pa。4.2.4.3 立即打开氮气或蒸汽吹扫管,进行稀释吹扫。4.2.4.4 随着火势逐步减小,用灭火器等灭火设施进行灭火。4.2.4.5 待火熄灭后,要可靠隔断煤气来源,不能停送蒸汽或氮气,应继续吹扫直到吹扫置换合格。4.2.4.6
10、 事故处理完后,查找着火原因及泄漏处,并立即进行处理。4.2.4.7 全部处理完后,请煤防站人员进行现场确认,合格后方能进行引煤气操作。5.1 应急报告程序5.1.1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迅速报告区域负责人(组长或副组长)或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厂调度主任),目击者在佩戴空气呼吸器后可进入事故现场,对中毒人员实施有效的抢救,争取抢救时间。5.1.2 区域负责人如果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中毒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区域负责人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应立即报告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厂调度室)。5.1.3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如果
11、最先接到事故报告后首先要确认事故地点、中毒人数,确认后迅速组织最近抢救小组成员,严格按照应急抢救措施组织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5.1.4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根据事故发生、进展情况,依次通知煤气防护站、医院、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生产安环部、公司综合办公室、公司总调度室、保卫部等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5.1.5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安排熟悉炼铁厂区域分布情况的有关人员到厂比较醒目的路口接迎救护车等事故救援队伍。5.1.6 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保卫部门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应当组织人员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有关人员的安全疏散工作。5.1.7 应急响应部门和有关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赶
12、赴事故现场。5.1.8 援救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按照应急救援措施,实施有效抢救,避免事故扩大。5.1.9 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未赶到事故现场前,以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行政领导行使抢救指挥权。5.1.10 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了解事故发生、进展情况,实施全盘指挥救援。5.2 应急抢救、控制措施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其它事故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因此进行中毒事故抢救时,施救人员必须首先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救护人员进行事故现场必须佩戴煤气报警器和空气呼吸器)。5.2.1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
13、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高空平台无煤气污染的地方),如在室内应移至室外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纽扣、腰带,并注意保暖,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5.2.2如出现头痛、恶心、眩晕、呕吐的轻度中毒者,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的补氧,其中毒症状即可迅速清除。轻微中毒者,可直接送往附近医院急救。5.2.3 如出现意识模糊、口吐白沫等症状的中度中毒者,应通知煤气防护站,立即进行现场输氧,待其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医院,如有高压氧舱可进舱治疗。5.2.4 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的重度中毒后,应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和医院现场急救。中毒者呼吸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强制
14、苏生,在恢复知觉前不能用车送往较远的医院;中毒者身上没有出现尸斑或未经医务人员允许,不得停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时,途中应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5.2.5在抢救中毒人员的同时,因现场还保持原有危险状态,因此应对现场进行控制,严禁火种和其他人员进入,要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室内应打开门窗通风,将有毒气体排出与稀释,难以进行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通风设备强制通风。5.2.6在应急组织机构的指挥下,严格检查事故现场,找出泄漏原因,进行恢复。 6、应急善后处理 6.1 应急救援之后应当立即清点人数,清理现场。 6.2 救援结束后应当在生产调度主任的指挥下迅速做好恢复生产工作。 6.3 救援结束后就切实做好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6.4 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对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评审工作,组织进行预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