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doc(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说起从雅典宪章-马丘比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到北京宪章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里约热内卢会议-北京宪章浅谈城市与设计焦点问题变迁的原因【提 要】稚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以及北京宪章等是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史上几个纲领性文件。它们的规划及涉及的建筑设计理念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建筑认知水平和关注焦点问
2、题的演进,具体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理解日趋复杂和成熟,引导城市建筑景观学走向深入并带给我们解决当今城市设计问题和焦点的启示。【关键词】宪章 认知与关注 人与自然、人的关系 当今城市设计矛盾及焦点引言: 20世纪纲领性文件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历经了一个很漫长的岁月。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人类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也取得了超越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进步与成就。在整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城市设计及规划相关的纲领性文件,如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威尼斯宪章、北京宪章等,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城市问题的共识和所关注的焦点,而且对于当时的城市建设和
3、活动和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代表了时代的缩影。以过去百年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为线索,对现代建筑城市史的历史进程可作如下的划分:时间范围基本描述划分依据关键词1900-1932城市设计理想模式的探索1902,霍华德,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广亩城市,光明城市,带形城市1933-1960雅典宪章的产生与发展1933,雅典宪章功能分区,城市更新,城市美化运动1961-1976雅典宪章的批判和反思1961,简雅各布森,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城市意象,有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1977-1990马丘比丘宪章下的城市设计1977,马丘比丘宪章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1991-1998城市发
4、展新趋势的研究1990, 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城市重构全球成,信息城市,新城市主义1999至今北京宪章的产生于发展1999,北京宪章广义建筑学,仿生城市,未来城市1、雅典宪章黑暗中的火炬1.1雅典宪章产生的原因:1784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成为了工业革命的标志。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1) 新阶级的迅速成长,促成当时社会秩序的变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2) 新技术的问世造成的城市变革,其中单轨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最为有力。工业革命导致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城市的发展在给城市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城市中多种矛盾日益尖锐,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
5、,交通拥挤等,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们看到了问题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城市设计理想模式的探索,包括:田园城市,广亩城市,光明城市,工业城市,带型城市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的社会问题逐渐发生变化:城市的社会问题从过去城市的拥挤不堪和环境恶劣逐渐转向了城市贫困、移民浪潮、种族问题和社会混乱。产生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大萧条。这些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试图运用理性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强调要积极干预城市规划。在这一时期,提出了雅典宪章,旨在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进行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良性引导。1.2雅典宪章的主
6、要内容: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后被称作雅典宪章。大纲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的反映了“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特别是法国勒柯比西埃的观点。他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大纲指出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土地私有而引起。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规划。应在区域规划基础上,按居住、工作、游息进行分区及平衡后,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并强调居住为城市主要因素。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并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证规划的实现。雅典宪章仿佛是黑暗中的火炬,是对人类前途的一个肯
7、定,其主要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局部的解决当时城市中一些矛盾起过一定的作用。因其敢于向一些学院派的理论,陈旧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所以具有一定的生命力。2、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的反思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城市规划所关注的只是城市的物质层面,即所谓的“物质规划”,很少关注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因而很多城市社会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雅典宪章回避了城市社会中的阶级矛盾问题,仅集中在形态层面,所以很难完全实现其理论。随着人们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加深理解,理性主义的雅典宪章日渐暴露其片面性。在城市设计规划领域,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城市设
8、计和规划由单纯的物质空间塑造,逐步转向对城市社会文化的探索;由城市美学的景观考虑转向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生活的创造。于是现代城市设计者开始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各种视角对城市设计进行新的解析和研究。1977年12月,一些世界知名的城市规划设计理由聚集于秘鲁首都利马,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签署了新宪章马丘比丘宪章。这个宪章涵盖了雅典宪章所包含的各项概念,并真对逐渐出现的生态危机、城市贫血症等问题,又增加了对诸如城市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工业技术、设计与实践等问题的分析与论述。它既批评了雅典宪章中存在的问题,又将雅典宪章中值得借鉴的部分进行保留与改进。在城市与区域方面,
9、肯定了雅典宪章的相关原则,并根据席卷世界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认为规划过程应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关于分区概念,对雅典宪章中“为了追求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的做法予以批评,提出“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在住房问题上,与雅典宪章相反,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住房设计必须具有灵活性以适应社会要求,业主参与设计。关于城市运输,修改了雅典宪章把私人汽车看作现代交通主要因素的观点,而提出“公共交通
10、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将来城区交通的政策显然应当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应当允许随着增长、变化及城市形式作经常的试验”。 宪章提出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那些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联系性,并已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马丘比丘宪章宪章很多观点对当下快速城市化的中国许多城市问题也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3、威尼斯宪章历史文化保护的里程碑城市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它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从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
11、统的活的见证。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一性,从而把古代的纪念物看作共同的遗产。承认为子孙后代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所以人们认为,绝对有必要为完全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建立国际公认的原则。 1931年的雅典宪章,第一次规定了这些基本原则,促进了广泛的国际运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有关于历史文物保护的问题正在继续不断地变得更复杂,更多样。所以,有必要重新检查宪章,并且在一份新的文件里扩大它的范围。 为此,1964年5月31日,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师和技术员国际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威尼斯通过了决议。威尼斯宪章是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它确定了文物建筑的定
12、义及保护、修复与发掘的宗旨与原则,其指导意义延续至今。4、里约热内卢会议环境保护的里程碑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恶化。人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发表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自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以来,人类为保护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人类行动过于缓慢,赶不上环境恶化的速度,环境恶化有增无减。1985年随着南极上空 “臭氧空洞”的出现,新一轮世界环境问题出现。核心是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一轮环境问题不仅是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对人类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危害。无论是发
13、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都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为此,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环境问题的首脑会议。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与1972年旨在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相比,这次会议不但提高了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即被普遍接受的“可持
14、续发展战略”。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环境保护思想的又一次革命,是环境保护史上一座里程碑。5、北京宪章回首过去,展望未来 城市设计在经历了将近100年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发展方向逐渐走向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多元化。城市大规模,快速化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对于地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20世纪大规模的技术和艺术革新造就了丰富的建筑设计作品,并帮助人类从世界大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但是,人类对自然、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1世纪,人类将处于一个变化更为迅速的时代,
15、人们急需对于之前100年的城市发展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总结出一个具有引导性的21世纪建筑与城市的发展方向。 因此,1999年6月23日,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一致通过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总结了百年来建筑发展的历程,并在剖析和整合20世纪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成就与问题以及各种新思路和新观点的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建筑学的前进方向。面临新的时代,宪章提出了新的行动纲领:变化的时代,纷繁的世界,共同的议题,协调的行动。 这一宪章被公认为是指导二十一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标志着吴良镛的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全球建筑师普遍接受和推崇,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
16、局面。6、城市与设计焦点问题变迁原因及小结宪章等纲领性文件针对不同的城市与设计焦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与思考,如北京宪章的章程中曾经提出了几点矛盾:全球化与地域化、国际和国家、普遍性与特殊性、灵活性与稳定性。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速,世界地球村化的时代,文化的地域性矛盾以及新老建筑语汇特征的矛盾无疑最为突出。6.1文化的地域性大自然可以没有人而存在, 城市则不能离开人。物质性地累积建筑与设施, 绝非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城市要建设的, 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大型仓储空间;城市不是千篇一律的,是有生命和色彩的。城市与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我们所必需珍惜的,反映在城市与设计的焦点问题就是文化地域性的存在于
17、挖掘。然而近几年, 城市建设中忽视精神价值、割断历史文脉等弊端不时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古建筑被一个个的拆毁,然后代以一座座假古董的可笑情景,幼稚地认为那就是古代建筑文化的保护了;我们可以看到会有一些建筑师固执地把一座座大屋顶扣在现代主义混凝土方盒子上,搞出了一栋栋不中不外,不伦不类的“混血类”建筑,同时骄傲地宣称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地“现代延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建筑师把建筑设计看成了单纯的模仿复制,一味地崇尚工业化主义建筑,让城市中的建筑千篇一律,塑造了一片片地钢筋混凝土森林。其实文化的地域性包含了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与特征,是动态和变化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正如吴良镛先生
18、所说,“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的建构使得建筑师能在较为广阔的范域内寻求设计的答案。 ”不仅仅是建筑和城市设计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许多的层面都将被融合为一体,进行整体的考虑,新的建筑学将驾驭远比当今单体建筑物更加综合的范围;也正是这种广义的、综合的观念和整体思维,会让建筑规划师在广阔天地里寻找新的专业结合点、解决问题、发展理论。拒内排外都不可取。对内要深入地挖掘, 赋予民族形式以时代感, 对外要辨证分析而不是全盘拷贝.不仅考虑地方环境要素, 而且要加强表现力,使地域性建筑的形象强烈而独特, 使地域性的特征鲜明, 找回失落的民族魂, 赋予它发展的时代特征.6.2分离的城市、建筑
19、与景观2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在飞速进行着,过快的城市人口增长让我们无暇顾及建筑艺术的“质”,我们的城市建设更注重的是房屋建造的“量”,许多建出来的东西甚至都只能称之为房子而不是建筑,因为他没有承载城市的文化,没有承载当代社会的特征。我们从最初惊叹于中国建筑师一天做一套方案的神奇能力,深圳十天一楼的超级速度,到现在的见怪不怪,依葫芦画瓢。太多的人只会运用已成的老的建筑语汇,而完全不会想着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创造新的语汇形式。当今的城市, 是摩天楼密集的城市, 到处堵车、城市生态环境遭到极严重破坏,种种城市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城市、建筑、景观与人的的诸多关系被片段化。城市空间的发展的无
20、序、新老建筑语汇的矛盾、景观的拼贴、人的体验与环境的分离等等使得城市和建筑变成“熟悉的陌生人”。我们需要整合我们的城市与建筑设计,以更高的视野去看待城市与设计焦点,使得城市城市发展更加高效、建筑设计更加融合、景观与人的关系更加多样且紧凑。近期已经有一些”营造新生代”的中国建筑师开始做出有益的尝试, 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重新阐释, 设计了有意思的建筑作品,比如,王弋做的万科第五园,充分了解了中国古建筑语汇的精髓,又加以改变创新,让第五园不但带有东方园林柔美自然的神韵,也不是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方,让人拍手叫绝。同时, 又有一些外国建筑师, 为中国提供了具有学术意义的设计方案。比如库哈斯设计的CC
21、TV新楼,库哈斯在其中创造性地将行政管理和新闻、广播、演播室和节目制作的全过程结合在一起, 创造出一个国家的电视传媒之城。赫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 以纯粹的建筑语言构筑了新的建筑形象。充分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文明,毫无疑问,这些建筑作品将使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呈现更多的活力。6.3问题与思考城市、建筑与景观的设计焦点问题还很多,等待着我们去面对、思考和理性解决。近百年的稚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以及北京宪章等是现代城市规划建筑史上几个纲领性文件,共同构筑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宪章里面很多的观点、思考对当今的城市建筑发展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宪章理念的不断变化很深入也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建筑认知水平和关注重点的演进,这些纲领性的文件象一个个航程坐标,把人类的当代城市建筑发展引向深入;同样,这些纲领性文件关注的城市与设计焦点问题的变迁也带给我们不断发展的挑战和动力,以及解决当今城市、建筑、景观等诸多问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