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内容预览:第五单元本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古代诗人“忧天下忧”、脱俗豁达的情怀,体会古代文化的魅力。2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提高阅理解能力。3识记、了解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段落和作者简况。4积累、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古今异义词。5知识
2、与能力要求综合归纳。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反复诵读:文章意境、作者感情、读准字音、读清句子涵泳品味:文章语言、作品意境、诗情画意品味文眼:疏理句,找出字眼、文眼角色朗读:体会人物语言,揣摩说话语气,理解语言逻辑基本技能:复述法:疏通文字、理解大意、口头表达读议结合法:熟读课文、揣摩精妙、解析重点迁移法:联想想像、突出情趣、丰富感情比较法:比较作者、比较题材、比较语言风格及写景抒情基础知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近义词比较、句式(反问句、被动句、设问句)古文体裁议论文: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记叙文:传状、碑志、箴铭抒情文:颂赞、辞赋、杂记、哀祭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拟用八课时
3、完成,精读课文各用两课时,自读课文各用一课时。21 桃花源记陶渊明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3朗读、背诵课文。过程和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难点: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
4、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延伸阅读。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学步骤: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二、导入1: (多媒体显示其画像)2导语: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
5、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三、课文分析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
6、: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四、小结1古今词义。2一词多义3判断句五、作业l课后练习。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步讨论问题,整体掌握文章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二、课文分析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
7、未果的情形。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
8、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
9、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三、小结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四、作业1课后练习。 2练习册上的作业。五、板书设计(虚景实写,中有实)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领略了桃花源的美景,但是对文言文中的虚词的掌握还不够好,这还需努力。小编寄语:欢迎来查字典语文网,为了方便您寻找资料,信息,请将本页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