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4014400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农民要求的是( )A、宣布国内个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 B、将没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C、将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 D、同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把企业收归

2、国有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强制劳动3、谈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一位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属于你们”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已退出工农联盟 B、农民在心理上与苏维埃政权产生对立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付出重大代价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4、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标志是( ) A、公布关于以食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B、反政府的海军基地兵变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C、苏联的建立 D、苏俄退出战争5、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

3、对经济基础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6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 )A、巩固工农联盟 B、恢复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C、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促进经济发展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8.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但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B.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存在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D.忽视了生

4、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1928年苏联政府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富裕的农民把多余的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违抗者的粮食和农具被没收,并被判处徒刑9、根据上述资料回答这种做法直接违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精神 B、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农业集体化的精神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精神10、这种做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加速了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建成 B、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体现C、使农村的剥削现象得以消灭 D、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1、苏联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 C、把农业放在首位 D、发展国防工业1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与西欧国

5、家比,其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A. 以轻工业为中心 B以采矿业为中心C以重工业为中心 D农、轻、重全面发展13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区别是( )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14、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时间的( )A、1925年 B1928年 C、1936年 D、1924年15、赫鲁晓夫的改革是从A农业开始 B、重工业开始 C、军事工业 D尖端科技16、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C、增强国力和军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

6、民机关机的发展17、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A、科学社会主义 B、民主社会主义 C、全盘否定斯大林 D、民主化和公开化18、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C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19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C各种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20、1991年苏联解体表明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A

7、、 B、 C、 D、21、21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 B改革效果良好 C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的改革者 D农业是改革的重点22勃列日涅夫前期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后期进入停滞时期,其停滞的原因不包括 A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B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 c霸权主义外交,与美国争霸 D实行集体领导原则23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这段话说明了( )A苏维埃政权面临着的严峻考验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取得巨大成功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猖狂围攻,政权得到巩固D实行

8、普遍劳动义务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24导致苏联社会历届领导人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提出的口号与目标不切实际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 c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D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5斯大林模式影响深远,对此叙述正确的有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其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成为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 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依然有指导意义A B C、 D、 二、材料回答题(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

9、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回答:(1)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10、(2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27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开创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曾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10分)(1)指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 (3分)(2)分析苏联这种建设模式形成的原因。(2分)(3)请对这种模式作出简要评述。(5分)28、苏联剧变和解体是上个

11、世纪晚期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国际关系、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回答:(10分)苏联剧变和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分)俄罗斯仍然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原因是什么? (4分)29、自十月革命至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对苏联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0分)30【探究题】(10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搜集材料,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必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不是苏俄的理想政策?来搜集、讨论、讲述资料。必修2第七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12、一、选择题: 125 BDAAB BCDBD ACCAA CBABD BDCBB二、材料型问答题:26(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2)向社会主义过渡,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2分)(3)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一定限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3分)(4)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分)(5)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3分)27、(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公有化程度高;优先发展重工业。(2)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经济文化的落后。(3)

13、 这种体制基本上适合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苏联国情,对国民经济泊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缺陷和弊端,使经济缺乏足够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挫伤了人民社会主义建没的织极性,还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起了推动作用。28、答:(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2)两极格局结束,美苏争霸结束,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世界形势有所缓和。(3)俄罗斯领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较多;俄罗斯重工业基础雄厚,具有巨大的工业潜力;俄罗斯继承了

14、前苏联的主要军事力量,拥有庞大的核武器和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29、变化及影响:A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一切实行工人监督;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为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奠定了基础。B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新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保障了军事胜利,但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的影响。C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1925年,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后新经济政策被取消。D1928年实行计划经济,实施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并

15、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问题:如农、轻、重比例失调;产品单调,质量不高;农民积极性受挫,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启示:A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比例的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稳步、高速地发展。30【参考答案】:(1)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叛乱,威胁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需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粉碎敌人的进攻和扼杀苏维埃政权的图谋。(2)不是理想政策的原因: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并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思路引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军事统制政策。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保障了苏维埃在军事上的胜利,不是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