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1).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1)冷热源工程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班级: 15建环一班 姓名: 叶梓阳 学号: 20150800 目录第一章 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11.1、课程设计题目11.2.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11.2.2 动力与能源资料 动力:城市供电 水源:城市供水11.2.3 水质资料:1
2、1.2.4 气象资料:1第二章 制冷工程设计说明2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2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22.3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22. 4 方案选择32. 5 冷却塔设计计算42.6 水泵选型42.6.1 冷冻水泵选型计算42. 6.2 冷却水泵计算52.7 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62.8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72.8.1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72.8.2 膨胀水箱的选型82.9 配管、保温与防腐82.9.1 制冷机房主要管道配管82.9.2 管道保温92. 9.3 管道防腐10第三章 热源工程设计说明103.1 热源设备类型103.2 热水供应温度113.3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113.
3、 3.1 锅炉选型分析113.4 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123.4.1 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123.4.2 给水泵选择133.4.3 给水箱的确定选择133.4.4 锅炉排污量计算133.4.5 软水设备选择143.4.6 水缸选型计算143.5 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153.6补给水管设计163.6.1 锅炉设备的补水管163.6.2 软化水的补水管16总结16参考资料17-第一章 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1.1、课程设计题目 成都市某四层(地下一层)宾馆大楼冷热源课程设计1.2.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 大楼冷负荷为1500kw,所有冷源由制冷机房提供,参数为7/12大楼热负荷为1200kw,所
4、有热负荷由锅炉房的提供,参数为85/60。1.2.2 动力与能源资料 动力:城市供电 水源:城市供水1.2.3 水质资料:1) 总硬度: 4.7mmol /L 2) 永久硬度:1.5 mmol /L3) 暂时硬度:3.6 mmol /L4) 总碱度: 3.4 mmol /L5) PH值: PH=7.46) 溶解氧: 5.8 mg/L7) 悬浮物: 0 mg/L8) 溶解固形物:380 mg/L1.2.4 气象资料:冬季1.室外采暖计算温度() 2.00 2.室外空调计算温度() 1.00 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s) 0.90 4.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0.00 5.冬季大气压(Pa)
5、96320夏季1.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 31.60 2.夏季空调室外湿球温度() 26.70 3.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 28.00 4.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 1.10 5.夏季空调大气透明度等级 6 6.夏季大气压(Pa) 94770pa第二章 制冷工程设计说明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由于当前冷水机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达到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系统保温材料性能好,构造完善,冷损失少,因此,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避免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则按具体情况确定。 2.2
6、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大工程台数也不宜过多。为保证运转的安全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由于该设计冷负荷为1200KW,所以选择两台冷水机组。2.3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1)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或样本技术性能表中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是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
7、率,只能作冷水机组初选时参考。冷水机组在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应根据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主要指冷水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按机组变工况性能表、变工况性能曲线或变工况性能修正系数来确定。每台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为936KW,耗功率为189kw,总的制冷量为1872KW,总耗功率为378KW。(2)冷水机组水側污垢系数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积累增加,在很大程上取决于所应用的水质及运行温度。我国很多地区的水质较差,无法保证机组在1520年常规应用周期中不出现结垢而影响传热。因此,国家现行标准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18430.1)规定机
8、组名义工况时的使用側和水冷式热源側污垢系数为0.086m2./kw。2. 4 方案选择根据本建筑的冷负荷为1500kw,可计算制冷机房的总负荷为: =1500x1.2=1800查设备手册,选择制冷机组方案为:选用两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其机组型号为:KSW-250SLD,总名义制冷量为1872KW。输入功率为189KW,机组具体参数如下表:方案选择分析: 本次设计主要考虑采用电制冷机组。冷水机组的制冷系数(COP)的分析:离心机螺杆机活塞压缩机。螺杆式机组的水头损失比较小,比较传统,这决定循环水泵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冷冻水水头损失一般,冷却水循环水量小:冷却水水头损失小,且螺杆机组的能量调节范围较宽
9、,可以使机组在较多时间内保持高效运行。故本次设计中选用螺杆式电制冷机组。 2. 5 冷却塔设计计算 根据以上所选择的螺杆机冷水机组的参数,可知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循环水量为195m/(台h),所以总冷却水循环量为390m/h。根据以上气象参数可知成都的夏季湿球温度为26.7。按外界湿球温度为28选择冷却塔。查设备手册,选择锦山200T圆形逆流式新型节能冷却塔DLT系列冷却塔两台。冷却塔的参数如下2.6 水泵选型 2.6.1 冷冻水泵选型计算 冷冻水泵的流量计算方法: Q总循环水量,m/h; 1.2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台数; Q单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量,m/h; 可计算冷冻水泵的流量为: Qz=1.
10、2x2x156=374.4m/h 冷冻水泵的扬程计算方法: 冷冻水泵所需的扬程,m; 1.1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压降,55kPa(5.5m); 冷冻水管的沿程阻力,本次设计假设为80kPa(8m); 冷冻水管的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50%计算。 故冷冻水泵的扬程为: m 综上计算,本次采用三台水泵并联供水,则其中一台水泵流量为145.6m/h。选用150GDL(S)150-255离心水泵性能参数如下表: 型 号流量(m/h)扬程H(m)进出水管径(mm)功率(kW)150GDL(S)150-2551502515030 2. 6.2 冷却水泵计算 根据冷水机组的参数,冷却水泵的流量计算方法:
11、Q冷却水总循环水量,m/h; 1.2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台数; Q单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量,m/h; 可计算冷却水的循环水量为: Q=1.2x2x195=468 m/h 冷却水泵的扬程的计算方法: 冷却水泵的扬程,m; 1.1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压降,45kPa(4.5m); 冷却水管的沿程阻力,本次设计假设为50kPa(5.0m); 冷却水管的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50%计算。 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为3.7m; 冷却塔的进水压力(Pa),取37.5kPa; 水的密度,kg/m; 重力加速度,=9.81m/s。 冷却水泵的扬程为: H=1.1(4.5+5+2.5+3.7+3.75)=
12、21.39m 综上计算,本次采用IS150-125-250三台并联供水。离IS150-125-250心水泵性能参数如下表:型 号流量Q m/h扬程H(m)功率(KW)IS150-125-2502002018.52.7 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已知该制冷循环系统中单台制冷机独自送冷冻水到分水器,因此循环量为156m/h,计算分水器的入水管径为: D=166mm 取标准管径200mm。 计算集水器出水管径(集水器出水管为一根): 取标准管径250mm。 分水器出水管径应与集水器入水管径一致,公式如下: D计算所需的管径,mm; G水的流量,m/h; 水的经济流速,取1.5-2.5m/s; 分水器出
13、水管径与集水器入水管径计算: D=mm D =148.6 mm, 故取D =150mm。 泄水管按传统方式选取DN40。 软化水管进水管径选取DN40。 根据表:相邻管管径Dg (mm)40506580100125150200250两相邻管中心间距(mm)270290310330360390420500600 其中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泄水管装在分水器下部,其确定分水器的长度及管径径: L=500+500+500+500+500=2500mm 由于工程实际中分水器的尺寸一般要比最大管径大2-3倍,故取分水缸的管径为400mm。 确定集水器的长度及管径: 集水器比分水器少一根出水管,但是多一根接软水
14、箱箱的软水管,管径为40mm,故集水器的长度为 L=600+500+500+500+270=2370mm。管径与分水器相同,取400mm。2.8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2.8.1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根据V=,其中=30 V=134250/1000=34.25m则V=0.00063034.25=0.616m2.8.2 膨胀水箱的选型对应采暖通风标准,查得膨胀水箱的尺寸如下:表8 膨胀水箱性能参数水箱形式圆形型号4公称容积0.6m有效容积0.616m外形尺寸(mm)内径(d )900高 H1000水箱配管的公称直径DN溢流管40排水管32膨胀管25信号管20循环管202.9 配管、保温与防腐 2.9.
15、1 制冷机房主要管道配管 冷冻水管: 本设计的冷冻水总循环量为312m/h,单管循环水量为156m/h,根据以上分集水器的计算,冷冻水的循环管为200mm。对于各个进入制冷机的冷冻水管道的尺寸,由于各台制冷机的循环水量为156m/h,且KSW-250SLD螺杆机组的蒸发器的接管尺寸为DN150。故暂且选DN150的管径。校核计算: v=2.45m/s 通过计算可知,流速过高,不符合要求,故选择200mm的钢管作为冷冻水进出水管。 冷却水总管: 冷却水的循环量为在系统中的总量为468m/h。计算冷却水的管道直径为: D=287.4mm 冷却水系统的总循环管径为300mm。冷却水支管: 冷却水支管
16、管径为200mm。冷却水泵:D=155.3 mm选取管径150mm。冷冻泵: 选取管径150mm。 2.9.2 管道保温本次设计中的保温部分主要是冷冻水管的保温,而冷却水管不需要做保温设计。查空调供冷管道最小保冷厚度表;地下机房供冷管道最小保冷厚度(mm)保冷位置柔性泡沫橡塑管壳、板玻璃棉管壳类地区类地区类地区类地区管径厚度管径厚度管径厚度管径厚度地下机房15501915402515402515402565802250802850150301002510032503020035 根据以上表格,成都地区属于类地区,本次采用离心玻璃棉为保冷材料,故对于冷冻水管道的保冷层厚度取:大于200mm的管径
17、保冷层厚度为35mm;在50150的管道的保冷层厚度为30mm。2. 9.3 管道防腐 本次设计对于管道的仿佛主要采用刷两遍红丹防锈漆,红丹防锈漆性能好,易涂刷,涂膜有较好的坚韧性、防水性和附着力,且能起阳极阻蚀剂作用。第三章 热源工程设计说明3.1 热源设备类型在中央空调,特别是在高层民用建筑中央空调所用热源中,热水的使用是最为广泛的。首先,热水在使用的安全性方面比较好,其次,热水与空调冷水的性质基本相同,传热比较稳定。在空调系统中,许多时候采用冷、热盘管合用的方式(即常说的两管制),可以减少空调机组及系统的造价,同时也给运行管理及维护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提供空调热水的锅炉按其使用能源的不同,
18、主要分为两大类:(1)电热水锅炉 电热水锅炉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无排放物,安全,无燃烧爆炸危险,自动控制水温,可无人值守。但其使用目前受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限制。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
19、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2)燃气、燃油热水锅炉 燃气、燃油热水锅炉的初投资比电热水锅炉略高,但运行费用低。其缺点主要是,第一安全性差,特别是燃气锅炉。燃气的泄漏会造成工作人员中毒,遇明火会产生燃烧爆炸,因此,燃气锅炉应有单独房间与用电设备,如水泵分隔开,并应有良好的通风供燃气燃烧和稀蚀机房空气中的燃气浓度。同时还应设泄漏报警器和气体灭火装置。运行中还应有人员值守。第二,燃气、燃油热水锅炉有170180的高温排烟,需建筑考虑排烟竖井,从合适的地方排烟至室外。这是建筑工种最感麻烦的地方。燃气、燃油热水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89%。 燃气、燃油热水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
20、荷时都能高效运行。 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中、小型建筑设置1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设1台。考虑到该建筑是宾馆,人员聚集,安全要求高,该设计选择电热水锅炉提供空调热水的锅炉3.2 热水供应温度空调用热水水温的决定与空调设备使用的性质及工程地点有一定的关系。目前空调设备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于全空气系统的空调机组,包括新风空调机组;另一类就是用于空气水系统中的风机盘管机组。从这两类机组的结构上看,前者通常能承受较高的热水温度,而后者因其结构紧凑,加上安装位置所限,散热能力是有限的。水温过高时,其机组内部温度有可能过高,对内部元器件,如电机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一般来说,空调机组可采
21、用较高的热水供、回水温度(95/70);而风机盘管机组则采用较低的热水供、回水温度(60/50)。现有风机盘管通常的供热能力也都是以供水温度60为标准工况进行测试的。虽然也有一些厂商开发了用于高温热水的风机盘管,但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少见。工程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也与热水温度有关,尤其是对于处理新风的空调机组而言,过低的热水温度对于寒冷地区空调机组内的盘管有发生冻裂的危险,这是应值得重视的。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不同温度的热水分别用于空调机组和风机盘管,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设计变得复杂化,系统初投资增大,对施工和管理维护都会带来一些困难。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华北及其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风机盘管与空调机组采
22、用同一热水温度,即以风机盘管的适应性来决定水温是完全可行的。本设计采用的热水供、回水温度(85/60)3.3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3. 3.1 锅炉选型分析由于本次设计建筑热负荷为1200KW kw。要求的是85/60的高温供回水,而总负荷为1200KW1.05=1260KW, 本次先采用热负荷来估算值来选择锅炉的型号。根据参考各种电热水锅炉的型号,选择方案为: 选定CWDR0.72-85/60-D锅炉两台,额定供水温度85,回水温度60,锅炉热效率为98,其他具体参数如下:3.4 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3.4.1 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 t/h 式中:给水管网泄露系数,取1.03D 锅炉
23、房额定蒸发量,25t/h;Gn 合格的凝结水回收量(t/h),此处采用蒸汽换热器,凝结水回水率接近100; 设备和管道漏损,%,可取0.5%;Ppw 锅炉排污率,取10%。对于补水量为: G=28.45t/h 3.4.2 给水泵选择 给水泵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锅炉放全年负荷变化的要求。本锅炉房拟选用三台(其中一台备用)电动给水泵。1) 总流量应大于1.128.45t/h,即大约为31.3t/h,所以每台给水泵的流量应该大于15.6t/h。给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式计算: KPa 式中:P 锅炉工作压力,MPaP 安全阀较高启始压力比工作压力的升高值,因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取0.04 M
24、Pa,H 附加压力,50100 KPa。 故水泵扬程:H=1.1100(1.25+0.04)+0.1=143m故水泵扬程要大于143m。现选用DG25-50X3型给水泵两台:DG25-50X3型给水泵性能参数:流量:Q=16m/h扬程:H=150m功率:N=29KW 3.4.3 给水箱的确定选择 给水箱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软化水和凝结水与锅炉给水流量之间的缓冲,二是给水的储备。给水箱的体积,按锅炉的补给水量25t/h设计,水箱总容积在1/21D。故本次选择方形凝水箱1个凝水箱公称容积12.5m,有效容积15.10m。尺寸 长宽高(mm):300020002000,重量1847.5kg。 3.4.
25、4 锅炉排污量计算 根据工业锅炉设计手册规定,蒸汽锅炉的给水和锅水水质标准为:给水悬浮物 5mg/L给水总硬度 0.03mmol/L给水PH值 7锅水总碱度 6-24mmol/L锅水溶解固形物 3500mg/L溶氧量 0.1mg/L原水硬度不符合给水要求,必须进行水质处理。按碱平衡率计算锅炉的排污率: =3.64按盐平衡率计算锅炉的排污率: =2.06因为均小于10%,所以不需要除碱。根据原水水质情况,采用无顶压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系统。交换剂采用0017(732)树脂。 锅炉排污量通常通过排污率来计算。排污率的大小,可由碱度和含盐量的平衡关系式求出,取其两者的最大值。在上面“软化系统选择
26、”中已经计算了由碱度和含盐量的平衡关系式求出的排污率,其值小于10%,仅在3-4之间,所以,锅炉排污率取4%。故重新计算排污水量。 3.4.5 软水设备选择所需软水补给量:在采暖季节取得最大值:G=1.9t/h 故选择LNN-350/1型无顶压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两台。公称直径350mm,工作压力小于0.6MPa,出力1.9t/h,工作树脂层高1200mm,再生好盐量11kg。3.4.6 水缸选型计算 分水缸管径计算 已知热水管网的循环水量为320.3t/h,计算分分水缸的管径为: D=0.234m 取标准管径250mm。 分水缸长度计算 此分水缸主要设置,采暖进水管两根,采暖供水管两根
27、,泄水管。 进水管:D=150.2 mm,故取D=150mm。 采暖供水管:D=137mm,故取D=150mm。 泄水管:D=40mm。 根据表:相邻管管径Dg (mm)40506580100125150200250两相邻管中心间距(mm)270290310330360390420500600分水器的管长: L=420+420+420+420+420=2100 mm由于工程实际中分集水缸的尺寸一般要比最大管径大2-3倍,故取分水缸的管径为400mm。3.5 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管道设计说明 本设计中,主要的管道有:热水供水管道,热水回水管道,排污管,软水管。管段中的流体流速为水取1-5m/s,
28、 计算管径的公式为: D要计算的管径;m m管内流体的流量; v流体流速;m/s 供水管道由两根管供水,每一根水量为12.5t/h。 计算供水管的管径为: D=47mm 故供水管的管径取50mm的钢管。回水管只有一根,计算回水管管径D=65.5mm故回水管采用80mm钢管。 3.6补给水管设计 3.6.1 锅炉设备的补水管 由以上设计可知,本次对每台锅炉分别设置补水管,每台锅炉的补水量为12.5t/h,计算补水管的管径: D=51.2mm 故锅炉补给水的管段管径取50mm的管径。 3.6.2 软化水的补水管 由以上设计可知,本次的软化水的补水量为1.9t/h,计算软化水补水管的管径为: D=2
29、4.1mm 故软化水管的管段的管径取32mm的钢管。 排污管按规范选择40mm的钢管,接至特定排污冷却井。总结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课程设计之前,我对制冷系统的流程只停留在初步阶段,能够了解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流程,但对于管路的连接及机房的具体布置还比较生疏。在设计过程中,我从理解这次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到确定设计方案,以及机房的设备布置,从迷茫到
30、清晰,从翻阅各种规范和图集到计算分析,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到一次一次地更改,期间真的很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做设计这么不容易。这无疑是一次重要实践训练,通过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我掌握了冷热源工程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程序和步骤,加深了对制冷系统的理解,同时也学会了查阅和使用设计资料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了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也培养了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在课程设计上给予我的指导、提供给我的支持和帮助,使我能顺利完成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能把系统做得更加完善。在此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收获很大,学到很多东西。参考资料 1、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实用供暖空调手册陆耀庆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周邦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GBT 50114-2010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376-2016、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7、09K602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及动力初步设计深度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