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doc(29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第一目 悄悄变化的我学习目标:了解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变化的表现;能够正确处理生理变化带来的烦恼;认识进入青春期产生的矛盾心理,掌握化解矛盾心理的方法。学习重点:悦纳生理变化学习难点:直面矛盾心理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
2、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2.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3.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面对和正确 处理这些心里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探究活动:观察教材4至5页的画面,思考: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探究活动:阅读教材第7页方法与技能,回答: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哪些?三、随堂练1.青春
3、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发生很大变化。下面的 选项中不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 A 身体外形的变化 B 内部器官的完善 C 性机能的成熟 D 自信开朗,愿意与同学交往2.“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充满了好奇,惊奇地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生理都在发生迅速而明 显的变化。对此,我们 ( ) A 可以嘲笑长青春痘的同学 B 可以拿别人的生理特点开玩笑 C 要欣然接受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 D 不可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3.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我们要积极面对 和正确 处理这
4、些心里矛盾。下列属于正确处理心理矛盾的方法的是 ( ) 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放松自己 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花椒烦恼的方法 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A B C D 4.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经常会出现种种烦恼、矛盾而不知如何面对和化解。青春期的烦恼和矛盾永远是少男少女关注的话题。为了让青春期更快乐,为了从青春的烦恼中解脱 ,某校七年级班举行了以“走过青春”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如果你是班长,请你给主题班会做一个小结,提醒同学们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矛盾和烦恼。第二目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学习目标:懂得进入青春期发展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
5、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性;学会区分“思维的独立”与“一味追求独特”的不同;掌握培养批判精神的方法。学习重点:发展独立思维学习难点:开发创造潜力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1.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和-方面的变化。2.进入青春期,我们的-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了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3.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 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4.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 5.创造离不开
6、-。-是创造的源泉,青春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通过-改变自己,影响世界。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1. 探究活动:观察教材10页的画面,阅读相关材料,思考: 小刚理解的“酷”是什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小刚的说法是否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为什么?2. 探究活动:阅读课本11页方法与技能,思考 为什么要讲求批评的技巧? 讲求批评的技巧需要注意什么?三、随堂练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
7、下列对思维的独立性认识正确的是 ( )步入青春期,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步入青春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培养思维独立性就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见 A B C D 2. 思维的批判性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 )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 能让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做到与众不同,与他人格格不入 能融洽人际关系,得到更多利益 A B C D 3.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下列能 体现青春的创造的是 ( ) 邓恩铭16岁就写下了“
8、男儿立下钢铁志,国计民生焕然新”的诗句 周年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爱因斯坦12岁便选择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人生之旅 中学生小玲把大量时间用作梳妆打扮上,特别在意自己的头发和着装 A B C D 4.星期天,妈妈发现周超捷将头发染成了三种颜色,还在左耳朵上带了耳环,便生气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怎么打扮得如此古怪。”周超捷不以为然地说:“你真老土!好多同学都羡慕我这新潮打扮,只不过他们没有勇气做而已。”妈妈又说了几句,周超捷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怎么打扮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你认为周超捷的想法体现了他的思维独立性吗?说说你的理由 你认为我们上初中后还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吗?为什么?
9、 请你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穿着打扮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第一目学习目标:正确认识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明确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扩大交往范围,主动与异性交往,把握交往的尺度学习重点: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学习难点:优势互补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1. 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的不同特点,学会-, 如何与-,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的影响。2. 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而且要发现对方的-,相互-,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4
10、. 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该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也不应该,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 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3. 探究活动:观察教材15至16页的画面,阅读相关材料,思考: 对于上述现象,有以下说法。你怎样看待这些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下面的描述哪些属于男性特征,哪些属于女性特征,或者兼而有之?4. 探究活动:课本17页探究与分享,思考 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 在日常班级生活中,男生女生可以为
11、对方做什么?三、随堂练1.对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B 可以淡化性别意识 C 可以锻炼交往能力 D 可以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性格 3. 进入初中后,母亲多次告诫小容,不要和男同学交往。其做法 ( ) A 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的交往必然导致早恋 B 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的交往会影响学习 C 没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D 没有道理,因为男女同学之间即使早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3.2015年5月4日,某中学举行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3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的现场,彩旗飘扬,团歌阵阵,由学校团委组织
12、的中学生“迈入青春门”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迈入青春门,走好人生路”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某校七年级班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准备开展一次以“青春期如何与异性交往”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在班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异性同学之间根本没必要进行交往。你认为此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有同学认为: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很多益处,应该给予支持。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你在班会上就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2.2 青春萌动 学案【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关系的变化,体会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积极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
13、很正常的,能够联系实际分析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意义。 3知识目标:了解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作用。 【学习重难点】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作用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异性朋友1青春期的心理萌动(1)产生: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_,这是青春期的_。(2)主要表现:在异性面前,我们有_的欲望,更加在意_,渴望得到异性的_。2与异性交往有什么重要意义?(1)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_、_,有助于我们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_。(2)与异性交往是我们_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_。只要我们_,言谈得当,_,异性之间的友谊就会成为我们_的见证。二、异性情感1正确认识和
14、对待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对异性的情感(1)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_。(2)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_、对_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_。其实,这并不是_。(3)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_,_。2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爱情需要什么?)(1)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_、_、_。(2)需要彼此_。(3)需要一定的_和共同的_。爱情是_、_、_的感情。(4)真正的爱情包含_、_、_、_和_。【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七年级学生黄华(男)越来越注意自己在同学,尤其是女同学面前的形象,而且总
15、是希望能引起女同学对自己的注意,这是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2.与异性同学交往常常会遭到其他同学的非议,异性同学之间还是不要交往的好。()3.李季说:“与异性同学交往有益于我们的成长,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要经得起这个考验,在交往时要做到内心坦荡、纯洁无瑕,为我们的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4.陈龙很想交很多朋友,可见到女同学就脸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为此,陈龙很自责,认为自己是个坏男孩。()5.前排那位女生的形象最近总是出现在小明的脑海中,以至于在课堂上连老师的提问小明都没听见,为此老师批评了他。但小明无动于衷,整天沉溺其中,无心学习。要点探究 解决问题探究一异性交往的重要意义一份男女交往
16、承诺书曾经在网上流传,承诺书规定:禁止接收或给予异性食品、礼物;禁止给异性拎书包、外套等。最爆笑的是,承诺书要求“男女交往至少保持44厘米以上”。如果违规,则会受到严厉处罚,轻则诫勉谈话,重则给予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劝其退学。你赞成学校的做法吗?请运用所学知识阐明自己的理由。误区警示青少年还不成熟,男女同学交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常的异性交往必不可少,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异性之间的纯洁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产生许多困扰,但也就是在解决这些困扰的过程中,与异性交往的技能
17、在不断提高,在交往中慢慢走向成熟。探究二正确对待异性情感安静是一名七年级女生,性格活泼开朗,热情大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最近,班上一位学习成绩较好的男生接二连三地给她递纸条,纸条上写着“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做个特别的朋友。”(1)这个男生是个“坏男孩”吗?为什么?(2)这是爱情吗?为什么?(3)安静应该怎么做呢?(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呢?微提醒青春期出现的朦胧的异性情感本身是正常的、美好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它。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课内总结 课外拓展【课堂小结】【课外拓展】男生与女生在交往过程中的原则:自然交往。适度交往,异性交往的程度
18、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真实坦诚,平等待人。避免过分亲昵,男生与女生在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不哗众取宠。了解异性同学的特点,在说话、办事时尽量考虑周全,避免伤害同学。启示:要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参考答案:【新知先学】一、1.特殊的情感体验心理萌动自我表现自己的形象肯定和接受2思维方式 情感特征 优秀品质 成长 考验 内心坦荡 举止得体 青春美好二、1.正常现象欣赏美好爱情真正的爱情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自我的成熟 道德的完善 对家庭的责任深入了解物质基础生活理想强烈稳定
19、专一尊重责任珍惜平等自律【小题反馈】12.3.4. 5. 【要点探究】探究一不赞成。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异性之间的纯洁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学校的做法限制了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伤害了异性同学之间的纯洁友谊,伤害了学生的感情,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不当行为,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探究二(1)不是。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2)这仅仅是对异性的欣赏和对美好的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
20、,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尚没有能力承担这些。(3)采取合适的方式拒绝,又不能伤害同学的感情和自尊。(4)慎重对待,理智处理。3.1 青春飞扬 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2.能力目标:提高对青春活力的理解能力,增强实现青春梦想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珍惜青春、热爱青春的情感,并为实现青春理想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成长的渴望。难点:飞翔的力量。【学习过程】新课导入歌曲导入播放歌曲青春梦想韩庚看蔚蓝的天空 有幸福的彩
21、虹/是属于你和我 编织的梦/轻轻乘着风 甜蜜的遨游/青春的梦想 手中紧握/不怕孤单寂寞 不怕泪水坠落/我要飞越世界 勇敢的承诺/坚持最初的梦 幸福在转角等候。七色的彩虹 点燃心中地悸动/闪耀的梦 照亮你和我/化成幸福的彩虹/张开翅膀 天地任我疯涌/穿越绝望 坚定地翱翔/绽放无限的笑容/青春梦想属于你和我。青春梦想属于你和我,让我们张开翅膀,坚定地飞翔,绽放无限的笑容。请带着青春的的力量,让我们青春飞扬。新课探究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成长的渴望1.青春的我们有哪些成长的渴望?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_,渴望自由、渴望_,“
2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青春的遐想有什么重要意义?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_,规划_,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青春的探索不会停止。二、飞翔的力量1.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重要性)(1)自信让我们充满_。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_,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_,获得更多的_。2.怎样做到自信?(1)_可以让我们更自信。(2)相信自己,_,_,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3.为什么要自强?(重要性)(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_。(2)自强,让青春奋进
23、的步伐_。4.怎样做到自强?(1)不断克服自己的_,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2)自强,要靠坚强的_、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_。5.青春飞翔的翅膀有哪些?激荡的_,_的青春热情,_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七年级学生李乐说:“青春的遐想就是小孩子的胡思乱想,没有实际意义。”()2.“天生我材必有用。”青春的我们要相信自己。()3.李季总是看不起自己,有些事情即使有能力也不敢尝试去做。()4.自强不息,勇于尝试,不断进步,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5.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勇于战胜自己,是自强的重要表现。要点
24、探究 解决问题探究一正确看待青春的遐想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那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青春不仅仅是用来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它更应该是用来以四十五度角俯视书籍的,让自己变成一个努力学习知识的年轻人,未来才能用知识去赚取更多的财富。记得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现在闲的同学未来会更闲,现在忙的同学未来会更忙。”这句话确实意味深长。现在的我们拥有更优越的条件,我们就应该更努力地在人生舞台上锻炼自己。青春不是拿来挥霍的,而是拿来利用的。(1)“青春的遐想,青春的期待、志愿,青春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只是孩童无知的胡思乱想吗?我们
25、应怎样看待青春的遐想?(2)“青春不是拿来挥霍的,而是拿来利用的。”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哲理小故事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梦见自己随着时光的流逝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等他意识到自己一生碌碌无为时,却已是悔之晚矣。于是,他痛苦地仰天大喊:“青春啊,回来吧!回来吧!我的青春!”这一喊使青年从梦中惊醒,他暗自庆幸自己还未沦落到那种地步,因此便奋发图强了。启示:每个人都要珍惜青春,因为青春一旦逝去,就不再来。探究二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大赛,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演奏中,小泽征尔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但仍觉得
26、不对。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1)小泽征尔大赛夺魁主要得益于他的什么良好品质?(2)青春的探索需要这种品质吗?为什么? 微提醒自信不是自负。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我们要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走向自信。课内总结 课外探究【课堂小结】
27、【课外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启示:我们要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参考答案【新知先学】一、1.充实的大脑飞翔2.理想 青春路径 二、1.激情尝
28、试与坚持潜能与活力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2.自强 勇敢尝试 不断进步3.自信 永不停息 4.弱点 意志坚持5.青春活力自信自强【小题反馈】1.2.3.4.5.【要点探究】探究一(1)不是。青春的遐想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会让我们产生自己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自己的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这是青春的探索,而且永不停息。(2)拥有青春是幸福的,我们要珍惜青春,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探究二(1)自信。(2)需要。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29、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3.2 青春有格 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探究合作的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难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学习过程】漫画导入以上三幅漫画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行为虽然会受到人们的不齿和谴责,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还经常发生着类似的不道德行为。它警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一定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绝不做触碰道德和违反法律的事情。青春有格,青春生长的我们
30、也要遵守社会规则,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新知探究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涵义“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_的就_做。2为什么要“行己有耻”?(1)青春并不意味着_,总有一些_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_。(2)我们要_,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1)有_,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2)_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_。树立_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_的事情坚决不做。(3)磨砺意志,拒绝_,不断增强_。4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1)引导我们判断_,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2)在行动之前,_愿望;
31、在行动之中,_调节;在行动之后,_效果与影响。5怎样增强自控力?(方法)(1)增强“_”的力量。(2)增强“_”的力量。(3)加强_。二、止于至善1为什么要有“至善”的追求?(怎样理解“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_,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_”追求。(2)“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_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_的精神状态。2怎样追求“止于至善”?(1)从_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2)寻找好的_、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3)养成_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_,端正自己的行为。3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1)榜样不仅是一
32、面镜子,而且是一面_。好的榜样昭示着_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2)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_,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青春的我们可以稍许肆意放纵,但尽量不要违反生活中的基本规则。()2.小明说:“知耻会伤害我们的自尊心,因此人不可以知耻。”()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能做违法乱纪的事情。()4.“止于至善”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并应为此不懈努力。()5.追求“止于至善”要立足于做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无所谓。要点探究 解决问
33、题探究一正确认识知耻之心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曾经讲过的一段话值得所有人深思。他说他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10千克的经历,靠执着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与称赞,可在自己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尽管这部电影也在本世纪初获得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但他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那是他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讲起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满脸愧疚,令人为之动容。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34、李雪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的原因是什么?(2)青春的我们需要有知耻之心吗?为什么?温馨提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知耻的观念,要视知耻为做人之根本,时时反省和检点自己。探究二正确理解“止于至善”冼家辉至善壮举镌刻城市魂他是工作第一的年轻人,凡事冲在一线,再危险都没有怕过,为救管道工人,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冼家辉,曾是三亚城市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分子,但在关键时刻,他舍生取义,挺身而出,用他的勇敢、无私与奉献,彰显了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忘初心,是冼家辉至善壮举的动力源泉。“当协警,也能够帮助很多人”,这是冼家辉选择职业的信仰,是他心中的铿
35、锵誓词。正是因为心怀初心,他才会任劳任怨,在每个危险时刻冲在前面;正是因为心怀初心,他才会不顾个人安危下井救人。他在最平凡朴实的坚守中,爆发了人性最美的光辉。为了让城市更加美好,拼上了青春汗水,甚至拼出了宝贵生命,一个“拼”字,是冼家辉至善壮举的最好诠释。摘自2016年10月30日南国都市报(1)冼家辉的壮举体现了他怎样的人生追求?(2)有人说:“至善,是最好的境界,然而至善也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到达的彼岸。因此,至善的追求也往往都是徒劳的。”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微提醒“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
36、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就要成为最好的老师;做管理,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课内总结 课外拓展【课堂小结】【课外拓展】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同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而慎独说到底其实就贵在这三个如一:言行如一,为情操
37、;心口如一,为良知;始终如一,为坦荡。启示:“止于至善”,需要慎独。慎独,既是一种态度,更在于行动。慎独,之于他人是坦荡,之于自己则是心安。一个慎独的人,心中自然绿意盎然,步步花开。参考答案【新知先学】一、1.可耻不去2肆意放纵基本规则逾越知廉耻3知耻之心真诚知耻而后勇底线法律不良诱惑自控力4是非善恶 审查监督 反思5我不要 我想要 自我监控二、1.精神境界至善实践永不言弃 2点滴小事 榜样自我省察慎独 3旗帜做人、做事力量【小题反馈】12.3.4.5.【要点探究】探究一(1)敬业而知耻的职业精神。(2)需要。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我们要知廉耻
38、,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是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探究二(1)不忘初心、“止于至善”的人生追求。(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于至善”虽然只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但我们每个人仍应为自己的“至善”追求不懈努力,从点滴
39、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真正的“止于至善”。第四课 解开情绪的面纱 第一目 青春的情绪学习目标:知道情绪的基本类型;懂得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和影响;明确青春期情绪的特点;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重点:情绪的作用学习难点:青春期情绪的特点一、预习导航【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预习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课本基础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勾画出重点知识。3.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_、_、 _ 、 _等基本情绪,还有_、_、_、_等复杂情绪。4.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_和_。 3.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包括:_;_;_;_;_. 二、合作探究【使用说明】结合课本内容和探究题,与合作伙伴在小组内或跨组讨论、展示交流自学成果、解决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组长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5. 探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