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复习题及答案参考参考答案【最新整理好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⑵》复习题及答案参考参考答案【最新整理好的】.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复习题及答案参考小抄一、填空题:1、著名的散曲套数不伏老是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 的自叙之作,作者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将自己喻为“响当当一粒铜豌豆”。2、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 李逵负荆 和 高文秀 的双献功就是以他这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3、元代剧作家 纪君祥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4、歌颂士子与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 石君宝 的曲江池歌颂李亚仙和郑元对爱情的坚贞不渝,马致远的剧作 青衫泪 也歌颂了妓女裴兴奴与诗人白居易之间的爱情
2、。5、元代剧作家 白朴 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又优雅,赢得了无数的赞誉。6、元代很多杂剧改编自唐传奇,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元稹的传奇小说 莺莺传 ,郑光祖的杂剧 倩女离魂 改编自陈玄祐的离魂记。7、明代剧作家 朱有燉 的杂剧继母大贤和关汉卿的蝴蝶梦都写了兄弟争死,继母保全前妻之子的故事,这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个题材。8、孟称舜将其古今名剧合选所选杂剧分为婉丽、雄爽两类,分别命名为 柳枝集 与 酹江集 。9、明代作家 王九思 的杂剧杜子美沽酒游春借杜甫之口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不平。10、明代徐复祚的杂剧 一文钱 刻画了一个贪得无厌、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卢至的形象,剧中还带有浓厚的佛教
3、色彩,显示出佛教对晚明文人的影响。11、明代剧作家 冯惟敏 的杂剧不伏老写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是戏曲史上首部以科举考试为表现对象的作品。王衡的杂剧郁轮袍也借唐代大诗人 王维 的故事,写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的经历,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反思。12、许潮的剧作多以文人的游宴雅集为题材,如 兰亭会 一剧写王羲之、谢安等上巳集会修褉,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风雅的倾慕”。13、明代作家吕天成的杂剧 齐东绝例 写舜父瞽瞍杀人后,舜负父而逃,以及皋陶发誓不杀瞽瞍后,舜在众人劝说下归来的故事。剧中以戏谑之笔写古之圣贤,表现了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14、“渔阳三弄”是明代作家 沈自徵 的杂剧霸亭秋、簪花髻、鞭歌妓的
4、合称,剧中借对古代文人遭遇的描写,体现出晚明文人对个性、自我的关注和追求。15、单刀会是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 的历史剧代表作,剧中突出了关羽豪迈无畏的英雄气概,并借关羽之口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沧桑之感。1、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阮大铖的 春灯谜 一剧就以十错认造成一系列的波澜,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2、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包括传奇牡丹亭、邯郸记、 南柯记 和 紫钗记 。3、南戏 白兔记 写刘知远由流浪汉而成为皇帝的故事,属于在民间颇受欢迎的发迹变泰题材。4、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又成为其他剧作的表现对象,如清代蒋士铨的 临川梦 就以戏曲形式为汤显祖作传。5、明代是中国戏曲理论发展的重要
5、时期,著名剧作家 徐渭 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南戏概论性质的专著,而王骥德的 曲律 则是一部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著作。6、清初传奇创作非常繁荣,洪昇的 长生殿 和 孔尚任 的桃花扇代表了这一阶段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7、“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是传奇 牡丹亭 中的曲词。8、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 李开先 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 武松 的故事。9、明初作家 丘璿 的五伦全备记、邵灿的 香囊记 都追步高明的琵琶记,借戏曲宣扬伦理道德,使剧本沦为道德的载体。10、南戏 王状元荆钗记 与张协状元、赵贞女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不同,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
6、爱情故事,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11、明代很多剧作家追随汤显祖讴歌真情,如孟称舜的剧作 娇红记 歌颂王娇娘和申纯至死不渝的爱情。 二胥记 则歌颂了伍子胥灭楚复仇之孝和申包胥复楚之忠。12、明代作家 沈璟 的剧作很注意对诙谐的追求,他的博笑记就是一部演“可喜可怪之事”,“俱可绝倒”的作品。13、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 关汉卿 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龙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14、清初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剧作家,以戏曲来反映现实政治和平民生活,李玉、朱素臣等合作的 清忠谱 是其代表作之一,剧中反映了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阉党魏忠贤
7、的斗争。二、名词解释:1、院本:戏曲名词,指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也是北方的宋杂剧向南方的元杂剧过渡的一种形式。演出时用五人,作品都已失佚,仅南村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七百余种。元以后亦称宋杂剧为院本,以别于元杂剧。或泛指短剧、杂剧、传奇等等。2、元曲“四大家”:对元代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合称。一般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或称“关马郑白”。见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何良俊回友斋从说。3、董西厢:在金代,一位下层文人董解元(解元,是金元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利用当时流行的诸宫调形式所写的一本西厢记诸宫调,即为“董西厢”。4、大雅堂乐府:汪道昆的高唐梦、王湖游、
8、远山戏、洛水悲四种,都是一折短剧,全称大雅堂乐府。内容都是借传说来写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高唐梦叙写楚襄王梦中会见巫山神女,题材本自宋玉的高唐赋;王湖游述越王勾践平吴之后犯忌功臣,范蠡见面勇退,偕同西施归隐太湖的故事。远山戏取材于汉京兆尹张敞沉溺伉俪之乐,为妻画眉的故事。洛水悲写甄后之魂化为洛水之神,与曹植了却相思债的奇遇。作品以闲适与雅情为表现中心,以杂剧为游戏。1、鸣凤记:为王世贞门人所作,其中“夫妇死节”一出为世贞亲笔。剧本表现明嘉靖时夏言、杨继盛、邹应龙、林润等十位忠义之士与奸臣严嵩父子的斗争。剧本虽以政治时事为创作对象,但在情节的组织安排上,注意了对事实的剪裁与组织。鸣凤记作者在严嵩父
9、子伏法后不久,就把这一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搬上了舞台,开启了此后的时事剧创作。2、吴江派:沈璟对音律的重视,对本色的提倡,得到了当时身后不少剧作家的响应,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流派吴江派。主要作家有沈璟、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子令、范文若、卜世臣等人。其中吕天成、卜世臣等更是“衣钵相承,尺尺寸寸宁其榘矱者。”3、明传奇:4、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收录于永乐大典的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戏文,较多地保留了原始面目。张协状元是一本负心剧;宦门子弟错立身写豪门出身的延寿马与戏剧演员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小孙屠表现的重现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三、简答题:1、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
10、解答: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一般为一本四折;有的剧有楔子,剧本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戏又由曲词、宾白和科范三个部分组成。折,同一宫调的一套曲了唱完为一折,“折”是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同时也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楔子,指四折之外的一个短小独立的段落,它的作用是弥补四折的不足,紧密结构。题目正名,放在剧本的后面,通常是用二句或四句对句概括全剧的内容,而最后一句为剧名。曲辞是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辞的前面标明宫调与曲牌名称,如正宫端正好,对曲辞作出韵律的要求。宾白,简称为白,是剧中人物的道白。科范,又简称科,是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元杂剧的角色分工:一本戏中主唱者为正色,男主唱
11、称正末,女主唱称正旦。在演出时,一本戏主有主角独唱,正末唱称为末为,正旦唱称为旦本。除正末、正旦外,还有副末、贴旦、净、孤等。2、简述孟称舜的花前一笑和卓人月的花舫缘的异同解答:孟称舜的花前一笑,写唐伯虎为娶一笑留情的沈公佐的养女,不惜做沈公佐之子的佣书。卓人月认为“易奴为佣书,易婢为养女”,“反失英雄本色”,于是花舫缘仍改为唐伯虎卖身为奴,终娶得一笑留情的婢女。孟、卓二人同样关注才高零落的唐寅,同样赞赏唐寅的风流才情,他们同样在剧中表达沦落的感叹。但是孟称舜更关注的是唐伯虎不遇后的自放于诗酒风流。卓人月突出了与仁途的对比,更偏重失与得的互补。不但如此,卓人月还进一步表现了唐伯虎的笑傲中亦有的
12、闲愁,他卖身为奴,费尽心机以期相见,尝遍忧煎,始得成功。卓人月由唐伯虎之境遇,不但写出了自身不遇的感慨,而且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的认识。1、简述梁辰鱼的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解答:首先,浣纱记是最早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其次,浣纱记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代表了明清传奇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并在此后的文人创作中,得到更多的发挥。第三,浣纱记写吴越的兴亡,而以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贯穿其间,对后来的传奇创作有很大的影响。2、简述南戏与北剧的差异。解答:首先,在剧作的内容上,南戏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娱人,为了吸引观众,作品往往叙事性强,抒情性弱,表达的是下层民众共有
13、的“情”,作家的主体意识在剧中表达得不强烈。在剧作的主要人物身上,很难看出作者本人的影子。而北剧作家对他们来说,编写剧本既是娱人,也是自娱,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抒情多于叙事,剧中的人物形象,除了正色外,一般也比较单薄。剧本中作家的主体意识也比较强烈,在剧中人物的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认识与感慨。其次,在语言上,南戏的曲文宾白,多口语俗语,俚俗无文采。而北剧的语言则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再次,南北剧作者在身份上的差异,也带来音乐曲律上的差异。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且受方言的影响,用韵混乱。而北剧作家熟悉声律韵律,在撰写剧本时重视曲律,在宫调、用律方面均有其规范。四、论述题:1、试析关汉卿杂剧
14、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解析:窦娥冤是把寡妇作为关注的中心的。剧中的女主角窦娥是一年轻的寡妇,她性格刚烈,本性善良。在剧本中,关汉卿透过窦娥这个弱者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黑暗与不公的愤怒。窦娥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代表了社会上最普通不过的、顺从命运安排的寡妇们。在关汉卿的笔下,窦娥严守当时的道德、孝顺,坚持好女不嫁二夫。但就是这样一个立志要遵从社会道德的女人,却被这个社会以违反道德的罪名给毁了。即信守道德的窦娥,被这个社会以“毒死公公”的罪名处以了极刑。作者对现实的批判经由窦娥的形象,经过这样一个充满悖论的情节表达了出来。在法场上,当窦娥注定要冤屈而死时,面对刽子手发下了三桩大愿。人虽然就
15、要被处死,但她的内心是不屈服的。她要复仇,她悲愤填膺,她对天地提出指责。她指斥天地的不分清浊是非,欺软怕硬。慨叹百姓的有口难言。这使窦娥的抗争达到了高潮,也充分展示了她刚烈的一面。在公堂上,窦娥怕打坏了婆婆,屈招是自己所为。在绑赴刑场时绕道而行,是因为怕婆婆看到而伤心。这又充分展示了她善良、孝顺的一面。2、试论阳明心学对徐渭杂剧四声猿创作的影响。解析:明王朝建立之初,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带来了以颂赞为主旨的典雅文学。为了打破文学创作的平庸,前后七子以复古相号召,可同时也表现出模拟古人的弊端。晚明文坛张起的“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文学上拟古向求真的变化,与哲学上阳明心学的流行紧密联系。徐渭正处在
16、求真代替拟古,阳明心学盛行的关键时期,他对王学的尊崇、崇尚“三教合流”,融通互补。第一,在理论上,徐谓把禅悟引入了戏曲批评,“填词如作唐诗,文既不可,俗又不可,自有一种妙处,要在人领解妙悟,未可言传”。第二,在创作上,取用、改编佛教教义,融入佛教思想。讲求“良知”。创作中注意对抒情“度”的把握,讲求事情的合“义”性与道德的约束力。论文崇尚真情,讲求剧作的“本色”和创作的发乎真情,独出机杼。第一,戏曲阐明心志,人物融入真实体味,(现实性和个性化)。在西厢序中,徐渭提出“本色”、“相色”的概念。第二,剧作形式上不拘泥于元杂剧的固有形式:首先是长度的随情之所至。狂鼓史全剧不分折出,翠乡梦、雌木兰均为
17、二出,女状元五出。第二,是韵律上的自我作祖。翠乡梦两出均用双调全套,且曲牌相近,从表现剧情的角度看,大致相同的音乐,正好渲染前生与再生的联系。从音乐的安排看,是对传统的一大突破。此前的杂剧剧本中尚未见有如此的处理。徐渭之后,元杂剧的创作格式真正被打破,明代杂剧完成了它的蜕变,杂剧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试析汤显祖是如何通过杜丽娘形象的塑造来体现自己对“情”的追求的解析:在牡丹亭传奇中,汤显祖把对真情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他所写的“情”是爱情,男女之情,也是生命中所有真诚的情感。杜丽娘梦见情人就一“灵”住,死死不放,表现出对爱情的热烈向往。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是坚决的、主动的。“这般花花草草由人
18、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她为追求梦中情人而死去,并在阴间继续跟寻,为钟情一生,终于因情而复生,在现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儿梦中人”。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不同于以往爱情剧本中的任何一位女主角,她不是在现实的感情中苦恼,而是为梦境而痛苦。她不是死于爱情的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的渴望。杜丽娘的生活受束缚,行动受到太多的约束,但“情”可以超越现实存在,超越时间和空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真情是无法为常理所规定和限制的。在牡丹亭剧本里,汤显祖体现了道德层面,既写青春的觉醒,写对真情的执着,大胆的追求。而杜丽娘对父母的深爱在剧本里也一再得到体现:无论是死前的拜谢母亲,还是在阴间望乡
19、台的眺望,或者还魂后闻说金军进犯时对父母的焦急牵挂,都显示了杜丽娘的赤子之心。杜丽娘是一个具有至情、执着于的理想的女子,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也是剧本的一个突出成就之所在。2、高明的琵琶记被誉为“词曲之祖”,试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解析:高明的琵琶记,在他的创作中明确提出了“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思想,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作用,努力尝试把戏曲这种“小道”提升到教育工具的地位。再以他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南戏的文学品位,“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进与古法相参,卓乎不可及已”。琵琶记剧中蔡伯喈牛府奢华生活与赵五娘乡下凄苦生活的成功对比、穿插,确立了双线结构在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中的地位,几
20、乎成为南戏及传奇创作的基本结撰方式。在内容方面,琵琶记虽仍以婚姻、家庭为题材,但不再是对文人负心的批判,不再是对文人忠贞爱情的歌颂,而是通过蔡伯喈的事故引发了人们对文人“婚”与“仕”的道德反思,表达了文人心中一种普遍的人生困惑。在琵琶记中高明重新塑造了蔡伯喈的形象,他一次又一次的妥协、服从,不但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而且使蔡伯喈本人也因此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剧本对蔡伯喈形象的改变,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贤孝,但另一方面也使剧本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如果说南戏赵贞女从伦理的角度探讨了蔡家悲剧的原因,那么琵琶记则突破了伦理的范围,进而对世俗追求的功名利禄,对朝廷的威与权提出了批评和思考。最后的结尾,我
21、们可以读到的忠与孝的矛盾,是功名利禄的虚幻。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期末简答题总复习概要站长的话:所列的简答题答案,仅仅只是答题纲要。回答时应该适当展开。一、元明戏曲部分1、简述元杂剧繁荣的原因答:宋金元经济和城市的持续发展繁荣;文人地位的变化;戏剧艺术发展自身的延续性。2、举例简述元杂剧初、中、晚三个时期各自的特点答:初期:特点是作者大多经历过朝代变革的沧桑,而且熟悉舞台演出;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具有悲剧精神的文学作品,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语言以本色为主,本色传统由此奠定。中期:特别是文人色彩进一步加强,爱情剧更关注爱情本身,神仙道化剧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精神归宿的思考探求。文
22、人事迹剧则表达出当代文人的感慨。艺术风格上文采派占据主导地位。如王实甫、郑光祖等。晚期:特点是内容上道德色彩较浓,语言上以本色为主;形式上表现出北剧和南戏的交流。3、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特点答:一般一本四折,有的剧本有楔子(四折之外的独立小段落);末尾有题目正名;每一折由曲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言语,简称“白”)、科范(说明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及音响效果等,简称“科”)三部分组成。4、简述不同时期杂剧创作的特点答:更生期(明初至嘉靖):这一时期的杂剧创作可分两个阶段,一是明开国至成化年间,特点是:A、有名氏作家很少;B、杂剧创作与宫廷、藩府联系紧密;C、剧本内容上继承元杂剧后期的说教特色,同时增加
23、了娱乐内容;D、语言表现出华丽雅致的倾向;E、剧本体制上,受南戏影响有而所突破。二是弘治到嘉靖年间。特点是:内容上,用杂剧来表现个人的胸怀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牢骚;形式上比较随意。繁荣期(隆庆以后):特点是:形式上折数不定,主唱者不限于一人;内容上,多写文人乐道的雅事趣闻;人物形象,多为聊渊明、苏轼、杨慎、唐寅等文人。5、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休的地位明显上升。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
24、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6、简述关汉卿窦娥冤、蝴蝶梦、调风月、单刀会的故事情节答:窦娥冤描写对社会黑暗和不公的愤怒;蝴蝶梦对贤德继母进行颂扬;调风月中对侍女内心进行挖掘,引发对人性的思考;单刀会则叙说了正统的历史观和沧桑的历史观。鲜明的儒家思想,借助杂剧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是关汉卿剧作典型的思想特征。7、简述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答:浓郁的抒情性:A、曲辞的缠绵悱恻、细腻传情;B、以梧桐为中心的剧情结构;唐明皇专情情人形象的塑造。8、以第三折为例,分析赵氏孤儿是如何组织戏剧冲突的?答:作者通过程婴、屠岸贾、公孙杵臼之间复杂的关系,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制造悬念,把冲突推向高潮。值得注意的是
25、,剧中的孤儿搜出以后,屠岸贾挥剑将婴儿砍作三段,作者利用这样的情境写人物在遭受极大困难时的复杂感情。搜出婴儿,消除了屠岸贾对自己的怀疑,赵孤得救,全国的婴儿得救,但自己的亲生儿子却遭到杀戮,内心悲痛却又不能表现。作者这时借助科介来表现程婴的内心。应该说赵氏孤儿在冲突的组织上充分利用了故事所提供的表现空间。9、石君宝的曲江池与唐传奇李娃传的主题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一不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答:杂剧曲江池较之小说李娃传做了很大的修改。在作品的主旨差异上表现为:石君宝在曲江池里,把唐传奇对文人轶事的描写,变成了士子与妓女爱情的歌颂。于是李娃故事便成为元代很有代表性的题材书生妓女题材中的一分子,这使得剧本
26、在道德方面的意义更加突出了。与唐宋两代文人相比,元代文人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许多文人与倡优关系密切,亲身参加杂剧的创作、演出。他们在倡优那里获得尊重与理解,以往认为卑贱的优伶、妓女,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元代文人的知音。而元代文人便也在自己的作品里借歌颂书生与妓女的爱情,借妓女对书生的知赏与爱恋,来书写自己的感慨,填补自己在现实中的失落感。石君宝笔下的李娃故事,正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10、试举例说明关汉卿和马致远剧作在精神实质上的差异答:关汉卿与马致远比较,两人虽然同为下层文人,却在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关汉卿在精神上更接近平民百姓,更关注社会下层的生活,也正因如此,他的杂剧更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社会生
27、活,剧本中也多以下层民众为主角,比如窦娥冤以童养媳与高利贷者为主角,表现了一个童养媳的悲惨遭遇。马致远在精神上体现了更多的士大夫气息,更多地受到了全真教的影响。马致远在他的作品中,更关注士人的状况,更多地探讨精神的归宿,对神仙道化剧情有独钟。比如,在他现存的杂剧中,荐福碑写士人不遇的坎坷,倾诉沦落文人的悲哀。这是马致远与关汉卿剧作的一大区别,也是马致远士大夫色彩的重要体现。11、试结合作品分析马致远剧作在内容和曲辞上的特点答:在内容上,马致远在他的作品中,更关注士人的状况,更多地探讨精神的归宿,对神仙道化剧情有独钟。在曲辞上,马致远杂剧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主要在其曲辞的写作,其曲辞风格在元代是领
28、袖群英的大家。他的曲辞,有豪放的一面,但在豪放中有一种清逸、爽拔之气,韵味悠长。12、试以对石君宝曲江池的改编为例,分析朱有燉剧作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答:朱有燉对儒、释、道三教均抱持肯定的态度,但在对三教的肯定中,儒教仍是最基本的。作为皇室的一员,虽有政治上的倾轧,但对政权的维护则是至为重要的。加之朱有燉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故面对儒家道德伦理的赞扬、关注,对戏曲教育作用的重视,贯穿了朱有燉的剧作。尤其是那些表彰贞节忠顺的作品。曲江池是朱有燉改编石君宝作品而成,原因是因为朱有燉觉得石君宝原作在思想教育作用上有所欠缺,才重新创作曲江池剧本的。在改编中,朱有燉沿袭了元杂剧所确立的歌颂李郑忠贞爱情的
29、主题,故事的发展脉络与元杂剧大体相同,但也有不少差异。这些差异的共同指向是对道德操守的关注。 13、结合作品简述朱有燉杂剧的艺术成就答:语言相互生动,并能因情节人物的不同而加以恰如其分的表现;对元杂剧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探子报告等)的纯熟运用; 对元杂剧独唱体制的突破,增加了双唱、众唱、接唱等多种方式。 14、试举例说明康海和王九思剧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到见解答:形式上,王九思的中山狼院本开启了明代短剧的创作。内容上,寓言作品的创作,如康海的中山狼;对个人感受的关注,如王九思的沽酒游春;对道德的重视,如康海的王兰卿真烈传。 15、简述孟称舜的花前一笑和卓人月的花舫缘的异同答:孟称舜的花前一笑,
30、写唐伯虎为娶一笑留情的沈公佐的养女,不惜做沈公佐之子的佣书。卓珂月认为“易奴为佣书,易婢为养女”,“反失英雄本色”,于是作花舫缘,仍改为唐伯虎卖身为奴,终娶得一笑留情的婢女。孟、卓两人同样关注才高零落的唐寅,同样赞赏唐寅的风流才情,他们同样在剧中表达沦落的感叹。 但在对这同一题材的创作中仍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孟称舜更关注的是唐寅不遇后的自放于诗酒风流,卓珂月则更强调人生的“哀乐依倚”。唐伯虎虽才高沦落,但却免去了从政之苦。由此看来,卓珂月更突出了与仕途的对比,更偏重失与得的互补。不但如此,卓珂月还进一步表现唐伯虎笑傲,中亦有闲愁。他卖身为奴,费尽心机以期相见,几遍忧煎,始能成功。在这个剧本中,
31、卓珂月由唐伯虎的风流韵事,不但写出了自身不遇的感慨,而且表达了他对人生死生悲欢的认识。 16、简述宋元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答: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 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17、简述南戏与传奇的差异答:创作主体和演出对象:南戏多由艺人和书会才人完成,演出对象是一般民众;传奇多由文人创作,不仅在民间戏台上演出,还搬演于文人雅座上。 题材内容:南戏多表现家庭伦理和婚姻问题;传
32、奇则表现出对历史、现实的关切,对个性、情感的张扬; 体制:南戏体制不规范,语言俚俗,音乐和表演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传奇体制规范,角色扮演上较南戏有所突破。18、简述传奇剧本体制的特点答:剧本不再标题目,将题目换成副末开场后的四句下场诗;剧本“分出标目”;剧本分卷;每出的四句下场诗被普遍采用。19、简述从张协状元到错立身和小孙屠,南戏发生了哪些变化?答:内容上,从反映中举士人的婚变负心转而歌颂士子们对爱情的坚贞,以及家庭伦理、兄弟之情。 艺术表现上,A、无谓的插科打浑明显减少;B、曲辞由俚俗转向诗化; 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明、丰满。20、结合作品,分析四大南戏所体现出的南戏的发展变化答:内容上,荆钗记
33、、拜月亭赞扬文人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坚贞,杀狗记表现家庭伦理,白兔记写发迹变泰,既贴近民间,又有文人渗透的痕迹。 形式上,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后世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21、简述梁辰鱼的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答:是最早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其中一些出在后世久演不衰。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代表了明传奇的一个重要主题,并在后来的文人创作中得到了更多发挥。以政治和爱情相结合,开创了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手法,对后世传奇创作有很大影响。22、试分析鸣凤记“灯前修本”和“夫妇死节”两个片断答:23、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答:内容上注意表现
34、市井生活;注意世风,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二、明清小说部分1、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答:短小,语言精练,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写人物,尤特别注意于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2、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形象体现出了哪些时代特征?答:金瓶梅塑造了西门庆这样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历史内容和时代特色的典型形象。而围绕西门庆家庭内外的活动,金瓶梅广泛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和世风的堕落。3、举例简述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时代内容答: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新特点,主要是市民(特别是商人)
35、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小手工业者依靠劳动发家致富。爱情婚姻小说中表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这主要有两类。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另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或以喜剧结局来否定礼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揭露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这也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描写恶霸压迫人民,如灌园叟晚逢仙女;另一类通过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揭露其凶残阴险的本性,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4、举例简述聊斋志异中的作品采用了哪几类形式体制?答: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志怪短书;纪实
36、性的散文小品。5、在确立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范围时,应该考虑的三个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必须是写人的,以人为中心;必须有故事,有情节,反映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矛盾冲突;必须有非纪实性的特征。6、为什么说古代的史传文学和寓言故事对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它们都不是小说本身,它们和小说文体的异同主要是什么?答:寓言故事和小说都重视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于说明,而小说则要通过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生活、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史传文学和小说都重视叙事和人物描写,但史传文学要符合史实,不容夸饰、虚构,而小说则离不开夸饰和虚构。7、搜神记中的阮瞻一篇,基本内容是什么?它说明了志怪小说的什么特点?答:阮
37、瞻一篇,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有鬼论和无鬼论的斗争是很激烈的,而这篇故事却有意让无鬼论者阮瞻吃了败仗,用“事实”来说明鬼确实是存在的。志怪小说具有以下特点:将神鬼怪异之事当作信史来写,缺乏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短小、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注意描写人物。但内容简单,艺术上比较粗糙。8、明清传奇和唐传奇有什么样的区别?答:唐传奇文言短篇小说,明清传奇长篇戏曲。9、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真正走向成熟?答: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由神怪走向现实,反映了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10、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答:创作目的与唐传
38、奇有很大的不同,是为了满足听众的文化娱乐需要;题材内容上几乎都是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作为听众的市民阶层的生活)的;表达根据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白话,通俗性是其最鲜明的特色;故事性很强,有头有尾,线索清楚,生动曲折;注意写人物,特别注意展示人物的命运;在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开头常有“人话”,中间或结尾常穿插诗词韵语。11、明清小说繁荣的三个标志是什么?答: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经完备成熟,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作家辈出,名作如林;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表现手法上,都已经成熟。12、在明清长篇小说名著中列出四部代表作,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种小说类型?答: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
39、演义;英雄传奇小说,如水浒传;神魔小说,如西游记;人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13、简要谈谈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答: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有训诫的传统,同时又强调小说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的传统。14、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在诸葛亮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在诸葛亮身上,非常突出地体现了“恩义”和“忠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理想境界。诸葛亮出山本身,就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此后他一生的行动,就是报答刘备的这种
40、“恩情”,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例证:白帝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事必躬亲)15、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三大战役是指什么?有什么样的异同?答:三大战役: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平定北方,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彝陵之战,刘备伐吴惨败,蜀汉开始衰亡。三大战役的相似之处:都用火攻,都是以弱胜强。三大战役的不同之处:交战双方特点不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所面临的矛盾不同,强弱转化的过程不同。16、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例,说明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答:17、从武松的哨棒和林冲的解腕尖刀说明水浒传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答:18、西游记的故事内容
41、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答:第一部分:一至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三界的故事,为下文描写取经路上惊心动魄的战斗作准备和铺垫;第二部分:八至十二回,写唐太宗入冥,交代取经故事的缘起,是一、三部分间的过渡;第三部分:十三至一百回,写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是小说的主体。19、试简析孙悟空“强者为尊”思想的时代特色。答:孙悟空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对立的“强者为尊”思想,是带有新的时代特色的市民意识的表现。孙悟空要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要求对人和人的才能的尊重,也与当时出现的对人的个体价值与人格的肯定这样的自觉意识有关。20、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表现在哪些
42、方面?答:其典型意义表现为:A、他的首要特点是贪财,这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商人的突出特征。B、他的第二个特点是贿赂权奸,交结官府,以此获得权势,进而获取暴利,这是当时商人同封建势力结合产生的市侩的典型特征。C、他的第三个特点是好色纵欲,这揭示了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21、李瓶儿性格的简要分析答:痴情是李瓶儿性格的主要内容,痴情的满足也就成了她生活追求的重要目标。李瓶儿的悲剧可以说是一个痴情者的悲剧。李瓶儿有很强烈的情欲,或者可以说她是一个情欲型的女人。但她又跟潘金莲不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淫欲而可以不择对象、不择手段,她还真心希望得到一个人妻所应该得到的男人的关爱和体贴。她是一个十分感情化的人,她
43、的人生选择为强烈的情人所左右,缺乏理性的考虑。也正因为情欲,使得李瓶儿在进入西门庆家庭后,其性格由原来的凶狠残忍而变得温顺宽厚。对生活的满足,使她锋芒内敛。李瓶儿因得到西门庆的宠爱而遭祸,这是由她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她的悲剧命运,是那个制度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她所无力改变的,她成了以男权为中心的一夫多妻制度下妻妾争宠的牺牲品,这确实是很可悲可叹的。22、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反映的“情”与“理”的矛盾及其时代意义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反映的“情”与“理”的矛盾,实际上是杜十娘悲剧真正的社会根源。李甲贵族公子的身份使他必须遵守封建礼教,但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感情。因此
44、,从一开始,李甲就面临着封建礼教与杜十娘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最终在“情”与“理”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而背弃了杜十娘的爱情。而杜十娘与孙富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实际上孙富却是借助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取得了胜利。而杜十娘对李甲“发乎情,止乎礼”的控诉,正因此而显得深沉凝重,悲愤有力。23、儒林外史中的真儒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局限?答:特点:第一,鄙弃功名富贵,不热衷于科举考试,不愿意出来做官。第二,自由独立,狂放不羁,不为封建礼教所束缚。局限:这些人物身上也承袭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精神负担,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所谓真正的正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德治仁政的理想。24、简说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中
45、对比手法的运用答: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是儒林外史讽刺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范进中举一回里,就有许多出色的对比描写。比如范进中举前门庭冷落和中举后门庭若市的对比。其中最精彩的是胡屠户前后两次贺喜的对比。同是贺喜,但那礼品的规格和送礼时人物的身姿意态,却因秀才与举人之别而迥然不同。对比之中,不仅写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且人物的卑劣的灵魂也被和盘托出了。25、儒林外史的结构有什么样的特色?应该如何评价?答:26、应该怎样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答:贡献在于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结局,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的小说,而且基本保持了前八十回的悲剧气氛,矛盾冲突的发展和人物处理,也大致符合曹雪芹原意。缺点在于宝黛性格与前八十回有不符之处,而贾府家道复初的结局也与曹雪芹构思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合,艺术上也较为逊色。27、简说近代小说发达局面形成的原因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新小说理论的兴起;印刷业的发达,报刊杂志的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