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题库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题库10.doc(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医护理学题库10中医护理学题库10中医基础练习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1 热深厥深的证候,投以清热药治疗属于哪种治法:A . 正治B . 反治C . 治标D . 扶正E . 和解2 决定中医临床病证虚实变化的是A . 气血的盛衰变化B . 气机升降出入的失常C . 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D . 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E . 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3 肾在五季为:
2、A . 春B . 夏C . 长夏D . 秋E . 冬4 “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 . 脾虚腹胀B . 血枯经闭C . 气郁胀满D . 肾虚癃闭E . 阴虚便秘5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A . 既病防变B . 治病求本C . 调理脏腑D . 调理气血E . 三因制宜6 下列各项中,与阴阳相互转化相关的是A . 有条件的B . 无条件的C . 绝对的D . 相对的E . 必然的7 具有温煦脏腑作用的阳气,中医学称之为:A . 少火B . 壮火C . 虚火D . 实火E . 内火8 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 . 润下B . 稼穑C . 从革D . 曲直E . 炎上9 属于阳
3、中之阳的时间是:A . 下午B . 后半夜C . 前半夜D . 上午E . 以上都不是10 下列各证,应选用“寒因寒用”治疗的是A . 实寒证B . 虚寒证C . 真热假寒证D . 真寒假热证E . 寒热错杂证11 “气有余便是火”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A . 推动作用B . 温煦作用C . 防御作用D . 固摄作用E . 气化作用12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A . 比较B . 演绎C . 类比D . 试探E . 反证13 阳损及阴的病机,主要是指:A . 阳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拒阴于外B . 阳气虚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C . 阳气不足,不能制阴,导致虚寒内
4、生D . 外感温热阳邪,伤及阴液E . 阳气虚损,气化不利,水湿阴寒病邪积聚14 可致“首如裹”的邪气是:A . 风邪B . 寒邪C . 暑邪D . 湿邪E . 燥邪15 风性主动,在临床上常见:A . 恶寒无汗B . 眩晕抽搐C . 鼻塞喉痒D . 关节屈伸不利E .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16 因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所致水肿病证的病理状态应是:A . 虚实错杂B . 至虚有盛候C . 实中夹虚D . 由虚转实E . 虚中夹实17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 . 足少阴肾经B . 手阳明大肠经C . 足阳明胃经D . 足少阳胆经E . 足太阴脾经18 不属于五行生克规律来确定的治法是:A . 培土生
5、金B . 引火归原C . 滋水涵木D . 扶土抑木E . 佐金平木19 属于相侮的是:A . 心病及脾B . 脾病及肝C . 脾病及心D . 脾病及肾E . 肾病及肺20 将水谷精微布散于皮毛的脏是:A . 心B . 肺C . 脾D . 肝E . 肾21 七情致病首先影响的是A . 脏腑B . 气机C . 血液D . 经脉E . 气血22 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是:A . 出血量多B . 出血颜色鲜明C . 出血量少D . 出血伴有血块E . 出血色淡质清稀23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属的治法是A . 逆治法B . 从治法C . 治标法D . 反治法E . 三因制宜24 调节腠理开合的气是:A
6、. 肺气B . 营气C . 卫气D . 中气E . 肾气25 被称为“胃之关”的藏是A . 肝B . 肺C . 脾D . 心E . 肾26 下面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A . 蛔厥证B . 脾虚腹泻C . 阳虚外寒D . 阴虚内热E . 气血双虚27 下列各项中,与肝血虚无关的症状是A . 关节拘急B . 肢体麻木C . 肌肉喟动D . 手足颤动E . 颈项强直28 所谓“阴中求阳”,指的是A . 阴阳双补B . 壮水之法,以制约阳亢C . 在补阴剂中适当佐用补阳药D . 在补阳剂中适当佐用补阴药E . 扶阳益火之法,以制约阴盛29 最易耗气伤津的邪气是A . 风邪B . 燥邪C .
7、湿邪D . 暑邪E . 寒邪30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 经别B . 经筋C . 皮部D . 经脉E . 别络31 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流失,主要依赖气的功能是A . 温煦作用B . 推动作用C . 防御作用D . 固摄作用E . 气化作用32 水液运行的通道是A . 经脉B . 络脉C . 腠理D . 三焦E . 气门33 “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是:A . 痰浊壅盛B . 邪气亢盛,正气未衰C . 气血瘀滞D . 脏腑功能紊乱E . 水液贮留34 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A . 阴中之阴B . 阴中之阳C . 阴中之至阴D . 阳中之阴E . 阳中之阳35 下列与情
8、志抑郁关系密切的是A . 心神失常B . 肺气虚弱C . 肝失疏泄D . 肾精不足E . 脾失健运36 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作用的是:A . 十二经别B . 十二经筋C . 十二皮部D . 奇经八脉E . 十五别络37 下列哪项不属于“内生五邪”:A . 内风B . 内湿C . 内暑D . 内燥E . 内寒38 发病的重要条件是A . 正气不足B . 邪盛而正未衰C . 邪气D . 正气与邪气的斗争E . 正衰邪盛39 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A . 气候因素B . 地域因素C . 饮食习惯D . 生活与工作环境E . 体质与精神状态40 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A . 脾B . 大肠C
9、 . 小肠D . 胃E . 三焦41 久泄脱肛和胃下垂都可采取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所反映的是A . 辨证论治B . 同病异治C . 辨征而治D . 辨证论治E . 辨病而治42 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 . 督脉B . 带脉C . 任脉D . 阴维脉E . 阳维脉43 肺的阴阳属性是A . 阳中之阳B . 阳中之阴C . 阴中之阳D . 阴中之阴E . 主气属阳44 生命物质系统中根源于肾的气是:A . 宗气B . 元气C . 卫气D . 中气E . 营气45 足少阴肾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是A . 外侧前缘B . 外侧中线C . 内侧前缘D . 内侧中线E . 内侧后缘46 “塞因塞用”
10、的治疗法则,适用于治疗:A . 虚实夹杂证B . 真实假虚证C . 真虚假实证D . 表实里虚证E . 以上都不是47 中医学认为,发病的重要条件是A . 正气不足B . 邪气亢盛C . 邪气D . 正气与邪气的斗争E . 正衰邪盛48 “阴中求阳”治法的病理基础是A . 阴偏胜B . 阳偏胜C . 阴偏衰D . 阳偏衰E . 阴阳两虚4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A . 六腑之大肠B . 五体之皮毛C . 五志之恐D . 五化之收E . 五色之白50 以下哪种说法有误:A . 肝者,将军之官B . 肝藏血,血舍魂C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D . 肝主身之血脉E . 人卧血归于肝51 读
11、医随笔称为“动气”的是:A . 肾气B . 元气C . 宗气D . 营气E . 卫气52 为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内脏是A . 胆B . 胃C . 膀胱D . 三焦E . 大肠53 按照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脾病传肾”的发生机制是A . 相克B . 相侮C . 相乘D . 母病及子E . 子病犯母54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主要取决于A . 禀赋的强弱B . 合理的饮食C . 邪正的盛衰D . 邪气的性质E . 感邪的轻重55 喻昌所论的“内气”是指:A . 元气B . 宗气C . 营气D . 卫气E . 中气56 脾病传肾是属于:A . 相克B . 相侮C . 母病及子D . 相乘E . 子病及
12、母57 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中起根本作用的是A . 调畅情志B . 调节血量C . 调畅气机D . 疏通水道E . 促进脾胃消化吸收58 阴阳双方盛衰悬殊,阴阳之间不相维系,可出现:A .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B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C .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D . 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胜E .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59 造成着痹的主要邪气是:A . 寒邪B . 风邪C . 热邪D . 湿邪E . 燥邪60 症见心烦、失眠、口舌痛、急躁易怒、目赤等可诊为:A . 心肝火旺B . 心肝血虚C . 肝郁犯脾D . 心肾不交E . 水火未济61 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是:A . 中气B . 营气
13、C . 卫气D . 水谷精气E . 脏腑经络之气62 起于季胁部的经脉是:A . 带脉B . 足厥阴肝经C . 足少阳胆经D . 足太阴脾经E . 足阳明胃经63 中医五脏中,被称为“华盖”的脏是A . 肝B . 心C . 脾D . 肺E . 肾64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A . 表现B . 物质C . 基础D . 结果E . 形成65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A . 肺主一身之气B . 肺司呼吸C . 肺主宣发和肃降D . 肺朝百脉E . 肺输精于皮毛66 五脏与五体相关,肾在体的是A . 皮B . 脉C . 内D . 筋E . 骨67 最早提出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
14、论体系的医家是A . 王孟英B . 吴鞠通C . 薛生白D . 叶天士E . 吴又可68 下列各项中,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A . 心主血脉B . 肺朝百脉C . 肝主藏血D . 脾主统血E . 肾主纳气69 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A . 提高治愈率B . 尽早确立治疗方法C .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D . 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E . 以上均不是70 “寒者热之”的所属的治法是A . 反佐法B . 正治法C . 反治法D . 从治法E . 扶正法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1分)1 肝疏泄功能失常,在情绪方面的改变主要是:A 惊恐不安B 心神不定C 急躁易怒D 心情抑郁E 悲伤忧愁正
15、确答案:C,D 考生答案:2 属于发病类型的是A 徐发B 感邪即发C 伏而后发D 继发E 复发正确答案:A,B,C,D,E 考生答案:3 下列各项中,属于阴偏衰的是A 精血津液不足B 滋养、宁静功能减退C 阳气相对亢盛D 阳热偏盛而伤阴E 五心烦热,盗汗正确答案:A,B,C,E 考生答案:4 藏象学说的形成是基于:A 古代的解剖知识B 五行学说的引入C 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D 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E 精气学说的渗透正确答案:A,C,D 考生答案:5 既是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的是指:A 六淫B 瘀血C 戾气D 血瘀E 痰饮正确答案:B,E 考生答案:6 属“间脏传”的脏腑传变是:A 肾病及心
16、B 肺病及肝C 心病及肺D 肝病及肾E 肾病及肺正确答案:D,E 考生答案:7 可用于治疗阳偏衰的治法是A 阴中求阳B 阳病治阴C 阴病治阳D 阳中求阴E 阳病治阳正确答案:A,C 考生答案:8 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扰动神明,重者可见:A 头昏头重B 狂躁不安C 痴呆无语D 胸闷心悸E 神昏谵语正确答案:B,E 考生答案:9 结石多发于:A 大肠B 胃C 胆D 膀胱E 肾正确答案:B,C,D,E 考生答案:10 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 阳制约阴B 阴根于阳C 阴消则阳长D 阴阳相互转化E 事物的无限可分性正确答案:D,E 考生答案:11 以热治热适用于:A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B 阳热偏盛C 里
17、热盛极,格阴于外D 真寒假热证E 真热假寒证正确答案:A,D 考生答案:12 称为“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A 刘完素B 李杲C 张从正D 张仲景E 张景岳正确答案:A,B,C 考生答案:13 下列各项中,与肝有关系的是A 为血海B 刚脏C 气海D 罢极之本E 水谷气血之海正确答案:A,B,D 考生答案:14 精血同源主要说明哪两脏的关系:A 心B 肺C 脾D 肝E 肾正确答案:D,E 考生答案:15 因人制宜应考虑的是A 性别不同B 年龄不同C 地域不同D 季节不同E 体质不同正确答案:A,B,E 考生答案:16 春夏气候温热,人体在生理上呵反映为:A 阳气发泄,气血易趋于表B 江南地区,人体腠
18、理多稀疏C 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D 皮肤松弛,疏泄多汗E 刚盛则热正确答案:A,D 考生答案:17 分布于躯干部侧面的经络有:A 肺经B 脾之大络C 胃经D 肾经E 胆经正确答案:B,E 考生答案:18 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A 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有关情况,推断病因B 以临床表现为依据辨证求因C 从一般到个别进行思维演绎D 主要研究六气的变化E 以五运为依据推衍正确答案:A,B 考生答案:19 “水日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A 肾开窍于二阴B 肾开窍耳C 肾主水D 肾主纳气E 肾藏精正确答案:C,E 考生答案:20 中医学称肺为:A 娇脏B 生之本C 水之上源D 华盖E 气之
19、枢正确答案:A,C,D 考生答案:21 结石停留于脏腑中多影响:A 气血运行B 水谷运化C 水液代谢D 精血互化E 神志正确答案:A,B,C 考生答案:22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A 脾B 胃C 肺D 肾E 三焦正确答案:A,B,C,D 考生答案:23 元气的生理功能是A 化生血液B 推动生长发育C 调控脏腑生理活动D 营养全身E 护卫肌表正确答案:B,C 考生答案:24 气的分类依据是:A 基本含义B 功能特点C 组成成分D 分布部位E 历代医家的共识正确答案:B,C,D 考生答案:25 属五行之“土”的事物是A 宫音B 中C 甘味D 湿E 黑色正确答案:A,B,C,D 考生答案:26
20、 下列属于血运失常的是A 血虚B 血瘀C 出血D 血热E 血燥正确答案:A,B,C,D 考生答案:27 适用于祛邪的病证是A 真实假虚证B 上实下虚证C 邪气亢盛的病证D 上虚下实证E 邪气盛正气不衰的病证正确答案:A,C,E 考生答案:28 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A 手太阴经B 足厥阴经C 足太阴经D 手少阴经E 手厥阴经正确答案:A,D,E 考生答案:29 气机升降的枢纽是:A 肝B 胆C 脾D 胃E 肾正确答案:C,D 考生答案:30 人与自然统一性所包括的内容是A 人体生理功能上互相联系B 季节变化对人体的影响C 昼夜晨昏变化对人体的影响D 社会动荡对人体的影响E 地域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正确答案:B,C,E 考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