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授课:焦长歌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认识分数”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野餐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
2、的1/2,进一步体会意义,接着又在操作活动中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一系列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学难点:在头脑中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学习者特征分析:小
3、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以分数来表述。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地反思并获取知识。教学策略选择与活动设计:1、突出数学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原发性概念,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因此必须遵循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按照实例观察、分析共性、抽象属性、符号表示、具体运用的流程充分展开教学过程,尤其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比较丰富的表象。2、突出数学学习方式
4、的综合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从教师的教来看,要做到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从学生的学来看,要注重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注重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着眼于一个“探”字,贯穿一个“疑”字,突出一个“动”字。 (1)自主学习,着眼一个“探”字。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让他们拥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亲身感受探寻数学的乐趣,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例如:表示半个蛋糕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
5、(2)巧妙引导,贯穿一个“疑”字。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把学生思维引到焦点上,使他们动脑筋,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当认识了二分之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能折出这张纸的1/2,你还能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呢?这样设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3)实践操作,突出一个“动”字。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等实践活动,在思维活跃和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外在“动”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6、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教师讲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累。这时刚好还有一个月饼,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说:“师傅,我可以吃月饼吗?”唐僧说:“吃月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唐僧说:“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说:“我肚皮大,我要吃三个。”(同学们,怎样分才最公平?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又说:“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
7、?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可能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个。)半个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停顿片刻,学生无言以对。)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学习那些知识?(1.什么是分数?2.怎样读分数?3.怎样写分数?4.分数能比较大小吗?)大家的想法也正是这一节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1/2 投影月饼图学生回答:悟空和八戒各分得月饼的一半,教师指出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8、同时在其中一半月饼图上标出分数。)(教师板书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完整?(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最后概括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么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分数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多媒体闪烁每一份。“每一份”是什么
9、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 请全班同学齐读表示意思的这句话。(重要字词重读) 2. 仔细观察,下列那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3.认识1/4。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四份的月饼。教师提问:这个月饼被平均分成几份?(4份)每一份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能)(教师板书 )只有这一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吗?(另外三份都可以表示它的四分之一 )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是它的 四分之一)你看同学说得多好呀,全班为它鼓掌,谁还想说?这么多人想说,老师给你们一个机会,请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请全班同学一起说说表示的意思。4.判
10、断下面那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4表示。3动手操作,感知1/2, 1/4。 刚才我们认识了1/2 ,1/4.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教师板书1/3 、1/5)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说得不正确或不足的,老师不要过早下结论,由其他同学补充完整)问: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1/4?(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4自主学习,认识、 。 我们
11、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几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观察主题图,从中你能发现那些分数?并具体说明一下,老师可以先举个实例作启发。同桌讨论完后,进行集体展示,注意让学生说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和平均分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1/3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1/4,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1/10 。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 1/2、1/3 、1/4
12、、1/5等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数,最后写上面的数)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强调书写格式) 1十分之一 2九分之一 2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0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四、辩论验证,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谈话引出辩论问题:妈妈买了两个同样的大饼,弟弟吃了一个饼的1/2,哥哥吃了一个饼的1/4,他们谁吃得多?引发不同意见,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来加以直观验
13、证,也允许学生进行单纯数学思考,即从平均分的份数上理解其中一份的大小。 (2)妈妈吃了饼的1/8和兄弟俩比一比,是多还是少呢? (3)整理本堂课上用圆片表示的分数,进行排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秘密。(同样大小的圆片,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五、巩固新知: 1、听写分数的练习。(教师说分数的方式是多样的,如A、八分之一;B、一个分数,分母是10,分子是1;C、把一块糖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块糖的几分之几。)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图的涂色部分吗?3、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4、看图写分数,比大小。 六、拓展练习。 表示出每个小图形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此题是课本上“想想做做”第6题的延续,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七、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八、作业完成课后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