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80352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人教实验版必修5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 、通项公式后,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等差数列基本概念和通项公式的学习,对等差数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数列的求和,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需要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 教学目标 :

2、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 (2)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 (2)注重在学习过

3、程中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 1、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重点。 2、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难点。 设计理念 : 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1.故事引入: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神述求和”的故事。高斯在上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1+2+3+99+100”高斯稍微想了想就得出了答案。高斯到底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呢?

4、下面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来挑战高斯。 高斯的方法: 首项与末项的和:1+100=101 第2项与倒数第2项的和:2+99=101 第3项与倒数第3项的和:3+98=101 第50项与倒数第50项的和:50+51=101 前100个正整数的和为:10150=5050 2.故事引入: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所建,她宏伟壮观,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叫人心醉神迷,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细致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奢靡之程度,可见一斑。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图案中,第1

5、层到第21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 :在知道了高斯算法之后,同学们很容易把本题与高斯算法联系起来,也就是联想到“首尾配对”摆出几何图形,将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图形理解逆序相加,也为后面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上述故事归结为 1这是求等差数列1,2,3,100前100项和 2. 求等差数列1,2,3,21前21项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一般地,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用表示,即 1、 思考:受高斯的启示,我们这里

6、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求和呢?思考后知道,也可以用“倒序相加法”进行求和。 我们用两种方法表示: 由+,得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 对于这个公式,我们知道:只要知道等差数列首项、尾项和项数就可以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了。 2、 除此之外,等差数列还有其他方法吗?当然,对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也可以有其他的推导途径。例如: = = = = 这两个公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把代入中,就可以得到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得到:第一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任意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个内在性质。第二个公式反映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它的首项、公差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公式的共同点都

7、有四个量,都有和n,都可以“知三求一”,不同点是第一个公式还需知道,而第二个公式是要知道d,解题时还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决定选用哪个公式。 (三)公式运用,变式训练 例1.求和: 1、101+100+99+98+97; 2、2+2+4+6+8+2n;(结果用n表示) 3、2+4+6+8+(2n+4);(结果用n表示) 例2、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总目标:从2001年起用10年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

8、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 如果开始时有1.275亿元可以支配,那么按照上面的方法划拨经费,可以再持续多少年? 例3根据下列各题的条件,求相应等差数列的未知数 (1)a1=3,an=2n+1,sn=195,求d,n; (2)a2+a6=16,s6=39,求d,an 例4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n项和的公式吗? 让学生观察分析,灵活应用公式,培养学生转化能力、计算能力,同时渗透方程思想。 (五)随堂练习 1、求等差数列13,15,17,81的各项和 2、已知等差数列, a1=3 且满足 an+1=an+2 ,求的前n项和。 (六)课后小结 1经历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倒的过程 2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用推导的两个公式灵活解题。 (七)课外作业 P49:13、14、15、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