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70154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碳和碳的氧化物说课稿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说课稿 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 吴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现就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思想 1、本单元知识较为零散,学生多数反映易学难记,针对此特点,本节复习课重点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在回忆碳

2、及碳的氧化物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复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提升;2、本单元中考的要求为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此设置了对应的练习让学生加深认识;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掌握设计和完成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实验。(二)过程与方法: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老师给的本单元知识树枝干,增添适当的枝叶,让这一棵大树完整,将本单元知识归纳、梳理。再利用这些知识解答一些与本单元有关

3、的不同层次的例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三、重点、难点:归纳总结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多媒体信息技术 2.中学学科网 3.河北远程教育网 五、教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教学。以服务中考为目的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介绍:“死亡谷”的故事,故事大意如下:据说,很早以前,在我国的昆仑山附近,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山谷,名叫死亡谷,这个谷有着地狱之门之称。据说只要入谷之人,没有一个能走出来。生活在这个大峡谷的村民,宁愿让牛羊死在戈壁

4、滩上,也不敢去里面去放牧,这个谷真的有这么神秘吗?一个炎热的夏天,爱探索的“小王”带着一条叫“小黄”的狗,提着点燃的蜡烛,走进了个山谷,哪里可谓阴森森,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小王越走越害怕,没走多久狗就死了,紧接着蜡烛熄灭了,吓得小王,发疯了一般,从山谷里往外跑,幸运的他平安的出来了。他得意地说:“原来我是福大命大。”他真的是运气好吗?学生交流讨论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供给呼吸。设计意图:思源于疑,通过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第二环节。环节二:师生互动,单元知识归纳1.教师大屏幕展示“本单元

5、的中考要点” 目的在于引起注意,告知教学目标。考点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考点2.二氧化碳的制法考点3.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考点4.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考点5.碳循环及温室效应2、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考点,共同建成一颗知识的大树,同学们来说,老师来展示,教师先把知识树的树干(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展示出来。3.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树干上的树叶是什么?(即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写,会写的同学可以到黑板上填写,帮老师完善知识树。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最能干。环节三:生生互动,完善知识树,生自查,自补第一个小组填写完了,请同学们看看,这棵知识树长对了吗?谁让知识树变得更正

6、确、更漂亮呢?同学请到黑板上补充、完善。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更多的同学手和脑都动起来。将知识网络变成有趣的知识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基础。环节四:基础知识测试,检测所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练习,检查本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试题内容如下:1.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二不褪色,因为碳具有( )A不溶性 B稳定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2.人们把活性炭放入红糖溶液中来制取白糖,这是利用活性炭的什么性质?(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吸附性 D不可溶性3.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那么大呢?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检

7、查装置的气密性;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向漏斗中注入酸液;向广口瓶中放人小块的大理石;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5.实验室制CO2气体应该用( )A碳酸钠和盐酸 B锻烧石灰石C石灰石和稀盐酸D石灰石和稀硫酸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看大屏幕,很快得出答案。老师也给出答案,请全部答对的同学举手,老师及时肯定、表扬。对没能全部答对的同学给予鼓励!设计意图:这五道题都是基础题,目的是在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复习知识,对不同答案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生生互教增加对知识的掌握。环节五、复习深入,升华能力教师大屏幕展示一道难度较大实验题,让同学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过程中升华能力,试题是这样的:1.某课外小

8、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下装置进行了实验。(1)B装置中盛放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_。(2)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A装置和D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 (4)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下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的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力得到提升,随即进入下一环节环节六、直击中考,真题演练通过这个环节,师生一起走进中考,感悟中考的魅力.揭示中考神秘面纱;(一)关于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近7年

9、考了6次,中考是如何考的呢?引发学生好奇,共同欣赏中考原题1(2013河北)对如图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图: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C图: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图: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2(2017河北)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 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3(2014河北)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4)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 。4(2013河北)化学源于生

10、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生活用水净化过程中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师:连续几年中考都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真有这样的作用吗?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二)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近7年考了6次,中考又考了哪些?教师展示中考原题,学生交流讨论完成。1、(2011河北)从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B乙实验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丙实验利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说明使用机械可能省功D丁实验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2017河北)根据

11、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 。3.(2012河北)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内加适量石灰石和稀盐酸,经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时,将一气球紧套在瓶口,气球逐渐胀大。然后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中NaOH溶液注入烧瓶并振荡,气球迅速缩小并被吸入烧瓶内。(1)检验产生的气体充满烧瓶的操作是 。(2)气球被吸入烧瓶是由于NaOH溶液与瓶内气体反应,使瓶内气压变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完成这几道中考题,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验满,以及二氧化碳与NaO

12、H溶液的反应。(三)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 (7年4考),中考又是如何考的呢? 教师屏幕展示中考原题,学生交流讨论完成。1.(2015河北)(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时若向试管中加入的盐酸过多,可能产生的后果是液体溢出试管。2.(2011河北)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作出猜想】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还可能是 。【

13、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2)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溶质质量分数不同。【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等(答出两点即可)。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完成这几道中考题,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控制变量法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探究中的应用,掌握制取二氧化碳制实验原理。环节七

14、:课堂小结师引导:今天的化学课我们回忆了哪些知识?知识树上有几大树干?每个树干上有几个分叉?各个分叉上有几片树叶?通过这一环节巩固所学的同时完善知识树。环节八:作业布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同学共同努力一起栽种、修剪的知识树,其实在每个同学的心灵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棵知识树,那么,今天作业是制作自己心中的“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树”看谁的树长的更茁壮、更茂盛。七、学习效果评价碳和碳的氧化物这堂单元复习课,上完以后,给我的感觉是:第一个环节:采取故事导入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常见的生活情境中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本节课通过问题情境的

15、创设,更主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三个环节:通过知识树的构建,教师了解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社通过学生自己互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基础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自信。第四、五环节:学生做习题的过程中复习知识,对不同答案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生生互教增加对知识的掌握。随着复习的深入,提升难度,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实现了分层教学!第六个环节:师生一起走进中考,感悟中考的魅力,揭示中考的神秘面纱,通过本环节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高度的自信心、良好的心态迎接中考,做好迎考复习。第七八两个个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学生通过自己栽种、修剪的“知识树”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同时起到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自主发展的目的。以下是部分学生课后的作品,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学生能够动脑去想,能够动手去画。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面对大山里土生土长的孩子能有如此作品,我感到很欣慰。感谢倾听,期待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