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 复习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57805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 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运动生理学 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 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 复习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运动生理学 复习题生理复习题 生理复习题一、 判断1、 通常,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高于血压正常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而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则称为低渗溶液。(P13)2、 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中,由于高渗溶液吸水力强,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丧失功能。在低渗nacl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过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

2、释放,这一现象总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P14)3、 心肌收缩:自动节律性性收缩、对外液的Ca2+浓度有明显依赖性、“全或无”同步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和骨骼肌区别)(P27)4、 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肺换气。体内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组织换气。(P44)5、 消化的主要器官是胃。(P58)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P59)6、 肌丝滑行学说:滑行学说认为,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即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是细肌丝和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A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各Z

3、线相互靠近,肌小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P84)7、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分,最高宽度在偏离中央凹6mm处,和它们相联来的双极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组成视杆系统,对光的敏感度高,能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视觉,但无色觉,对被视物细节的分辨能力较差。(P104)8、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凹处,和它们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及神经节细胞等组成视锥系统,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能接受强光刺激,形成明视觉和色觉,并对视物体细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P105)9、 内环境相对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条件。(P2)10、 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参加时

4、间短强度大的项目的运动员,其骨骼肌中纤维快肌纤维百分比较从事耐力运动员和一般人高,而从事耐力项目的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一般人,即需要耐力有需要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等),其肌肉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P94)11、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机能稳定性。前庭机能稳定性计较好的人,在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就较弱,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通常在定量角加速度或直线加速运动后,植物性功能或姿势反射反应程度,均可作为判断前庭功能稳定性的指标。(P110)12、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与抑制。(P112)

5、13、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P115)14、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是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P126)二、 填空1、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负荷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P170)2、红细胞比容: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4050)(P13)3、激素:内分泌腺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

6、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P132)4、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的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P69)5、心力贮备:心脏的泵血功能能够广泛适应机体不同生理条件下的代谢需要,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力贮备。(P30)6、赛前状态:是指在参加正式比赛或运动训练前人体某些器官、系统受运动条件刺激生产的一系列自然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P164)7、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P120)8、前庭机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机能稳定性。(P110)9、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动脉血压收

7、缩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为3040mmhg。(P33)10、深吸气量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胸廓的形态和吸气肌的发达程度是影响深吸气量的重要因素。(P42)11、分压差是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分压差的大小决定着气体的扩散方向和扩散速率。(P45)12、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ATP(主要供能物质糖类)。(P71)13、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又称肌凝蛋白)组成。(P81)14、肌肉、肌腱和关节囊分布的本体感受器(肌梭、腱梭)。(P79)15、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P135)16、胰岛素血糖生理功能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P138)17、力量、速度、耐力、

8、灵敏、柔韧是机能能力的基础。(P143)18、生理“极点”:在进行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的阶段内脏器官的功能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现象称为“极点”。(P168)19、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P138)三、概念1、兴奋: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P1)2、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P82)3、运动性贫血:经长时间、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

9、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P16)4、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P28)5、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P130)6、赛前状态:是指在参加正式比赛或运动训练前,人体某些器官、系统受运动条件刺激生产的一系列自然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P164)7、心指数:常用心输出量除以身体体表面积后得到的数值作为心输出量的相对值称为心指数。(P30)8、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的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P69)9、身体素质: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

10、、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称为身体素质。(P143)10、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P49)11、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负荷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P170)12、红细胞比容: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血细胞占全血的4050)(P13)13、激素:内分泌腺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P132)14、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力贮备。(P30)15、运动技

11、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P120)16、前庭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机能稳定性。(P110)17、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P90)18、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CO2与所消耗的O2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P70)四、简答一、血液的功能?(P14)解释1、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2、运输作用 3、调节作用 4、防御和保护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P160)概念解释概念: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生理基础:1、 肌肉内无氧酵解

12、供能的能力2、 缓冲乳酸的能力3、 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三、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P34) 解释1、 心脏每搏输出量2、 心率3、 外周阻力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四、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学作用?(P166)解释1、 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2、 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3、 提高体温和代谢水平。4、 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5、 提高机体的散热能力。6、 调节赛前状态。五、简述为什么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P43)解释1、解剖无效腔的存在没有用。2、提高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量交换。六、何谓窦性心动徐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38)解释 概念

13、:在优秀耐力性运动员中,出现运动员心脏者一般安静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值,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4050次分,最低21次分) 原因:是安静状态心迷走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所致。 七、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P100)解释1、 适宜刺激2、 换能作用3、 编码作用4、 适应现象八、试述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P175) 概念解释概念: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第一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占优势,恢复过程虽也在进行,但是消耗大于恢复,所以总的表现是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后恢复

14、到运动前水平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会回到原来水平。五、论述一、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有什么特点?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P120)概念概念: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一)泛化过程1、神经特点:学习动作初期,皮质抑制未确立,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2、动作表现:动作僵硬,不协

15、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动作很费力。3、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二)分化过程1神经特点: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分化阶段。2、 动作表现: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初步建立动力定型。3、 教学要求: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准确。(三) 巩固过程 1、 神经特点:

16、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2、动作表现: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能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而能完成动作。3、教学要求: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二、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运动中机体的三大能源系统是如何供能的?(P72) (组成能源供应特点)1、 磷酸原系统:又称ATP-CP系统,由于结构中带有磷酸基因的ATP、(ADP、CP)组成,在供能代谢中均发生磷酸基因的转移,释放能量,称为磷酸原系统。 特点:维持运动时间68秒。 是不可替代快捷能源。 是极限运动能源。2、 酵解能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 特点:在极量强度运动的开始阶段,参与供能。 在运动3060秒左右供能速率达最大。 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例如:800米。3、 氧化能系统:又称有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特点:该能源系统以糖和脂肪为主。 位置运动的时间较长,成为长时间运动的主要 能源,例如:马拉松、1万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