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精品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40307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精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最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精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简介精品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地质灾害概念2.地质灾害类型3.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4.地质灾害群测群防5.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灾害类型人为诱发因素灾害发生时的前兆应对措施滑坡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在斜坡上兴建建筑物,大量堆填土石、矿渣,劈山开矿,乱砍滥伐等u泉水复活,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u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的地裂缝u图提出现上隆(凸起)现象u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u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u裂缝急剧扩展,并冒出热气(或冷风)u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不能慌乱,迅速向安全地段撤离或抱住大树等物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密切注视灾情的

2、蔓延和转化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施2.2 地质灾害类型崩塌灾害类型人为诱发因素灾害发生时的前兆应对措施崩塌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强烈的机械震动u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呈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u坡体内部裂隙发育u坡体前不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拟定并实施应对措施,迅速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视灾情的变化趋势组织有关专家论证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灾情的程度密切注意崩塌可能对水库、公路、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的破坏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

3、措施2.3 地质灾害类型泥石流 灾害类型人为诱发因素应对措施泥 石流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滥伐乱垦迅速向泥石流沟两侧跑离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群众抢险救灾拟定并实施应急措施,迅速转移危险区的居民密切注意泥石流可能对水库、公路、铁路、发电厂等重要工程设施造成的破坏建立观测站(网)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掌握灾情的变化趋势,并作出决策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草,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生物措施2.4 地质灾害类型地裂缝 2.5 地质灾害类型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是由于地下松散沉或地陷,是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

4、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降运动主要是由于:主要是由于: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溶开采地下水、地下水溶性气体或石油性气体或石油开采地下矿藏特别是沉开采地下矿藏特别是沉积矿床、重大工程建筑物导积矿床、重大工程建筑物导致地基土体发生变形致地基土体发生变形地面沉降造成的井管上升地面沉降造成的井管上升地面沉降2.6 地质灾害类型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的一种地质现象并在地面形成塌陷的一种地质现象主要是由于:主要是由于: 矿山地下采空、地下工程中的排水疏干与突水作用,

5、过量抽采地下矿山地下采空、地下工程中的排水疏干与突水作用,过量抽采地下水、人工蓄水、人工加载、人工振动、地表渗水等水、人工蓄水、人工加载、人工振动、地表渗水等地面塌陷地面塌陷3、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标准、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标准分级险情灾情需搬迁人数可能经济损失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特大型(级)10001亿301000万大型(级)50010005000万1亿1030500万1000万中型(级)100500500万5000万310100万500万小型(级)100500万3100万4 4、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领导领导实施实施县级群测群防网络县级群测群防网络县人民政府

6、县人民政府市(地)级国土资源局市(地)级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乡级群测群防网络乡级群测群防网络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县级国土资源局县级国土资源局乡(镇)国土资源所乡(镇)国土资源所村级群测群防网络村级群测群防网络由村委会组织广大群众,针对本行政村的具体由村委会组织广大群众,针对本行政村的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群测群防工作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群测群防工作4.1 建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和群测群防点。 县级行政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在县级人民政府和市(地)级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由县级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乡级行政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在乡级人民政府

7、和县级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由各乡(镇)国土资源所组织实施;行政村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由村委会组织广大群众,针对本行政村的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群测群防工作。4.2 地质灾害灾情明白卡发放 根据已圈定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由政府部门填制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将地质灾害的基本信息、诱发因素、危害人员及财产、预警和撤离方式等内容填入卡内,民放到受灾害威胁的村民,并向村民解释。附附 表表7 7 崩崩 塌塌 、 滑滑 坡坡 、 泥泥 石石 流流 等等 地地 质质 灾灾 害害 防防灾灾工工作作明明白白卡卡 编编 号号 : 灾 害 位 置 类 型 及 其 规 模 诱 发 因 素 灾 害 基 本

8、情 况 威 胁 对 象 监 测 负 责 人 联 系 电 话 监 测 的 主 要 迹 象 监 测 的 主要 手 段 和方 法 监 测 预 报 临 灾 预 报 的 判 据 预 定 避 灾 地 点 预 定 疏散 路 线 预 定 报 警 信 号 疏 散 命 令 发 布 人 值 班 电 话 抢 、 排 险单 位 、 负责 人 值 班 电 话 治 安 保 卫单 位 、 负责 人 值 班 电 话 应 急 避 险 撤 离 医 疗 救 护单 位 、 负责 人 值 班 电 话 本 卡 发 放 单 位 : 持 卡 单 位 或 个 人 : ( 盖 章 ) 联 系 电 话 : 联 系 电 话 : 日 期 : 日 期 :

9、 ( 此 卡 发 至 地 质 灾 害 防 灾 负 责 单 位 和 负 责 人 ) 中中 华华 人人 民民 共共 和和 国国 国国 土土 资资 源源 部部 印印 制制 表表 8 8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编号:编号: 户主姓名 家庭人数 房屋 类别 灾害基本情况 家庭住址 灾害类型 灾害规模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名 性别 年龄 灾害体与本住 户的位置关系 灾害诱发因素 家庭成员情况 本住户注意事项 监测人 联系电话 撤 离 路 线 负 责 人 预 警 信 号 安置单 位地点 联系电话 负 责 人 监 测 与 预 警 预警信号发布人

10、联系电话 撤 离 与 安 置 救 护 单 位 联系电话 本卡发放单位: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户主签名: 联系电话: (盖章) 日 期: (此卡发至受灾害威胁的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表表 9 9 省省 ( 自自 治治 区区 、 直直 辖辖 市市 ) 市市 ( 州州 ) 地地 质质 灾灾 害害 隐隐 患患 ( 危危 险险 ) 点点 防防 灾灾 预预 案案 表表 地 质 灾 害 名 称 : 编 号 : 位 置 灾 害 类 型 灾 害 规 模 及 主 要 特 征 诱 发 因 素 危 险 区 范 围 危 害 程 度 监 测 级 别 监 测 责 任 单 位 监

11、测 责 任 人 监 测 人 监 测 手 段 监 测 方 法 监 测 周 期 预 警 信 号 监 测 预 报 临 灾 预 报 的 判 据 : 组 织 单 位 责 任 人 预 定 疏 散 地 点 : 疏 散 路 线 : 疏 散 措 施 疏 散 顺 序 : 防 灾 措 施 应 急 处 理 措 施 : 防 灾 责 任 单 位 主 管 领 导 签 字 ( 章 ) : 二 年 月 日 n在地质灾害防范期间,乡(镇)人民政府、基在地质灾害防范期间,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与报告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与报告n国家

12、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提供地质灾害前兆信息4.3 4.3 地质灾害巡查地质灾害巡查地质灾害防治管理5.1 国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专家论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5.25.2 防治规划 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铁路、交通

13、、能源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5.2防治规划5.3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5.4 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或

14、者搬迁避让措施,保证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5.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5.6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拟订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拟订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

15、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5.7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 因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第十六条 国家保护地质灾害监测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损坏地质灾害监测设施。监测方法监测方法 1、简易量测法:即用钢板尺或钢卷尺或皮、简易量测法:即用钢板尺或钢卷尺或皮尺直接丈量尺直接丈量 2、巡视观察法:即通过宏观巡视,从客观、巡视观察法:即通过宏观巡视,从客观上了解变形发展过程、成灾前兆上了解变形发展过程、成灾前兆5.8 险情的巡回检查 地

16、质灾害易发区的县、乡、村应当加强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应当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 5.9 地质灾害应急准备级别协调组织机构相关部门特大型(级)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财政 建设 交通 水利 民政 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大型(级)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中型(级)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小型(级)县(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地质灾害治理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在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有关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5.10 地质灾害治理5.11 法律责任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