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考试重点.docx(1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考试重点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考试重点学前儿童保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一、学前儿童保育的相关概念识记:保育:学前儿童保育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保”,即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其次是“育”,即教育儿童使之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自护技能。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
2、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学前儿童保育:主要是指成人为0-6岁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给予他们精心的保护和养育,促进他们身心方面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活动。领会:保育的范畴现代保育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必须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保育与教育的关系 保育和教育之间是辩证的关系。首先保育是教育的基础,保育工作是为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服务的。其次
3、,保育本身具有教育的职能,它是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二 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内容和作用识记 保育的目标:(1) 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2) 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3) 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4)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充分的发展。保育的内容:(1) 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2) 为学前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3)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4)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5) 安全保障
4、和安全教育。(6) 教学和其他活动中的保育。领会:保育对学前儿童的作用首先,保育为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效的保障。其次,保育是对学前儿童饮食起居全方位的照顾,也是对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最后,幼儿园时学前儿童接触“社会“、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主要场所,保育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帮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总之,保育工作是琐碎、具体而又平凡的,但它对学前儿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他们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保育的内容(1) 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2) 为学前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3)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4)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
5、工作。(5) 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6、教学和其他活动中的保育。三、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发展和观念更新领会发达国家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保育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影响。早期的幼儿保育和教育更多的接受了英、美和日本的影响,或照搬他们的模式,或聘用他们的人员,有些保育机构就是由教会直接兴办的。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全面的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幼儿教育基本上沿袭了苏联的学前教育体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策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积极借鉴和广泛接受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简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在幼儿保育思想方面对我国的影响。美国:1、保育机
6、构的多元化。 2、政府主导和立法保障。 3、理性的教育目标和明确的培养方向。日本:1、举全国之力发展幼教事业。 2、及其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3、保育宗旨和目标具体明确。对保育新观念的解释现代保育观正是与“纲要”和“指南”指导思想一致的,其核心思想是以儿童为本,是保障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 现代保育观念首先应该是科学的。(2) 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人性化的。(3) 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4) 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总之,学前保育学是在学前儿童教育、保育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广大幼教工作者长期实践和丰富经验的总结
7、。第二章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一、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征识记:运动系统的结构组成: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具有保护、支持、运动功能。骨的构成: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骨连接的形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形式例如颅骨和脊椎骨,颅骨的骨连接为不活动连接,脊椎骨的骨连接为微动连接,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起保护作用。间接连接叫关节,如肩关节等,关节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帮助人体完成各种动作。)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非条件发射:是先天形
8、成的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反射弧比较固定,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反射弧不固定的、临时的高级神经活动。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大脑皮质区域轮流工作和轮流休息。保护性抑制:是指活动过度,超过了大脑皮质的工作 能力界限,使皮质神经细胞出现抑制现象,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能。呼吸器官特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特点:持
9、久、广泛、缓慢。领会:骨的成分与性质的关系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使骨骼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使骨骼坚硬。学前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学前儿童骨的发育特点学前儿童的骨骼含蛋白质多,有机物多、钙磷少,比较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可塑性强、受压容易变形弯曲。各个部分骨骼发育完成的时间不同,脊柱的四个弯曲在7岁以前尚未完全固定,容易随着人体不同体位姿势的变化而变化。10-13岁才能钙化完成。因此,腕部力量较为薄弱,下肢长骨的发育要到青春后期才能逐渐完成,长骨的发育结束,身高也就不再增长了。学前儿童肌肉的发育特点学前儿童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
10、育则较晚。在3-4岁大肌肉的发展比较明显,5-6岁开始慢慢发展小肌肉动作。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动作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经过了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过程以后。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主要包括大动作的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尤其是大脑皮质的快速发育为学前儿童接受教育、适应环境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皮肤的发育特点儿童表皮薄,表皮的角质脱落快,真皮分裂快,再生能力强,所以保护机能差,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冷、热、光照、化学物质、蚊虫叮咬等敏感,易红、肿、发炎、破溃感染。循环系统
11、的功能1、运送氧气、二氧化碳。2、运送营养物质满足各器官需求。3、运送代谢产物排出体外。4、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物质,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应用结合大脑皮质的活动原则论述这些原则的意义大脑皮质(大脑表层的结构)的活动有它的规律。了解一些规律对指导人们科学用脑、提高学习和活动效会有很大帮助。1.始动调节:是指某项活动开始时,大脑皮质工作能力较低,然后逐步提高这一现象。根据始动调节现象,组织教育活动应该从易到难,逐步增加活动的难度和强度,以使大脑皮质逐步适应。2.优势原则:大脑皮质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形成优势兴奋灶,能吸引大脑皮质的一些相关兴奋点来加强兴奋灶的兴奋度,从而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同
12、时,抑制兴奋区周围的区域,以保证活动区域的优势兴奋状态。每个人的活动效果不仅受“优势兴奋”的影响,还与大脑“优势半球”的发育有关。左半球有显意识功能,右半球有潜意识功能。在幼儿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幼儿的需要,把握发展时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盒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二 、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因素识记:环境因素包括哪些部分:1、营养因素。2、疾病因素。3、生活制度。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5、其他环境因素。领会:遗传因素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遗传对儿童的发育起肯定作用,机体的生理功能、骨骼系统的发育等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对儿童行为方面的影响更为复杂。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
13、深远影响着儿童皮肤、头发的颜色、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对传染病的易感染性等等。环境因素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身体发育不是孤立自发的过程,环境因素决定身体发育的现实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因素 营养是保证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素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而且会导致各种营养缺乏症。2. 疾病因素急慢性疾病对儿童身体发育都可能发生直接、间接、潜在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长期慢性疾病均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3. 生活制度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有规律、有节奏地安排一日生活,保
14、证学前儿童进餐、睡眠、户外活动、学习活动的合理安排,对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4.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能否为学前儿童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影响着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情况。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分布是否合理、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高低、卫生经费是否充足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5. 其他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区域、气候、节气、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等。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如政治、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化变迁、民间习俗、社会福利保障、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人机关系等。二 、学前儿童发育的保育领会:学前儿童动作发育的保育(1) 根据学前
15、儿童动作、运动发展特点,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注意运动的全面性和多样性。(2) 加强营养,为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3) 注意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有利于儿童形成正常的形体。(4)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和意外伤害。(5) 保证衣服、鞋子的宽松度,避免过度束缚。(6) 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7) 为学前儿童安排合理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次数。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1) 为学前儿童安排丰富、适宜的活动,刺激其神经系统的发育。(2) 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进一步完善。(3) 消除引起大脑紧张的因素和不良刺激,保证大脑有效地工作
16、。(4) 根据大脑活动的规律,合理制定生活制度、安排各项活动。(5) 合理的营养供应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6) 保教人员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7) 保教人员要教会儿童擤鼻涕的正确方法。(8) 教育儿童要爱护好自己的嗓子。(9) 培养儿童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10) 保教人员要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保教人员要做好学前儿童牙齿的保护工作。托幼机构要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为儿童定时定点定量地准备餐点,教育儿童要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注意吃零食的诗句,至少要在进餐前一个小时吃零食。培养儿童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教人员要教育儿童
17、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保教人员要为儿童创设愉快的进餐环境,并加强进餐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学前儿童眼的保育(1) 保教人员要注意活动室的科学采光,避免强光直射眼睛,确保灯光明暗度适合孩子的需要。(2) 为保持正确的坐姿,座椅的尺寸要符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体发育要求,避免给儿童的身体和实力带来不良影响。(3) 要组织儿童经常做眼保健操,经常眺望或看绿色植物,减少视觉疲劳。(4) 保教人员在组织活动时视物时间不宜太长,保证眼睛与书本的恰当距离,教育、玩具的大小也要满足后排儿童的需要。(5)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眼部问题,进行矫正、治疗。(6) 教育儿童不用手揉眼睛,不用
18、别人的毛巾,当眼睛不适时,应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1) 保教人员教育儿童让其知晓洗头、洗澡、剪指甲、洗手是保持自己清洁卫生的重要办法。(2) 保教人员可以通过盥洗让孩子掌握必备的简单技能。(3) 教育儿童不随意抓饶皮肤,学会保护自己的皮肤。(4) 保教人员要选择儿童专用护肤品,冬季要注意防裂、滋润。(5) 衣物尽可能要透气吸汗,要经常更换衣服,保持清洁卫生。(6) 让儿童知道多喝水、多运动可以促进皮肤的代谢,使皮肤有一定的水份和保持弹性。应用:一、 结合儿童动作发育特点,如何进行保育二、 结合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如何进行保育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保育一、学前儿童心理发
19、展的主要特征领会:视听感知觉的发展特点记忆的发展特点注意的发展特点再造想象的发展特点想象力发展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岁左右基本以模仿他人的言行动作为主,想象活动的创造性不够。3岁左右复述故事会有意识地增减情节。大班的则可能有较为明显的创造想象,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出相应的故事情节。6岁左右会自行对原有游戏规则进行创意的修订,也可能游戏中自觉生成相关的新主题和内容。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 视听感知觉和注意力日益完善。(2) 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3) 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4) 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迅速(5) 情绪情感日趋稳定
20、,自我意识逐步发展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异常问题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人际关系正常、心理特点和行为与年龄相符、性格特征良好。学前儿童常见的情绪问题: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智力落后: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只能不足儿童、智力残缺儿童和低常儿童。即弱智。智力落后的等级:(1)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智商在20或25以下。(2)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智商在20-35或者25-40.(3)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智商在35-50或者40-55(4)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智商在50-70或55-75.多动
21、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等。孤独症:即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反复动作和对环境缺乏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在心理学上也称为综合性精神发育障碍。攻击性行为:即侵犯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恐惧症:是一种病态的恐惧感。焦虑症:一种以紧张不安和恐惧的情绪反应为特征的情绪障碍。强迫症:又叫强迫行为,孩子经常机械重复动作,说过的话等。口吃:又称结巴。表现为说话时发音重复、节律异常、语言表达不流畅。异食癖:孩子喜欢吃泥土、纸屑等一些非食物材料并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领会:口吃的表现与原因表现:说话时发音重复,节律异常,语言表达不流畅。原因:主
22、要是脑神经对语言的控制出现障碍,或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器质性问题。心理过度紧张和好奇模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与原因表现:包括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原因:当收到挫折或想做的事情被阻扰时,容易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还有一种是习得性的攻击行为。焦虑症的表现与原因表现:一旦孩子发生焦虑症,要么变得退缩、异常顺从、要么变得盛怒、惊恐,在幼儿园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原因:在情绪上主要是创伤性情绪体验以及不满情绪等。强迫症的表现与原因表现:经常机械重复做过的动作,说过的话等,甚至一些简单易做的事情都要持续好多遍。一旦出现强迫症,会表现得非常焦虑不安,情绪反应比较激烈。原因:一般认为与先天素质、教养方式以及突然遭遇的
23、伤害有关。恐惧症的表现与原因表现:常见的恐惧症与他们生活的范围和经历有关,如社交恐惧,上学恐惧,黑暗恐惧,动物恐惧。原因:主要是后天的生活经历,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使得偶然的恐惧情绪逐渐发展为恐惧症。智力落后的表现与原因表现:首先,感知觉较为迟钝,视觉、听见、触觉的感受能力差。其次,智力落后儿童记忆水平低,存在明显的记忆缺陷。再次,语言发展迟滞、表达能力差是智力落后儿童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原因:原因复杂,主要两个方面。1.先天原因,可是是遗传,也可能是非遗传。2.后天原因,包括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家长的原因也是重要的后天因素之一。多动症的表现与原因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活动过度,在七岁以前发
24、生,至少持续6个月,不是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症、重度和极重度智力发育迟滞患者。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主要与脑外伤、中毒有关。可能与脑内茶酚胺系统功能不足有关。遗传、脑功能失调、饮食、不良环境和教育方式以及铅中毒等可能是引起多动症病状的主要因素。孤独症的表现与原因表现:第一,人际互动出现质变。第二,交往方面出现质变。第三,行为和兴趣仅限几种,重复刻板,跟环境变化严重违背。原因:男孩多于女孩,但女孩会更严重。目前的研究把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作为引发孤独症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的相关病原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产生的抗体,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正在发
25、育的神经系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生。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发育问题:异食癖、遗尿症、口吃、攻击性行为。应用:一、 根据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二、 根据焦虑症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三、 根据恐惧症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四、 根据智力落后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五、 结合多动症案例提出保育对策六、 结合孤独症案例提出保育对策三、学前儿童心理保育的要点领会: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创设健康的生活环境是细腻保育的重要基础,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创设如下:(1) 创设安全卫生的物质环境(幼儿生活的环境做到安全、卫生,避免环境中的各种污染)。(2)
26、创设充满爱心的心理环境(主要反映在人际关系上)。(3) 创设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环境为孩子喜欢的。符合年龄特征。杜绝电视节目、电子游戏、打斗暴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 智力符合常态。(2) 情绪稳定而愉快。(3) 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4) 性格和自我意识良好。(5) 人际交往和谐。判断儿童心理表现是否正常的尺度(1) 智力符合常态,指人的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综合 表现。(2) 情绪稳定而愉快。以积极情绪为主的心态。(3) 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在行动上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明确目的。克服干扰,保持必要的专注力和坚持力。(4) 性格和自我意识良好
27、。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过分贬低自己和他人,合理的自尊水平和自信心水平。(5) 人际关系和谐。亲子依恋关系亲子依恋是一种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系,婴幼儿期是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期。3-6月可将父母与环境中的其他人区分,尤其母亲面前表现更愉悦。6个月开始形成母子依恋,离开母亲婴幼儿会感到急促不安。一直到2岁半以后,才慢慢改变胡搅蛮缠的行为,变得“讲道理“了。应用:一、 针对儿童不同心理表现的心理保育二、 结合案例分析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保育策略。第四章 托幼机构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一、入园、离园的保育要点识记: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学前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生活活动中保育
28、的意义:(1) 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2) 帮助熟悉、掌握班级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 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领会:入园环节保教人员的保育工作(1) 进行晨检(2) 进行晨间接待(3) 安排晨间活动(4) 做好新生入园环节保育: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创设温馨的 班级环境。转移需求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入园焦虑。晨间活动的组织与保育工作晨间活动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晨间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其次,早晨间活动时,保教人员要有计划地开展个别教育,可根据学前儿童入园的表现,进行个别沟通与交流,提供学前儿童参与晨间活动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进而最大限度地发
29、挥晨间活动的教育价值。最后,由于学前儿童诗陆续来园的,因此保教人员组织的晨间活动要适合学前儿童分批加入。晨间活动的保育要点:(1) 检查儿童的服饰是否适合开展活动,根据需要垫吸汗巾,根据天气,活动情况增减衣物。(2) 根据年龄有效组织活动,关注活动情况,并适时调整形式和量。提醒儿童适当休息,帮助脱衣、换衣,指导擦汗。(3) 留心观察体弱、身体不适的儿童活动情况,为他们安排合适的活动内容。注意安全问题。(4) 清点学前儿童出勤情况,并记录。(5) 活动结束后,组织儿童进行谈话,进行安全教育等。(6) 组织学前儿童休息片刻后,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儿童饮水,补充水分。离园环节保教人员的保育工作(1) 清
30、理学前儿童衣物用品,做好学前儿童离园的整理工作。在离园活动中,保教人员要引导、帮助学前儿童对一天的集体生活和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引导和帮助学前儿童将自己的物品放进书包内,整理着装,提醒学前儿童安静的在教室里进行离园前的活动,等待家长的到来。(2) 稳定学前儿童情绪,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盥洗和整理活动结束后,保教人员要与学前儿童进行亲切的互动,帮助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获得愉悦的情绪和成功的体验。(3) 主动与家长交流当日学前儿童在园的情况,把好离园最后一关。在离园时间,保教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主动告诉家长孩子的相关信息,这样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还能照顾到更多的孩子。(4
31、) 做好个别特殊学前儿童的交接。保教人员要主动向生病的、当天表现异常的学前儿童家长描述他们在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并提出希望得到家长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和具体方法。个别家长因为特殊原因或突发状况不能及时来园接孩子的,保教人员要做好学前儿童的安抚工作,陪伴他们或跟他们玩一些小游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免他们产生焦虑情绪。保教人员还要关注迟接的学前儿童的个别活动与交往,必要时及时介入,给予适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小冲突。(5) 做好次日各项活动准备。待全部孩子离园后,保教人员可以开始第二天的准备工作。(6) 做好离园前的检查工作。保教人员在离园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还要确保班级们、窗、水电全部都关好,贵
32、重物品放置安全妥当。应用:家园配合做好幼儿的入园适应工作1.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熟悉幼儿园环境,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2. 帮助孩子做好生活自理能力准备,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3. 帮助孩子做好人际交往准备,利用来园离园时间认识新朋友,初步适应集体生活。4. 重视入园最初几天的体验,与孩子渐进式分离。5. 树立正确的入园观,积极与幼儿园老师合作,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孩子。6. 及时表扬、鼓励孩子。7. 按时接送。二、进餐、饮水的保育要点领会:进餐环节保教人员的保育工作(1) 餐前准备工作:洗手,做好桌面消毒工作,布置好餐桌,准备好餐具,备好漱口水等。(2) 餐中指导要点:创设安静愉快的
33、进餐环境,不大声说话,提醒儿童进餐时保持安静,特殊儿童给予帮助和指导,关注儿童进餐量,培养独立进餐意识。(3) 餐后的清洁整理与活动:督促儿童进行餐后整理,指导幼儿将餐具放回指定位置。做好桌面、地板的清洁工作。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活动。整理走廊、卫生间,清洗、消毒餐具、餐巾等。饮水环节的保育常规(1) 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足量、温度适宜的水。(2)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喝水的重要性。(3) 培养学前儿童自主喝水的习惯,建立饮水常规。(4) 组织托班儿童饮水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不愿意主动喝水,因拥挤而发生碰撞等。(5) 饮水环节需要注意其他问题。应用:一、 结合案例思考饮水环节的保育要求
34、三、盥洗、如厕的保育要点领会:学前儿童盥洗的指导与保育要求(1) 做好盥洗准备(2) 帮助学前儿童明确盥洗的目的和重要性。(3) 教会学前儿童洗手、漱口的基本步骤及方法。(4) 盥洗时的指导和帮助(5) 盥洗后的整理工作。学前儿童如厕的指导与保育要求(1) 如厕前的准备工作(2) 教会学前儿童如厕的正确方法(3) 如厕时的帮助与指导(4) 如厕后的清洁与整理工作(5)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如不限制如厕次数等四、睡眠的保育要点领会:睡眠环节的保育要点(1) 睡前的准备工作,如组织一些安静的活动,提醒儿童睡前如厕等(2) 睡眠中的保育要点,加强巡视和观察(3) 起床时的保育要点,可用播放音乐等手段提
35、醒,帮助和指导儿童穿衣服等(4) 起床后的整理与交接工作,如整理床铺,及时做好交接班工作等第五章 托幼机构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一、教育活动中保育的意义识记: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领会:教育活动中保育的意义保教并重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教育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1) 可增加学前儿童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2)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和独立性的发展。(3) 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4
36、) 同时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习品质和习惯习惯。(5) 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二、游戏活动的保育要点领会:游戏活动准备环节的保育要求(1) 开展游戏活动前,要确定目标,制定合适的游戏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创设环境,做好材料的收集与准备工作等。(2) 要经常检查游戏材料及时修补、更换。(3) 开始前,检查儿童的衣着是否方便游戏活动。在开始前,安抚好情绪,做好游戏的准备。(4) 确保活动室地面清洁卫生、无杂物,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以及适宜的光照。(5) 保证游戏材料的清洁,每1-2周消毒一次。(6) 游戏材料摆放位置要适宜,便于儿童自由取放和使
37、用。游戏活动基本活动环节的指导与保育要求(1) 游戏开始时,保教人员应加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学前儿童的危险或不卫生的行为。(2) 保教人员还要观察场地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学前儿童享有充足的游戏空间,避免因空间狭小导致学前儿童间的肢体碰撞、动作难以展开等。(3) 在游戏中观察学前儿童的游戏情况和身体状况,根据学前儿童的活动量和天气变化,及时给学前儿童增减衣物,遇到突发状况及时进行个别处理。(4) 照顾体弱儿,适当调整他们活动量;对患有心肌炎等特殊学前儿童,根据病情给予特殊照顾和护理。应用:结合案例思考不同年龄班游戏活动的保育要求(1) 小班儿童大多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时期,
38、主要满足于摆弄、操纵物品,因此教师的观察重点应放在观察学前儿童使用物品的情况上。(2) 中班儿童大多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渴望与同伴交往,但交往技能缺乏,因此教师观察的重点是学前儿童之间的交往情况,帮助他们与同伴友好交往。(3) 大班儿童大多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还能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因此教师观察重点是学前儿童在游戏中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新的情况和同伴间相互交往、合作、解决矛盾的情况,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集中教育活动的保育要点领会:集中教育活动教师的指导与保育工作保教人员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导:(1)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倾听,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要求。(2) 引
39、导学前儿童学会遵守活动规则,并能做到适当地自律,组件提高活动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3) 引导学前儿童集中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认知水平,促进社会性发展等。集中教育活动准备部分的保育要点:(1) 擦好黑板、桌椅,保持地板的整洁干燥,(2) 打开灯光,保证光线适宜,做好活动准备工作。集中教育活动基本部分的保育要点:(1) 教师组织开展集体活动时,保育员应根据需要及时周到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结束部分的保育要点:(1) 保育员要协助教师收拾整理活动中使用的玩具、教具和其他材料,并检查是否有缺损。应用:一、 结合案例思考不同类型集中教育活动的保育要求三、区
40、域活动的保育要点领会:区域划分的注意事项(1)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确定班级区域的种类,还要根据班级学前儿童的人数及活动室的面积确定区域的数量和规模。(活动室较宽敞可开设6个左右,每个区域最佳活动人数为5-7人。)(2) 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需要投放具有层次性、丰富而新颖的操作材料。在布置区域时,要确定好各区域的空间位置。动静分开,如阅读区安静,语言区热闹最好离远点。(3) 各区域要有适当的“封闭性”,用现有材料作为区域屏障或分界线,避免出现保教人员视线不能到达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4) 还要考虑一些细节如扮演区的挂钩的位置等,确保区域活动的环境安全。区域活动的指导与
41、保育工作(1) 检查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材料是否安全,做好区域活动的准备工作,保证活动材料充足、安全。(2) 观察场地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儿童享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根据不同年龄班有意识地指导儿童进行活动。(3) 引导学前儿童有序安静地收拾整理,注重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卫生意识。应用:一、 结合案例思考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保育要求五、户外活动的保育要点领会:学前儿童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1) 检查儿童的服饰是否适合,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衣物。口袋是否有硬物等,鞋子是否适宜锻炼等。(2) 随时观察儿童的脸色出汗情况及动作表现。提醒休息,帮助脱、换衣服,指导擦汗。留心观察,照顾好特殊儿童。提
42、醒鼓励儿童会寻求帮助,引导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3) 提醒有儿童活动结束,并注意稳定儿童的情况,指导儿童将玩具、器械、材料等放回原处,摆放整齐,收拾完毕后带领全体儿童慢慢走回教室,休息片刻后鼓励幼儿喝水等。户外活动的指导与保育工作(1) 保教人员要根据户外活动的内容、场地、要求等事先检查活动场地大小是否满足本班儿童活动需要,活动开始前组织儿童如厕,检查其服饰是否适合开展活动等。(2) 保教人员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儿童的脸色、出汗情况及动作表现,提醒幼儿注意活动量,适时休息,帮助他们脱衣、换衣、擦汗等,还要特别留心观察体弱儿、身体不适的儿童活动情况,协助教师维护活动秩序,发现问
43、题、及时处理。(3) 提醒有儿童活动结束,并注意稳定儿童的情况,指导儿童将玩具、器械、材料等放回原处,摆放整齐,收拾完毕后带领全体儿童慢慢走回教室,休息片刻后鼓励幼儿喝水等。应用:一、 结合案例思考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第六章 托幼机构膳食安排与保育一、学前儿童膳食营养的重要性领会:托幼机构膳食营养的重要性(1) 膳食营养是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保障;(2) 膳食营养有利于保证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3) 膳食营养有利于调节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4) 膳食营养有利于保障学前儿童的能量供给。合理膳食的标准(1) 多样性(2) 充分性(3) 平衡性(4) 控制热量(5) 适度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
44、点(1)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2) 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及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实用的指标。(3) 身高是反映儿童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学前儿童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1) 学前儿童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优先于其他系统。(2) 其调节功能使新生的个体出生不久就具备了感知世界、适应周围环境和适应生存需要的能力。(3) 神经系统的发育首先表现在结构和数量上的变化,(4) 大脑的体积在2岁时达到成人的3/4,4岁左右基本接近成人的水平。(5) 脑细胞的数量在2-3岁之前处于增长状态,以后,保持相对稳定。学前儿童消化特点(1) 一岁内的婴儿尚未长牙齿或牙齿刚刚萌
45、出,胃容量较小,消化系统的成分也大年龄的儿童油很大的差别。(2) 将近一岁时,可以开始尝试肉末蔬菜粥等,也可以稍硬的食物刺激婴儿的牙齿和消化功能的提高。(3) 二至三岁的学前儿童牙齿逐渐张齐,胃的容量增加较多。(4) 三至六岁的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功能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强。食物的种类接近成人。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识记:必须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为小儿生长发育期间的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对于一些吸收利用率较低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多种食物的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膳食纤维:又称
46、食物纤维。各种食物除可食之外,还有一定量的纤维成分,它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但不能被吸收利用。维生素缺乏病(症)膳食中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1)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2)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3) 缺乏维生素B1: 脚气。(4) 缺乏维生素B2:唇炎、口角炎、舌炎、阴囊炎。(5) 缺乏维生素PP: 癞皮病。(6) 缺乏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7) 缺乏维生素C: 坏血病。基础代谢: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即用于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器官和细胞基本功能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能量消耗,即在摄食后产生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转化营养素及代谢产物活动的能量消耗。领会:蛋白质的功能(1) 构成机体的材料,更新、修复组织。 (2) 合成免疫物质,增强免疫力。(3) 合成酶、激素和其他化合物,调节生理机能。(4) 供给能量。(5) 运输营养物质。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3-6岁学前儿童每天45-55克蛋白质。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