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3329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5.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无习题)第2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习题解答 习题2.1 是非判断题 (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习题 2.1(5)图 (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

2、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习题 2.1(6)图 习题2.2 填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 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 习题 2-2(2)图(3) 习题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 习题 2.2(3)图(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 习题 2.2(4)图(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 习题 2.2(5)图(6

3、)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有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6)图(7) 习题2.2(7)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有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7)图 习题2.3 对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习题2.3图 第3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习题解答习题3.1 是非判断题 (1) 在使用内力图特征绘制某受弯杆段的弯矩图时,必须先求出该杆段两端的端弯矩。( )(2) 区段叠加法仅适用于弯矩图的绘制,不适用于剪力图的绘制。( )(3) 多跨静定梁在附属部分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必会引起基本部分的内力。( )(4) 习题3.1(4)图所示多跨静定梁中,CDE和EF部分均为附属部分。( )习

4、题3.1(4)图 习题3.2 填空(1)习题3.2(1)图所示受荷的多跨静定梁,其定向联系C所传递的弯矩MC的大小为_;截面B的弯矩大小为_,_侧受拉。习题3.2(1)图(2) 习题3.2(2)图所示风载作用下的悬臂刚架,其梁端弯矩MAB=_kNm,_侧受拉;左柱B截面弯矩MB=_kNm,_侧受拉。习题3.2(2)图 习题3.3 作习题3.3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M图和图。 (a) (b) (c) (d) (e) (f)习题3.3图习题3.4 作习题3.4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c) 习题3.4图习题3.5 作习题3.5图所示斜梁的内力图。习题3.5图习题3.6 作习题3.6图所示多跨梁的内

5、力图。(a)习题3.6图 (a)习题3.7 改正习题3.7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中的错误部分。 (a) (b) (c) (d) (e) (f)习题3.7图习题3.8 作习题3.8图所示刚架的内力图。 (a) (b) 习题3.8图第4章 静定拱习题解答习题4.1 是非判断题(1) 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个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 (2) 所谓合理拱轴线,是指在任意荷载作用下都能使拱处于无弯矩状态的轴线。 ( ) (3) 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也将发生改变。 ( ) 习题4.2 填空(1) 习题3.2(3)图所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FH等于 。习题3.2(3)图习题4

6、.3求习题3.15图所示三铰拱支反力和指定截面K的内力。已知轴线方程。习题3.15图第5章 静定平面桁架习题解答习题5.1 是非判断题 (1) 利用结点法求解桁架结构时,可从任意结点开始。 ( )习题5.2 填空(1)习题3.2(4)图所示桁架中有 根零杆。习题3.2(4)图习题5.3 试用结点法求习题3.10图所示桁架杆件的轴力。 (a) (b)习题3.10图习题5.4 判断习题3.11图所示桁架结构的零杆。 (a) (b)(c) 习题3.11图习题5.5 用截面法求解习题3.12图所示桁架指定杆件的轴力。 (a) (b) 习题3.12图第6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习题解答 习题6.1 是非判断题

7、(1) 变形体虚功原理仅适用于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弹性体系。()(2) 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3) 功的互等定理仅适用于线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线弹性体系。()(4) 反力互等定理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适用于静定结构。()(5) 对于静定结构,有变形就一定有内力。()(6) 对于静定结构,有位移就一定有变形。()(7) 习题4.1(7)图所示体系中各杆EA相同,则两图中C点的水平位移相等。()(8) MP图,图如习题4.1(8)图所示,EI=常数。下列图乘结果是正确的: ()(9) MP图、图如习题4.1(9)图所示,下列图乘结果是正确的: ()(10) 习题4.1(10

8、)图所示结构的两个平衡状态中,有一个为温度变化,此时功的互等定理不成立。() 习题 4.1(7)图 习题 4.1(8)图 习题 4.1(9)图 习题 4.1(10)图 习题6.2 填空题(1) 习题4.2(1)图所示刚架,由于支座B下沉D所引起D点的水平位移DDH=_。(2) 虚功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应用形式,即_原理和_原理。其中,用于求位移的是_原理。(3) 用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时,虚拟状态中所加的荷载应是与所求广义位移相应的_。(4) 图乘法的应用条件是:_且MP与图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5) 已知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MP图如习题4.2(5)图所示,曲线为二次抛物线,横梁的抗弯刚度为2EI

9、,竖杆为EI,则横梁中点K的竖向位移为_。(6) 习题4.2(6)图所示拱中拉杆AB比原设计长度短了1.5cm,由此引起C点的竖向位移为_;引起支座A的水平反力为_。(7) 习题4.2(7)图所示结构,当C点有FP=1()作用时,D点竖向位移等于D (),当E点有图示荷载作用时,C点的竖向位移为_。(8) 习题4.2(8)图(a)所示连续梁支座B的反力为,则该连续梁在支座B下沉DB=1时(如图(b)所示),D点的竖向位移=_。 习题 4.2(1)图 习题 4.2(5)图 习题 4.2(6)图 习题 4.2(7)图习题 4.2(8)图习题6.3 分别用积分法和图乘法求习题4.3图所示各指定位移D

10、CV。EI为常数。1)求DCV习题4.3(1)图 2)求DCV 习题4.3(2)图 3)求DCV 习题4.3(3)图 4)求jA 习题4.3(4)图习题6.4 分别用积分法和图乘法求习题4.4(a)图所示刚架C点的水平位移DCH。已知EI=常数。习题4.4图习题6.5习题4.5(a)图所示桁架各杆截面均为A=210-3m2,E=2.1108kN/m2,FP=30kN,d=2m。试求C点的竖向位移。 习题 4.5图第7章 力法习题解答习题7.1 是非判断题(1)习题5.1(1)图所示结构,当支座A发生转动时,各杆均产生内力。() 习题5.1(1)图 习题5.1(2)图(2)习题5.1(2)图所示

11、结构,当内外侧均升高t1时,两杆均只产生轴力。()(3)习题5.1(3)图(a)和(b)所示两结构的内力相同。()习题5.1(3)图(4)习题5.1(3)图(a)和(b)所示两结构的变形相同。()习题7.2 填空题(1)习题5.2(1) 图(a)所示超静定梁的支座A发生转角q,若选图(b)所示力法基本结构,则力法方程为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其中D1c =_;若选图(c)所示力法基本结构时,力法方程为_,代表的位移条件是_,其中D1c=_。习题5.2(1)图(2)习题5.2(2)图(a)所示超静定结构,当基本体系为图(b)时,力法方程为_,D1P=_;当基本体系为图(c)时,力法方程为_,D1

12、P=_。习题5.2(2)图(3)习题5.2(3)图(a)所示结构各杆刚度相同且为常数,AB杆中点弯矩为_,_侧受拉;图(b)所示结构MBC =_,_侧受拉。习题5.2(3)图(4)连续梁受荷载作用时,其弯矩图如习题5.2(4)图所示,则D点的挠度为_,位移方向为_。习题5.2(4)图习题7.3 试确定习题5.3图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习题5.3图习题7.4 用力法计算习题5.4图所示各超静定梁,并作出弯矩图和剪力图。习题5.4图习题7.5 用力法计算习题5.5图所示各超静定刚架,并作出内力图。习题5.5图习题7.6利用对称性,计算习题5.12图所示各结构的内力,并绘弯矩图。习题5.12图 习题

13、7.7 画出习题5.17图所示各结构弯矩图的大致形状。已知各杆EI=常数。习题5.17图第8章位移法习题解答习题8.1确定用位移法计算习题6.1图所示结构的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除注明者外,其余杆的EI为常数。)(a) (b) (c) (d)习题6.1图 习题8.2是非判断 (1)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 (2)位移法可用于求解静定结构的内力。() (3)用位移法计算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内力时,采用与荷载作用时相同的基本结构。() (4)位移法只能用于求解连续梁和刚架,不能用于求解桁架。()习题8.3用位移法计算习题6.6图所示连续梁,作弯矩图和剪力图,

14、EI=常数。(1) (2)习题6.6图习题8.4用位移法计算习题6.7图所示结构,作弯矩图,EI=常数。(1) (2)习题6.7图第9章 渐近法习题解答 习题9.1 是非判断题(1)力矩分配法可以计算任何超静定刚架的内力。()(2)习题7.1(2)图所示连续梁的弯曲刚度为EI,杆长为l,杆端弯矩MBC3i。() 习题9.2 填空题 (1)习题7.2(1)图所示刚架EI=常数,各杆长为l,杆端弯矩MAB =_。(2)习题7.2(2)图所示刚架EI=常数,各杆长为l,杆端弯矩MAB =_。(3)习题7.2(3)图所示刚架各杆的线刚度为i,欲使结点B产生顺时针的单位转角,应在结点B施加的力矩MB =

15、_。 习题7.2(1)图 习题7.2(2)图 习题7.2(3)图(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习题7.2(4)图所示结构(EI=常数)时,传递系数CBA =_,CBC =_。 习题7.2(4)图习题9.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习题7.3图所示连续梁,作弯矩图和剪力图,并求支座B的反力。 (1) (2)习题7.3图习题9.4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习题7.4图所示连续梁,作弯矩图。 (1) (2)习题7.4图 习题9.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习题7.5图所示刚架,作弯矩图。 (1) (2) 习题7.5图第11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习题解答习题11.1 是非判断题(1) 习题8.1(1)图示结构BC杆轴力的影响线应画在BC杆上。

16、( ) 习题8.1(1)图 习题8.1(2)图(2) 习题8.1(2)图示梁的MC影响线、FQC影响线的形状如图(a)、(b)所示。(3) 习题8.1(3)图示结构,利用MC影响线求固定荷载FP1、FP2、FP3作用下MC的值,可用它们的合力FR来代替,即MC= FP1y1+ FP2y2+ FP3y3=FR。( )习题8.1(3)图 (4) 习题8.1(4)图中的(a)所示主梁FQC左的影响线如图(b)所示。( )习题8.1(4)图(5) 习题8.1(5)图示梁FRA的影响线与FQA右的影响线相同。( )习题8.1(5)图(6) 简支梁的弯矩包络图为活载作用下各截面最大弯矩的连线。( ) 习题

17、11.2 填空题(1) 用静力法作影响线时,其影响线方程是 。用机动法作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其形状为机构的 。(2) 弯矩影响线竖标的量纲是 。(3) 习题8.2(3)图所示结构,FP=1沿AB移动,MD的影响线在B点的竖标为 ,FQD的影响线在B点的竖标为 。习题8.2(3)图(4) 习题8.2(4)图所示结构,FP =1沿ABC移动,则MD影响线在B点的竖标为 。习题8.2(4)图(5) 习题8.2(5)图所示结构,FP=1沿AC移动,截面B的轴力FNB的影响线在C点的竖标为 。习题8.2(5)图 习题11.3 单项选择题(1) 习题8.3(1)图所示结构中支座A右侧截面剪力影响线的形状为(

18、 )。习题8.3(1)图(2) 习题8.3(2)图所示梁在行列荷载作用下,反力FRA的最大值为( )。(a) 55kN (b) 50kN (c) 75kN (d) 90kN习题8.3(2)图(3) 习题8.3(3)图所示结构FQC影响线(FP=1在BE上移动)BC、CD段竖标为( )。(a) BC,CD均不为零; (b) BC,CD均为零;(c) BC为零,CD不为零; (d) BC不为零,CD为零。习题8.3(3)图(4) 习题8.3(4)图所示结构中,支座B左侧截面剪力影响线形状为( )。习题8.3(4)图(5) 习题8.3(5)图所示梁在行列荷载作用下,截面K的最大弯矩为( )。(a)

19、15kNm (b) 35 kNm (c) 30 kNm (d) 42.5 kNm 习题8.3(5)图习题11.4 作习题8.4(a)图所示悬臂梁FRA、MC、FQC的影响线。 习题8.4图习题11.5 作习题8.5(a)图所示结构中FNBC、MD的影响线,FP =1在AE上移动。习题8.5图 习题11.6 作习题8.6(a)图所示伸臂梁的MA、MC、FQA左、FQA右的影响线。习题8.6图习题11.7 作习题8.7(a)图所示结构中截面C的MC、FQC的影响线。习题8.7图 习题11.8 用机动法作习题8.13(a)图所示静定多跨梁的FRB、ME、FQB左、FQB右、FQC的影响线。习题9.1

20、5图 习题11.9 利用影响线,求习题8.14(a)图所示固定荷载作用下截面K的内力MK和FQK左。 习题8.14图 习题11.10 用机动法作习题8.16(a)图所示连续梁MK、MB、FQB左、FQB右影响线的形状。若梁上有随意布置的均布活荷载,请画出使截面K产生最大弯矩的荷载布置。习题8.16图第2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习题解答 习题2.1 是非判断题 (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21、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习题 2.1(5)图 (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习题 2.1(6)图【解】(1)正确。(2)错误。是使体系成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错误。(4)错误。只有当三个铰不共线时,该

22、题的结论才是正确的。(5)错误。CEF不是二元体。(6)错误。ABC不是二元体。(7)错误。EDF不是二元体。 习题2.2 填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 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 习题 2-2(2)图(3) 习题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 习题 2.2(3)图(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 习题 2.2(4)图(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 习题 2.2(5)图(6)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有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6)图(7) 习题

23、2.2(7)图所示体系为_体系,有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7)图【解】(1)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左右两边L形杆及地面分别作为三个刚片。(2)几何常变。中间三铰刚架与地面构成一个刚片,其与左边倒L形刚片之间只有两根链杆相联,缺少一个约束。(3)0、1、2、3。最后一个封闭的圆环(或框)内部有3个多余约束。(4)4。上层可看作二元体去掉,下层多余两个铰。(5)3。下层(包括地面)几何不变,为一个刚片;与上层刚片之间用三个铰相联,多余3个约束。(6)内部几何不变、0。将左上角水平杆、右上角铰接三角形和下部铰接三角形分别作为刚片,根据三刚片规则分析。(7)内部几何不变、3。外围封闭的正方形框为

24、有3个多余约束的刚片;内部铰接四边形可选一对平行的对边看作两个刚片;根据三刚片规则即可分析。 习题2.3 对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习题2.3图 【解】(1)如习题解2.3(a)图所示,刚片AB与刚片I由铰A和支杆相联组成几何不变的部分;再与刚片BC由铰B和支杆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习题解2.3(a)图(2)刚片、由不共线三铰A、B、(,)两两相联,组成几何不变的部分,如习题解2.3(b)图所示。在此部分上添加二元体C-D-E,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习题解2.3(b)图(3)如习题解2.3(c)图所示,将左、右两端的折形刚片看成两根链杆,则刚片、由不共线

25、三铰(,)、(,)、(,)两两相联,故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习题解2.3(c)图(4)如习题解2.3(d)图所示,刚片、由不共线的三铰两两相联,形成大刚片;该大刚片与地基之间由4根支杆相连,有一个多余约束。故原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习题解2.3(d)图(5)如习题解2.3(e)图所示,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为一个大刚片;该大刚片与地基之间由平行的三根杆、相联,故原体系几何瞬变。习题解2.3(e)图(6)如习题解2.3(f)图所示,由三刚片规则可知,刚片、及地基组成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设为扩大的地基。刚片ABC与扩大的地基由杆和铰C相联;刚片CD与扩大

26、的地基由杆和铰C相联。故原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习题解2.3(f)图第3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习题解答习题3.1 是非判断题 (1) 在使用内力图特征绘制某受弯杆段的弯矩图时,必须先求出该杆段两端的端弯矩。( )(2) 区段叠加法仅适用于弯矩图的绘制,不适用于剪力图的绘制。( )(3) 多跨静定梁在附属部分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必会引起基本部分的内力。( )(4) 习题3.1(4)图所示多跨静定梁中,CDE和EF部分均为附属部分。( )习题3.1(4)图 【解】(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EF为第二层次附属部分,CDE为第一层次附属部分;习题3.2 填空(1)习题3.2(1)

27、图所示受荷的多跨静定梁,其定向联系C所传递的弯矩MC的大小为_;截面B的弯矩大小为_,_侧受拉。习题3.2(1)图(2) 习题3.2(2)图所示风载作用下的悬臂刚架,其梁端弯矩MAB=_kNm,_侧受拉;左柱B截面弯矩MB=_kNm,_侧受拉。习题3.2(2)图 【解】(1)MC = 0;MC = FPl,上侧受拉。CDE部分在该荷载作用下自平衡;(2)MAB=288kNm,左侧受拉;MB=32kNm,右侧受拉;习题3.3 作习题3.3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M图和图。 (a) (b) (c) (d) (e) (f)习题3.3图【解】 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a) M图 FQ图

28、(b) M图 FQ图 (c) M图 FQ图(d) M图 FQ图(e) 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f) 习题3.4 作习题3.4图所示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图。 (c) 习题3.4图【解】 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c) 习题3.5 作习题3.5图所示斜梁的内力图。习题3.5图【解】 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 FN图(单位:kN)习题3.6 作习题3.6图所示多跨梁的内力图。(a)习题3.6图【解】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a)习题3.7 改正习题3.7图所示刚架的弯矩图中的错误部分。 (a) (b) (c) (d) (e

29、) (f)习题3.7图【解】(a) (b) (c)(d) (e) (f)习题3.8 作习题3.8图所示刚架的内力图。 (a) (b) 习题3.8图【解】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 FN图(单位:kN) (a)M图 (单位:kNm) FQ图(单位:kN) FN图(单位:kN) (b)第4章 静定拱习题解答习题4.1 是非判断题(1) 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不仅与三个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形状有关。( ) (2) 所谓合理拱轴线,是指在任意荷载作用下都能使拱处于无弯矩状态的轴线。 ( ) (3) 改变荷载值的大小,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形状也将发生改变。 ( ) 【解】(1)错误。从公

30、式可知,三铰拱的水平推力与拱轴线的形状无关;(2)错误。荷载发生改变时,合理拱轴线将发生变化;(3)错误。合理拱轴线与荷载大小无关;习题4.2 填空(1) 习题3.2(3)图所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FH等于 。习题3.2(3)图【解】(1)FP/2;习题4.3求习题3.15图所示三铰拱支反力和指定截面K的内力。已知轴线方程。习题3.15图【解】;第5章 静定平面桁架习题解答习题5.1 是非判断题 (1) 利用结点法求解桁架结构时,可从任意结点开始。 ( )【解】(1)错误。一般从仅包含两个未知轴力的结点开始。习题5.2 填空(1)习题3.2(4)图所示桁架中有 根零杆。习题3.2(4)图【解】(1

31、)11(仅竖向杆件中有轴力,其余均为零杆)。习题5.3 试用结点法求习题3.10图所示桁架杆件的轴力。 (a) (b)习题3.10图【解】(1)提示:根据零杆判别法则有:;根据等力杆判别法则有:。然后分别对结点2、3、5列力平衡方程,即可求解全部杆件的内力。(2)提示:根据零杆判别法则有:;根据等力杆判别法则有:;。然后取结点4、5列力平衡方程,即可求解全部杆件的内力。习题5.4 判断习题3.11图所示桁架结构的零杆。 (a) (b)(c) 习题3.11图【解】 (a) (b)(c) 提示:(c)题需先求出支座反力后,截取.截面以右为隔离体,由,可得,然后再进行零杆判断。习题5.5 用截面法求解习题3.12图所示桁架指定杆件的轴力。 (a) (b) 习题3.12图【解】(1) ;提示:截取.截面可得到、;根据零杆判断法则,杆26、杆36为零杆,则通过截取.截面可得到。(2) ;提示:截取.截面可得到;由结点1可知;截取.截面,取圆圈以内为脱离体,对2点取矩,则。第6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习题解答 习题6.1 是非判断题(1) 变形体虚功原理仅适用于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弹性体系。()(2) 虚功原理中的力状态和位移状态都是虚设的。()(3) 功的互等定理仅适用于线弹性体系,不适用于非线弹性体系。()(4) 反力互等定理仅适用于超静定结构,不适用于静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