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字与编码》评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字与编码》评课.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字与编码评课【精品文档】第 5 页数字与编码评课记录牛老师评析:数字与编码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运用了课前、课中和课后多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查找收集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信息,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寻找编码的一般规律,在较高层位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总览全课,有以下亮点:一、联系
2、实际,数学问题生活化。通过让学生收集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车牌号码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深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选择份证号码、邮政编码作为教学资源,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二、鼓励猜想,放飞想象的翅膀。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在本课中,老师在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猜想。如课前的故事,“大家猜猜看,为什么服务员一眼就看出是假的身份证?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在探究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编码的含义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各个
3、数字的含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探究活动验证猜想,体验成功的喜悦。三、合作交流,擦出思维的火花。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老师合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探究。如合作讨论“身份证号码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及编排规律”,“如何给学校每个同学的校牌编号”,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体验与他人的合作,并在交流中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四、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课程标
4、准指出,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地问学生为什么使用编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体会到编码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如何为全校同学设计校牌号码”这一现实问题,学生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方案,设计了科学多样的号码。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具体如下:1、给学生说的机会不多。学生在课前已经调查收集了身份证号码的有关知识,学生已会的内容老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再让学生说说对身份证号码编排还有哪些疑问,老师再有针对性的讲解。2、学生未能充分体会身份证、邮政编码在生活中的用处。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身份证、邮政编码,有什么好处。让学生举例说明,真正体会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