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精品文档】第 9 页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是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善于提出新方法,产生新思路,想出新点子,以掌握新知识或发现新事物。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探索是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学生形成创新素质的基础。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实践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2、力,将成为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紧急而迫切的任务。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探索呢?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一、激趣创培,孕育创新意识创设富有变化且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孕育而生。加上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索意识强烈,并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智力发肓正处于思维独立批判性和创造性阶段。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新颖的创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计显示独特的操作方法。使他们有表露情感和实践的自由活动舞台;同时指导他们全面
3、、深刻地认识事物,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和联想。鼓励他们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劳动任务,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移侧面来审视要研究的实验问题。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变化,了解新材料与新方法、新工具。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推陈出新,在改进中不断前进。应根据时代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兴趣和热情,在扎实地学好学科基本理论,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前提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1)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小学生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年龄段,正处于形成科学志趣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让他们有思想思考,有
4、条件实践,有时间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机会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提高兴趣,从而培养兴趣,发展兴趣。要激发创新意识,就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于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允许学生自由探究,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2)开展“科学设想”活动,指导学生撰写“金点子”。在科技活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探究获取的知识或原理,对生活中不方便的事物和不好的现象进行探究,开展合理想象,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这就是“金点子”。案例:简单钢板割圆工具这是我校一个学生在生活中事例。爷爷退休后,常去船厂帮忙,给船上水舱盖割圆盖,总是割不圆,边圈不光滑,很粗糙。有一次
5、他在船上看见爷爷用木条支撑割枪很卖力,可老是搞不好。上一次他班公开课上上圆认识,再加上讲座中讲到关于黑板圆规等,他就想出了一个简易方法讲给爷爷听,爷爷听了说很有道理,他们就一起动起来。根据直杆上一端连接有一个用来安装割枪嘴套筒,直杆上另一边有一个活动中心锥,在所割钢板上刻上圆心,把中心锥顶尖固定在中心位置上,根据圆大小,移动中心锥,能割所需要圆了。本案例说明,在以科技课堂教育领域中,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教师的教学导向十分重要,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劳动技能与活动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某种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劳动),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活动能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强合
6、作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重视探索实践,积极观察思考。(1)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是人类心灵的窗口。人类知识和智慧的阳光。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动手与操作的基础,乌申斯基说:“教学的责任是要教儿童真实的观察,要以尽可能全的真实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们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即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而小学生好奇和求知欲望强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动,针对这一特点,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直观教学,利用实物或挂图或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创设特定教学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基于这样的认识,让学生发明创造的欲望就更强烈了。(2)实践中观察“分层探索教
7、学”,是学生巩固新知,促进内化的重要方面。教师要体现层次性,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探索”是策略体现的中心。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群体效应,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和个体的思维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自己想问题、导方法、作结论、发现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成效。运用时,自学、操作、尝试、讨论、交流等几个步骤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无必要的可略去。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纠正。达到创新意识和创新
8、能力探索目标。 三、求异探索,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要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便是使学生不但会回答问题,而且还要会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会在解决问题中有创新的冲动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求异发散思维、编写新的内容。教师活动 激发情感 启发诱导 反馈信息 设计训练创设情境 指导点拨 及时评价 延伸提高 学生活动 自主尝试 主动探讨 主动参与 灵活运用 发现问题 设疑质疑 多向交流 求异求
9、新学生发展 自我发现 自我发展 自我锻炼 自我创新 创造动机 创造思维 创造潜力 创造能力(1)以创新研究为抓手,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实验使学生的参入意识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 学生们非常喜欢科技实践课的形式,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爱提问题、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多了,实验方法以及作品的样式更丰富了,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观察、思考得更认真了特别是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欲望越来越强。同时,课堂上的探究活动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道德知识面广,整个活动的形式又以自主探究为主,对于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
10、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观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突出体现在校外科技活动中,同学们不仅能积极参与,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质疑能力,合作、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各科学习中都大有帮助。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通过科技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转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知识、课堂为中心的观念,为了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学,学校还以下发新课程学习材料,开展公开课评议、教学经验学习交流等方式使不少教师学习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提升了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通过参与实验研究,教师认识了自身的价值,教学积极性增强,教学效
11、果改善,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大校本教研与“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开设,最大的优点就是因校制宜,针对性强。编撰的 “走近科学”系列校本课程,从发明的意义、方法、思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列指导。同时,我们根据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改进、更新,使得我们这一套教材能够适应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以保证我们的校本课得以顺利实施。同时,学校根据学生活动情况,从四年级抽调思路敏捷,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组成科技小组,并挑选业务能力强,打造我校的科技精英社团。每周按排一个课外活动统一辅导,其他时候则分组活动。学生把好的创意或做法带到小组讨论,直至形成作品。(2)以创新研究丰富课外活动,提升学生
12、的创新能力开展校兴趣小组活动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从创新教学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很不错,增强了信心。生在创新中乐于尝试、乐于想象、乐于寻找缘由。知识只有学生自己构造出来的才对他们有意义,才变得可以理解。这正符合了学生创新性学习要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与策略,要大胆实践,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重点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小巧手、小种植、小画家”七小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观察是前提,思考是过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13、在细小方面去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身边的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小的环节,不排斥任何小的成功,逐步开阔视野。提倡一个“动”字。科技创新活动中“动”是关键,要让学生亲自选题设计,自己动手制作,自己评价作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从中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造兴趣,陶冶爱科学的情操。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动腿,发挥人体各部位的作用,以达到开发大脑潜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树立一个“改”字。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推陈出新,在改进中不断前进。应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兴趣和热情,在扎实地学好学科基本理论,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前提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组织学
14、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知识运用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验科学知识、技能的巨大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课外科技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资源,组织小观察、小采集、小种植、小饲养、小调查、小辩论等活动,开展科技讲座、考察活动、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展评、科技兴趣小组,出科技专栏、办科技小报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提高科学教育效果。总之,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便的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
15、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总而言之, 通过科学探究,不仅要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还要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做到勤于动脑,乐于探究,富于自信,有强烈的创新兴趣和欲望;敢于求异,勇于负责,具有标新立异的追求、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让他们学会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过程,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2006年12月。2牛灵江著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研究2005-083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