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906513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四年级上册单元整合教案设计第二组:观察与发现 单元目标:1.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体会诗句所蕴含的哲理。2.通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观察事物,培养认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3.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文章内涵,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序地写下来的。4.习作:学习写观察日记。 教学策

2、略:1.通过学习,体会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蕴含的深刻哲理;从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中,学习作者认真观察、详细描述,拟人化的写法以及从偶然的发现中坚持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2.在预习基础上,完成独立识字和整体把握课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完成单元目标。3.课时总体安排:预习课时2: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根据注释,学习古诗并背诵。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学习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读熟课文。重点课时1: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的态度、拟人化的写法、从偶然的发现中坚持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综合练习1:听写本组文章

3、生字(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总结整合所学阅读、表达的方法。);日积月累及“成长”手抄报展示。写作指导2:结合口语交际内容,两种形式任选一种完成一次习作。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自主预习。导读激趣,认字识词,感知内容,初步质疑。模块二:理解内容。了解作者的“发现”,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模块三:领悟表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品味语言,练习运用。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写作的兴趣。学习目标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内容,感悟哲理,激发观察自

4、然的兴趣。5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模块一预习(第一、二课时)教学流程激趣导入确定单元主题自主预习,问题梳理板块一:激趣导入一起欣赏美丽的大自然,汹涌的潮、变幻的云、巍峨的山、银白的飞瀑、绿绿的草原大自然美吗?你们喜欢观察吗?的确,大到一棵茂盛的树,小到一朵娇小的花,大到到一头威武的象,小到一只可爱的虫大自然所有的一切,都足以让我们睁大好奇的眼睛。许多诗人、作家、科学家也很喜欢大自然,他们还将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写成了诗、文章甚至写成了一本厚厚的书。让我们走进第二组课文去看看板块二:确定单元主题1.自读单元导语,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本组课文以什么主题编排,小组讨论,汇报

5、。预设:观察趣事、观察与发现等。2.欣赏与本单元有关的图片,说说你最想了解哪一个“发现”。板块三:自主预习,问题梳理预设:(1)有认读困难的生字,如:蔽、谧、慎等。(2)不懂的词语,如:随遇而安、慎重、静谧、吻合、枉费心机等。(3)不懂或感兴趣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梳理,提醒学生深入学习中进一步关注。如:“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小圆片?”等。模块二理解内容(第三课时)教学流程整体回顾探究“发现”质疑延伸板块设计板块一:整体感知1回顾单元主题和学习要求。2回顾作者以及和他们的发现有关的课文题目。板块二:探究“发现”1出示预习课中梳理整合后的问题。预设话题: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细丝还是小圆片? 爬山

6、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什么地方?它的住宅是怎么来?有什么特点?它是怎么建造住宅的?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想法后,他又做了什么?2.汇报交流: 话题一:关于“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在文中找证据,展开讨论。明确:爬山虎的脚的“真面目”是六七根细丝,圆片是它的脚触着墙之后的变化。如果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话题二:根据课文中出现的动词练习描述,用左手手掌做墙,右手手指当爬山虎的脚边做边描述。明确: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朗诵相关句子,体会作者发现的欣喜之情。话题三: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什么

7、地方?它的住宅是怎么来?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句子说一说)。住宅的特点:(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简朴、清洁、卫生、干燥。话题四:关于魏格纳的发现。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板块三:质疑延伸1交流依然不懂的或新产生的问题。2总结。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叶圣陶老先生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么在墙上爬的秘密;法布尔30年如一日观察昆虫,终于

8、写出了昆虫记,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魏格纳偶然间的一次发现,让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成就了他地理学家的美名。现在,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观察点什么了?只要有所观察,才会所发现。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成为会观察,会思考的人。或许未来的作家、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产生。下节课,老师会在观察方面给予同学们很好的帮助。模块三领悟表达(第四课时)教学流程谈话导入拟定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学习表达积累整理板块设计板块一:谈话导入1.回顾第二单元作者的观察对象。2.说说文中的地方、动植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发现”写具体的、写生动的。板块二:

9、拟定学习目标交流:在写作方面,你想向作者学点什么?预设:作者是怎么描述所看到的遣词造句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布局谋篇板块三:合作探究,学习表达我们先来探究哪个问题,为什么?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总结,遇到障碍老师出招。1.学习写作顺序(1)老师把学生概括的各部分课文内容写出来,请同学们排出顺序。内容:爬山虎生长位置介绍叶子介绍脚简单介绍蟋蟀选址外观与内部建造住宅(2)如果把各部分内容调换一下位置,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2.品味语言(1)对比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你认为哪一位作者是调兵遣将的能手?(2)从课文中找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从用词和修辞手法来入手,引导学生更生动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板块

10、四:整理积累与延伸1.抄写本单元或课外阅读到的好词佳句,鼓励分类整理。2.布置细心观察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第五、六课时)教学流程口语交际习作板块设计板块一:口语交际1观图画,比眼力。(1)指名观察教材的左图,说一说树上隐藏着多少图像。(2)小组比赛,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然后再班上交流自己的发现。(3)指名观察教材右上图和右下图。(4)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图想到了什么内容。(5)大家都说一说自己观察后的感受。(6)共同回顾前面的几篇课文,再深入体会学过的观察方法,感受细心观察的重要性。2讲自己、谈体验(1)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平时细心观察过的事物。(2

11、)介绍自己观察后的收获和体会,并相互交流经验。3举事例、激情感(1)向大家讲述自己了解的和观察有关的中外名人故事。(2)说一说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观察的打算。板块二:习作1擦亮眼睛、描述精彩过渡:聪明的孩子们,感悟了了本单元作者们的“观察与发现”,你是不是也有了写写自己“发现”的冲动,前段时间大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观察了周围的事物,你想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告诉大家吗?(1)讲述自己的发现温馨提示: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观察对象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有趣?(2)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和启发,抓住事物特征,调动各种感官去认识事物、感知事物,如观察植物抓住形状、颜色、味道、姿态等,观察动物关注外形、习性等。过程中老师做适当的点评。(3)回顾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形式可以是作文,也可以写观察日记。2学生试写。3自读自改、加工润色要求:(1)写完后无声细读,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改过来。(2)反复斟酌,加工润色文中的词句,让这些词句变得更加生动,表现力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