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大二轮专题复习之诗歌赏析太实用了ppt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85838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大二轮专题复习之诗歌赏析太实用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最新北大二轮专题复习之诗歌赏析太实用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大二轮专题复习之诗歌赏析太实用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大二轮专题复习之诗歌赏析太实用了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复 习 目 标1 1、明确中考考点、明确中考考点2 2、熟悉常考题型、熟悉常考题型3 3、归纳归纳答题技巧答题技巧4 4、实战演练、实战演练诗歌主题的把握诗歌主题的把握一、品味情感一、品味情感常考题型:常考题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的情感?合作探究 以下题为例总结方法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韩 愈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 1“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2 2分)分) 答

2、:答: 2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2分)分) 答:答: 要求要求 1、每个小组找到、每个小组找到1-2个方法个方法 2、归纳的方法要有例子验证。(即用你归纳的方法来、归纳的方法要有例子验证。(即用你归纳的方法来分析某首诗的思想感情)分析某首诗的思想感情)1、注意诗歌的、注意诗歌的标题,标题,2、写作的写作的背景背景3、联系教材中诗词人、联系教材中诗词人生平经历生平经历4、注意诗词中重点、注意诗词中重点词语(意象)词语(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的情感 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

3、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从标题标题入手入手,体会情感体会情感 阳关曲阳关曲 中秋月中秋月 苏轼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即公元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抒发了

4、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抒发了作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结合结合背景背景,体会情感体会情感 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 杜甫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时含蓄地表现出安

5、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痛苦和灾难。联系诗人的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生平经历,分析情感分析情感从诗词中的意象来看诗词中的情感从诗词中的意象来看诗词中的情感 意象意象就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结合,也就是融就是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情感的入诗人情感的“物象物象”。 意象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山园小梅山园小梅 林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

6、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歌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诗人在逆境中歌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诗人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坚贞不移的品格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诗歌的结合诗歌的意象意象,体会情感体会情感 菊菊 :隐逸、高洁隐逸、高洁 梅梅 :不畏严寒不畏严寒 坚强不屈坚强不屈梧桐:梧桐:凄凉悲伤凄凉悲伤 子规:子规:悲惨、凄恻悲惨、凄恻 杜鹃鸟:杜鹃鸟:凄怨凄怨 哀伤哀伤 乡愁乡愁 乡思乡思 沙鸥:沙鸥:飘零、伤感飘零、伤感 青鸟青鸟:书信的使者书信的使者芭蕉:芭蕉:孤独与忧愁孤独与忧愁羌笛

7、:羌笛:凄切之声凄切之声 西风:西风:落寞、惆怅落寞、惆怅蝉蝉高洁高洁莲花莲花不染不染松柏:松柏:坚贞、孤傲坚贞、孤傲鸿雁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杨柳: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别绪。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的隐士人格。月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之情云云 :漂泊不定漂泊不定江水:江水:忧愁、时间流逝忧愁、时间流逝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唐)王维(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内容。2.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天色已经晚了,一轮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明月明月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的的青松青松间倾泻下来。间倾泻下来。山泉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山石之上,在月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表达作者对安静纯朴生活的热爱、对表达作者对

9、安静纯朴生活的热爱、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污浊官场的厌恶。 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文科爱好者文科爱好者94页页3题题95页页9题、题、11题题关于主题的相关题关于主题的相关题 3、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孤寂的心情。、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孤寂的心情。9、通过描写在春意盎然的中与友人分别之情,表达了淡淡、通过描写在春意盎然的中与友人分别之情,表达了淡淡的惜别不舍之情的惜别不舍之情11、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第二课时第二课时遣词炼字遣词炼字 浣溪沙浣溪沙 欧阳修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堤上

10、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1.词的上片中词的上片中“逐逐”和和“出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分) “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

11、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春光好春光好 欧阳炯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笋 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雪坞注释: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 “迸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分)和强劲的生命力。(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分)。“偎偎”字用拟人手法,(字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共分)(共3分)分)新晴新晴宋刘攽(宋刘攽(

12、b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偷开门户又翻书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一句中,“偷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偷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二、遣词炼字遣词炼字古人作诗追求一字传神。要品味出诗人炼之字妙。古人作诗追求一字传神。要品味出诗人炼之字妙。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阔阔”更好。更好。(2)“阔阔”有开阔、空旷的意

13、思。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意思。(3)“阔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4)“阔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阔阔”比比“失失”好。好。课堂演练课堂演练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达到了怎样的效果?(2分)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文科爱好者文科爱好者94页

14、第页第3题,第题,第4题,题,95页第页第8题题96页第页第14题题相关题型相关题型第三课时第三课时表达技巧表达技巧 武昌阻风(宋)方泽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分)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 答: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答: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表达了诗人满

15、腹的乡思和愁绪。思和愁绪。 (3分)分) 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暮春回故山草堂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现手法。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6、感情? 答:重在表现答:重在表现“春残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用了渲染手法。诗(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用了渲染手法。诗中用中用“稀稀”、“尽尽”、“飞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答: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答: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不改清阴清阴”的幽竹的怜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瀑布联句(香禅师、李忱)瀑布联句(香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17、)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答案:1、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进取的勇气。进取的勇气。 2、整首诗歌采用了托

18、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整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不辞不辞劳劳”、“出处高出处高”表现诗人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表现诗人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岂岂能留得住能留得住”、“终归大海终归大海”表现诗人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表现诗人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

19、情或揭示了什么了什么 样的道理。样的道理。 【题型示例题型示例】分析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这句诗句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诗人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诗人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表达了诗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使悲欲悲,甚为绝妙,乃被千古传诵。 【题目形式题目

20、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感的?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题目解读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

21、)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视、听、嗅),运用典故,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视、听、嗅),运用典故,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技巧归纳技巧归纳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文科爱好者文科爱好者96页页13题题第四课时第四课时语言特色语言特色真题再现真题再现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文天祥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22、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2分)分) (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分) (1)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

23、,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和遭遇。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了诗)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垂于史册,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真题再现真题再现早早 梅梅唐唐 张张 谓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注:“销销”同同“消消”。(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3分)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

24、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考点分析考点分析【题目解读题目解读】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品味。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风格的品味。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题目形式题目形式】(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淡平淡 :(质朴质朴):不加修饰,平易近人。:不加修饰,平易近人。 清新: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5、。 绚丽:绚丽:词藻华丽,富有文采。词藻华丽,富有文采。明快:明快: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含蓄:意在言外,引而不发。意在言外,引而不发。 洗炼洗炼: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语言风格语言风格 (一)、平淡(一)、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

26、,李煜的词。归园田居归园田居 (陶渊明)(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绚丽(二)、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无无 题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

27、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三)、含蓄(三)、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绿绿”、“红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肥”和和“瘦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

28、光短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如梦令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总结鉴赏技巧:总结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

29、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步骤一:步骤一:(用什么手法用什么手法)步骤二:步骤二:(写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步骤三: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回顾归纳本专题复习的技巧内容情感:情感: 一看诗词的类别一看诗词的类别 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二看作者的生平经历 三看时代背景三看时代背景 四看意象四看意象炼字:炼字: 从四个层次答题从四个层次答题表现手法:常用的名词术语表现手法:常用的名词术语 从三个层次答题从三个层次答题语言风格:常用的名词术语语言风格:常用

30、的名词术语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注】排闼(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分)写开门见“山山”,“两山两山”似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迫不

31、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分) 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分) 秋思秋思张籍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见”,

32、谈谈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理解。(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l)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答:答:“行人临发又开封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既照应了“意万重意万重”,又紧承,又紧承“复恐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51 结束语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