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82856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精品文档.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 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 考籍号: 310114100143 姓 名: 周琳 指导教师: 黄怀军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联系电话: 18797470886 Q Q 号: 1015329309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地址: 13级中文系三班 邮 编: 416000 二零一五年十月目录内容摘要 - 1 关键字 - 1引言 - 1一、 命运悲剧 - 2(一) 悲剧命运的开始 - 2(二) 悲剧命运的发展 - 2(三) 悲剧命运的高潮 - 3(四) 悲剧命运的结束 - 3二、社会悲

2、剧 - 3三、性格悲剧 - 4(一)自卑与自尊 - 5(二)反抗与妥协 - 6(三)虚伪与真诚 - 6四、结束语 - 7注释 - 7参考文献 - 7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周琳【内容摘要】 :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一座丰碑。作者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典型悲剧人物形象-于连,于连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抗与妥协,具有很深刻的社会意旨,表达了从社会底层想要跻身上流社会的理想,最后以悲剧结束的命运。通过审视红与黑中存在的悲剧因素,从而探讨其中的悲剧元素。红与黑是一部浸透着悲剧意识,具有悲剧美的作品,它出色的运用了悲剧艺术手法,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等在主人公于连

3、身上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命运和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与性格原因,从而使作品拥有了引人深思的艺术魅力。【关键词】 :于连 红与黑 社会悲剧 命运悲剧 性格悲剧引言主人公于连一生的骨架大致可以概括为平民出身、较高文化、当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情败露、刺杀夫人、被判死刑。于连出生在法国,是当地一个木匠的小儿子,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十分低微,一心想飞黄腾达,但由于封建阶级与贵族阶级的双重打压,最终以没能实现理想,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告终。悲剧的开始、发展、尾声主要是在市长家、神学院和候爵家展开的,同时,爱情也是于连悲剧的一大要素,在于连看来,爱情成为了他出人头地的捷径,但同时是使他

4、的理想破碎的加速剂,最终造就了于连的悲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认为,戏剧冲突有三种:“第一,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发生的冲突,这些情况本身是消极的,邪恶的,因而是有危害性的;第二,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这些自然条件虽然本身是积极的,但对于心灵,却带有差异对立的可能性;第三,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这才是真正重要的矛盾,因为它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这三种冲突即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我的冲突,由此导致了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当我们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去看于连悲剧时,就会发现两者在一起有共同点,在于连的悲剧中,正是由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这三者组成。一、命运悲剧司汤达的红

5、与黑描述的是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处于下层阶级的青少年于连,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但以悲剧告终的故事。于连出生于法国一个社会地位低微的木匠家庭,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这就预示了于连无法在这个以权力和金钱为主宰的统治阶级里有出头之日。他从小就丧失母爱,因身体瘦弱爱看书而得不到他父亲的欢心,常常被兄长当作出气筒,遭受身心的折磨。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于连悲剧的一生,但于连并不屈服于命运,他一生奋斗,想在这个统治阶级社会出人头地,摆脱现状,享受权势、金钱、地位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他成为了在和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一)、命运悲剧的开始。他凭借着一身才气,得到了市长家做家教的职务,成为了市长儿子的家庭教师,

6、当然,这也是于连向悲剧迈开的第一步。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予人们一些暗示,于连在去市长家之前,在教堂的凳子上发现了一张碎纸片,上面写着一个叫路易让雷尔的人在贝藏松伏法,我认为这绝不是巧合,也绝不是作者的无心之笔,这不得不说是作者对于连命运悲剧的伏笔,纸上的死刑犯不仅姓氏与于连一样,还有同样的经历,他也去了贝藏松神学院,这是作者喻示着于连的悲惨结局。到市长家认识的德雷纳尔夫人并怀着征服她的念头,则拉开了于连命运悲剧的序幕。他与德雷纳尔夫人两个人暗地里在一起,但于连这种身份是不允许和德雷纳尔夫人这种身份的人恋爱的,而作者这样写,也让于连的命运悲剧变得变化莫测,使故事情节叠峦起伏,在于连认为自己得到夫

7、人的爱而得意时,却被一封信轻易的打破了,使得于连离开了市长家。(二)、命运悲剧的发展。悲剧的第二步就是去了神学院,于连拿着市长的推荐信,进入了神学院,在这里,于连深得彼拉尔神父的喜爱,但于连的命运不是一帆风顺的,神学院里面充满着伪善的面孔,虽然这让于连很不适应,但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压迫,于连也学会了用伪善的面孔伪装自己。笔者认为,作者将于连放置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使于连不得不发生改变,这也正是于连悲剧命运的安排。由于他自身种种不受欢迎的表现以及神学院本身的阴森伪善让于连无法适应神学院的生活。这把于连推向了命运的漩涡。(三)、命运悲剧的高潮。于连命运悲剧的高潮是在侯爵家展开的。他到了巴黎,随着命

8、运的安排成了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这是他走入了上流社会的开始,他为了攀上高枝,与高傲的马蒂尔德小姐纠缠不清,最终成功征服了马蒂尔德小姐,就在于连认为马上就可以实现理想,得到向往已久的土地、金钱和权力时,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于连的平民身份却因为侯爵的女儿而升官发财,这让那些富家子弟和教会觉得很不甘心,唆使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给侯爵,使得于连的美梦破碎。于连恼羞成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夫人,最后走向了判刑的命运悲剧。命运的悲剧让于连在市长家认识了德雷纳尔夫人,也让德雷纳尔夫人亲手熄灭了于连的希望。(四)、命运悲剧的结束。于连正一步步踏上命运的不归路。于连一步步所走的路,似乎都是命运的注定。他从小受启蒙

9、思想的影响,崇拜拿破仑,渴望能像他一样通过自己的才能和机遇当上将军,但是命运给了他才能,却没有给他好的机遇,让他出生在复辟时期,没有财富和良好的家庭背景,理想就得不到实现,当教士是他唯一的出路。而命运又让于连拥有一颗追梦的赤子心,不甘于当教士,于连骨子里荡漾着激情,是个不甘于平凡的少年,为了不让岁月摧毁了他赢得荣誉的热情,他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安稳的致富路而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飞黄腾达的捷径。在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矛盾相撞的命运下,他选择了死亡这条路。对于连来说,死亡在他眼里并不可怕,他的整个一生仅仅是为了不幸做准备的长期过程。就如命运之前的暗示,于连最终走上了断头台,命运的悲剧得到了

10、结束。综上所述,命运的悲剧是于连悲剧形成中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二、社会悲剧于连悲剧不仅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作者司汤达注重将典型人物放置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悲剧情节。而社会悲剧就是造成于连悲剧的根本原因。于连的思想和性格也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演变而来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环境也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影响人的外在,而社会环境则影响人的内在。在红与黑中的于连这一人物的成长发展中受影响的环境主要是波旁王朝复辟的社会历史环境,该书的副标题为“一八三年纪事”这是拿破仑垮台后,波旁王朝复辟后的年代,在这样一个新的封建王朝里,上层社会设置了一道道血统、门第、资历

11、等障碍。贵族阶级等级制度的森严和僵死,顽固的贵族思想,严格限制了当时的社会,他们不允许一个平民出身的于连进入上流社会的行列。当于连真正爱上德雷纳尔夫人时,新贵瓦尔诺先生则恼羞成怒,给市长先生写了一封匿名信,街头巷尾流传的风言风语隔断了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恋情。在贝藏松神学院,于连因为思想激进,被其他人视为“异端”。因受到彼拉尔神父的喜爱而陷入阴谋,经常落入想去夺取院长职位的对立教派的圈套中。同样,于连在利用马蒂尔德小姐进入上流社会,彻底改变平民身份,两人到谈婚论嫁时,教会又出面干涉,一封德雷纳尔夫人的忏悔信就彻底粉碎的于连的梦想,把他从云端摔到了地面。于连的一生被这个社会左右操控着,虽然他也有

12、抗争,但个人的力量与这个封建社会的势力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简单地说,在这个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没有金钱,没有高贵的出身,就不会有出头之日。于连崇拜的拿破仑,也是出身于社会底层,但是拿破仑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机遇,二十岁就当上了将军,三十六岁便征服了欧洲,当上了“世界的主人”,而于连虽然同拿破仑一样拥有坚定的意志、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才华,可是却没有拿破仑那样的机遇,他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已经注定产生不了英雄的时代,于连生活在一个金钱与权力主宰的时代,他拥有自由平等观念的先进思想,有向上拼搏努力挣扎束缚的精神,但不幸的是,他用错了地方。在复辟时期社会环境里不需要这些,需要的只是投其所好,阿

13、谀谄媚的奴才。他是唯一一个处在腐败的“上流社会”还能冷静观察一切并给以批判的人。他鄙视贵族的僵化保守,平庸无能,痛恨教士的伪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于连的悲剧是无法摆脱的。于连进入社会的具体环境,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在作品中作者主要描写的社会环境有维里埃小城、贝藏松神学院和巴黎三个典型社会时代环境。由唯利是图的维里埃小城到人心恐怖的贝藏松神学院,再到充满阴谋诡计的巴黎侯爵家。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描写了黑暗统治的社会环境。于连虽然深受拿破仑的影响,但他无法摆脱黑暗社会的统治,他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但又无力反抗,只能虚伪面对。直到最后,在狱里才看清一切,真诚面对,拒绝再戴上虚伪的面具与黑

14、暗社会的接触。最终成为社会黑暗社会势力的公敌,身受极刑而死。因此,可以说于连是被他所生活的社会摧残而死,他也只是封建制度的众多受害者之一。所以说“于连代表着那一时代中下层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他的悲剧绝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平民青年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三、个性悲剧个性悲剧是于连悲剧的一大因素。如果说社会悲剧是导致于连悲剧的根本原因,那个性悲剧就是导致于连悲剧的直接原因。于连在去侯爵家前,彼拉尔神父就担心:“在您的性格里有一种至少对我来说是难以说清楚的东西,如果您得不到发迹,您将要受到迫害。对您来说,没有折衷的余地。千万别报幻想。别人能够看出,他们跟您说话,并不能使您感到高兴。

15、在像这样的一个重社交的国家里,您如果不能得到尊敬,您就注定要遭到不幸。”神父的担心便是一种了解于连性格的预言和警告。柏杨认定“一个人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的,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于连的人物个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内容。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就演变成自由与平等、反抗和强烈的个人野心。反抗性和妥协性是于连性格又一重侧面。总之,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同时,于连的性格也具备双重性和矛盾性的。于连对社会的批判,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受屈辱的感情出发的,他对于统治阶级的特权表示愤慨和不满,但并不是不想和他们一起分享贵族特权;他指责官场上的腐败

16、行为时,自己也不知不觉仿效他们的行为;当他为父亲谋求官职而侵犯一个正直人的利益时,他这样抚慰自己“这没什么,如果我想出人头地,这种昧良心的事还的干不少”。这样一来,于连实际上肯定了许多被自己否定过的东西,鄙视权力不公正但又渴望拥有权力,追求着自己所诅咒的对象。他自身的行为与他对社会的指责形成了矛盾。总的来说,于连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自尊、勇敢、自爱、真诚但又自卑、怯懦、虚伪。(一) 自卑与自尊于连的性格悲剧中有着强烈的自卑与自尊,而强烈的自尊是由极度的自卑所引起的,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便失去母爱,父亲和哥哥经常嫌弃和歧视他,使于连从小就有了自卑的心理阴影。与上流社会的人在一起时,于连常常

17、拿自己与周围的贵族做比较,巨大的落差往往使于连陷入深深的自卑。在爱情上,于连也表现的极为自卑,他第一次见到德雷纳尔夫人时,便亲吻夫人的手,目的是为了不让夫人对他感到轻蔑。在侯爵家,当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小姐向他表白时,于连的自卑心理又出来了,他不敢相信,当他收到小姐的告白信时,激动地大喊“我,一个贫穷的乡下人,居然能获得一位千金的垂青。至于我,表现倒不坏,保住了性格的尊严,我根本没说过我爱她”。正因为这种下层阶级的自卑感,于连才有跻身于上层社会的野心,于是,他利用玛蒂尔德小姐对他的爱,作为摆脱下层阶级地位进入上流社会的跳板。强烈的自卑衍生出极度的自尊,而极度的自尊正是强烈的自卑的表现。因为于连的

18、自卑,所以他有着非常敏锐的平民阶层意识,而地位的低微,阶级不同的观念又经常的刺激他。“在和别人或和理想的自我比较时,就回避产生自卑感和失败感,获得自尊和自信感,自我表现的情感,成就的情感,被人挑战的情感”在他心中,自尊是他在个人奋斗中用来保护自己的唯一武器。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荣誉和尊严,他唯恐尊严受到损害,内心极度渴望别人的尊重。所以当父亲告诉他要到市长家工作时,通常我们第一关心的问题是薪水多不多,而于连关心的是和谁在一个饭桌上吃饭这种问题。他不能容忍自己和下人一起吃饭。他不容许任何轻微细小的侵犯,为了不让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他人的侮辱,他总是试图摆出傲视的姿态。而高傲的姿态恰恰是他对内心

19、自卑的一种反抗,用来维护自尊并确立自我的体现。这自尊又自卑相矛盾的个性悲剧,让于连的悲剧充满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二)反抗与妥协反抗与妥协是于连性格悲剧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在这本书中,这个变化过程大致表现为“反抗妥协反抗”。于连从小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仇视封建统治阶级,和贵族制度,厌恶上流社会,他拒绝与上层社会同流合污,敢于反抗市长的训斥,拒绝别人的同情。于连在各种行为和心理上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寻找一切可以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机会,为了进入上层社会,他常常会呈现出妥协的样子。当个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他便妥协,侯爵授予于连十字勋章时,勋章让于连在心理欲望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他对侯爵表忠心,做保王

20、党,参与政治阴谋,冒生命危险为贵族的会议送情报,从而得到贵族的赏识,得到了金钱、官职和土地,而这些都是于连用自己的人生观妥协、退让换来的。但于连的平民反抗意识并没有完全泯灭,当他与德纳尔夫人的恋情曝光时,一切美梦破碎时,他的反抗再次爆发了。他不再甘心做统治者的奴才,不再为其卖命。在他刺杀德雷纳尔夫人入狱后,他拒绝向贵族乞求宽恕,在最后的审判庭上,他的陈词便是他最后的反抗。“我生不逢时,不属于你们那个阶段,在你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而敢于起来反抗的乡下人。我并不乞求你们的宽恕,我不抱任何幻想,等待着我的时死亡,这是罪有因得”。毫无疑问,这是于连最后亦是最有力的抵抗,用死的方式对这个充满诡计

21、和虚伪的社会发出强烈的控诉,勇敢无畏的走上了贵族阶级为他准备的断头台。于连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他既有反抗又有妥协,幻想凭借自己的能力跻身于上层社会,但封建等级制度无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他的人生也由这一悲剧而结束。(三)、虚伪与真诚于连性格悲剧及其矛盾性和冲突性是造成于连悲剧的深层次原因。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有时不得不采取虚伪的手段。在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到处都是虚伪阴险的面孔,于连不敢公开反抗,只好把对教会的厌恶埋在心底,戴上伪善的面具,他受启蒙思想影响,是无神主义,但为了可以得到彼拉尔院长的赏识,不得不做出一副虔诚的面孔,即使他认为圣经上充满谎言,但他能背诵拉丁文的圣经教皇论。于连为了获得

22、上流社会的认同,在公共场合与大家交流时痛骂心目中的偶像拿破仑,这是我们都无法忍受的事,但在于连心中所有的虚伪行为,都只是为了完成理想的一种不得以的手段而已。在瓦雷诺的家宴上,瓦雷诺对穷苦人的行为却引起了于连的反感,这正是于连内心中最真诚的表现,而这种真诚的反应与虚伪相冲突使得于连在成功面前感到很痛苦。而这种痛苦恰恰证明了于连具有真诚与虚伪的矛盾性格。在于连入狱后,他看清了一切,他厌倦了虚伪的手段,他开始坦然面对一切,卸下了一切面具,做最真实的自己,真诚待人,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在死亡来临之际,于连能够真诚的面对朋友、爱情,甚至是真诚的面对自己的父亲和敌人。这些足以证明,于连性格中的虚伪只是一

23、种自我保护,而真诚却自始自终都是存在的。然而,在封建统治阶级,最不需要的就是真诚,因此,于连不得不将真诚隐藏起来,直到最后面临死亡,才坦然的显露出真诚,也使于连的悲剧走向了落幕。四、结束语在小说中,悲剧意识往往是提升小说品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作者笔下的于连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 他身上的那种困惑和迷惘,同样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无法逃避的悲剧式的生存困境。而于连的功败垂成的悲剧命运也成就了红与黑久经不衰的独特魅力。我相信,我所看到于连的悲剧只是冰山一角这样伟大的悲剧作品,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意义,它的意义也不能局限于时代、个人或爱情,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领悟,这也正是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

24、注释: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夏春莲: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 J 文学与艺术 2006年 第10期吴迅责:外国名家名言精选 M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1董红钧译:红与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 第262页董红钧译:红与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 第302页刘烜著:文艺创作心理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第173页董红钧译:红与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 第444-445页参考文献: 【1】蒋小红 对红与黑中于连人物形象的辨证认识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6-12-15【2】于晓辉 世界名著红与黑于连形象的塑造浅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0-05-30【3】董红钧译 红与黑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4】刘怀新、尚玉峰 谈于连的悲剧成因重读红与黑 青年文学家 2009-03-15【5】姚亚波 浅论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意识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1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