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何荣顺).精品文档.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柳州市飞鹅路逸夫小学 何荣顺 摘 要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是传播汉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汉字文化的教学,开掘汉字蕴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汉字的形义联系,准确掌握字义系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词 汉字文化;识
2、字教学;小学语文引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指在识字教学中依据汉字的构成规律,抓住汉字的本质属性,讲清汉字形、音、义的关系。但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者往往未能根据汉字的表意性特点及其内部形、音、义的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仅借助于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汉字,对中国汉字的形、音、义,学生大多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且随时间推移和识字量增多,学生识字效果大打折扣。面对汉字难认、难记、难写这一难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本文试图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入手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解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启发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灵活进行识字教学,营造生动、活泼、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
3、氛围中学习汉字。一、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关于汉字文化的界定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中华文明之母,记载了汉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文化的许多内涵都蕴涵在汉字当中。“汉字文化”指的是汉字的文化内涵。文化必须通过具体事物才能表现出来。当我们说汉字与文化的一些联系时,实际上说的是个别汉字的文化内涵。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先生认为:界定“汉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着眼。宏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
4、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一个汉字往往是一个表象,在字的结构中往往潜渗着原始思维,在字的字义上往往潜存着神话原型。在字义的引申中往往存在着原逻辑。在字义的转移中往往存在着原逻辑。一个字的原始表象又处在某一个系统编码中。汉字具三美:意美,音美,形美:汉字书写时,能体现出其形美;汉字朗读时,能体现出其音美;分析汉字的构造来源,能体现出其蕴含的意象美。汉字的一笔一画有着独特的文化蕴涵,它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二)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密切关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
5、收民族文化智慧。汉字作为传播汉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基石,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由此可见,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一些汉字文化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延续。汉字无论从其字形到字义,都受到汉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汉字无论其形体还是读音都有其文化功能。 汉字负载了诸多文化内容,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因此,在汉字教学中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既可让学生更加高效率识字,又可激发学生学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汉字教与学序言中指
6、出:“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 可见汉字蕴涵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从汉字造字方法入手,去挖掘文字所潜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学生则不仅可以受到语文教育,还可以借此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识。例如:在教“休”字时,告诉学生,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之后,往往喜欢在树木下休息,即“亻”在“木”下,所以“人”加“木”组成“休”字。那么,当这个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个字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就能想象
7、出古代人民劳作后,在树荫下休憩的场景。可见,汉字的形体,特别是相关的古文字的形体,可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古代文化发生发展的种种景象。我们既可通过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探讨古代文化在其中的表现,也可通过了解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服务,从而发挥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三)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现实意义1.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汉字“难认、难记、难写”这三个难,在一定程度上又与识字教学没有遵循汉字的习得规律有关。解决这三难,应从有理性出发.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探讨汉字文化蕴涵,使学生从较高层次上认识汉字形体和汉字的意义,就能更深刻地把握汉字的规律和特点。掌
8、握了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把握了共性和特性,就会使汉字学习由一个个零散状态上升到有规律的纵横相互联系的状态,而形成有机的汉字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对汉字的规律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成为被学生理解了的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这种识字教学的方法就不但解决了数量问题,而且保证了学习质量,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2.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从汉字文化蕴涵切入,对汉字的分析,学生往往能茅塞顿开,掌握纠正错别字的一些方法。 如:“发誓”的“誓”一些小学生常常将上面的“折”写成“拆”,如果教师在教这个生字时,从字形分析一下这个字的文化内涵,就可让学生很轻松地区分开来:“誓
9、”字本义是告诫约束战士的言辞,将士接受后,往往要表态,引申为立誓、发誓。即言如箭折断,折断后则不能复原,而自己已出口之言则绝不能反复。若做不到,亦如孔明草船借箭,如兑现不了誓言,按所立军令状,身首两分。这样分析后,学生就不容易再把“誓”字写错了。且学生从老师的讲解中也体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道德教育。又如:咳嗽的“嗽”字为什么是口字旁,许多学生弄不明白,所以常常把“咳嗽”写成“咳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展示人在咳嗽时的画面,即人咳嗽时往往是先把气憋住“束”起,然后张开“口”,向外猛然喷出气息痰液,且“欠”的甲骨文正是一个人呼气的样子。这样的讲解能让学生记忆犹新。所以古人造“嗽”字
10、时用了口字旁。汉字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故事识记有助于对汉字的认识、储存和再现。教师通过这样分析讲解字形的结构,有助于学生辨认汉字;有助于学生巩固汉字的基础。学生的汉字基础牢固后,写错、用错别字的机会就会自然减少了。3.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在识字教学中,一般会存在字义难理解、记忆难度大,学生不易学好的问题,而采取从汉字文化蕴涵突破的方法,可以增强汉字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只要引导得法必然会激起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如: “孝”字,从金文字形看,“孝”字上半部分,代表着年老力衰的老人;下半部分“子”,代表后辈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
11、女的,顺承父母,敬重和扶助长者,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长辈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后辈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情。再如:“安”字,从字形上看,从“女”在“宀”下,甲骨文的“安”字的“宀”表示房屋,房屋内是一个两手交放于胸前而坐着的女性,合起来像一个女子静居于室内,用以表示安静,无危险。“孝”字体现了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即我们把听从老人的教导和服侍老人的思想行为叫作孝道。“安”字体现了在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女子一般不出门,其生活空间主要是家中室内,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通过分析汉字文化蕴涵学习汉字,引导学生亲近汉字、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
12、化,使貌似僵死的汉字,变成生动形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教材。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意义深远。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要达到这一目标,光靠空洞乏味的说理是行不通的,需要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对汉字的构造和来源的解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并逐渐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领略到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对汉字的热爱油然而生,进而对创造汉字的祖先充满赞赏之情,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和原则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运用汉字文化进行识字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汉字基础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不
13、是照本宣科地讲授文字学的专业知识,而是把这些高深的知识中一些实用性很强的理论和材料引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汉字。只有这样以趣导学,才能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那么如何运用汉字文化来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呢?这主要表现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一)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离不开汉字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掌握汉字文化基础知识,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举一反三,了解汉字的偏旁部首汉字的部首表示“类别”意义,这类别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字的具体意义。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偏旁部首识别汉字,能够起到举一
14、反三的识字良好效果。从偏旁部首入手,是利用了早期汉字来源于对事物的描摩的特点,让学生从某种程度上学会“望字生义”,随着汉字的形体的演变,有些字形虽然有了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很多字体上看出意义来。文字起源于图画,偏旁部首是汉字文化功能的根基,汉字中的偏旁部首绝大多数都是象形字,偏旁部首在甲骨文时代就基本定下来。后来随着文化发展的变化,这些部首逐渐由写实性较强的图象变成意象。同时这些字不断地充当部件的角色,与其他字一起构成了新字,它作为部首的地位才得以加强。偏旁部首在甲骨文时代就基本上定下来了,它所反映的是古代的文化制度,文化精神,且当时的部首偏旁多为象形字。 汉字部首大部分蕴涵着比较丰富
15、的汉字文化。如“亻”部、“”部、“勹”部、“”部、“卩”部、“儿”部,多与人的行为有关;“宀”部、“广”部、“门”部、“户”部多与宫室方面有关; “礻”部多与祭祀文化有关等等。只要阐明其文化蕴涵,学生将会更容易理解汉字的构成,为学生正确分析记忆运用汉字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识字教学实际,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意义,使得学生对最常见的偏旁部首的意义有所了解。采取这样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两个优势:第一、使学生能把字形字义相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字形去理解字,理解了字义反过来又巩固了字形,同时又进行了观察、联想的思维训练。第二、把偏旁部首的知识教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如
16、上所谈“礻”,以后再遇到了“礻”组成的生字,学生就会懂得这生字与求神拜佛祈祷之类有关。另外汉字中往往有多种偏旁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 “足”、“止”、“走”、“辶”、“彳”、“夂”、“癶”、“舛”等偏旁都与足部行走活动有关。由于汉字的偏旁在汉字中位置不同、字形演变等原因,偏旁会有多种变体,如与“手”有关的部首有“手”、“扌”、“又”、 “” 、 “寸” 、“攵” “爫”、“殳”、 “攴”、 “爪”等。了解常用偏旁及其变体所表示的意义,是为了通过字形分析推断出字义或字的意义范畴,这有助于学生掌握生字和提高对生字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适当的讲解汉字偏旁部首的意义,并非把识字教学复
17、杂化,“慢”是为了快,“复杂”是为了“简单”。数十个构字率较强的部件和偏旁可适当析解,之后,就能以一带十地快速推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2)追本溯源,了解汉字的字形演变汉字演变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汉字形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现行汉字是从古代汉字演变来的,如想全面深刻地识别汉字,离不开分析研究汉字最早的字形,知道汉字的始意,也就必须找到识别最早的字形。即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通过分析现行汉字与商字(甲骨文)、周字(金文)、秦字(篆文)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字的本义。实际上,汉字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楷书方
18、块汉字,己较难看出其原本象形,己变成由点、画组成的纯书写符号,给通过字形判断字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商代的甲骨文,商周时代的金文却具有很高的象形程度,秦代的小篆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具有相当的象形意味。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汉字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的写法,有助于学生明确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从而准确地把握字的意义系统。另汉字有繁简之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可一概排斥繁体字,必要时可适当介绍。因汉字繁体楷书与小篆写法出入不大,一般可从中看出字形与意义上的联系,故适当识别一些繁体字有益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3)利用造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19、中国文字学的“六书”理论是适应创造汉字、学习汉字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至今仍然是全面系统的认识汉字、研究汉字的钥匙。六书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汉字结构理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有选择地运用,它使汉字变得易认、易记、易解。学生初学汉字,一般先从象形字起步,因为象形字具有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记忆的特点。如:月、雨、口、牛、羊、车、舟、泉、瓜等象形字,这些字都与自然界实际物体相似,通过讲解它们的演变过程或简化过程,学生在理解、记忆、认知时就相对容易得多。象形字在汉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象形字的特点是以简单的轮廓去表现事物最显著的特征。我们教学象形字时,可能会遇到有些象形字经过漫
20、长历史的演变,部分象形字已不再象形,因此最好能参考一些古代文字材料,最好能找出它最原始的写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识字教学中逐步引进“六书”,不仅做到古为今用,更重要的是这样为以后长期的识字过程打下了良好基础。引导学生能从字理上分清易误用的相近字的区别。如“瓜”和“爪”,“姗姗来迟”而不是“珊珊来迟”,从它们的原始字形入手观察,即可一下子知晓人们最初造字的意图,从而见形知意,就不会再弄错了。如“姗”字,意为女子行走缓慢。而“珊”字特指珊瑚,珊瑚似玉,故从斜玉旁。(“玉”做左偏旁省点,下横变斜提,斜玉旁的字与玉有关。)汉字的“六书”是从汉字的构造出发,对汉
21、字的形体进行探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如能结合六书理论进行识字教学,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从形、音、义上去识字,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二)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原则1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原则教育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遵循教育教学内在的规律,它不能建立在主观意志上,肆意妄为。必须在教育践行理论,体现理论的重要价值。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是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相互磨合、相互融会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一方面要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要求,把汉字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去;另一方面要注意小学
22、语文识字教学,面对的是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其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能力和知识文化程度的制约,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只能采取渗透为主的方式。 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可以验证理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想通过汉字文化蕴涵来促进识字教学的效果,必须汲取语言学、文字学、汉字文化学的一些观点为理论根据,指导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减少弯路。但对于书本上的理论和材料,教学时不可生搬硬套,须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注意理论和材料是为教学服务的,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某一理论或某一专业术
23、语。2实际教学的实用性原则古今学者对同一字也有不同的解释。对于相当部分形义演变较大的字和现在的简化字来说,如何在字源义的基础上从现代生活的实用性出发,让小学生理解字的形与义,这是识字教学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较科学的又最适合现阶段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解释方法进行教学,让小学生理解字的形与义。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识字教学并不完全等同于文字学研究,专家学者对文字学的研究与小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和识记应该是区别的。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应该既注重运用传统文字学的字源探求和形义析解法,也要从现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用性出发,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教学。3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
24、象原则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形象的把有些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形体表现出来,用生动形象的史料文化进行解说,以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字形、字义。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遵循小学生认知特点,通过对汉字形义联系的文化蕴涵的分析,用文化蕴涵去析解字义,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反过来再去巩固字形。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了字怎么写,还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汉字文化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示例陈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大多是浅层次的,底蕴不
25、深,往往未能寻绎出汉字内部潜在的文化内涵,从他们的教学中也看不出中国汉字蕴涵有文化的特征。以下示例中,探讨如何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入手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一) 从汉字文化看有关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汉字的教学我国古代经历了渔猎、畜牧、农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这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很多历史文献资料都详细记录了有关古代社会生产的场景细节,将古老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历史演进的轨迹,活生生地勾勒描绘出来,再现于你面前。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在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页。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表示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汉字很多,如:渔、逐、采、焚、焦、家、垦、利、牧、种、禾、畴、货、丝等字。弄清熟悉这
26、些与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有关的汉字,不仅可以增强我们对字义的理解,而且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进程。如:“渔”字是会意字,在甲骨文像钓鱼形,在金文像双手在水中捕鱼形。“逐”字也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逐”字本义是追赶,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渔”、“逐”两字部分地反映了先祖以渔猎为生的状貌。又如:“采”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上像手爪,下像树木及其果实。整个字像用手采摘果实和叶子的形状,反映了古人以草木之根实为食的原始生活。长期的劳动使古人的智力逐渐提高,他们的生产手段也有了改进,反映到文字中。使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使古人的生活条件有了
27、极大改善,同时火在生产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焚”字,从火,从林。甲骨文的字形象火烧丛木。上面是“林”或“草”;下面是“火”。合起来,表示火烧草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中赶出,就采用焚烧树林的办法。放火焚烧树林,便使生活于林中的各种动物四散奔逃,小的动物可能会死于林中,大的逃出林外,早己守候在那里的人们便用准备好的石头、木棒等武器击打并捕获它们。“焦”字的金文字形,上面是“隹”是短尾鸟,下面是“火”。合起来表示把鸟放在火上烤。“焦”字的本义是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焚”、“焦”两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最初对火的利用情况。长期的狩猎生活,使人们逐步熟悉了动物的性情,了解到某些动物适于
28、豢养,于是人类逐渐过度进入畜牧生活。如:“牧”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攵,“攵”是拿木棍等器械的象形。“牧”字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牧”字本义是放牧牲畜。如:“牢”字的甲骨文字形,里面是个“牛”字,外面像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牢”字的本义是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再如:“家”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因猪是人饲养的,养猪的地方同时也住有养猪的人,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畜牧生活中喂养牲畜,需要采集植物,在实践中,人们也逐步认识并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逐渐地人们有意识地去播种、收获禾谷之类的农作物
29、,农业便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如:“垦”字的甲骨文像用双手把盛在器具中的土倒在地上,俨然垦田运土的劳动场景。“垦”字的本义是开荒、翻地。又如:“禾”字的金文字形,像一株有成熟垂穗的禾本科农作物。后用作汉字部首之一,从“禾”的字多与农作物有关。“禾”字的本义是谷类作物的总称。如:“畴”字的甲骨文字形,中间一条曲线表示耕田时留下来的痕迹或是田垄,左右两个半圆形表示耕田的犁具。合起来,表示已经耕过的田地。“畴”的本义是“已经耕作的田地”。又如:“利”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像一棵成熟了的禾穗,穗子向左下垂;右边是一把刀,表示用刀割庄稼;刀、禾间的两点,表示断禾时碎叶、谷粒迸溅飞散的形状,连起来表示割刀锋利
30、。“利”字本义是刀剑锋利,刀口快。再如:“种”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人在精心地栽种禾苗。以上所举“垦”、“禾”、“畴”、“利”、“种”等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的耕作己经相当精细。在商殷时代,还没有以金属铸造的货币;而初民集居的中原地区,离海较远,于是难得的美丽海贝便成了我们祖先早期的珍贵的装饰品,以后逐渐把“贝”发展成为原始的货币。“贝”这种原始货币,存在了相当长的时期,所以后来凡是和货币(钱财)有关的字,都从“贝”旁。现在和钱币有关的字,如货、买、卖、贸、责、赋、贵、贱,这些字说明当时“贝”被作为货币使用,所以从贝的这些字或代表货币,或表经商行为。如:“货”字,金文下部是“贝”,本指介贝
31、,古用以作货币,这里指财物;上部是“化”,指变化反易之物,兼表声。合起来表示财物。“货”的本义是“财物”。秦以后才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既然是货币,所以也被作为装饰品,或作赏赐之用。如:“婴”字,本义是妇女颈脖上的装饰物,二“贝”相连表示做装饰物的贝壳很多,幼儿(特别是女婴)常在颈脖戴这类饰物,所以后借指婴儿。又如:“赏”字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上面是“尚”,表声,兼有“尊重”意;“尚”下是“贝”,指“钱贝”。合起来,用钱贝去尊重人,表示奖赏。说文:“赏,赐有功也。从贝,尚声。”“赏”的本义是“奖赏”。以上所举含有“贝”的字都体现了贝在当时的作用,了解
32、这些,无疑对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丝是中国最早的农副产品之一,其历史可谓久远,甲骨文中从“纟”的字有:绝、续、约等,金文里有:绩、经、给、维、继、织等。如:“终”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束丝两端各打一结,用以表示“结束”。又如:“绩”字,金文右边是“纟”,本指细丝,这里指把麻或其他纤维搓捻成绳或线;右边是“责”,表声。“绩”字的本义是:“把麻或其他纤维搓捻成绳或线”。“桑”字,甲骨文的字形像桑树的形状。我们从“桑”字的使用,从带“纟”的字数目如此之多,足以说明当时的养蚕业及丝织业己相当兴盛。以上我们透过汉字饱览了古老华夏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生活。(二) 从汉字文化看有关神崇拜的汉字的
33、教学原始时代,先民蒙昧无知,对雷电、风雨、洪水、山火、疾病、死亡、灾害等等自然现象,无法加以解释,久而久之,便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志的力量在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于是就把这种力量称之为“神”。殷周是我国原始宗教鼎盛时期,每事必卜必祭。考察相关的甲骨文、金文可观其一斑。受当时客观条件制约,先民对神是崇拜不已的,这点在汉字中也有反映。下面就从与神崇拜有关的几个汉字为例,探讨如何从汉字文化蕴涵入手,来看与神崇拜有关的汉字的教学,以此帮助我们理解字义。“神”字,甲骨文像电光闪烁、回旋激耀之形,即“申”的本字。由于古代人们对电现象感到神异,这里用于指“神”。“礻”像人跪于供桌前祭拜形,与
34、求神拜佛作祈祷之类有关。所以,所有表祝祷之事的汉字,皆从“礻”。如:“社”字的甲骨文是个“土”字。古人非常敬重“土”,把“土”当做神,向它祭祀,所以小篆变作“土”加“示”。“社”字的本义是“受祭祀的土神”。如:“祝”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祝”字的本义是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又如:“祭”字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像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祭”是祭神、供祖或追悼死者的通称。“祖”字,“礻”旁表与鬼神有关的事
35、物,“且”在甲骨文中像灵位或墓碑形。“祖”字的本义是祖庙,我们供奉祖先灵位一般是在祖庙,故引申指父母以上的长辈以及首创的、最初等意思。如:祖辈、祖师爷。“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神崇拜的形象写照。“福”的原始义是“向上天神灵祈求”。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福的含义被逐渐延伸、扩展,“福”又是护佑的意思。到了现代,人们对“福”解释为:幸福、福气。以上所举例字只是表神崇拜汉字一小部分,但古代先民对神的崇拜及当时社会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从这些汉字分析中,己可略见一斑。由此可见,汉字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汉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通过分析梳理,可得出汉字的构字来龙去
36、脉;反之,从汉字的构字形体分析,又可推测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三) 从汉字文化看以“女”部作偏旁汉字教学“女”字是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两手交叉在腹前,矜庄坐着的人形,用于表示女性。以“女”部作偏旁的字有中性的;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当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狩猎和采集经济为农耕经济所代替,男子在生产经济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地位超越了女子,女权地位要被男权所替代,男女的婚姻关系发生中心转移,社会价值观转为男尊女卑。到了父系社会,在男性话语体系中,就有了“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话语,且贬女性的字也很多:如:“奴”字金文字形,左上是“女”,右下是“手”,合
37、起来为用手抓人,表示掠夺俘虏为奴。“奴”字,的本义是“奴隶”。如“妒”字,本义是因别人好而忌恨于心。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以女表意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如“妖”字,本义为女子的笑貌。引申为艳丽。如:妖艳、妖娆。又引申为邪恶。如:妖怪、谣言惑众等,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认为女子是“红颜祸水”,如同妖怪一样害人。再如“奴、妒、妖”等字。诸如此类的汉字体现了在当时社会中,男女地位不平等、妇女人格遭到歧视的现实。从字形,可想见古代妇女的奴隶地位,从许多带女旁的字,也可分析出许多严重歧视、侮辱妇女的地方。在历史上氏族制中,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这在汉字中也有体现。女权制时代,氏
38、族内部禁婚,实行婚外制当时部落首领都是女的,所以许多姓氏也从女旁。如姜姓、姚姓等,都是古代有名的大姓。带女旁的字中,还有许多表示美好意思的褒义词。如“娟”、“妙”、“妩”、“媚”、“媛”等等。如:“娟”字指女子姿容娟好。如“媚”字甲骨文像一个面朝左跪着的妇女,头部有一只大眼睛,眼睛上部有两根弯曲的眉毛,表示好看。“媚”含有美好的意思。这些字是妇女和男人一同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出现的美好词语,是女子优良品德的表现。从以上所举“女”部例字中可以看出,汉字的形体构造是可从客观现实事物中找到根据,汉字是依据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科学生产技术水平创造出来的,总之汉字的造字是有理据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39、应该充分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结束语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关系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面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主张从汉字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入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如从汉字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演变过程入手,解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启发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进行灵活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9.3 王立军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 陕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9596.4 戴汝潜汉字教与学.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 黄亢美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王朝忠汉字形义演释字典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