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65269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精品文档.浅谈中医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摘要: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加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知识的渗透和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两个方面促进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关键词: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中医学美国哲学家库恩指出:“科学只

2、能在发散与收敛这两种思维方式相互拉扯所形成的张力下,向前发展。如果一个科学家具有在发散式思维与收敛式思维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的能力,那么这正是他从事最好的科学研究所必须的首要条件之一。” 1所以中医学的研究实践都离不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联袂作用。一、中医理论体系中蕴含的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中医学知识和所有的古代知识一样,以自然哲学为背景,主张“天人合一”。 从其理论体系上来看,中医学是具有完整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理论体系,从元气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层层深入通过演绎和比类推理将整个人体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出来。在其具体应用方面主要是以辨证逻辑为指导的,从对阴阳的消

3、长平衡分析法,到五行生克制化的制约法,到治疗的本标缓急法,再到经脉脏腑的运动传变法,最后到运用自如的知常达变法。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字样,求同即求得万物的整体和谐统一。其理论体系从思维的角度上看,既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命题、推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形象、直觉、顿悟,而作为中医学最主要的特点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占主要方面。二、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中医注重想象联想灵感,讲究整体思辨,也即非逻辑性思维。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医中的“精”“气”“神”,但是何谓“精”,何谓“气”,没人能解释的透彻;而武侠中常见台词“打通任督二脉”,经脉何形何样,无人知晓;现在大街小

4、巷遍布着中医养生馆,常见的“刮痧”原理至今披着神秘面纱。这些人们大都只能通过想象直觉来感受。“天人相应”、“五行相克”、“血脉同流”、“经络相通”、“子午流注”无不是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甚至直觉心悟创造出来的。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之效,黄芪则可保肝利尿抗衰老,甘草止咳祛痰清热解毒,实践证明这些中药确有此功效。这也是典型的非逻辑性思维方法,是先辈们经验的积累。非逻辑方法历来被认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匡调元所说:“在传统中国医学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领悟与形象思维而不是靠逻辑思维。” 2中医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体现大量的形象化、类象化、比象化语言和思维的应用上,

5、如四诊上形象话语言的应用,发热、恶风、恶寒的“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淅淅恶风”“啬啬恶寒”等,湿邪所困的“腰重如带五千钱”等,对于脉诊“如盘走珠”与“如刀刮竹”“如循琴弦”与“如循刀刃”等;在辨析病因病理变化时,六淫学说用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作类比来说明病因病理,建立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结合的病因观念,如眩晕欲仆、手足抽搐、震颤等病症,都具有动摇的特征,与风之善动相似,故归为“风证”;在确定治则治法时,如“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治病法论)。又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引火归原”法等

6、都是通过事物本身的形象结合个人的感悟和经验沿着取象比类的思路生发出来的。这种用心领、会意、体悟的思辨功夫,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意。这些知识来源于历代医家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判断,基于主观的直觉、预感和洞见而深深植根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之中。这些知识就象中医中的阴阳的概念一样含有大量非语言、非概念形式的信息,语之则不能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明理”,所以历代医家总是把“医者意也”作为行医的最高境界。三、加强两种逻辑思维的培养与交融中医本身具有极深人文内涵的医学典籍和经验积累性决定了“医者意也”作为个人自身对健康与疾病问题所能领悟的深度,只有把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与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逻辑

7、和非逻辑思维,才能够“心悟”到人体生理和疾病的本质,才能领悟到中医诊治疾病的最高境界。因此,应加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从思维知识的渗透和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两个方面促进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交融。逻辑思维方面:在教学中加强思维知识的渗透,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中医基本概念出发,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命题和推理过程。如在中医诊断教学中,可以穿插中医经典当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医学的基本思维方法蕴涵其中,比如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对张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则有更深刻的理解,还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审证求因、法随证出”及中医经方分析中“以方测证”等推

8、理分析方法为例去说明中医中逻辑思维的应用非逻辑思维方面:加强中医文化氛围培养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氛围里发展出来的,与儒、道、佛、技有着割不断文化的渊源,它的起源深受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且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各个方面,涉及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哲学、道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地理、时令、生物(药食)形体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 3只有将逻辑与非逻辑两种思维方式结合, 才能逐步认识探索之复

9、杂性; 只有将两种思维方式结合互补地应用于中医学未来的发展, 才能使中医在二千年独立发展后, 重新与现代科学哲学相结合,在发展的螺旋线上又上升了一层。中医思维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在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中还应注意两者的交融,运用正确的思维去学习中医理论,把握中医思维的精髓,把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渗透到理、法、方、药的各个环节中去,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参考文献: 1 肖卫. 创新思维 M .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129- 131. 2 匡调元. 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 M .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 131. 3 爱因斯坦. 特殊和一般, 直觉和逻辑. 见: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集) 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 490-4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