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自考 临床心理学 05622.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57998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自考 临床心理学 056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学自考 临床心理学 056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自考 临床心理学 056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自考 临床心理学 05622.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心理学自考 临床心理学 05622.精品文档.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概述临床心理学开端于:19世纪末 (1896年)临床心理学: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的适应不良、能力缺陷、情绪不适,并促进人们的适应应对和个人发展的心理学分支科学临床心理师的工作任务:1. 运用心理测量、会谈、行为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技术,评估和诊断心理健康问题;2. 通过各种心理治疗形式(如心理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人本心理疗法、婚姻和家庭心理疗法等)来处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3. 参与同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 制定心理健康

2、问题和新生问题的预防方案,努力帮助人们增进心里健康和身体健康,提高社会功能;5. 开展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发病机制,改进心理评估和诊断的方法,评价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的效果。临床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第一类是基础心理学科、第二类是生物学科、第三类是社会学科临床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第一类是应用心理学科、第二类是医学学科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之间的区别:1.传统上,咨询心理学更关注正常人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以增进个体良好适应和应对为目的;而临床心理学更关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2.在美国,咨询心理学的训练大多在教育学院和教育系进行,而临床心理学的训练

3、则在大学的心理系进行。3.尽管这两个专业的训练的主要内容都包括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但临床心理学的训练更强调研究方法和人格理论等内容。4.咨询心理学更多地受到职业指导运动和人本心理学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家的主要基于遗传学、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物学、心理社会学原理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都是特别关注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中心理因素的作用的一学分支学科;健康心理学是行为医学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精神病学是用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工作领域:科学研究、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治疗、心理预防。心理治疗的近代史

4、起源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美国临床心理师的培养采用两种模式:哲学博士(PhD)模式、心理学博士学位(PsyD)模式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师的培养方案:硕士水平、博士水平临床与咨询工作伦理守则:1.专业关系2.隐私权与保密性3.职业责任4.心理测量与评估5.教学、培训和督导6.研究和发表7.伦理问题处理第二章 临床心理学研究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对行为进行描述估计总体参数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推断异常行为的发展变化最终目的或目标是,通过对引起心理障碍的因素和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以开发出多种准确的心理评估技术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方法,以便预防、诊断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临床心理学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观

5、察法、会谈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其中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信度:是指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的可重复性。效度:是指该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真实性,即研究结果同实际相符合的程度。外效度:是指研究结论可以外推到其他人、其他条件、其他场合或情境的程度。内效度:指研究结果在进行该项研究的具体条件下被证实的程度。内效度是外效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且两者的目标常常相互冲突,一个研究只有具有较高的信度才有可能拥有较高的效度。客观性原则: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研究中不能直接观察到发生在受试者内部的心理活动,而只能通过他们外显行为、生理反应和对刺激情境的分析,通过他们的内省报告加以推测。从而

6、使研究结果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因此,临床心理学研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避免先入为主或带着框框进行研究。期待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指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研究者能得到他所预计的结果的现像人的三种基本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整体观:在设计研究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所测量的功能活动可能受到多主方面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系统论:研究时不仅必须考察组成它的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还要探讨与同一大系统内其他事物的关系。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六个基本的步骤或过程:确定要回答的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关键的变量和测量方法、研究设计、选择样本、试试研究验证假设、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发布(1)临床心理学研

7、究问题和假设的3个来源:临床实践、理论、以往研究的结果(2)确定关键的变量和测量方法1.关键变量的选择:个体变量、环境变量2.选择并确定对于关键变量的具体的策略方法:直接观察法、被试的自我报告法(利用问卷或调查表收集受试者个人报告资料)、生理(生化)测量法和实验任务的作业测量法。3.心理测量法的应用1)着重考察的心理测量的信度包括: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2)着重考察的效度包括:结构效度、同时效度、预测效度、会聚效度、区分效度4.生理(生化)测量法的应用将生理(生化)测量用于临床心理学研究中,主要依据下属基本假设:1)“刺激-反应”的特异性2)“行为型式-生理反应”的特异性3) 症

8、状的特异性4)一般的激活或唤起水平影响人对刺激物的生理反应的强度生理测量有下列优点:1)测量装置可以自动记录,因此较为客观,没有人工测量的偏向性2)只要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生理仪器可以相对稳定地工作,从而使所获记录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受测者的情况3)生理测量可以持续进行,资料可在线,对其变化趋势可以做量化分析4)便于观察同时发生的许多现象,如环境事件、生理变化和不断发生的行为(3)研究设计:四种基本的研究设计形式:个案设计、描述设计、相关设计、试验设计(4)样本的选择:样本的选择和征募对于研究结果最终的概括能力(外效度)非常重要。(5)研究计划的实施与假设检验完整的假设检验通常包含以下步骤:确定研究

9、结果的统计学意义确定效应或效果的大小确定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又称临床显著性,指一种实验操纵满足由研究者、临床家和病人所设定的效应标准的程度,它反应了从临床角度看实验操纵的效应大小(6)结果的解释和发表临床心理学研究的4种类型:描述研究、相关研究,操控(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描述研究:指观察、测量和记录受试者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行为现象的研究,这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描述研究的目的是描述某个或某些特定现象的状况描述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临床观察法、会谈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1.“婴儿传记”式的个案(描述)研究:由父母利用自然观察法对孩子的行为所做的描述。2.临床心理

10、师的个案描述研究:临床家这收集单一个案的病史、治疗经历、个人传记进行的个案研究。临床心理师的个案描述研究可用于的方面:1)为罕见的或不寻常的现象及重要的、新异的会谈、诊断与治疗方法或程序提供详细描述。2)质疑某一理论观点的普遍适用性3)形成假设相关研究:是利用相关分析的统计技术来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及其相互关联的程度的研究。1.典型的相关研究相关系数r (-1r1) 如果r大于0,为正相关;如果r小于0,为负相关。2.相关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区别相关研究观察的是两个自然发生的变量间的关系;而实验研究中,研究者系统地改变其中的一个变量(自变量),控制所有其他因素(无关变量),同时观察

11、自变量的这种变化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3.相关研究的局限性1)两个变量间有相关关系,意味着其中一个变量的值改变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发生某种变化;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引起”另一个。也就是说,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2)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中介变量导致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3)即使假定两个变量间有因果关系,仅凭相关研究往往也难以断定哪个为因,哪个为果。4. 相关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一系列变量的测量,研究考察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程度和方向,并可以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变量预测另一变量。2)相关研究不要求对变量试试操控,允许研究者在较大范围内确定要研究的变量及其水平,也不要求

12、随机分派受试者。3)相关研究可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可能造成心理障碍的变量(因素),并在此基础提出病因假设。4)相关研究也可为许多心理评估方法的评价奠定基础。实验研究:研究者操控受试者环境中的的一些因素或有计划地改变受试环境中的一些因素或有计划地改变受试者自身的状况,以观测记录他们行为上的变化的研究。操控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法。因此,操控研究策略也可称作实验研究策略。临床心理学的3类实验研究设计: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1.前实验设计(不严格)2.真实验设计(最严格):临床心理研究者较常使用的真实验设计有:独立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平衡重复测量设计3.准实验研究:指那些对实验条件有控制,

13、但又未能满足真实设计的严格要求的操控研究。两种常用的准实验研究:不相当的独立组设计、匹配组设计4.模拟实验与动物模型:通过设计一个类似于真实生活的实验情境以考察心理病例如何发生和消除,这种研究策略成为模拟实验研究。5.个案实验研究:是以单一受试者为对象的实验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后果的评价。流行病学研究:是通过考察人群中某种心理疾病的患病来探索病因、拟定防治对策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一类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3种类型: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相关)研究、实验(干预)性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最常用的手段是:流行病学调查,流调研究的统计分析指标是发病率、患病率。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障碍在一定人群中新病例出

14、现的频率患病率: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某病患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危险因子:指同某种疾病发病有关的因素保护因子:指使人免受某种疾病困扰的因素第三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三个支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起基础作用)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经济因素1. 家庭因素(1)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以家为中心的周围的一种气氛和情调。(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方式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子女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3)家庭结构: 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人类关系得以长久维

15、持的初级群体。2. 人际关系因素: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3种不良影响的亲子关系:拒绝型亲子关系、溺爱型亲子关系、支配型亲子关系)3. 学校因素:教师的影响、校园文化4. 经济因素心理因素:心理动力学因素、学习因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1. 心理动力学因素(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强调心理活动的驱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本能,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无意识矛盾冲突(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性本能与心理-性发展(口欲期、肛欲

16、期、阳具欲期、潜伏期、生殖期)人类有两种本能:性本能、攻击本能;性本能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广义的性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2. 学习因素(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者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和行为的作用,认为人出生后获得的新行为(包括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条件作用和观察学习1. 经典条件反射与适应不良行为(心理障碍)的习得: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华生利用条件作用的原理进行实验。2.操作性条件作用与心理障碍:在巴甫洛夫工作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即人和动物为了达到某种合意的结果而作用于环境的过程。斯金纳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

17、得的。3.观察学习与心理障碍:班杜拉指出,不通过直接强化,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也可以形成新行为(社会学习论)。3. 认知因素:认知观点主张:人的行为与其说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如说是个体对这些刺激的心理加工的结果;异常行为是适应不良认知的产物。1. 不合理信念:艾利斯提出了著名的情绪ABC理论2.认知歪曲: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个人的思想和信念是他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即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认识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贝克把抑郁症病人对客观实践的错误逻辑推论归纳为四种: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抽象、超泛化、放大和缩小3.归

18、因风格:4个归因维度: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可控制-不可控制。研究认为,对正、负事件的归因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一个人习惯于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因素,把成功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那么他便更易于产生无望和无助感,进而导致抑郁的出现。4. 人格因素:人格是个体带有动力倾向性的心理获得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的反映。人格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人格因素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1.艾森克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神经质与焦虑、压抑存在正相关,内外倾维度与压抑存在负相关2.坚韧人格与心理健康:坚韧人格包括:承诺、控制、挑战三个部

19、分,坚韧人格的调节作用模型认为,人格坚韧性能调节应激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提高和改善个体的健康水平3.A型人格与心理健康:A型人格缺乏耐心、有时间紧迫感、强的竞争意识、敌意,与冠心病、高血等相关4.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进食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抑郁有关5.乐观主义与心理健康:乐观主义是应对挫折、抵抗压力、维护健康的重要人格变量5. 其他心理因素(人本主义、存在主义) :自我实现驱力受阻(马斯洛)、存在空虚(弗兰克尔)生物学因素:1. 遗传因素:多种心理障碍具有遗传倾向。2. 脑病变:器质性心理障碍3. 神经生化变化:Ach、多巴胺(精神分裂)、5-羟色胺(降低时:抑郁)、去甲肾上腺素(躁狂)、G

20、ABA(抗焦虑)、脑啡呔(情绪、记忆)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整合的观点 素质-应激论:某些基因或基因的组合可以造成一种素质,也就是患某种心理障碍的倾向,异常行为是某种障碍的易感素质和应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身心互作用论:从个体水平上,人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功能获得,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系统论:对心理障碍的探讨要遵循系统论的原则,从多个不同角度、多个水平进行分析第四章 心理应激、应对与健康应激现象的特点:1. 应激是一种涉及心身两个方面的紧张状态2. 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的范围广泛,既有物质性的刺激物(如生物学和理化),又

21、有象征性或符号刺激物(心理、社会和文化性刺激物)。3. 应激是一种内部状态,应激一旦产生,便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4. 在对应激的反应性上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于不同个体的不同身心特点。5. 在多数情况下应激既不完全是刺激物作用的结果,也不完全取决于当事者的身心特点,应激是个体同刺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应激:是由人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实际上的或认识上的至关重要的内在环境要求所引起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多式多样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心理应激:指应激现象的心理方面,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

22、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应激原:向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各种环境刺激物。一种刺激物能否成为应激原,除了同该刺激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外,还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认识评价和适应应对能力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特点等应激原分为两大类:躯体性应激原、心理社会性应激原躯体性应激原:指作用于人的肉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物。心理社会性应激原:引发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刺激物1. 社会性应激原:指那些造成人生活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对其适应和应对的社会情境和事件。2. 生活应激原:包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种种变故或生活事件和日常生活小事。3

23、. 良性应激:由积极的小事引起的应激。4. 工作应激原:又称职业性应激原,指职业活动或工作中影响劳动者心理和生理稳态的诸因素。5. 文化性应激原:指要求人们适应和应对的生活的文化方面。6. 心理性应激原:指一个人头脑中的不切实际的预测、预期、凶事预感以及内必的矛盾冲突等。心理社会性应激原致应激作用评估中采用的量表:1.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2. 生活事件量表(LES)3.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影响应激的生理反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1. 应激原本身的性质和强度2. 当事人本人的特点(特别是体质和健康状况)3. 环境因素应激的生理反应的几个经典模型:1. 坎农的应急反应模型:应急反应(

24、或战或逃反应)2. 塞里的全身适应综合征模型(GAS):警戒期、抵抗期、耗竭期三个阶段3. 英格尔的保存-退缩反应模型:骨骼肌活动抑制、环境指向活动减少生理内稳态调节的四个层次:靶组织内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脑干和下丘脑、下丘脑以上高级中枢应激的心理反应: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 (从功效上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2种类型)积极的情绪反应:包括快乐、幸福和精神振奋的内心体验,多见于积极的生活事件之后消极的情绪反应:最常见的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这些消极的情绪反应又称作“情绪应激”。焦虑,是心理应激条件下最常见的反应焦虑:一种以紧张不安、担忧和害怕为主要特征的复杂情绪恐惧:一种企图摆

25、脱已经明确的特定危险的逃避情绪抑郁:一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点的复杂情绪抑郁反应的4组特征:1. 悲观、悲哀、失望乃至冷漠或绝望的心境2. 消极的自我概念3. 睡眠障碍4. 活动水平下降处于较强应激中的人常常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认知功能的障碍、自我评价下降自我评价下降的原因:1. 应激原所引起的心理失衡会损害人的自主感和自负感2. 应激常常是同对人生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如健康、友谊、亲人)的威胁或实际的丧失有联系的,这会使人感到悲伤、忧郁,从而降低了自我价值感。3. 应激下的人往往担心自己不能成功地应付应激原的挑战,从而使自信力下降行为反应:主要涉及面部表情、手势、目光、身体姿态和动作等,也涉及说话的

26、声调、节奏、语速和重音等所谓“副言语”方面的变化。影响应激的心理反应的类型和强度的因素:1. 刺激特的性质与特点2. 当事人本身的心身特点3.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起中介和调节作用的因素分别称为中介因素(两者相联系的机制)和调节因素(联系的方向和大小)躯体性应激原造成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像微生物这样的应激原首先引起生理的应激反应,之后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评价和归因过程,导致心理应激和心理反应。知觉在心理应激中的中介作用:1. 心理应激产生于应激原或环境要求的知觉觉察和识别2. 知觉到的信息的数量也同心理应激有关系3. 知觉也有抵御心理应激的功用4. 知觉的抵御

27、心理应激的功用还表现在选择性地注意和知觉某些类型的刺激,避免某些类型的刺激信息进入知觉系统。评价:是一个按照一定标准为某一具体事物确定价值或判断其性质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评价意味着价值或意义的判断,它需要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广泛参与,所以又称为认知评价。评价影响甚至决定应激反应拉扎勒斯关于评价过程的观点:提出心理应激的评价模型: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初级评价:初级评价涉及所遭遇到的问题或情境对个人的意义的判断。初级评价有三种不同的结论:第一种是“无关”的评价;第二种是“好事”的评价;第三种是“应激性”评价 第一种评价结论不会引起应激反应;第二种评价结论在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第三种评

28、价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应激反应。拉扎勒斯将第三种评价分为三类:“丧失-伤害”的评价;“威胁”的应激性评价;“挑战”的应激性评价次级评价:是对个人的应对资源(能力、经验和技巧)与应激情境的要求间的匹配程度做出判断。影响认知评价的心理社会因素:1. 应激原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积极和消极、可控性和可预料性2.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支持(指来自于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同事、组织、团体和社区等)的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3. 当事人本人的心身特点个人心身特点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人口统计学特征、身体或生物学因素、心理特点。个性心理特点是影响对应激原的认知评价的最重要因素影响个体对刺激物和态度和认

29、知评价的个人心理特点: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概念1. 认知和归因风格2. 人格特点3. 情绪状态4. 应对能力和应对风格5. 人格动力特征:信念、价值观、世界观6.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心理应激的2种调适机制:自我防御、应对机制防御机制:是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应激刺激)、维护康宁的无意识的心理手段常见的防御机制:否认、压抑、曲解、倒退、固着、投射、幻想、隔离、转移、转换、反向形成、抵消、理想化、合理化、补偿、理智化、幽默、升华关于防御机制的一些基本观点:1. 应激条件下,人们可能会采用多种多样的防御机制以摆脱情绪困扰2. 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情绪应激,

30、为人们赢得时间和条件以便从正面处理应激情境或外界环境的挑战3.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不会极端地或长期单独应用防御机制,而心理障碍者可能唯一地依赖防御机制,或毫无变通地采用某一机制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防御机制的极端应用和发展会形成神经症和精神病症状4. 自我防御机制同一个人的人格有密切联系5.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属于自我的潜意识部分6. 防御机制是通过对人行为方式的观察而推测出来的东西,它们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在应激条件下的复杂行为。应对:又称“应付”和“因应”,指一个人努力处理充满紧张性的环境要求及其对个人的心理生理影响的过程。关于应对的理论观点:1. 应对的过程理论:包括2个阶段:认知评价、应对行

31、为,认为个体应对方式随着应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2. 应对和特质理论:特质论认为一个人在应激条件下所采用的应对方式也具有稳定性或跨情境的、跨时间的一致性3. 应对情境-特质理论:认为过程(情境)理论和特质理论不应当互相排斥,而应当相互补充。在应激条件下,一个人的应对方式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毫无规律的变动不定。人格和应激情境都是一个人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应对方式的分类:1. 注重情绪的应对指将应对的重点放到对应激的情绪反应上,努力减轻情绪应激或心理压力,而不是直接处理造成焦虑等情绪应激反应的应激原(情绪的应对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行为策略)2. 注重问题的应对3. 注重情绪的应对同注重问题的应对

32、:相互促进,也会相互干扰或妨碍良性应激: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有促进作用,这类应激被称为“良性应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1.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1. 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可以以症状和体征的形式见于临床,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和心理痛苦的根源和就医寻求帮助的原因2. 心理应激可以加重已有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或使这些疾病复发3. 心理应激可以造成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并且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新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急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急性焦虑反应、血管迷走反应、过度换气综

33、合征慢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它是由长期性的应激事件引起的紧张状态(典型综合征:神经血管性虚弱)管理心理应激及其消极影响的策略主要有:1. 消除压力源(紧张性环境要求)2. 改变对环境要求的认知评价3. 改进应对方法和策略4. 做好时间管理5. 寻求并利用社会支持6. 身体应对策略7. 培育坚韧人格8. 必要时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第五章 躯体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人类躯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医学将人类的疾病分成两大类: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心理生理疾病:又称心身疾病。狭义定义:即使不是完全,至少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广义定义:心理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4、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障碍是指只有躯体功能障碍、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的情况)心理生理疾病的判定标准:1. 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2. 该躯体症状或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为基础3. 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种理论: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认为:心理生理疾病是由于个体身体器官或系统脆弱,或对心理应激刺激的过度反应所致。特定反应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对心理应激的反应方式上存在着个体差别,这种差别很可能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体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对应激刺激做出反应,对应激刺激最为敏感的身体器官或系统便易

35、于发生心理生理疾病。心理学理论包括: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心理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1.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2. 亚历山大提出“冲突特异理论”,强调心理冲突在心理生理疾病中的作用。他认为,心理生理疾病的发病有三个要素: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3. 邓巴提出了“疾病的人格特异性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同心理生理疾病有特异关系。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心理应激刺激的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了他是否会因心理刺激而罹患心理生理疾病以及患何种心身疾病。行为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某些心理生理疾病的获得有学习的成分,包括经典条件反射

36、式的学习、操作条件作用式的学习和观察学习。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米勒。心理生理学理论: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原所引起的心理应激须通过心理生理反应作用于脆弱易感的身体器官方可最终造成疾病。心理生理反应与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类别有关系。应激原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分成两大类:1 或战或逃反应:包括愤怒、焦虑和恐惧等2 保存-退缩反应:包括忧郁、悲伤、失望和无助等,疾病类型与疾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心理治疗或干预措施原发性高血压1、放松疗法;2、生物反馈疗法;3、行为矫正;4、其他心理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运动疗法)消化性溃疡1、心理应激因素2、人格因素3、焦虑和抑郁情绪1、支持性心理

37、治疗;2、松驰训练、脱敏疗法、自生训练法;3、配合使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冠心病1、一般的心理支持疗法;2、A型行为的矫正:冠心病知识和A型行为知识教育;3、其它不良行为的矫正。肥胖症1、心理应激因素2、社会文化评价3、社会经济状况4、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5、人格因素改变对肥胖的不正确认识与态度,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对应激的应对能力,控制饮食量和增加体力活动量糖尿病1、情绪应激;2、生活事件;3、人格因素1、支持性心理治疗;2、认知疗法;3、行为疗法支气管哮喘1、家庭关系2、人格3、情绪4、条件反射1、针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2、发病时给予安慰和情绪支持;3、给予病人安全感。A型行为(冠心病的主

38、要致病因素)的典型表现:1. 强烈的时间紧迫感、催促感2. 急躁、无耐心3. 醉心于工作,追求完美,为工作甘愿牺牲休息、娱乐、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4. 争强好胜、雄心勃勃,经常将目标制定过高5. 对人常怀有敌意,有支配他人的倾向,若处于领导地位其行为常带有侵犯性6. 不能放松,总想找点事做,若不能“有利可图”地占用时间就只会引起内疚;B型行为者表现:做事从容不迫、耐心、稳重、现实、悠然自得、待人随和心理生理疾病是多种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心理卫生学和健康心理学:是心理生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源泉心理生理疾病的诊断:躯体诊断、心理诊断、社会功能诊断1. 躯体诊断:需

39、要对病人的身体异常的性质、类型、部位和严重程度等做出判断。在躯体诊断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有些病人可能有许多躯体症状,而没有相应器官的组织损害。心理检查的常用方法是会谈法和心理测量2. 心理诊断:(1)病人的人格(或性格特点或类型);(2)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3)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生活或工作应激因素、心理冲突或挫折)3. 社会功能情况的诊断:可以根据病人当前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操持家务的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对照病前的情况,做出判断。心理和社会水平上的干预或治疗主要有三个目标:1. 努力帮助病人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例如移除应激的来源,或增强病人的应对能力2

40、. 努力矫正由应激原引起的生理反应,以减轻其对身体器官的冲击3. 设计适当的治疗方案以降低身体器官对心理生理反应的脆弱程度。心理生理疾病的治疗措施:改变环境、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心理生理疾病病人的行为治疗主要采用两大类行为技术:自我调整技术、生物反馈技术1. 自我调整技术:分为基于学习原则的行为技术(如放松术、认知行为矫正和应激接种训练等)和其他自我调整法,如静默、自生训练、自我催眠和气功、瑜珈等。2. 生物反馈技术第六章 临床心理评估与诊断技术心理评估:运用多种手段从各个方面获得信息以对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描述的过程。心理评估临床上的用途:1. 单独或辅助做出心理诊断2. 指导

41、制定心理干预措施,并用作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3. 科学研究临床常用的心理评估手段:观察法、会谈法、心理测量法、调查法、实验室检查与躯体检查临床心理评估:指临床心理师利用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等方法所获得的来访者信息,对来访者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目的:1. 对心理障碍或疾病做出诊断2. 全面了解来访者目前的机能以及在出现问题之前的机能,并根据其可利用的资源指导制定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防治措施3. 为估计心理障碍或疾病预后提供依据临床心理评估的一般步骤:1. 决定评估的内容2. 确定评估的目标3. 选择作决策的标准4. 收集评估资料5. 判断和决策6. 交流

42、信息临床会谈是临床心理师最常用的心理评估方法临床评估性会谈的类型:非结构式会谈、结构式会谈、半结构式会谈会谈技巧:注意倾听的技巧、提问技巧、澄清技巧心理状态检查主要包括的内容:外表和行为、思维过程和言语、心境和情感、知觉经验、认知功能(心理状态检查:是在临床会谈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评估工作,包括非正式的观察、正式的系统观察)心理测验:是测量个体之间在心理上的个体差异的方法、技术。心理测验的种类:1. 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2. 按施测方式分:团体测验、个体测验3. 按测验材料的意义是否肯定和回答有无限制分为:常规测验、投射测验4. 按测验目的和功能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

43、验、临床评定量表和职业咨询测验标准化测验的基本要求如下:标准条件、信度、效度、常模国内常用的智力测验:1. 中国比内测验:1981年,吴天敏修订。是对一般能力的测量,适用于218岁,最佳适用年龄为614岁。量表的编制每岁为3个试题,共51个试题2. 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1993年,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修订,适用于616岁农村和城市儿童年使用。量表的文字部份称为:言语分量表(V),操作部分称为操作分量表(P)。分别计算出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C-WISC包括11项分测验3. 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1978年,李丹和王栋编制,分别编制出城市和农村儿童智

44、商常模。CRT由六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有12个测题,每个由一张抽象的图案或一系列无意义的图形构成一个图阵。CRT的最大优点是测验对象不受文化、民族和言限制。另一优点是可用于团体施测(一个班级)。人格测验的主要方法有:情境测验、问卷式测验、投射测验问卷式测验:是以自我报告形式出现的自陈量表国内应用广泛的人格问卷:1.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有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MMPI共有566个项目(陈述句),其中16个为重复项目。与临床量表有关者多集中在前399题。临床上,人们主要是通过对所有10个临床量表得分剖面图的评价来解释MMPI测量的结果。MMPI的优点是题目多,信度与效度高

45、2.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发表于1975年,分儿童(7-15岁)、成人(16岁以上)。量表的题目分属于四个量表:内向-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测谎(L),前三个量表代表EYSENCK人格理论中的三个维度。四个量表的题目混合编排,全部题目答完后,计算出各量表原始分,而后换算成T分(平均分为50,标准差为10)。L量表T分大于70者无效。P量表的T分值在56.761.5区间内外,E量表的T分值在38.5、38.543.3、43.456.6、56.761.5区间内外。N量表类推,亦分为5种类型:稳定型、偏稳定型、中间型、偏不稳定型和不稳定型。N量表测评情绪的稳定性:高分为不稳定

46、型,低分者为稳定型;E量表测评性格内外向:高分表示外向,低分表示内向;P量表测定精神质:极端高分者孤僻,低分者合群,适应性强;L量表分除反映回答时说谎或自身掩饰外,也可能反映了被试者在社会纯朴性及幼稚程度。若因前者而致总分增高,则测验无效。3. 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16PF每种人格因素都含有10个以上测题,共187个题目,由受试者在“是”与“否”及“不一定”三者中选答。适用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属团体测验。临床适用的有内外向、适应与焦虑、心理健康因素等。4. 大五人格问卷(NEO-PI-R):该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量表包括五个维度: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每个维度又包含六个子维度。NEO-PI-R中每个维度的子维度包括8个项目,每个维度分量表包括48个项目,全量表总共240个题目。修订的大五人格问卷(NEO-PI-R)包括自我报告和观察者报告两种形式,分为五个等级来记分。投射人格测验:是向受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