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3848692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64 大小:9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doc(1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高效课堂教学案(苏教版).精品文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高效课堂教学案二年级数学 下册主编:杜英歌编者:李 华 杜英歌 李亚丽 大象出版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写说明一、编写目的1.丰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电子版),提升该教材的实验效果,更有力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2、把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减下来,让使用者不再进行重复书写、抄写等无效劳动,让他们有时间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3、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用者力争在课堂上完成设计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去多读课外书、去干

2、自己喜欢干的事。让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真正把喊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二、编写原则1目的性原则。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供蓝本。2针对性原则。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可能性设置问题,设计活动,安排练习。3互动性原则。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突出“动”的必要,“动”的目的,“动”的方式。活动开始,有明确具体要求,活动结束,悟理深刻富有启迪。4反馈的及时性原则。学生完成目标的情况要及时反馈到教师心中,以及时调整课堂的设置,反馈的形式可多种多样。5矫正的有效性原则。让全体学生都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矫正重点关注“答案不一样”的学生。三、主

3、要特色1、体现“导学”过程。整个导学过程既讲究教法,又渗透学法;教师、学生行为体现明显,力图让教师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相应学习方法。2、栏目设计实用性强。每册教学案主要栏目包括: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课时教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创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和配套的课件。3、新课程理念体现明显。教学过程尽可能体现“导、探、评、练” 的教学模式:(1)导入新课 板题示标(时间酌情,但进入重点要快);(2)探究自学 巡回指导(约15分钟,灵活处理);(3)评价反馈 小结提升(约8分钟,); (4) 精当练习 适度拓展(约15分钟,包括当堂作业)4、“教学创新”留下空白,供使用者使用教学案

4、时写下创新与修改之处,以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5、每节课均附有板书设计,并留有“教学反思”栏目,以利教师课后反思教学。6、方便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只需在教学案上圈、点、勾、画,把节省出来的时间用于按教学要求,充分准备课堂上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指导学生准备学具,把主要功夫下在如何实施教学上。本教学案虽然是在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优秀教师多年实验的基础上,吸收省市名优教师参与编写修订,采取主编负责,集体备课,学科专家对口审改,最后专家会审定稿而成,但仍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师使用时,可根据自身教学实际,酌情增减教学时数,变动教学步骤,实现教学创新,完成二次备课。同时,衷心希望,热烈欢迎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

5、中提出修订意见,使我们的高效课堂教学案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资源优化,达到课堂教学质优效高的目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委会 2014年9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委会主任:毕延文副主任:张宝发 张建新 成员: 毕延文 张宝发 张建新 王爱华 郑东阳 王合立 李延军 编审:张建新 郭风玲 王锋涛 王爱华 刘玉环 李 华 耿会娜 李慧转年级/册 主 编 编写人员一年级下册 刘玉环 耿会娜 (湛河区教研室)刘玉环 (湛河区实验小学)张秋芳 (湛河区实验小学)关伟丽 (湛河区实验小学)二年级下册 杜英歌 李 华 (湛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杜英歌 (湛河区南环路小学) 李亚丽 (湛河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

6、高向玲 高向玲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赵乐乐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李新芳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四年级下册 郭风玲 张 苛(湛河区锦绣小学)吕巧玲(湛河区锦绣小学)张丽娜(湛河区沁园小学)黄莹莹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五年级上册 郑东阳 郑东阳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王合立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胡永刚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委会主任:毕延文副主任:张宝发 张建新 成员: 毕延文 张宝发 张建新 王爱华 郑东阳 王合立 李延军 编审:张建新 郭风玲 王锋涛 王爱华 霍琳琳 刘玉环 李慧转 李 华 耿会娜 年级/册 主 编 编写人员一年级下册 刘玉环 耿会

7、娜 (湛河区教研室)刘玉环 (湛河区实验小学)张秋芳 (湛河区实验小学)关伟丽 (湛河区实验小学)二年级下册 杜英歌 李 华 (湛河区教师进修学校)杜英歌 (湛河区南环路小学) 李亚丽 (湛河区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册 高向玲 高向玲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赵梦华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陈 转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四年级下册 郭风玲 黄莹莹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张苛(湛河区锦绣小学)吕巧玲(湛河区锦绣小学)张丽娜(湛河区沁园小学)五年级上册 郑东阳 郑东阳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王合立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胡永刚 (平顶山市韦伦双语学校)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

8、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编写特点1. 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引出有余数的除法。“平均分”的操作依然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支撑。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时,教材通过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通过分铅笔的操作发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有时有剩余,有时没有剩余。进而引入有余数除法,同时揭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以及余数的概念。其次,通过用若干根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在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利用平均分的操作经验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实现对原有知识的扩展,有利

9、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除法的含义,获得良好的认知结构。2. 借助直观,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竖式,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教材先教学除法竖式的认识,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告诉学生“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并示范计算过程。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在图上圈一圈的操作,告诉学生“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并示范竖式的写法。通过类比推理,学习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他们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进一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3.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经历“提出有余数除法的问题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算式根据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算

10、出结果”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别于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动手操作的过程,而是前面所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的唯一性,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目标1. 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以及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想和概括的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 进一步感受

11、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 通过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2. 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以及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应用有余数除法正确解决有关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圆片。课时安排本单元约4课时完成。 1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1课时2. 认识除法竖式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1课时3.

12、 练习一 2 课时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题和第3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 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学具准备:小棒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谈话:同学们,老师有五5支铅笔要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2支,我们分一分看会出

13、现什么结果?(还剩余1支)根据学生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口述学习目标。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1. 教学例1(1)提出问题:这10支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如果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人呢?5支呢? (2)动手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1页例题1中的表格,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4)观察分法,并说说分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5)写算式: 102=5(人)105=2(人)103=3(人)1(支) 1

14、04=2(人)2(支)(6)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 1叫什么呢?它是平均分后剩余的数,因此叫余数。 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在除法算式104=2(人)2(支)谁叫余数呢?指名读出算式。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 教学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一定要分到不够分时才能结束)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1)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分别是几?与除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

15、板书:余数都比除数小)(2)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3)一个数除以4,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大是几?为什么不能是4?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1.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平均分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有剩余,就是今天认识的有余数的除法。2. 全班交流: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1. 摆一摆,填一填。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按要求摆一摆,再根据操作过程和结果填空,并说一说每道算式的具体含义。 2. 想一想,填一填。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说一说填出的结果以及每道算的含义。3

16、. 说一说,填一填。完成“想想做做” 第3题。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说图意,再根据描述填写算式,并说说每到算式表示的意思。4. 说一说,读一读。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说出每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再读一读。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03=3(人)1(支)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104=2(人)2(支) 读作:10除以4等于2余2。余数都比除数小 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课题认识除法竖式及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的例题和第5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

17、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学具准备: 圆片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1.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40 567 426 248 324 648评议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2. 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用竖式计算除法。(板书课题)3. 教师口述学习目标。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1. 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如果每4

18、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再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1243(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教师示范除法竖式的写法。认识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竖式计算的每一步表示什么?(竖式中被除数12下面的“12”是商3和除数4相乘的积,表示每盘放4个,3盘放了12个,横线下面的“0”是上面12减12得到的差。表示12个苹果正好分完没有剩余。)(2)出示例题:如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先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写完整。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25=)等于多少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分一分、算一算) 汇报交流分的结果。 (放了2盘,还剩2个。) 剩下的2个桃,还能继续分

19、吗?(剩下的2个桃,不能再分) 如果是22个桃、32个桃、42个桃,甚至更多的桃每盘放5个呢?难道我们也用圆片代替桃来这么分吗?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 谈话:笔算125竖式该怎样列?商和余数该写在哪儿?指名学生说老师写。 提问:125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 (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小于12,所以商2。或者说 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2。) 提问:12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 12个减去分掉的10个,还剩下几个?所以横线下面写几?这个“2”表示什么?(表示剩下的2个,这个2就是余数) 提问:谁能说出横式的计算结果?

20、在上面的谈话过程中逐步完成板书。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1. 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结合板书,说出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2全班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 如何检验你的计算是否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1. 摆一摆,算一算。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根据操作结果说说怎样想?商是几?完成竖式填写算式结果。2. 想一想,算一算。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板演。 3. 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板演,师巡回指导,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商是几的?注

21、意方法的多样性。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谈一谈本节课中你有哪些新收获?板书设计认识除法竖式124=3(盘) 12 5 = 2(盘)2(个) 3 24 1 2 5 1 2 1 2 1 0 0 2答:可以分给14个班。 答:可以放2盘,还剩2个。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3课时)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16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意识。教学重点

22、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和除法竖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巩固一下学过的知识。(板书课题)口述学习目标。二、评价练习,巩固新知。1. 先说图意,完成算式的填写,再说一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练习一第1题)2. 先完成填空,再进行竖式计算,同桌交换订正。 交流反馈:说一说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以及计算时注意的问题。3. 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2)集体订正时,说说笔算

23、过程。4. 完成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组,指名板演,师巡回指导,集体订正。比较第一组三道题中中间的算式与两边算式的联系。(2)完成第二组,方法同上。5完成练习一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交流结果并订正。三、提高练习,拓展延伸。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在除法算式中,除数都比余数小。 ( )(2)204=5 ( )(3)455=85 ( )(4)26里面最多有6个5. ( )(5)355=70 ( )四、全课梳理,完善认知。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练习一余数要比除数小学生板演 课后反思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第4课时)课题练习一课型

24、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的712题和思考题。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2. 增强自主探索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具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420301430 1200120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今天我们要继续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口述学习目标。二

25、、巩固旧知,整体提升。1. 独立完成第7题 全班交流思考过程以及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2. 处理第8题(1)出示题目,思考:除数最小应是几? (2)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3)提问:如果将“最小”两字去掉,你认为除数可以是几,为什么? 3. 处理第12题 (1)学生独立填表。(2)说说余数不变被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和余数分别是怎样变化的?(3)引导讨论:如果除数是5,余数怎样变化?三、联系生活 解决问题1. 练习一 第9题 (1)第一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出示第二小题,先说说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根据第1题的计算结果联系生活经验做出判断。教师追问:剩下的2张够做一个灯笼吗?让学生明白最多做7个

26、灯笼,不够做8个灯笼。2. 练习一 第10题 (1)第一小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问:要把这些皮球全部装进盒子里,剩下的3个怎么办?所以要几个盒子?3. 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答。说说自己解题的想法。同桌互说:解决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三、提高练习 拓展延伸练习一思考题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 (2)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确定除数,再确定商和被除数。 (3)帮助学生整理写出的算式。四、全课梳理 巩固认知本节课你弥补了哪些知识缺陷?增强了哪些能力?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练习一5除数可能是几?最小是几?578 374 507 648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时、分、

27、秒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初步建立1时、1分、1秒的概念。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认识常用的时间单位,初步建立有关的时间观念。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解剖”钟面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钟面结构的深刻印象,为进一步认识时间打下扎实的基础。3. 在活动中

28、体验并建立时间观念。教材注意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1时、1分、1秒的长短,在充分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4. 由易到难,重点突破,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判断钟面上时间的方法。教学目标1. 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2. 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项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3. 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 ,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29、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课时安排本单元约4课时完成。 1.认识时、分 1课时2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3. 认识秒1课时4.练习二 1课时第二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课题认识时、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1、例2及第910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钟面和整时,认识时间单位时、分以及时和分之间的进率。2. 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30、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整时的认、读、写。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学具准备:钟表模型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1. 谈话导入新课。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2. 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1.教学例1。 (1)大家早上几点上学?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学生分组活动,

31、教师参与。集中反馈:指名说说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2)初步认识整时。出示8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学习整时的写法和读法。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3)教学试一试出示四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四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2. 教学例2 。(1)数一数,钟面上分别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32、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全班交流: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2)说一说:时针走一大格表示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全班交流: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3)拨一拨,看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时针分针在同时运动,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1时=60分)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总结:1. 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哪根针是分针?2. 钟面上分别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3. 时针走一大格

33、表示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看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多少?1时=60分4. 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是几时。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1. “想想做做”第1题。先说出钟面上是几时,再写出来,让学生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提醒学生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2. “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按要求在钟面上拨一拨,再指名演示操作的过程。3. “想想做做”第3题。看题说一说钟面上缺少的是哪根针,再画一画。 交流: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 4.“想想做做”第4题。 老师记时,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再核对答案。 学生说一说自己在1分钟内完成了几道口算题,对几道,错几道。5.“想想做做”第5

34、题。 第一项活动,大家共同参与,后两项指名到讲台前表演,并提醒学生感受1分钟的长短。提问:1分钟还能干些什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6.“想想做做”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联系生活说一说对1小时持续时间的感受。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时、分的认识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分针指着12,短针指几是几时。8时写作8:001时=60分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时、分、秒(第2课时)课题认识几时几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例3、例4及第12页“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 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2. 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

35、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3.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学具准备:钟表模型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时、分和整时,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1.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 3时针走一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 )分。1时( )分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认识几时几分。 板

36、书课题认识几时几分。出示学习目标: 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出示例3主题图。说一说每一幅图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对于说出的学生给予鼓励。 (1)拨出7时。指名回答:钟面上表示的是什么时间?小男孩在干什么? 7时可以记作7时,也可以记作7:00(2)演示从7时整走到7时15分。钟面上表示几时几分?你是如何知道的?并试着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3)把钟面上的时间依次拨到7时30分和7时45分。 学生分别说一说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并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看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先看

37、时针的位置,时针已经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的位置,分针从12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2. 探究例4。(1)出示第一个钟面。 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指出: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那我们说快到几时了?是8时少几分?大约8时。时针还没有到8时,这个时刻是几时多?多几分?(分针指着11,表示走了55分。)是几时几分?怎样写?怎么读?齐读一下。(2)出示第二个钟面。观察一下,这个钟面和8时的钟面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不再指着12,时针超过8。)说说看,这时大约几时?指出:看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时针,因为时针刚过8时,所以是8时;是8时过几分呢?我们再看什么针?(分针)分针从12起走到1

38、,走了几分,因为没有满10分,中间要用0表示。(8时零5分或8:05) 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1. 同学们相互交流自己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2 .师生共同总结:看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先看时针的位置,时针已经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的位置,分针从12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3. 你能快速确定钟面上分针走了多少分吗?(用分针所指的数字乘5)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是9时多?第四个钟面上的时间是9时多?2.“想想做做”第2题。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连一连。3.“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在钟面上拨一拨。(2)说

39、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拨?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认识几时几分7时 7时15分 7时30分 7时45分7:00 7:15 7:30 7:45看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先看时针的位置,时针已经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的位置,分针从12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时、分、秒(第3课时)课题认识秒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题5及14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 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2. 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3.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4. 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

40、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知道1分=60秒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电子钟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分和1秒的概念学具准备:钟表模型 教 学 过 程教学创新一、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吗?时间单位弟兄三个,我们已经认识了老大“时”,老二“分”,今天我们来认识老三“秒”。 板书课题:认识秒 出示学习目标: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出示例5主题图(1)同学们请看 ,有四个小朋友正在进行激烈的百米赛跑,他们用的时间够1分钟吗?能用时或分来计时吗?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

41、,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2)(播放音频“滴答”)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3)出时钟面,再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它走得最快, 发现秒针走一小格发出滴答) 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长时间吗?(4)体会1秒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 是1秒。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一秒你能做些什么呢?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

42、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5)仔细观察钟面。(调整好时针分针的位置,都指向12) 教师边演示边介绍,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秒针走一圈是多少小格?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走一小格式1分。) 1分=60秒 学生动手拨一拨,体会1分=60秒(6)出示电子钟,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引导学生看钟面上显示数字的变化,体验1秒的持续时间。三、互评互议,小结提升。1. 钟面上那根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1分等于多少秒?2你感觉一秒的时间较长还是很短?1秒你可以干什么?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电子钟面,让学生看着秒针的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可反复练习。再脱离钟面,按每秒一次的节奏拍手20次,看谁用的时间最接近20秒。,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