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价值财政学知识点列表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3786686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有价值财政学知识点列表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有价值财政学知识点列表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有价值财政学知识点列表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价值财政学知识点列表 .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财政学知识点列表1、经济与财政的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2、财政学学科建设指导思想答: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1、唯物辩证法; 2、实事求实、理论联系实际;3、科学发展观(二)吸收和借鉴西方财政学(三)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1、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2、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形成发展;3、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财政理论3、市场失灵的表现答: 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 垄断;2.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

2、 收入分配不公; 5. 经济波动4、政府的经济作用答:P16(图)5、政府干预手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答:政府干预手段: 1. 立法和行政手段; 2.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 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6、什么是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需要、私人需要?及区别答:私人需要是由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公共需要是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由市场供给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

3、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成为公共物品。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1、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2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没有市场提供者只能由政府提供非排他性免费搭车 ( 没有人愿意支付费用 ) 只能由政府收税7、财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财政的基本含义 : 财政就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活动。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2、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3、财政分配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学习

4、必备欢迎下载4、财政分配对象是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财政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 或平衡性 ) 8、财政职能答: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9、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1. 确定财政支出占 GDP 的合理比例,使之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资源内部配置合理化;3. 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 通过政府投资、补贴、税收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整体效率;5. 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10、财政收入

5、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支付来调节11、 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答:1、相机抉择机制,即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2、自动稳定机制,即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3、加快公共设施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12、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因为:1、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

6、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2、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它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问题。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1、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混合物品:如桥梁、高速公路,无线电频道等。既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征税弥补成本,免费使用),也可以采取市场提供方式(车辆收费弥补)。2、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物品:如基础科研、医疗保健等。当外部效应较大时可以视同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其他情况多数采取混合提供方式。3、国外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私人提供;(2)政府参股,混合提供;(3)政府补助,私人提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7、-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3、公共定价的含义和一般方法答: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2、类型:(1)纯公共定价( 2)管制定价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方法; 3负荷定价法14、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答: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1. 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可分为:总量效益;结构效益 ; 项目效益。总量效益是指对财政支出总规模所产生的效益。结构效益是指对财政支出项目

8、间的组合效益。项目效益是指具体支出项目所产生的效益。2. 财政支出部门绩效评价,是指使用财政支出的公共部门财政年度内的工作绩效。3. 财政支出单位绩效评价,任何一项财政支出最终要通过公共部门分配到具体的使用单位。(二)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成本法(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兼顾的原则;(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衔接的原则。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 (2)结构效率指标体系 ; (3)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4)公共部门效益指标体系15、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

9、分类及其意义答:1购买性支出就是政府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发生的财政支出活动,它体现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等。2、转移性支出就是政府向社会成员单方面、无偿的资金转移,它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利息支出等。意义: 1、财政支出对生产、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对社会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分配活动, 对社会收入分配具有直接的影响, 但对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2、财政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 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

10、束;转移性支出不需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由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谈判决定,财政支出的效益难以换算,因此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财政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 因此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执行财政职能的侧重点。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财政互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精选学习资料 - - - -

11、-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6、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答: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和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17、瓦格纳法则的主要观点答: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政府活动不断扩张带来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公共支出的增长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18、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分析答: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1. 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2. 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整体

12、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3. 社会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1、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用分析法2、财政支出管理:编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阳光财政”、收支两条线完善政治决策程序1、财政支出决策民主化:民主决策机制、集体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机制、社会公示与社会听证制度、项目决策责任制度2、财政支出项目监督约束19、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答: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反映出财政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作用

13、的不同和财政职能的变化。一般来说,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政府较少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比较充裕,财政职能侧重于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因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地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财政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20、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和项目答: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一)性质: 1、购买性支出(与市场的关系)2、非生产性支出(与生产的关系) (二)地位:财政支出顺序安排上,社会消费性支出是首先必须保证的支出,是财政工作的基本职责。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 1、行政管理费; 2、国防费; 3、文教科卫事业费; 4、工交商部门事业费21、行政管理费规模

14、变化的一般规律答:1、 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具有刚性特点。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化, 社会交往规模的增大,推动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不断增长。2、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例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2、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属性答:1、马克思的观点:文教科卫活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文教科卫领域事业费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2、与生产力的关系:文教科卫活动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有助于改进生产力要素组合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生产性。3、我国统计上的分类:非生产性支出。23、教育支出的

15、提供方式答: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理论依据:1、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它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2、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的教育机会不公平,政府必须参与教育事业。3、教育资本市场不完善,需要政府参与教育事业。24、简述政府参与科技活动的理论依据。答:1、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2、科技活动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很难完全通过市场直接实现有效供给;3、科技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要求政府积极参与。25、简述公共卫生必须由政府提供的理论依据。答:1、公共卫生属于具有很强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2、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有助于解

16、决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减少贫困的问题;3、由于公共卫生具有不确定的风险性,商业保险在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缺陷,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可以发挥社会保险的功能。26、投资与经济发展答:1、马克思: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凯恩斯:乘数原理,加速原理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3、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是增加社会总需求的重要内容;投资直接刺激生产资料的生产;投资可以转化为消费,刺激消费资料的生产。27、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是什么?答: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1、非政府投资的特点: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投资项目规模的有限性;投资项目期限的短期性;投资效益的单一性。2、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投资目标的多样性;投资项

17、目的规模大、期限长;投资方向的特殊性。28、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1、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 2、基础设施为社会生产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3、基础设施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29、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答: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1、非政府投资的特点: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投资项目规模的有限性;投资项目期限的短期性;投资效益的单一性。2、政府部门投资的特点:投资目标的多样性;投资项目的规模大、期限长;投资方向的特殊性。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

18、方式:1. 政府筹资建设,免费或收费提供2私人出资、收费补偿,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1、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履行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职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2、财政投资的范围: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和培训、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我国对“三农”投入的特殊性:1、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农产品的供给不稳定,具有周期性特点;农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二者的矛盾导致农业生产出现不稳定的状态。2

19、、我国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要求政府对农业进行扶持。3、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促乡的发展阶段,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三农”投入的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1、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促乡长效机制。2、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格局,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3、扩大国家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建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我国财政支农的措施1、深化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2、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结构,实行“三补贴”政策: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3、大力支持农业农和能

20、力建设,增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科技进步和综合开发的投入。4、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学杂费。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6、大力推进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30、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点答: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或融资的方式,将资金投向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9

21、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会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财政投融资的意义:1. 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2. 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 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3. 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 1财政投融资是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31、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答:1、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矫正市场分配功能;2、社会

22、保障具有“内在稳定器”的功能;3、社会保障可以弥补私人保险市场缺陷。3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类型和共同特点答:类型:社会保险型、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节俭基金型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1)保障项目繁多(2)保障资金来源稳定:社会保障税(3)保障支出依法集中管理33、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答:现收现付式,是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基金式,又分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完全基金式是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部分基金式是介于现收现付式和完全

23、基金式之间的一种筹资模式。34、社会保险体系答: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险体系。35、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答: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性支出。财政补贴的分类 1 、形式上的分类: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专项补贴、财政贴息 2 、接受主体上的分类:企业补贴、居民补贴 3 、财政支出安排上的分类:明补、暗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4 、从补贴与购买活动联系上分

24、类:实物补贴、现金补贴36、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答: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补贴过多过滥,财政负担严重; 2.长期的补贴是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人为加剧不公平竞争; 3.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4.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二)建立新型财政补贴制度:1. 调整财政补贴的思路。从制度创新入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财政补贴制度。具体思路:总量上,减少补贴项目,压缩补贴结构;结构上,规范补贴方式,调整分配格局。2. 改革补贴的方式,重新规范补贴的重点和范围。具体思路:(1)改革农业补贴方式;

25、(2)取消大部分工业企业亏损补贴;(3)改革公用事业补贴;(4)增加财政对科研的补贴;(5)运用财政补贴加强环境保护;(6)运用财政补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37、税收支出的各种形式的含义答:P181 38、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分类答: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经常性收入:税收、收费 2、临时性收入: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通货膨胀税(二)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资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2、以部门结构为标准:工业和农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三)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1、预算内收入:税收、

26、专项收入、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企业亏损补贴2、预算外收入 : 行政事业性收费、乡镇自筹统筹收入、主管部门收入39、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三)价格水平40、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1、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2、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4、坚决取缔乱收费;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继续进行有

27、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6、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41、税收与收费的区别和作用答:税收和收费的区别:(1)税收一般不规定特殊用途,而收费实行“专项收入、专项使用”。(2)税收是政府的一般性筹资手段;而收费属于特殊的筹资手段。(3)税收一般纳入预算内管理;收费可以在预算内和预算外分别管理。(4)税收的法治性和规范性强,而收费的法治性和规范性较弱。收费的特殊作用:(1)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特殊的作用;(2)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42、预算外资金的含义、管理的新措施答: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

28、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收入、提取和安排使用的为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的管理:(1)界定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2)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3)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基金的规模(4)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5)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适用范围43、税收的“三性”答: (一)税收的强制性: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抗。(二)税收的无偿性: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三)税收的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的

29、标准征税。44、各种税收术语的含义答: (一)纳税人1、含义: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二)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是指针对什么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课税对象是划分不同税种、区别一个税种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现代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税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税率反映了国家征税的程度,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税收制度或某一税种的中心环节。从形式上看,税

30、率包括: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的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收的税率。其特点是:税率不随着课税对象数额大小的改变而改变。(1)行业比例税率;(2)产品比例税率;(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含义:定额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的税率。 适应从量征收的税种,如: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牌照税等。3、累进税率(1)含义: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税率。(2)全额累进税率:全部课税对象适用最高级次税率统一征收。(3)超额累进税率:课税对象按税额大小划分若干级次,各级次分别按其适用税率计算税额,最后

31、加总计算而得到全部课税对象的应纳税额。4、全额累进税和超额累进税的区别(1)全额累进税的累进程度高,而超额累进税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全额累进税的负担重于超额累进税。(2)在所得额级踞临界点处,全额累进税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合理情况;(3)全额累进税的计算简便,超额累进税的计算复杂。45、税收分类答: (一)按课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财产税; 4、行为目的税; 5、资源税(二)按计税依据分类: 1、从量税; 2、从价税(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1、价内税; 2、价外税(四)按税负转嫁情况分类:1、直接税; 2、间接税(五)按照税收的管理权限

32、分:1、中央税; 2、地方税; 3、共享税46、税收中的公平和效率答:1、税收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互为条件: (1)税收效率是公平的前提;(2)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税收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不是绝对的。就具体税中而言,二者会有矛盾和冲突。2、公平和效率的选择(1)只有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2)具体税种和税收政策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公平或者效率优先的原则,但整个税制应当通过不同税种的搭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3)一个国家的税制模式取决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上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选择效率型税制更为有利。47、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

33、则答: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1、受益原则:社会成员应按照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也就是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应按照各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例如:机场建设税、燃油税、排污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缺点:不具有普遍适用性。2、负担能力原则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判断其应纳税额的多少。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大者多纳税,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衡量标准:所得、消费、财产。(二)效率类税收原则: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2、征税费用最小和确实简化原则48、税赋转嫁

34、与归宿的含义和特征答: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一)税赋转嫁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一种经济行为。税负归宿:是指税负的最后落脚点,即税收的实际负担者。(二)税负转嫁的特征1、税赋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赋转移引起的;2、税赋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其结果导致纳税人和负税人的不一致;3、税赋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税负转嫁的方式:前转、后转、其他转嫁方式49、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答: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

35、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50、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答: (一)深入研究税负转嫁的机理有重要意义。(二)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关系。(三)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应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四)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该行业的价格管理(五)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六)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51、税收制度的组成和含义

36、答:组成: 1、单一税制:是指由一个税类或几个税种构成的税收体系。2、复合税制:是指由多个税种构成的税收体系。具体类型:(1)单主体税种的复税制;(2)双主体的复税制;(3)多税种并存的复税制。含义: 1、税制是指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法规及实施细则,它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税制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种的组成。52、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答:商品课税的特征和

37、功能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53、我国现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答:( 一) 现行增值税1、含义:增值税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 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2、增值税的特点和优点(1)实行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公的问题,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发展;(2)增值税采取道道课征的方式,可以使有关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形成增值税链条,从而有效防范税收流失;(3)增值税对商品的增值额征收,不受商品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从而可以使国家财政收入保持广泛、及时、稳定。(4)实行增值税可以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3、增值税的类型(

38、1)生产型增值税:不准许抵扣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其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2)收入型增值税:准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其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3)消费性增值税:准许一次性全部扣除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价款,其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的价值。(二)消费税消费税的特点(1)消费税以特定的消费品为课税对象,可以体现国家的消费政策,调节和引导消费行为。(2)消费税实行较高的税率,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有较大的收入。(3)消费税寓禁于征,限制了一些特殊消费品的生产。(三)营业税的特点(1)征收面广,可以发挥税收普遍调节经济的作用;(2)营业税政策性强,密切联系第三产业,与人民生

39、活息息相关,对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3)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营业税可以为国家财政收入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来源。54、增值税的计征方法和征收范围和征收方法答:P264 55、所得课税的特征和功能答: (一)特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税负相对公平;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4、课税有弹性,能满足国家财政需要。(二)所得税的功能 1、筹集财政资金的功能 2、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功能 3、稳定社会经济功能56、我国现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答:P27

40、0 57、分项所得税表答:P272 58、国债含义、种类、结构答:国债的含义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 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的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所形成的债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国债的种类1、按国债发行的区域为标准分类:内债和外债2、按借债的形式为标准分类: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3、按国债是否流通为标准分类: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4、按国债的偿还期限为标准分类: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5、按国债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分类: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借债国债的结构1、应债主体结构2、国债持有者结构3、国债期限结构59、国债负担答:国债负担:(1)认购者的负担(2)政府的负担(3)

41、纳税人的负担(4)国债负担的代际转移60、国债的政策功能答: (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61、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答:P31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2、国债市场的含义和功能答:国债是一种财政收入形式,国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证券市场是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政府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和偿还国债,意味着国债进入了交易过程,而在证券市场中进行的国债交易即为国债市场。国债市场的功能:1、实现国债发行和偿还的功能2、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的功能63、国

42、家预算的含义及其类别答:国家预算就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的分类: 1. 据预算形式差别: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 据预算项目安排方式的差别: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3. 据预算的级次: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4. 据预算管理范围:单位预算和部门预算增量预算: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个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零基预算: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64、国家预算原则答: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65、

43、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答: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规定一国预算的组成体系,处理各级预算的财政分配关系,确定各级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一项重要制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预算的管理体系;二是预算管理的根本制度。内容: (1)确定预算主体和级次(2)预算收支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66、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答: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相对独立 2、根据政府职能边界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支出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建立预算调节制度 5、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情况,体制相对稳定67、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答: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2、集权与分权关系精选学

44、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68、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答:1、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功能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无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办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预算体制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是预算管理体制中政策性最强和最为复杂的问题。主要功能: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2、无条件的均衡拨款和专项拨

45、款。69、财政赤字的计量口径和分类答:P376 70、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答:1、动用历年财政结余2、发行政府债券3、向银行透支和借款71、财政政策定义、目标、工具和手段答: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目标: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适度增长;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工具和手段: 1、税收; 2、国债; 3、公共支出; 4、政府投资72、财政政策的有效组合答:P405、P415 介绍:财政支出中的公平与效率发布人: 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 2010-05-22 15:13 共205人浏览 大 中 小 一、公平与效率一般

46、1、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财政理论分析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 任何经济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或者说增进社会经济福利, 财政活动亦不例外。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产品和服务);二是物质财富如何在各社会成员之间恰当地进行分配。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想像,一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如泉涌流,若只为少数人所享有;而多数人处于贫困线之下,则并不能表明该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很高;反之,若物质财富匮乏,即使平均享用,也只能说明该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很低。因此,社会经济福利是公平与效率的函数,由此产生了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一是公平准则;二是效率精选学习资料 - - - -

47、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准则。同样,财政职能的实现究竟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必须同时考虑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因而公平与效率是整个财政理论分析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任何一笔财政收支都应当同时从公平影响和效率影响作出评价,只择其一,均是偏颇的。2、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何谓公平 ?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概念;按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生产成果的分配,所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是实现公平分配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每个人提供了劳动的均等机会,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竞争环境的均等;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48、,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它不承认阶级的差别,却承认人们劳动能力的差别。这里通行的仍是商品等价交换中的同一原则;我国由于允许私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非按劳分配的因素,对这部分经济成分来说,公平分配就是按对社会的贡献实行分配。什么是效率 ?效率实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它是以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为标志的。在现代经济中,效率是以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之比来计量的,投入少、产出多,所费低、所得高。为高效率;相反则为低效率。高效率总的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分配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3、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言,从总体上说公平与效率两者是

49、统一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公平的,而多劳即可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另一方面,效率也内含着公平原则,因为效率原则要求使那些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个人和生产单位能够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同时,社会财富的增长才可能为实现公平提供物质条件。但是,在两者的实现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 例如,收入分配上的合理差距会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但差距过大,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非按劳分配因素所形成的差距过大,无疑会损害效率原则。因而政府组织经济的任务,就是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并运用正确的政策达到两个社会经济原则的基本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给经济注入活力,改善资源配置机制和

50、收入分配机制。4、协调公平与效率的机制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协调公平与效率两个原则,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1)公平与效率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失之偏颇。但在政策实施中,从指导思想上说,又不可避免地要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侧重于某一方面,同时兼顾另一方面。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从总体上说,侧重于效率同时兼顾公平,是应有的选择。(2)如何通过市场和财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种原则的兼顾,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公平分配方面,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每个居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只精选学习资料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