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讲早期政治制度.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3675291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第一讲早期政治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第一讲早期政治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一讲早期政治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一讲早期政治制度.ppt(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二讲第二讲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备考方向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握主旨精要课课程程标标准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度的特点(2)知道知道“始皇帝始皇帝”的来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本讲主要讲述了自商周至秦本讲主要讲述了自商周至秦政治体制的演进过程和演进政治体制的演进过程和演进趋势:由地方分权走向中央趋势:由地方分权走向中央

2、集权,由贵族政治走向官僚集权,由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其中商周时期创立了政治。其中商周时期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制,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创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初步建立专制主广郡县制,初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中国两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考考纲纲(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成课标与考纲课标与考纲明备考方向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握主旨精要课程课程标准

3、标准(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讲主要讲述从汉到元政本讲主要讲述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发展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发展的表现是中央行政体制日的表现是中央行政体制日渐成熟,选官用人制度日渐成熟,选官用人制度日益公正,监察谏议制度也益公正,监察谏议制度也日益完善。发展的趋势是日益完善。发展的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明清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明清时期专制集权高度强化:时期专制集权高度强化:相权被废除,皇权膨胀到相权被废除,皇权膨胀到顶峰。这些发展表现和趋顶峰。这些发展表现和趋势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势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重大影响考纲考纲要求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加强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最高权力于一身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

5、财大权归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1.1.含义:含义:专制主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专制主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央集权(中中央集权(中央与央与地方的斗争)地方的斗争)经济根源:经济根源: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基础的需要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根源: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文化根源:文化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2.2.原因:原因:3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用: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建大型工程 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经济上:经济上:束缚社会生产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社会生产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政治上:极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极易形成暴政;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现政治腐败局面;思想上:思想上: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积极:积极:消极:消极:朝代朝代 制度或措施制度或措施特点特点趋势趋势秦秦汉汉隋唐隋唐宋宋元元明

7、明清清二、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二、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三公九卿三公九卿中外朝制中外朝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三公权力被架空,相权削弱三公权力被架空,相权削弱 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内阁仅为咨询机构内阁仅为咨询机构一省制一省制军机大臣完全听命皇帝军机大臣完全听命皇帝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完整的相权被分割皇权皇权不断不断加强加强相权相权不断不断削弱削弱宰相财政权和军权被分割,宰相财政权和军权被分割,仅保留行政权仅保留行政权废丞相设内阁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军机处相权加强相权加强(相权反弹)(相权反弹)奉奉常常郎郎中中令令卫卫尉尉廷廷尉尉典典

8、客客宗宗正正治治粟粟内内史史少少府府太太仆仆皇帝皇帝御史御史大夫大夫丞丞相相太太尉尉 秦朝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 作用作用: :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三公九卿在地位、职责上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相牵制,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三公的职责:三公的职责: 西汉西汉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皇皇 帝帝尚书令尚书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太 尉尉 九九 卿卿 中朝中朝外朝外朝有事上报有事上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决策机构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刑刑部部起草诏令起草诏令负责执行负责执

9、行封驳审议封驳审议工工部部相互牵制,相互补充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作用:作用: 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的分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运作程式:运作程式: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皇帝皇帝尚书省尚书省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军政军政行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皇帝皇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枢密院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参知政事 分

10、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职权分散,效率低,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冗官”影响:影响:中书省中书省元代中书一省制元代中书一省制皇帝皇帝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相权反弹相权反弹财政财政军政军政行政行政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院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参知政事参知政事皇帝殿阁大学士吏户礼兵刑工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时期时期措施措施明太祖明太祖明成祖明成祖废丞相,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废丞相,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殿阁大学士帝负责;殿阁大学士内阁内阁内阁 制度制度项目项目宰相制宰相

11、制内阁制内阁制相同相同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不同不同地位地位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职权职权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对皇权的作用对皇权的作用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比较宰相制和内阁制比较宰相制和内阁制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处理军务处理军务内政外交内政外交军国大计军国大计重大案件重大案件皇皇 帝帝内阁内阁日常事务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军国大事 南书房南书房皇太极皇太极康熙帝康熙帝雍正帝雍正帝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皇权得到扩大 军机处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朝代朝代制度或措施制度或措施影响影响趋势趋势秦秦西西汉汉汉汉初初

12、武武帝帝唐唐 宋宋元元三、地方管理制度演变(中央和地方的斗争)三、地方管理制度演变(中央和地方的斗争)郡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设节度使设节度使七国之乱七国之乱 收精兵,削实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权,制钱谷结束割据,中央集权强化结束割据,中央集权强化行省制行省制省制开端,省制开端,加强中央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权,巩固统一设刺史,设刺史, 实行推恩令实行推恩令发展为藩镇割据发展为藩镇割据中央中央权力权力不断不断加强加强地方地方权力权力不断不断削弱削弱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2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建立中

13、外朝制度建立中外朝制度 削弱相权削弱相权 设置刺史设置刺史 监察地方监察地方 实行推恩令与酎金夺爵实行推恩令与酎金夺爵 瓦解王国瓦解王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一统一思想思想 实行察举制、征辟制实行察举制、征辟制 选拔官吏选拔官吏汉武帝的集权措施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 1、背景:、背景: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初国力恢复汉初国力恢复利: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除地基本解除地 方对中央的威胁方对中央的威胁弊:弊:国防无力,且造成积贫积弱的国防无力,且造成积贫积弱的“三冗三冗” 宋太祖宋

14、太祖的集权措施的集权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目的:目的:措施:措施:评价:评价:收精兵收精兵削实权削实权 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的权力,派长官、武将的权力,派文臣文臣做地方做地方州郡长官设州郡长官设通判通判监察监察设设转运使转运使,州郡财赋大部分运,州郡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往京师,由中央掌握“守内虚外守内虚外”、“统兵权与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兵权分离”制钱谷制钱谷忠顺忠顺 才学才学门第门第品行品行军功军功血缘血缘标准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明清明清科举制科举制隋(隋(隋炀帝隋炀帝)唐)唐九品中正九

15、品中正东汉末、魏晋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南北朝察举察举、征辟征辟汉武帝汉武帝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战国、秦、西战国、秦、西汉汉初初世卿世禄世卿世禄西周西周制度朝代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对西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知识分

16、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阻碍了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积极:积极:消极:消极: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时,得意地说: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时,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明代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职能职能朝代朝代部门名称部门名称监察监察(上对下)(上对下)秦秦汉汉宋宋 明清明清中央中央

17、地方地方 御史大夫御史府(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府(御史大夫、刺史)通判通判督察院、监察御史督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按察使司谏议谏议(下对上)(下对上)隋唐隋唐 宋宋门下省门下省谏谏 院院五五、监察、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与谏议制度的演变积极:积极: 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国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家的统一 谏正皇帝过失,一定程度上防止决策失误谏正皇帝过失,一定程度上防止决策失误监察监察与谏议制度的评价与谏议制度的评价消极:消极: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1)(1)削弱相权,削弱相权,加强君主权力加强君主权力(2)(2)变革地方政府机构,变革地方政府机构,加强中央权力加强中央权力(3)(3)加强思想控制加强思想控制(4)(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5)(5)加强加强监察机制监察机制六、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六、古代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的方方式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