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喇叭声级检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喇叭声级检测作业指导书.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动车喇叭声级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目的 为了控制汽车喇叭的声级,达到既有利于行车安全,又能防止噪声对环境危害的目的,汽车喇叭声级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二)判定标准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 机动车(手扶拖拉机运输机组除外)应设置具有连续发声功能的喇叭,喇叭声级在距车前 2m、离地高 1.2m处测量时,发动机最大净功率(或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总和)为 7 kW以下的摩托车为 80 dB(A)112 dB(A),其他机动车为 90 dB(A)115 dB(A)。教练车(三轮汽车除外)还应设置辅助喇叭开关,其工作应可靠
2、。(三)检测使用仪器 声级计。(四)主要技术参数 允许误差范围: 2.0级,分辨力:1dB 测量范围: 35-130dB 分为三档: 35-80,60-145,85-130dB 频率范围: A计权,符合IEC651和GB3785对2型声计的要求。 检波器: 准有效值检波器。 动态范围: 45dB 时间计权: F(快)、S(慢)2档。 显示器: 3.5位液晶显示器,分辨率0.1dB 具有过量限,欠量限,电池电压低落和读数标志。 读数更新间隔: 10.02S 直流输出: 输出直流电压,对应每档上限为1.2伏有效值。 输出插孔: 3.5毫米双声道耳机插孔。 最小负载阻抗: 10k “最大保持值”衰减
3、率: 0.1dB/S。 传声器: HY207型预极化电容传声器(12.7毫米) 开路灵敏度: 50mv/pA(-26dB基准为1V)极头电容量12-15PF 校准方法: 采用HY602型声级校准器作声级校准。 校准参考条件: 声场:自由场。 参考声压级: 94dB(基准为20微pa) 参考频率: 10000HZ 参考温度: 20 参考量程: 60-145dB 预热时间: 60秒 电源: 2节6F22型9V叠层电池 连续工作时间: 大于8小时,整机电流不大于14mA 工作温度: 0-40 相对温度: RH85 外形尺寸: 2577424mm(毫米) 重量: 小于500克(包括电池)(五)操作规程
4、 1. 用声级校准器检查声级计的校准时应根据被测声音的大小将量程开关置于合适的档位,如无法估计其大小,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85-130”; 2. 将时间计权开关置于测量标准所规定的位置: 如声级比较稳定,置于“F”(快); 如声级变化剧烈,置于“S”(慢)。 3. 将读数标志开关置于“5秒”或“3秒”; 4. 将电源开关置于“开”,仪器开始工作并显示数字; 如果显示器右端显示出过量限标志“”(或欠量限标志“”),则表明仪器已过量限(或欠量限),此时应将量程开关向上(或向下)移动,使标志消失。如果过欠量限标志无法消除,则表明被测声级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 5. 调整好声级计的量程后,即可从显示屏上
5、读取测量结果并可进行记录; 6. 测量完毕后,建议再用声级校准器检查声级计的灵敏度,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7. 将电源开关置于“关”。如有较长时间(如超过一周)不再使用,请将电池从仪器内取出; 8. 在测量中,改变任何开关位置后都必须按一下自我复位按钮,以消除开关换档时可能引起的干扰; 9. HY104采用的是模拟保持电路,因而其保持的最大值具有小于0.1dB/秒的衰减率,如需测量较长时间内的最大值时应注意对读数进行必要的选取,即要以测量期间出现过的最大值而不应以测量终了时的显示值为准; 10. 在读最大值时,如出现了过量程或欠量程标志,则应改变量程开关的档位,重复操作步骤; 11. 计
6、算机联网后,声级计的工作、指示、指令、检测结果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六)注意事项 1. 仪器应存放在干燥、温暖的场所,如有可能,最好置于干燥皿中,仪器放置时间较长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以免电池漏液损坏机件; 2. 在装卸传声器、电池时,应事先将电源开关置于“关”; 3. 不要随意取下传声器的保护罩,以免损坏膜片。当发现膜片较脏时,可用脱脂棉醮以少许二氯乙烯或丙酮轻轻擦试干净; 4. 不要用手触摸仪器输入触头,以防由于人身静电损坏仪器元件; 5. 液晶是有机化合物,如果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下,将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在显示器上。(七)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1、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生停电而未能得到完整的检测数据时,应将车辆退出检 测工位,待来电后重新检测。 2、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生车辆损坏,应停止检测,将车辆修好后重新进行检测。3、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生仪器损坏,应立即报告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将仪器修复后重新校准后方可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