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实习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实习报告苏州园林中的宅与院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以其布局精致著名于世。园林之景,讲究因地制宜,以人工建立为主,同时辅以对自然山水的开发和利用。正如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文中所说:“空灵”二字为造园之要谛,园林的建立,意在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在这次参观的三个园林中,网师园利用了园中的泉水,以水为中心建立,建筑之间的空隙与小院的组织布局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产生了丰富的空间体验与光影改变,宅院虽小但趣味无穷;拙政园作为大园的典型代表,内部布局困难,庭院风格多样,讲究框景借景,闲逛其中,移步换景,仿佛置身于田园山水间;留园为赏石而建,尤其讲究建筑与外部之间的关系,
2、怪石与人造之景相得益彰。“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建筑在园林的整体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建筑与庭院之间的关系与处理方法也是园林中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园林理景,讲究以小见大,让欣赏者在游园使也有置身于自然之中的感觉,园中建筑的尺度与庭院的尺度就要保持和谐,建筑不行过高,过大,过密,破坏了园中的自然之景,因此苏州园林中少见尺度较大的建筑,多的是小亭,厅堂,水榭等,居住建筑的高度也不超过二层;庭院中的小桥,连廊的尺度也很有讲究,意在仿照真实的外部自然风光。园林有“以石为山”一说,园中的其他建筑与景物就要与之相匹配,所以网师园和留园庭院中出现的尺度较小的涧与石桥也就不足为怪了。园中之景也不行
3、过密,过满,破坏了整个园林悠远的意境。因此小园网师园中水面上种植尺度较小的睡莲,而大园拙政园中水面上则种植尺度较大的荷花,只是现在拙政园中的荷花长得过于繁密茂密,田田地铺满了整个水面,倒是破坏了建筑,水面,植物三者之间的和谐平衡感与层次的处理。网师园中的小石桥与四周相和谐拙政园水面上过于繁茂的荷叶破坏了园中层次在园林中,宅与院之间空间上的关系不仅仅是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关系,它们还存在着相互过渡,相互划分的关系:宅可作为庭院与庭院之间的过渡,如两个庭院之间隔一道矮墙,从中间的月亮门看出可以感受到空间的纵深感与层次感,沿着墙闲逛,透过墙上各种各样精致的漏窗又可看到隔壁院落中的景致,趣味性增加;宅中延
4、长出院子的廊道也奇妙地作为了建筑与庭院的过渡,走廊作为介于室内外之间的灰空间,是实与虚的一种过渡,避开了过高的建筑与庭院相交处的突兀之感。比如网师园中介于两层高建筑与庭院中水面之间的一层高的走廊,它的存在使建筑与庭院之间的高差缩小,增加了层次感,从月到风来亭回望出去,整个庭院空间尺度相宜,画面感更强。苏州园林中还讲究“水必曲,园必隔”,尤其是在面积较大的园中(如拙政园)就更加强调建筑对庭院空间的划分。拙政园中曲折的连廊使我印象深刻:在园中,无规则的连廊划分出无规则的院落,而连廊的一边通透,一边则是开有漏窗的实墙,透景和漏景之妙也让人回味无穷,建筑与院落环境结合地恰到好处,闲逛其中就像置身于一个
5、自然的画廊,移步换景,令人应接无暇;“景之显在于勾画”,以廊勾画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方法,曲折的连廊强调出了庭院中的景致,不仅增加了院与宅之间的趣味性,同时也供应了很多视线对望的驻足之地,所以园林经常会给人一种眼前风景可望而不行达的感觉,不知不觉中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也表达出了中国文化中的含蓄之感。拙政园中的连廊网师园中作为高度上过渡的连廊在面积较小的园林或者局部的庭院中,拓展空间层次的方法则是“大园包小园”,此时建筑与庭院的关系更为紧密,留园中的石林小院是它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以石峰为主体的院落,石林小院的建筑物多运用空廊敞亭及空窗,洞门和长窗等,使各个院落之间在空间和视线上相互贯穿,室内外空
6、间相互渗透联系,在有限的面积中营造出了层次感丰富的空间效果;园中之石配上芭蕉,竹子等植物,更显得清爽雅致,静观动观皆好玩味。庭院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相互渗透往往能营造稀奇特的空间体验,以留园入口与主体庭院之间的交通空间为例,原本较封闭的空间中插入了天窗,天井和小院,形成了室内与室外,狭窄与开阔,幽暗到光明的空间效果,体现出了剧烈的对比,加强了室内外之间在视线和光线之间的联系;在原本完整的体量中挖出较小的院子,也限定出了更加丰富的空间,体现出空间的收放与层次,避开了人在其中行走产生过度的压抑感和无聊感。留园石林小院中的小庭院留园入口处的天井空间院与宅之间在视线上的关系也是园林中的特色之一。苏州园林
7、讲究静观和动观,所谓“以静,动观园,有缩地扩基之妙”。在园林中,庭院专主静观;小园以静为主,以动为辅;大园相反。以静观园,强调可供游人驻足的欣赏点,作为园中的建筑不行不考虑这一点在视线上的关系;而动观则强调巡游线,观园者的行进路途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在引导流线的方面也不行忽视这一点。园林中的宅的建立,不仅不能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色,同时还要发挥“寻景”和“点景”的作用:“寻景”,即引导流线,把游园者指引到特定的驻足欣赏点;“点景”,即为游园者供应一个最好的观景角度,同时通过题辞等点出此处景致的精妙之处。庭院理景讲究突出主题,题材有水,石,花木,亭榭等。因此园林建筑在建立时,也要考虑到如何突出庭院中
8、景的特色。比如拙政园中的三十六鸳鸯馆,它的北部面对水面开敞,强调庭中的水景与亲水之感,在夏秋季节可赏水中荷花,凉爽避暑;南部则面对陆上的小院,院中种植山茶花,得名十八曼陀罗花馆,在春秋季节可赏花闻香,暖和舒适。一前一后,给人不同的体验。鸳鸯馆是园林建筑中一种独特的类别,以屏风、罩、纱将一座大厅分为两部,梁架一面用扁料,一面用圆料,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其作用是南半部宜于冬、春,北半部宜于夏、秋,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致,构思精致,令人称奇。园林中的建筑,在引导游人视线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人置身建筑之中时,会发觉很多庭院旁的建筑都会有明显的朝向性,并且通过对四面墙壁通透性的处理强化这一效果
9、,从而达到对视线的引导作用。比如网师园中的濯缨水阁,小小的一个厅堂中四面墙采纳了三种不同的做法:靠水面的一侧全虚,背水面的一侧全实,其余两边上虚下实。这样做不单单是为了丰富立面上的效果,更是为了表达出水阁这一亲水的主题,把人的视线引向园中的水面,阁中家具的摆放朝向也强化了这一目的。虚实改变的墙面处理同时也带来了室内丰富的光线改变,使一个单一的空间也显得不那么单调。亭作为一种园林建筑中的常见形式,在宅与院的视线沟通中也起着不行替代的作用。古人云“山际安亭,水边留矾”,在园林中亭往往被置于园中的最高处,作为俯看全园的一个驻足点。拙政园中有放眼亭和雪香云蔚亭,它们分别为园林东部和中部的制高点。放眼亭
10、取自白居易的诗句“放眼望青山”,从亭中望出有开阔的视野,同时向北又与芙蓉榭和天泉亭形成对景。雪香云蔚亭则与远香堂相望,在俯看全园的同时也营造出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濯缨水阁中不同的立面虚实做法宅与院的视线关系不仅仅是从宅中向院中看,从院中看宅又是另一个角度。江南理景艺术一书中提到:庭院是赏石的最志向环境,不但因为它有着合理的空间尺度,还因为能够有房屋作为背景,门窗作为衬托。留园中的冠云峰庭院,石为庭院的主题,因此其后面的房屋高度都低于它。庭院中不仅有后部的建筑作为观石的背景,东侧的六角亭也作为冠云峰的陪衬而修建,使园中之景有石峰,草木,亭台,小楼,层次丰富,可见园林中的建筑对风
11、景锦上添花的作用。相像的例子还有拙政园中的小沧浪水院,跨过水面的水廊小飞虹是院中的一大特色,远远望去真的就像是雨过天晴后的一道彩虹飞跃在水面之上,增加了整体的层次感和起伏感,使园中的景致更加活泼生动。水院的主体建筑则是悬空架在水面之上,潺潺的流水从建筑下面流过,动静结合,给人绵绵不绝之感,引人联想。建筑的倒影映在水面之上,不知不觉之中仿佛获得了双倍空间的效果,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开阔性,依水而建的美人靠也增加了倚栏观景的功能,闲适安逸之情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园林是古人才智的结晶,它在内外空间布局,空间层次,理景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精致的布置,值得我们不断地挖掘与学习,从中吸取精华。扩展阅读:苏州园
12、林实习总结报告苏州园林实习总结报告姓名:陈杰学号:0111031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短短的三天实习很快就在火车的汽笛声中结束了,虽然因为身体缘由留在医院治疗了一天,只能独自乘高铁回南京,但是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却是收获颇丰,大开眼界。“虽为人做,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本就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基本动身点,而园林里的山水、建筑无不寄寓著文人的情怀,取材于山野,建制于市井,将对自然山水的酷爱以及对人生的思索托付于实体的园林之中,意境之深远着实令人赞美。苏州园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虽低调的隐于城市,却难掩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绚烂的光辉。“山水花鸟之情趣,唐诗宋词之意境”尽在其
13、中,迷人的不仅是风景,最是那欲说还休,寓意悠长的诗词题咏,禅悟真道。回校后,回顾了苏州园林的史料,描摹分析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退思园的平面和照片,经过细致的整理和总结,得出以下几点浅要的收获:1.园林历史及成因,2.园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3.园林敏捷多变的空间布局和丰富的空间组织手法,4.精妙的园林建筑艺术,5.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一园林历史及成因1.历史苏州古典园林多为文人写意山水宅园,而此类的私家园林最早可追溯到是东晋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之后历代造园兴盛,至明代,苏州园林达到鼎盛,共有271处之多。此次参观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退思园均产生于宋明时期,正是这些意境
14、深远、布局精致、文化内涵深邃的园林使得苏州获得“人间天堂”的美誉。由于较好的爱护措施,目前苏州尚保存园林数十处,列全国首位。2.成因A.政治经济因素。从宋代起,苏州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区,百姓殷实,并且许多达官贵人喜爱到苏州游玩定居,对居住要求也更高,而市井之中,规模受限,内向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B.地理地质因素。苏州是闻名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旁边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通透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C.文化传统因素。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苏州评弹、百年糕点等,千古传承,长盛不衰,建筑技艺更是视为珍宝,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立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加之文人墨客
15、多会于此,迁客骚人吟诗作对造就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苏州园林增加了难以比拟的精神内涵。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园林的发展,在美化居住环境,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为一体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园林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王澍先生说过“任何建筑都不能完全脱离环境和历史而存在,建筑与环境、文脉不行割断”,在如今中国建筑陷入迷茫的时代,苏州园林以其独特而经典的方式在昭示着古人的才智。这些园林多居于闹市之中,如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网师园则位于带城桥路阔家头巷内,四周建筑密度大,环境嘈杂,然而它们既没有喧宾夺主式的压抑环境,也没有单纯的躲避,而是赐予环境最大的敬重,不改街景,不事喧哗,静隐于闹市
16、,唯求“心远地自偏的境界,成为城市的亮点“城市山林”。在园林内部,苏州处于江南丘陵区,水网密布,如何处理困难多变的地形是个大问题。与当代“大刀阔斧”的“夷平”或“下挖”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是,苏州园林的设计特别突出了敬重基地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随形就势,引水入院,顺因自然,改造自然,敬重自然,这种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方式值得深思、借鉴。三园林敏捷多变的空间布局和丰富的空间组织手法甫到苏州,老师便强调了此次实习的重点,正是学习园林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手法。这次参观的网师园被誉为“小园极则”,留园则是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更是“中国园林之母”,在布局和组织上极具代表性。它们几乎都是内向型、“南厅北水,隔水相望”
17、、以水面为中心的典型江南宅园布局方式。为明晰这种布局的文化根基,查阅了包括道德经在内的不少资料,原来这类文人山水写意园林大多凝合了剧烈的道家“无为”思想,强调天人合一,阴阳相生。所谓“阳盛阴则衰,阴盛则荒芜”,实体建筑为阳,自然向朱雀之南,自然山水为阴,故而面对玄武之北,以阳围阴,符合道家“阴阳相生,有无相成”的天地观。此外,园林在布局上还强调疏密有致,黑白分明。这一点拙政园体现的最为清楚、经典。以建筑为图,山水花木为底进行图底分析,“图”在中部远香堂旁边较密,建筑之间彼此关联,化零为整,聚散相依,图底对比明显;西部则较为分散,卅六鸳鸯馆、浮翠阁、留听歌等虽然体量不小,然布局稀疏,建筑单体之间
18、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似景上点缀,底在这却有图之感。这种布局恰合拙政园“疏朗、淡薄”之意,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书法中有“宽处可以走马,密处难以缝针”之说,细想之,苏州园林也有这般韵味。苏州园林在空间组织方面的艺术手法更是中国造园艺术的顶峰。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内外空间组织手法层出不穷。在三维上,凹凸错落,二维上,藏露互引,形成多中心多焦点的大小空间,趣味无穷。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述我的一些理解和收获。A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等级和风水是探讨中国古建筑必定要考虑的两方面,苏州园林也不例外。大多园林以穿堂式组织主体建筑,一进一落,既体现了等级划分,又满意采光通风要求,网师园便是以“三进”组织大门、轿厅
19、、大厅、撷秀楼的空间关系,非常典型。然而,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留园精妙的入口空间处理。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改变,一收一放,一明一暗,一左一右,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终点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B建筑与风景的内外空间组织。苏州园林的一大特点是巧于因借,内外结合。这其中最常用的手法便是借景、对景、叠景和障景了。在这次参观实习中,总结了多种实例,几乎每个园林都有独特的组织方式。拙政园的借景堪称范例,于中园复廊处沿水体方向望去,一公里之外的
20、北寺塔仿佛就在咫尺园中,夹岸垂柳像画框一样成为图底,值得学习。网师园的对景手法则独具匠心。从撷秀楼侧门出来,忽然被眼前的画面吸引住了,月到风来亭高踞水上,曲廊似绸缎飘逸于碧波之上,水池延长至亭下,幽长深邃,亭后粉墙恰为画布,两边建筑限定视线,静动兼备,阴阳相合,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至于叠景就不得不谈拙政园中园的笠亭和与谁同左轩了。乍一看,除了后者的屋顶略有新意,别无奇妙可言,然而从复廊往北走几步再回头,两者的屋顶竞恰好重叠,这一叠景的手法的确出乎意料,不得不惊羡于文征明的设计技巧。留园的障景手法很有序列感。从入口到园区,先是实墙遮挡,只能见树冠,之后廊子这晚,无法直视,随后墙体漏窗隐隐透出旖旎
21、风光,最终绕至亭内方能一览无余。墙体、屏风、漏窗,隔而不绝,手法丰富。C室外山水花木的空间组织。与西方古典园林注意几何完备的几何关系不同的是,苏州园林着眼于“自然”的模山范水,山体随形就势,水体灵动生巧,力求“一切为了构成完备的一幅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存在”。以拙政园为例,水体作为空间核心从东至西贯穿园林,而其收尾处或曲折蜿蜒,两边黄石夹对,比例恰似深涧流水;或深化建筑之后,好像没有源头,给人深远之感,小中见大的手法恰到好处。而山体大致呈东西方向顺水而起,凹凸不一,路径曲折,为“平面园林”注入了立体的动感和变化的视觉享受。每个山体上都设亭台楼阁,然均不在同一轴线上,毫无重复感,移
22、步换景,趣味多多。在用料方面,大多用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太湖石在造园家的手中不仅叠出了惟妙惟肖的山体,其内部往往也彼此联通,空间的明暗、大小,令人回味。除却夺目的山水,苏州园林的植物也是种类繁复,却有与各个所属空间品质相合。单十八曼陀罗花馆四周就植有劈梅,水仙,杜鹃、仙客来、芋叶甘蓝、山茶与茶梅等交相辉映,而松树、修竹又与梅花组成活色生香的“岁寒三友图”,给萧瑟的冬季增加了几抹亮丽的色调,南边分布十八株曼陀罗花,应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之名。真是“假山洞壑别具匠心,一草一木别具风韵”。四精妙的园林建筑艺术作为建筑系学生,园林内的建筑自然也是探讨的重点。在此之前,苏州园林业已游玩过数遍,不过当
23、时均未曾留意园内建筑,此次算是亡羊补牢了。苏州园林中的建筑种类较多,庭、廊、轩、榭、舫、阁、亭,若依据功能往下细分,单廊就有空廊、花廊、伴廊和复廊之多,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它们大多为木结构,大屋顶,多用抬梁式、穿斗式营造框架,外用粉墙黛瓦,统一、明快,形体、用色上“自让”于山水。在众多建筑中,留给我映像最深的有两处:其一便是拙政园内的卅六鸳鸯馆,让我变更了中国古建筑空间一模一样的看法。平面上一个主空间四角附加四个方形小空间,以木结构支撑,中间挂落隔开,顶部覆以双卷棚屋顶,看似极其简洁,甚至没有丝毫设计感,然而经过老师讲解和查询资料,才发觉自己的浅薄。首先主空间一分为二,与季节干脆有关,夏季用北侧
24、,冬季用南侧,对景亦与之相应改变,设计奇妙;其次,耳室可供戏子更衣,类似于今日的更衣室;再次,该馆是主子听戏之处,屋顶的设计也符合声学原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最终,北面漏窗上的玻璃窗也有精妙之处,细观之,景物仿佛蒙上了一层白霜,在夏季有心平气和的好处。真是精致绝伦的设计!其二,网师园的主体建筑外观处理也非常出彩。从庭院望去,粉墙黛瓦非常清爽,马头墙为天际线平添一丝异变,卷棚屋顶与两坡屋顶干脆显示了建筑的等级,而微小之处,侧墙上开了一排盲窗,将原本单调的背景一下激活,处理细致。五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童等老先生划分的中国古典园林三大境界中(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苏州园林便是这最终一种,既超然
25、物外,又系心民生,文化之深邃,艺术之高雅,山水建筑之和谐无出其右。而园林厅堂的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致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在这个传统丢失的年头,苏州园林的存在对于探讨古代江南民居民风具有不行替代的意义,爱护这一历史文化珍宝,我们义不容辞。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苏州园林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运用,苏州园林实习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