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docx

上传人:马****2 文档编号:23542229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一 一、学情分析 1、同学基础参差不齐,在学校时就仔细学习了计算机或在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娴熟,对各种操作都较简单上手,在学习当中可以带动和指导其他同学,但很多乡下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所以大部分同学在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还是比较生疏; 2、高一的同学比较喜爱动手操作,具有肯定的学问结构,学习力量也比较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采纳的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一书。文字段落格式的设置是高中第一册其次单元第一章中学习的内容,文字处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部分,是办公自动化的重

2、要手段之一。而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又是文字处理的重点内容,是文档排版的必备技术。 本节课是学习文字处理的其次节,在这之前已熟识了Word的工作界面,文字内容的录入和文本的编辑,本节课是在这基础之上对文本进行基本的美化,使其具有一般文档的基本样式。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理解字体和段落格式的作用; (2)把握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方法和格式刷的使用方法; (3)把握保存文档的各种操作;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和自主学习的力量; (2)培育同学的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激发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提高对学习的乐观性

3、和主动性; (2)提高同学的参加意识和协作精神; (3)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等字体格式; (2)设置首行缩进、行间距、段落间距等段落格式。 2、教学难点 段落缩进的类型较多,利用标尺进行段落缩进的操作有肯定难度,但把握后对操作起来比较便利。 三、媒体选用 1、针对学科特点,我选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2、课前预备:一个已设置好的多种字体和段落格式的文档。 四、教法及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一)教法 1、讲解法:对于某些工具(如标尺的各个滑块)的作用和用法,可以采纳讲解法,让同学更好地理解; 2、

4、演示法:对于一些较难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假如一味地总让同学自己去摸索,势必会让同学感到挫败感和厌倦,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时,老师可以实行演示的方法,让同学更好地把握操作方法。另外,对于比较简洁,没有探究价值的操作,由老师演示,可让同学快速地把握; 3、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既能让同学产生要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在解决问题之后又能让同学产生获得胜利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同学主动建构学问的关心者、促进者,而不是学问的传授者、灌输者。所以我主要采纳以下的教学模式: 设计任务启发探究辅导归纳学习评价课堂训练 (二)学法指

5、导 自己多动手操作的方法不但符合中同学的特点,而且习得的直接阅历比获得的间接阅历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指导同学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协作,总结阅历,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把握操作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又能培育和提高参加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组织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供应一篇只有文字且有几处需要进行文本的复制和移动等调整的文档让一个同学将其编辑好。再由另一个同学将选定文本的各种方法操作一遍。 (二)导入新课:结合实际状况导入,如:我们前面所编辑的文档形式单一,缺乏美观性,我们如何才能将文档变得美丽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将它美化一下吧。 (三)让同学打开上节课编辑的文

6、档(E:WordZhly.doc)。不知道怎样打开的同学可以看老师的演示或请已把握的同学帮忙,然后再由自己打开。 (四)小组合作探究,把握学习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1、将同学四至五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各个任务。老师指派好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进程和维持纪律。(老师提示,在设置格式之前,要选定文本或段落。) (1)将标题设置为黑体、小二号字、加粗、字间距为加宽四磅。 (2)第一段文字设置为楷体、小四号、颜色为紫色。 (3)标题文本居中对齐。 (4)全部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5)第一段左右各缩进3个字符,行间距为固定22磅,段前段后各为1行。 在同学完成任务时,老师在各小组间巡察,发觉问题

7、可以准时辅导,答疑,发觉典型问题。 2、同学沟通成果,每个任务都由不同的组选派成员到多媒体掌握台操作演示,老师给以确定,并鼓舞别的同学提出不同的操作方法。 3、老师补充总结并演示设置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一般方法,并讲解和演示格式刷在复制格式的作用和保存文档的方法。把全部操作方法显示到屏幕上。 (五)组织课堂练习,要求同学对老师总结的操作方法仔细练习,以达到内化技能的效果,小组长负责检查,老师赐予个别辅导。 (六)评价学习结果,总结本课教学。 (七)要求有条件的同学在家里练习操作,完成一篇包含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文档,下次上课时将进行部分展现。 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同学的自主探究学

8、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同学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完成任务状况看,学问目标完全。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二 一、学情分析 1、同学基础参差不齐,在学校时就仔细学习了计算机或在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对计算机的操作较为娴熟,对各种操作都较简单上手,在学习当中可以带动和指导其他同学,但很多乡下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所以大部分同学在上高中之前对计算机还是比较生疏;但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把握了一些学习计算机的方法。 2、高一的同学比较喜爱动手操作,具有肯定的学问结构,学习力量也比较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教材采纳的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和江西科学技术

9、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一书。信息就是经过处理的数据,所以,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只有把握数据处理技术,才能更好地得到有用的信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和统计是Excel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本节课之前,同学已经学习了Excel的数据输入和数据的编辑以及工作表的维护,本节课是在这基础之上学习应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目标 (1)把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公式的复制方法; (2)把握用表达式、自动求各功能和函数处理数据的方法; 2、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和自主学习的力量; (2)培育同学的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0、目标 (1)激发同学学习信息技术的爱好,提高对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2)提高同学的参加意识和协作精神; (3)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1)公式的输入方法; (2)利用自动求和功能和函数处理数据。 2、教学难点 函数的应用涉入到对函数的理解及其参数的设置,同学不太简单理解,所以,我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媒体选用 1、针对学科特点,我选用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网络教室进行教学。 2、课前预备:包含某班同学成果表的工作簿。 四、教法及学法指导 (一)教法 1、讲解法:对于公式中对单元格区域的引用,特殊是相对地址和肯定地址,引及常用函数的作用,可以采纳讲解

11、法,让同学更好地理解; 2、演示法:对于一些较难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假如一味地总让同学自己去摸索,势必会让同学感到挫败感和厌倦,而且效率低下,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时,老师可以实行演示的方法,让同学更好地把握操作方法。另外,对于比较简洁,没有探究价值的操作,由老师演示,可让同学快速地把握; 3、任务驱动法:通过任务驱动,既能让同学产生要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在解决问题之后又能让同学产生获得胜利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 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同学主动建构学问的关心者、促进者,而不是学问的传授者、灌输者。所以我主要采纳以下的教学模式: 设计任务启发探究辅导归纳学

12、习评价课堂训练 (二)学法指导 自己多动手操作的方法不但符合中同学的特点,而且习得的直接阅历比获得的间接阅历印象更为深刻,所以,指导同学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协作,总结阅历,完成实践任务,以达到概念内化的效果。这样的学习既可以把握操作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又能培育和提高参加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组织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主要学问和技能: (1)用填充序列法在A1至A12的单元格中输入一月份至十二月份; (2)用填充序列法在B1至B12的单元格中输入1,3,5,,23; (3)同时选定(A1,B4),(C5,D10),D列至E列; (4)复制(A1,A5)的数据到(C2,C6)中去。 老师巡察

13、辅导,完成后鼓舞四个同学分别演示一题。 (二)用实际遇到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如:我们期中考试后,要计算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和排定名次,还要计算出各科的平均分,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然后由同学的回答顺势导入新课。(大屏幕显示预备好的某班同学成果表,该表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用来作为本节课的示例表。) (三)通过独自努力,学习公式的输入和复制。 1、阅读教材P74-P76页第一大点第1-2小点部分的内容,然后要求每个人计算出第一个同学的总分和平均分。老师巡察并个别辅导。(提示:每次输入公式都必需以=号开头。) 2、由两个同学分别演示求出总分和平均分的方法,其他同学仔细观看

14、。然后老师赐予确定性评价,并补充演示讲解。(由于问题简洁,同学基本上都能把握。) 3、指导同学用鼠标拖动填充柄的方法,选定第一个同学的总分,拖动填充柄到最终一个同学的总分处,看看全部同学的总分是否已出来,再用相同的方法算出全部同学的平均分。老师巡察辅导,如有较多同学没有把握,则由老师补充演示讲解。(由于前一节课学习了用填充序列的方法输入数据的方法,可对此处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 (四)通过老师演示和同学的应用,学习自动求和的方法。 老师:假如要计算每科的平均分,以上方法也太花时间了,人数多还简单出错,下面我介绍一种更好的方法。然后演示自动求和功能,求出总分,再用总分除以人数求出科平,并讲解演示

15、按行和按列求和的一般方法。 要求同学仔细观看后,先删除前面求出的。总分和平均分,再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然后由一个同学演示。 (五)小组探究学习函数的应用。 1、老师:上面的方法只能计算出较为简洁的数据,假如要处理更简单的数据就要使用到函数。可以用数学或物理的公式来类比解释函数及其参数的含义,并解释几个常用的函数(如:SUM、AVERAGE、COUNT、MAX、MIN)的应用。 2、按四至五人一小组将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指定电脑学问较好,且较负责任的同学充当组长,负责本组进程和纪律。各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用SUM函数计算出每人的总分;用AVERAGE函数计算机出每人的平均分;用COUNT函数计算出

16、班级总人数:用MAX函数计算出每科的最高分;用MIN函数计算出每科的最低分。(提示:先计算出一人的总分或平均分,然后再复制公式计算出其他人的总分或平均分,各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也一样操作。) 在同学完成任务时,老师在各小组间巡察,发觉问题可以准时辅导,答疑,发觉典型问题。 3、各组沟通成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充当小老师,分别进行一项操作演示。 4、老师赐予以确定性为主的评价,并补充演示和讲解,对发觉的典型问题和难点问题可多次讲解演示(如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如何选择函数,以及参数的确定等)。 (六)课堂练习,每个人再单独完成上面的操作,还不会的同学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老师巡察并进行个别辅导。 (七)评价学习结果,总结本课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2篇相关范文: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