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堡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234814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远堡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宁远堡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远堡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远堡镇“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讨论稿).doc(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宁远堡镇“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十三五”期间,是我镇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阶段,也是我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如何充分把握和利用战略机遇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具有宁远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编制“十三五”规划对实现我镇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省、市、区发展思路和宁远堡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综合考虑区域定位、经济形势、资源、人口、生产力水平、产业特点等客观条件的前提下,特制订本规划。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年,对2016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第一章 “十

2、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宁远堡镇在市、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宁远、繁荣农村、融入城市、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拓创新,负重奋进,努力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较好地完成了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使全镇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第一节 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圆满完成经初步预算,2015年农业完成增加值11835万元,年均增长5.6 %,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7065.41万元,年均增长10.8 %;农民人均纯收

3、入达到12419元,年均增长11.3%,是“十二五”期末的1.82 倍。五年来,全镇共引进项目4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31个。全镇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5亿元,年均增长14.7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过去的五年是砥砺奋进、追求卓越的五年,是优化产业、转型跨越的五年,凭借金昌市及金川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和持续产业的主要承接地的优势条件,五年里全镇产业发展的动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城中四村立足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餐饮娱乐、房屋租赁、汽车修配等服务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环城产业带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房屋租赁业户总数达到1160余户,年租赁收入接近1000万元,以天庆惠民市

4、场(品广场)为代表的经营性资产成功运营。城郊六村依托金川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城郊六村规模养殖区、中西设施园区、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土地有偿流转和集约化经营等重点项目,“三个集中”逐步实现,60%以上的青壮年进城务工,二、三产业服务区格局日益凸显,劳务经济持续总量显著提升;远郊四村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区科技示范作用,不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两个改变”基本实现,农业收入不断增高。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按照“4:6:4”区域定位(即城中四村、城郊六村、远郊四村),围绕城中四村 “四个融合”,城郊六村 “三个集中”,远郊四村 “两个改变”的目标任务。以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

5、建设。五年来,全镇共完成农宅改造3100多套,旧宅基地复耕 余亩,新建、改造通村公路20多公里,硬化村庄道路70多公里,铺设安装人饮管线110多公里,绿化亮化工程不断推进。 第四节 美丽乡村建设大放异彩积极配合镇农业服务中心做好中牌村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总建筑面积为1133的村级组织综合办公楼和占地1.6万的文化广场,安装室外健身路径20套,艺术音箱 21个,建成了覆盖全村的幸福广播站;规范设置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设有室内健身活动中心、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电子图书阅览室、棋牌书画室,配备文化资源共享投影仪一台、电脑4台、图书3400余册,各项规章制度牌上墙。建立“春之韵”、“秋之韵”两支民间自办文

6、艺团队,村级文化志愿者团队25人,村级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第五节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按照市委提出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六个一”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了各村办公场所,建立了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阵地;依托“农家书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项目,在全镇实现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全覆盖。目前,全镇各村文化活动设施配套日益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截止2015年,全镇参加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9718人,参保率达98%,已享受待遇4395人,养老金发放率100%。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133651人,年均参合率达95%以上。农村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十二

7、五”期间,我镇逐步建立了乡镇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2878人,创业培训85人。累计为农村妇女创业人员、高校毕业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383万元,间接带动3200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全镇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38558人次,培训劳动力2878人次,创劳务收入57455万元;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建立了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系统,使农村生活垃圾定点清运、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夯实,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2010年至2015年,全镇出生1

8、457人,年平均出生率5.01;年平均自然增长率4.3;2015年全镇总人口32482人,2015年自然增长率0.92;“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十二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1650.687万元。逐步形成覆盖全镇的养老服务网络,“幸福互助院”的建成,解决了村内“五保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安置工作,优化了老年生活环境;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为契机,创新推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五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35件。法律援助惠及百姓,五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初审案件25件。第六节 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围绕关注民生,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城镇医保、医疗卫生、

9、药品流通等制度改革,民生事业得到显著改善;围绕解决民忧,全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行“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领办、代办、协办制,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围绕倾听民意,全力推进信访维稳机制改革,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快;围绕富民兴农,全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二章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一、宏观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今

10、后五年,是宁远堡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内形势看,国内经济回暖向好,消费需求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区域经济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从发展趋势看,省、市、区党委、政府提出把集中力量夯实发展基础、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筑特色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全市“工业区东扩,生活区北移”战略实施,城市的扩张和外延,接续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龙首新区”、“西湖”、“紫金花城”等景观带建设,金永高速公路、“高铁”以及市区环城公路网等建设工程的建设完成、流动人口逐步增多,这为地处城市近郊、地理位置优

11、越的宁远堡镇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从宏观政策看,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的出台,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镇域情况看,宁远堡镇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区域经济带动和辐射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全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劳务输转方兴未艾,十分有利于我们变革农业经营方式,调整农村发展布局,从而创新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有效载体,必将进一步促进非农化进程。二、比较优势所蕴藏的发展潜力。一是基础优势明显。宁远堡镇城中四村被金昌市委、市政府纳入城市

12、规划重点建设范围,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域联结、资源联结、经济联结和市场联结作用将更加突出。二是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镍、铜、钴、铀、金、膨润土、石英石、大理石等30多种,其中镍矿、铜矿、膨润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并得到了较好的开采开发,为进一步发展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三是商贸经济效应突出。镇域内有金戈购物广场、世纪家具城、品广场、上海路沿街商业、年交易额22000万元的金川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以白家嘴、高岸子、西坡、马家崖村为主市场带动型小城镇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了以矿产、建筑、加工、运输、商贸流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房屋租赁和三产服务为重点的经

13、济发展格局。四是劳务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全镇初步形成了“社会为主、政府为辅,引导为主、培训为辅,自发为主、组织为辅,就地为主、异地为辅,就业为主、创业为辅”的劳务输转工作格局,基本构建了政府促进、中介牵引、能人带领、自由组合的多元化、开放式劳务输转工作体系。“十二五”期间,全镇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38558万人次,培训劳动力2878人次,创劳务收入57455万元,以劳务收入为主的非农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劳务输转对农民增收的驱动力显著增强。五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先后完成了支持隆锦都餐饮有限责任公司、天然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新、扩、改、建工作,抓住小城镇综合经济开发的有利时

14、机,集中开发城中四村集工、商、贸于一体的环城经济带,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镇60%的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和从事二三产业,特别是城郊六村尤为明显,农民已逐步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已成为全镇工农业总收入的“半壁河山”。六是城郊农业发展优势明显。宁远堡镇凭借城郊优势,承接城市辐射,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渐建成了粮油、肉禽、蔬菜、林果等四大基地;反季节蔬菜生产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由于离消费市场近,农畜产品从城郊到市中心均可在1小时左右直接进入市场,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运输时间短、新鲜度高、出售快;东湾村的绿萝卜、新华村的鲜食玉米和小棚西

15、瓜、西坡、马家崖等村的奶牛产业和奶产品加工迅猛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在 “十二五”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已的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优、基础不牢、综合竞争力不强。制约我镇发展的突出因素如下:1.自然因素限制。荒滩多、山多、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2.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纳税贡献率大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匮乏;招商引资引进投资总量少、规模小,传统的筹资渠道狭窄;二、三产业及劳务产业发展缓慢,经营性资产收入偏低。3.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农”问题比较突出。4.财力薄弱。

16、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5.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高素质人才奇缺,科技创新能力低。6.人居环境尚未有效改善,基础、功能设施不够完善。第三章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第一节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宁远、繁荣农村、融入城市、富裕农民”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四六四”区域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转变思路,改革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加快城中四村融入城市化、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到“十三五”期末,把宁远堡镇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

17、明进步、生态环境优良、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强镇,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节 基本原则1坚持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2坚持做到兼顾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兼顾规划指标的连续性和顺应形势发展新要求的阶段性相结合,坚持兼顾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和适度超前相结合,坚持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相结合。3坚持开放、开发、循环、发展的理念,认真贯彻市区“工业区东扩,住宅区北移”发展战略和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三个重点”发展思路(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题,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电子商务三个重点),打破就农村规划农村的保守定势。4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兴镇

18、、三产强镇和开放带动、城市带动、项目带动、科技带动战略,促进宁远堡镇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投资是硬拉动、项目是硬支撑,政府引领、项目支撑、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6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努力形成竞争新优势,不断加大二、三产业比重,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平安宁远,构建和谐社会。第四章 发展目标第一节 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719.05万元,年均增长6.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5104.75万元,年均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0552.56万元,年均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061.73万元

19、,年均增长10%第二节 人民生活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10%。第三节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目标20162020年,全镇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养老金发放率100%。建立稳定就业长效机制,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力度,逐步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一体化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创业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累计发放创业贷款0.5亿元,鼓励居民回乡创业。农村劳动力有效输转,充分就业,基本实现无剩余富余劳动力,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4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2亿元。第四节 社会发展目标“十三五”期末(202

20、0年)全镇总人口控制在3.45万人以内,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3%以上。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第五节 资源环境目标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到2020年,全镇森林覆盖率保持在20 %以上,人均拥有绿地面积 8平方米以上。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0%以上,镇域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减少。第五章 主要任务及发展措施 第一节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继续发展特色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新型农村

21、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手段,重点推广以高效节水农业为主的多项增产增效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快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开展沃土工程,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完善灾害应急措施,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水平,促进粮、油、果、菜等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同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节水、安全的要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从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特色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镇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3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其中红辣椒0.3万亩;制种玉米生产基地1万亩;瓜果生产基地0.5万亩。同时,积极扶持发展特色果

22、蔬保鲜储藏加工业,加大果蔬恒温库建设力度,努力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到2020年,我镇建成大型果蔬恒温库2座,微型果蔬保鲜恒温库达到40座以上。大力发展日光温室“非耕地”产业,加快新型日光温室建设,加大闲置日光温室改造,使其发挥经济效益。到2020年,我镇新建成日光温室200座以上,改建日光温室300座以上,日光温室总面积达到1500座以上;新建塑料大棚300座,塑料大棚总面积达到800亩以上。二、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升养殖综合效益。突出草食畜主导产业地位,加快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发展;强化动物防疫和兽药、饲料监管工作,大力推广健康养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畜牧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

23、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使养殖业尽快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与生态并重转变,实现畜禽产品产量增长、效益提升与环境保护共赢。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认真履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职责,健全动植物疫情监测和应急机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措施,增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全面提高动物疫情预警、诊断、防制能力,确保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急处理重大动物疫情,有效防止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力争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三、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提高农民市场化组

24、织程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其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争创效益的实力,形成强大的农业产业经营群体;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土地银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有效组织形式,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等;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改革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达到40%以上。坚持“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

25、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到2020年,我镇新扶持发展畜产品、特色农作物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农产品营销大户200户。四、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突出对产地、投入品、生产、产品及包装、标识、贮运和市场监测等各环节的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市场准入、例行检测、信息发布等项工作的进程;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全面提高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20年,全镇新建成“三品一标”生产基地5万亩,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6、畜产品标准化饲养达到30万头(匹、只)。加快农产品市场准入步伐,健全农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推荐使用制度,完善宁远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增加检测次数、数量和项目,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狠抓农产品品牌培育,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加强农产品商标认证注册管理保护,构建特色农业品牌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五、加快科技推广应用,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继续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镇、村两级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切实提高农业技

27、术推广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一批促进全镇农业科技进步的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高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的发展。到2020年,全镇建成科技示范村3个,发展科技示范户50余户。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积极推广垄膜沟灌等节水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全镇建成高效农田节水示范面积达到4万亩。加大与农业科技院校的合作力度,抓住科研院校人才技术聚集的优势,积极开展技术考察、技术交流、技术洽谈,明确合作的范围、领域和项目,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围绕特色产业,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

28、进试验示范推广,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良种繁育、秸秆利用、设施栽培、疫病防治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应用率和转化率。到2020年,全镇引进推广畜禽、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种34个,其中农作物露地新品种10个,日光温室新品种20个,畜禽新品种4个,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5项;推广拱棚种植面积200亩,大宗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农业实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6%,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村现有存量劳动力和后备增量劳动力为重点,广泛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全镇培训农民达2万(人次),

29、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000人,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500名,通过积极引导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我镇农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市、区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档次。“十三五”期间在抓好续建项目的基础上,抓住国家扶持甘肃发展的有利机遇,积极实施一批与国家产业关联度大、政策结合性强,符合我镇农业实际的重大项目,全面推动我镇农业产业发展进程。同时

30、,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的产业升级注入内在动力。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健全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北部草原草场实行完全禁牧;西部草原草场分区域、分季节进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在适宜区域采用人工补播、补植方式恢复草场植被。到2020年,全镇完成草原围栏100万亩。坚持把新型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清洁能源建设,普及农村节能灶具,提高用能效率。稳步扩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乡村清洁工程项目,配套完善村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探索农村垃圾处理

31、长效机制,加强农村道路沿线、村庄部落环境卫生整治,努力实现农村家居清洁化目标,着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条件。到2020年,全镇完成全部14个行政村的清洁工程建设任务。八、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丰富农民增收方式。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格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草原生态补奖等政策,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补贴到位。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依法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管理与运行监督,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有效遏制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切实维护

32、农民根本利益。紧紧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机制,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以规范农资市场为重点,积极开展农资、草原、农机、畜牧、种子、农药等行业行政执法,切实加大农资经营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加强现代农机化发展,重点扶持发展玉米收获、牧草收割、温室大棚、辣椒收获等新型农机具,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镇农机总动力达到10万千瓦,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100%、90%、90%。加快农

33、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建立镇、村、社三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积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疫病检测,全力搞好苹果蠹蛾防控,积极开展农田和草原虫害防治,有效杜绝动植物疫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灾害和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着力增强农业发展的安全力。积极推进农业法制体制改革,整合执法力量,健全执法制度,转变行政职能,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业行政管理运行体制,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二节 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城镇化水平一、“城中村”改造,实现城中四村“四个融合” 1.总体规划。城中四村融入城市核心区,建

34、成与市区景观带相配套的景观辐射区。具体要实现“四个融合”,即把西坡村建设成为与龙泉景观带相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居民集中安居小区;把马家崖村建设成为与绿色长廊相融合的特色餐饮小区;把高岸子村建设成为与金水湖景观带相融合的休闲娱乐小区;把镇政府所在地白家嘴村建设成为与北京路入口景观带相融合的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发展重点。全力推进西坡新村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完成西坡村六、七、八、十一组集中生产区的修建工作,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完成西坡二期经营性资产的修建并交付使用工作;高要求、高标准建成龙泉金水湾新区,解决西坡村一、二组布局混乱的现状;完成白家嘴棚户区改造项目,并配套基础设施;完成高岸子村原有生

35、产用房配套的替代置换工作;完成天庆家园高岸子新村经营性资产的建设并交付使用工作。二、城郊六村及远郊四村的新农村建设。按照“点上带动、面上联动、整村推动”办法,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农民自主自愿的、以集体经济为主导的旧村改造模式。重点以旧村改造为主要抓手,调整农居用地,按照宁远堡镇新型小城镇建设的要求将涉及的相关村庄逐步改造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居住区,同时推动旧宅基地复垦工作。聚集城镇人口,加速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完成城郊六村远郊四村剩余农户的新农宅建设,并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交通方面。依据各村现状和用地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道路建设。到2020年,全镇基本

36、实现镇、村、组、户四级公路网络,形成“网络全镇、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完成规划点道路建设50公里,并配套铺装、绿化、亮化工作。2.村镇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实施城郊六村中心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畜饮水、村庄电网、村庄道路、通讯等工程建设。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协调完成规划点人饮管线28公里,并配套供电、供热、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3.能源建设方面。在远郊村借助循环型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加强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支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初步远郊四村探索实施太阳能、风能发电蓄电村庄夜间照明工程。积极协调供电公司将城中村纳入供热管网。4

37、.环境卫生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先、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巩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完成剩余村的环境连片整治,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注重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在城中村重点路段建设公厕11座,配套垃圾收集斗60个,全面实施垃圾清运和环境保洁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坚持不懈的搞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等景观设施工程。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新技术,规划建设村庄垃圾集中回收设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第三节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按照“扩张总量、提升质量、构筑优势、快速推进”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根据我镇产业基础、经济结构、资源禀赋等因素

38、,以发展为中心、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为民营经济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把宁远堡镇民营经济培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富生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积极鼓励全镇工矿、建材等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争创管理效益。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支持民营企业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投资经营高新技术产业和道路、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拓展业务范围,提升产业层次。二是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扶持。立足宁远堡镇产业优势,围绕城郊四村环城产业带,鼓励民营企业按照市场发展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多样化生产,提

39、升规模化效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鼓励产业相近企业联合发展,政府为其提供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信息咨询等服务,通过财政倾斜等措施,支持民营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增强实力,提高效益。第四节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家园,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民居改造、产业发展、乡风培育、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巩固新华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基础上,按照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总体要求

40、,今后每年选择2-3个村集中进行打造。通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整体推动,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到“十三五”末,将全镇1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省级美丽乡村。 第五节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乡村旅游实力 一、壮大生态旅游实力。按照“做优现代农业,做强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高起点规划、强力度推进、市场化运作、高标准建设,在民俗旅游规划中与本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宁远堡镇村庄自然、历史人文、产业元素等各个方面,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一是配合做好新华休闲园的各项工作,争取拓展1到2个民俗休闲园;二是争取招商引资项目,完成宁远堡镇西山景区旅游线路开发(光伏基地-泉沟-洪涝池-西象门峡

41、谷-成山掌等景点建设);三是争取招商引资项目,完成宁远古城项目建设;四是争取项目资金,打造山湾村儒家庙旅游景区建设;五是争取项目资金,完成西坡村张家庄子非物质文化展览厅的建设;六是配合农业部门,做好中牌村乡村旅游线路的开发;七是加强马家崖羊肉一条街的扶持力度,打造特色精品菜系,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农家乐档次。二、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一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马家岸村民俗文化街的建设工作;二是争取完成宁远村、下四分村高标准篮球、排球场地的建设工作;三是争取完成山湾、龙景、新安及西坡村文化中心建设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让公共文化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

42、。建好网络宽带、广播村村通、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等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基础设施。实施好送文化工程,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制度化,加强农村文化生活氛围,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规范旅游服务管理。注重示范带动作用,推出一批文化资源厚实、保护完整、开发合理的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培育一批环境优越、设施齐全、经营能力强的农家乐示范户;建成一批居住环境舒适的乡村客栈和家庭旅馆;打造一批风光秀丽、地方特色浓郁、优势明显、影响力大的旅游产品示范。加强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引导、扶持,凸显“乡村游”主题,为农家乐注入文化元素,使其具备“农”的特色,“家”的氛围和“乐”的效果。 第六节 实施电子商务工程,加快

43、信息化建设步伐随着网商群体的飞速发展和壮大,使社会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商业规则等发生巨大变化。电子商务从一个非主流的商务平台逐渐变成一个主流的商务平台看,网商已成为新兴商业的后起之秀。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工程,鼓励民营企业及农户以电子商务为工具,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我镇将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联合培训等多种方式营造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大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及农户提高对电子商务应用的认识,鼓励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一、搞好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充分认识开展电子商务的现实意义和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动员民营企业及农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

44、投入,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联系新闻媒体和网络运营单位采取公益广告、专栏专刊等形式加大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宣传,介绍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在全镇形成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舆论氛围。二、实行典型带动。为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电子商务在更多企业、更高层面上开展,将对全镇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力争为其它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工作起到典型带动作用。三、加强业务培训。开展电子商务,人才是关键。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企业选择电子商务人才,开展各种业务技能培训,组织企业及农户参加省、市、区相关课程培训。我们要多次邀请专家进行培训,培训主要以课堂授课、服务沙龙、网络学堂等灵活多变

45、的方式,多途径的提升管理经营者电子商务意识,培养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并在日常运营中配有专业人员帮助企业解决硬件设施和技术软件方面存在的困难,指导通过网络发布与采集信息、进行商务谈判和交易结算,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四、切实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电子商务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镇将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落实任务目标,各方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第七节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宁远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46、、家庭美德和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知礼知让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全社会互助友爱、诚实守信、平等融洽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城镇共建、军民共建、地企共建活动和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驻地单位争先竞相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提高城镇(村)居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和谐友善、崇德守法、义务奉献的良好风气。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强化科技与人才工作。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编制宁远堡镇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人才培养、

47、评价、选任、激励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快技术培训,把失去土地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的市民,进企创业,把有土地的农民培养成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农民向居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提升城市化率。三、全面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一是做好各村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及棋牌活动室的免费开放工作;二是加强乡村舞台建设,每个村成立1到2支民间自办文艺团队,大力培养文化志愿者,每年为每个村争取5000元的项目经费;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室内外健身器材设施的更新及配套。争取每村有一处篮球、排球场地;四是利用节假日开展文艺类演出、字画展览、棋牌、排球、篮球、拔河等一系列以群众为主体的文

48、体活动。四、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着力推进“三优”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要做好优生工作,认真分析先天性疾病发病原因,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缺陷率;要做好优育工作,倡导母乳喂养,做好防疫防病工作,保障孩子健康成长。五、着力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协调力度,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在确保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各项公用经费的及时拨付,确保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同时,保证各项重点项目的建设,做好各年度财政预、决算工作,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建立起政府财政平稳、高效运行的新常态;二是继续认真做好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的发放管理工作,确保按照要求将所有涉农补贴资金纳入惠农财政管理范围,及

49、时无误的将各项资金发放到补贴农户手中。同时,继续做好惠农补贴资金查询平台的运行维护工作,建立一整套惠农补贴资金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三是逐步深入推进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向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做好相关的财务衔接工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财政监督管理和控制运行维护体系;四是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对在各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各部门予以纠正,做到合理、合法、合规报账;五是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纠正部分村存在的坐收坐支、不及时报账、不及时缴销票据等违规问题;六是认真做好农经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农村财务审计、做好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合同的鉴证和保管工作,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做好村级财务公布和监督检查工作;七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