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腊八节作文.docx

上传人:马****2 文档编号:23470946 上传时间:2022-06-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腊八节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腊八节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腊八节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腊八节作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四年级腊八节作文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习俗。有关专家指出,腊八节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四班级腊八节作文,盼望大家喜爱! 四班级腊八节作文1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这天在我们小时候是个特令人心动的日子。那时候物资匮乏,一年四季我们那群可怜的农村孩子总处于渴望美食的向往中。 腊八这天,妈妈会煮腊八粥,那是多么奇妙可口的食物啊!小米、大豆、红枣、花生、瘦肉和肥肉各种杂粮、肉类和佐料汇合熬成粥状,闻之香甜,吃之可口。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这天在我们小时候是个特令人心动的日子。那时候物资匮乏,一年四季我们那

2、群可怜的农村孩子总处于渴望美食的向往中。 腊八这天,妈妈会煮腊八粥,那是多么奇妙可口的食物啊!小米、大豆、红枣、花生、瘦肉和肥肉各种杂粮、肉类和佐料汇合熬成粥状,闻之香甜,吃之可口。 腊八这天,妈妈按例早早起床,细心预备各种食物,然后细心涮洗锅碗,其慎重程度不由让人对这天布满了虔诚的敬意。 粥煮好了,先给奶奶盛一碗,然后我们依次盛了吃。每次盛的时候,我总是喜爱把自己特爱吃的花生米多挑一点到自己的碗里,吃的时候,满心喜悦,细细品尝,渐渐咀嚼,边吃边叫好,最终还意犹未竟,把个碗舔得比洗过还要洁净。 当时只顾自己兴奋,现在回想起那时,记忆中竟然没有母亲吃腊八粥的情景,原来由于家大口阔,每次我们都吃个

3、不剩,从来都没想到过给妈妈留下一点点,她竟然这么多年都没有吃过自己亲自熬出的腊八粥! 一件事情,一个感动来得如此之迟,足已迟到妈妈躺在坟墓里了方才想起,这世上做儿女的怕是一生都还不了父母千分之一的恩情! 昨天正值腊八节,刚巧在家四周走人家,我去老屋看了看,大门紧锁着,那个父母常常搬把椅子坐着晒太阳的台阶脏兮兮的,门前的那块水泥场子上满是飘落的枯叶,两旁处处是枯黄的小草,整个院落给人一种荒芜、萧条之感。这哪像我那勤劳、干净的母亲曾经住过的地方? 母亲是个极爱洁净的人,她即使病到请保姆的地步也要把各个地方弄得亮堂堂、清清爽爽。我记得许多次我回娘家时,总能看到她用力地铲门前大场地两旁的野草和清扫各个

4、角落。 那苍老的背影和佝偻的身子常令我心疼不已。可是如今人去楼空,父母躺在冰冷的地下,再也管不了花开花落,潮来潮去,燕来燕往了。我在隔壁唐姐家借了把扫帚细心地把屋外打扫个干洁净净。 临了,唐姐对我说,有一天晚上她梦到母亲了,母亲对她说:“唐姑娘,我被子好湿,我睡不成,请你帮我晒一下吧”唐姐说她到母亲坟前看过了,妈的坟墓塌陷了不少,由于所处位置低下,雨水极易灌进去,于是唐姐推想这肯定是母亲给她托梦:说她睡的地很湿,她睡担心宁闻此言,我们俩都流泪了。 生前,唐姐对妈的照看甚至超出了我们,母亲对她“诉说”自己的苦处而不向我们诉说很正常。可是,根据我们这惯例,不到明年清明节,新坟是不能动的。 妈妈,明

5、年清明时,我们肯定好好把你的“家”弄得舒适和暖和 四班级腊八节作文2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在中国民间的节日中,腊八节虽不及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那样喧闹隆重,但由于历史悠久,传奇动人,还是颇有影响的。 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旧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乏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终在菩提树下静思七日七夜,最终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

6、(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便从寺院扩展到民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会,还要煮七实五味粥供佛并赠施主。是日民间各家亦将果子杂料煮粥而食。 明朝时,皇帝在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赏赐宫内煮的腊八粥,其用料自然非常讲究。到了清朝,这一风俗更为盛行,不仅家家煮腊八粥,而且有钱人家还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虫来装饰粥面,相互赠送。清朝惯例,自乾隆年间开头,皇帝赐给文武百官的腊八粥,都是在雍和宫煮成的。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约两米、深一米半的大铜锅,是专

7、为煮粥用的。 当年雍和宫总共要煮六锅腊八粥:前三锅供佛和献给皇家及王公大臣们享用,所以粥料特殊精致,还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锅是送给百官及众喇嘛吃的。第六锅是施舍给老百姓的,质量自然就差多了。据说这口熬粥的大铜锅现在还保存在雍和宫前院的西鼓楼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腊八粥的原料,可多可少:小户人家用大米、小米、江米(即糯米)、红小豆、豇豆、红枣熬一锅粥,颇为甜香可口。从前豪门大户若熬腊八粥,讲究起来,可就无尽无休了。 除上述几种一般粮食以外,还要增加珍宝米、薏仁米、菱角皮、赤豆、绿豆、豌豆、芸豆、莲子、花生仁、松子仁、棒子仁、核桃仁、白果、栗子、桂元肉。荔枝肉、红枣金丝蜜枣、青梅、

8、瓜条、橘饼、金糕条、梨干、桃脯、苹果脯、蜜饯温朴、蜜饯海棠,再加上瓜子仁、青红丝,红白糖等等,加上外用果料几乎上百种之多。 每逢腊八节,民间除煮腊八粥外,还有泡腊八蒜、酿腊八酒等习俗。腊八蒜是将蒜头去皮后泡在米醋内,月余后蒜呈浅绿色,味道鲜美,说是食后可驱疾病,避瘟邪。腊八酒,是腊八节用糯米酿制的酒,越年后酒呈暗红色,晶莹透亮,点滴成丝,酒味浓郁,饮后唇齿留香。惋惜这种民间酿制的酒,一般数量不多,仅供家用,市场上很难买到。 四班级腊八节作文3 今日是腊八节,妈妈说腊八节是要喝腊八粥的。于是我吵着妈妈说我要学做腊八粥。无奈妈妈只得教我了。 首先我们去超市买了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

9、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然后我们开头做腊八粥了:首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然后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最终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洁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洁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匀称,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 虽然现在超市里有许多粥卖,但是我觉

10、得喝自己做的腊八粥特殊的美味。 四班级腊八节作文4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苦痛熬煎,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进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奇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

11、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奇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四班级腊八节作文5 腊八节,是指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利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我们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听说凌晨四五点钟,施粥的人们就开头煮粥。 红色的大枣,甜润的桂圆,珍宝似的黑米,洁白的薏米,喷香的花生粒,还有洗净的大米,一股脑儿倒入大锅中慢火煮炖。待开锅后,再一碗一碗盛好,赠给过往行人。拿着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心中的寒意慢慢退去。每一勺的甘甜都融于舌尖,香气久经不散,沁透心脾,心里一股热意涌上来。 听山西来的邻家婶婶说,她们那边还要吃腊八蒜、腊八面。腊八蒜青青的颜色,浓浓的味道,咬一口,酸酸的,甜甜的,让人流连忘返,可以当饺子馅,包起来,尝一口,让人爱不释手。还有腊八面,用饺子皮切成三角形放上调料,加上腊八粥的少许调料又甜又咸,美味极了,代表着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且老年人吃了代表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