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装置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油基础油装置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润滑油基础油装置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1.1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1.1 建设项目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危险类别及数据来源本项目原辅材料、产品、副产品、副产物中共涉及多种化学品,包括:焦化汽油、氢气、精制汽油、30%液碱、乙醇胺、硫化氢、压缩氮气、压缩空气、RSDS-21催化剂、RSDS-22催化剂、RGO-2保护剂、DMDS硫化剂、缓蚀剂、燃料气、硫醇等,其中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的危险化学品有:催化汽油、精制汽油、氢气、液碱、乙醇胺、硫化氢、氮气、空气、甲烷等。各种物质的主要理化特性汇总见表1.1.1-1:表1.1.1-1 原(辅)材料、
2、产品及副产物的主要理化特性汇总表序号名称危规号危险性类别沸点闪点爆炸极限范围()车间最高浓度mg/ m3 火灾危险类别职业危害程度等级主要危险性1焦化汽油31001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40-200-501.3-6.0300甲B类 极度易燃麻醉性2精制汽油31001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40-200-501.3-6.0300甲B类 极度易燃麻醉性3氢气压缩的21001第1.1类易燃气体-251.8-4.1-74.1-甲类-易燃、窒息性4硫化氢21006第1.1类易燃气体-60.4-4.0-46.010甲类易燃、强刺激性5氮气压缩的22005第1.2 类不燃气体-195.6128.8-戊类-
3、不燃6空气压缩的22003第1.2 类不燃气体-戊类-储罐超压或遇高热宜发生开裂爆炸7燃料气21007第1.1类易燃气体-161.5-1885.3-15.0300甲类-易燃、窒息性注:1.副产物酸性气体中主要成分是硫化氢,另含有微量的干气,表中酸性气体的理化性质依照硫化氢的相关性质进行描述。 1.燃料气的主要成分是低碳烃,上表中燃料气性质依照低碳烃的相关性质进行描述。 3. 存在于汽油中的硫醇通常是以乙硫醇为主的各种硫醇。4.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划分。5.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危险性和危险类别数据来源于安全文化网各种物质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6. 催化剂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在装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过量吸入粉尘可能会引起尘肺病。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表如下:表1.1.1-1 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表序号场所或设备危险性1反应器、高压换热器高温、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有毒2反应进料加热炉高温、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3分馏塔进料加热炉泄漏时易燃易爆4原料油泵高压、噪声、泄漏时易燃5泵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6催化剂等装填粉尘、有毒7反应产物空冷器高压、泄漏时易燃易爆、噪声8空冷器泄漏时易燃易爆、噪声9分馏塔泄漏时易燃易爆10压缩机高压、噪声、泄漏时易燃易爆1、汽油 物化性质 相对密度0.670.71(液体) 34(气体) 熔点 -60 沸点 4
5、0200 闪点 -50 爆炸极限1.36.0%(体积) 自燃点 415530 轻质石油产品一大类。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主要组分是四碳至十二碳烃类。容易燃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和醇,极易溶解脂肪。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监测 车间空气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GB11719-89)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 毒性 本品属低毒类。为麻醉性毒物,主要作用是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低浓度引起条件反射的改变,高浓度引起呼吸中枢麻醉。对脂肪代谢有特殊作用,引起神经细胞内类脂质平衡失调、血中脂肪含量波动、胆固醇和磷脂的改变。依其成分、品种不同,毒性不同。汽油在加入有些添加剂后毒性增
6、加;在气温升高或蒸汽与一氧化碳同时吸入时毒性增强;因其中不饱和烃、硫化物和芳香烃含量增加,毒性也相应增加。 急性毒性 (1)、吸入毒性 小鼠吸入染毒时,首先兴奋,接着四肢无、测卧、翻滚、抽搐,最后呼吸减弱死亡。 (2)、腹腔注射 国产汽油小鼠一次腹腔注射后,活动减少,不安、紧张,最后测卧并死亡。 (3)、皮肤染毒 国产大庆直馏汽油小鼠浸皮一次2小时,部分动物在4日内死亡。未死亡动物局部出现弥漫性发红或局灶性红斑、肿胀、糜烂、分泌物渗出,也有皲裂,一个月左右恢复。 (4)、人吸入液态汽油 可引起中毒死亡。 慢性毒性 大鼠吸入120号溶剂汽油3g/m3。每天1224小时,共78天,未见有中毒症状和
7、病理改变。 汽油进入机体后,可以原形态经肮脏排出,一部分汽油经氧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出。 毒性表现 (1)、急性中毒 (a) 轻度中毒 与一般麻醉毒物中毒相似,如头晕、剧烈头育、心悸、四肢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步态不稳、易激动和四肢震颤,有时有晕厥现象。汽油蒸汽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汽油蒸汽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浓度g/m3接触时间毒性反应49382秒20秒45分56分3060分咳嗽眼、咽喉等有刺激显著眩晕、头痛、酩醉感等可有生命危险可引起死亡30253060分可有生命危险20103060分可有急性中毒症状1159.560分有明显粘膜刺激,兴奋和共济失调3.93.260分鼻及咽喉刺激症,少数人
8、步态不稳1.60.67小时部分头痛、咽喉不适、咳嗽及结膜刺激症状 (b) 重度中毒 在我国极少见。在高汽油蒸汽浓度下,可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二死亡。另一种类型为出现精神症状,惊恐不安、欣快感、幻觉、无原因的哭笑、乱说、骚动以及癔病样发作等。 (c) 汽油液体直接呼吸道 可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以及肺水肿和渗出性胸膜炎。侵入胃引起剧烈上腹痛,由于汽油吸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汽油吸入性肺炎经过积极治疗,一般数周痊愈。 (2)、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有头痛、头昏、精神不振、记忆力降低、睡眠障碍、心悸等;另外可有嗅觉障碍、结膜炎和支气管炎;少数有“汽油性癔症”。 客
9、观表现有手、眼、舌震颤、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阳性,感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缩小,嗅觉迟钝。 女性更为敏感,可出现月经紊乱,促进妊娠中毒症,加重绝经期症状。 (3)、皮肤损害 长期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角化及急性皮炎、毛囊炎、慢性湿疹,指甲黄染、变厚、下凹。 处理 轻度急性中毒脱离现场,对症治疗后症状可迅速消失。严重中毒按麻醉性气体中毒处理。注意防止脑水肿。皮肤污染时用肥皂水清洗。吸入行肺炎可使用抗菌素预防继发感染。慢性中毒对症处理。 防护措施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汽油; (2)、敞口的汽油盛器需加盖; (3)、将有汽油蒸发的半成品置于排气罩内; (4)、进入有高浓度汽油蒸汽环境时应带
10、送风式防毒面罩; (5)、不要用口吸堵塞的油管; (6)、含铅汽油应作标记。2、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标识中文名 硫 化 氢英文名 hydrogen sulride分子式 H2S相对分子质量 34.08CAS号 7783-06-4危险性类别 第1.1类有毒气体化学类别 非金属氢化物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 纯品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恶臭的气体主要用途 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
11、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氮。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 易燃 闪点() 无意义爆炸下限(%) 4.0引燃温度() 260爆炸上限(%) 46.0最小点火能(mJ) 0.077最大爆炸压力(MPa) 0
12、.49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放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大泄漏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13、。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注意事项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工具,验收时要注意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MAC(mg/m3) 10前苏联 MAC(mg/m3) 10美国 TVL-TWAO
14、SHA 20ppm,28mg/m3(上限值);AGGiH 10ppm,14mg/m3;美国 TLV-STELAGGIH 15ppm,21mg/m3;检测方法 硝酸银比色法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防化学器手套。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理化性质熔点
15、()-85.5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1.19饱和蒸汽压(kPa)2026.5(25.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MPa)9.01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 氧化硫毒性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LC50 618mg/m3 (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家兔吸入0.01mg/L,2小时/天,3个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改变,气管、支气管粘膜刺激症状,大脑皮层出现病理改变。小鼠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有小气道损
16、害。环境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殊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废 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气体要通过洗涤器除去。运输信息危规号 21006UN编号 1053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4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1.1类有毒气体。3、氢气标识中文名 氧;氢气英文名 n分子式 H2相对分子质量 1.01
17、CAS号 133-74-0危险性类别 第1.1类有毒气体化学类别 非金属单质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98.0%高纯99.999%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健康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氮。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 易燃 闪点() 无意义爆炸下限(%) 4.1爆炸上限(%) 74.1引燃温
18、度() 400最小点火能(mJ) 0.019最大爆炸压力(MPa) 0.720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
19、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美国 TVL-TWA AGGIH窒息性气体美国 TLV-S
20、TEL 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理化性质熔点()-259.2沸点()-251.8相对密度(水=1)0.07(-252)相对密度(空气=1)0.07饱和蒸汽压(kPa)13.33(-257.9)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燃烧热(kJ/mol)-241.0临界温度()-240临界压力(MPa)1.30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
21、醚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产物 水毒性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LC50 环境资料对环境无害废 弃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运输信息危规号 21001UN编号 1049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4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1.1类易燃气
22、体。其它法规: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85);工业氢气(GB3634-83)。6、燃料气燃料气为加热炉燃料,来自全厂燃料气管网,其主要组分为低碳烃类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下面分别给出其性质。甲 烷 一、标识 中文名 甲烷:沼气 英文名 methane;Marsh gas 分子式 CH4 相对分子质量 16.04 CAS号 74-82-8 H 结构式 H-C H H 危险性类别 第1.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 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 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23、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易燃 闪点()-188 爆炸下限(%)5.3 引燃温度()538 爆炸上限(%)15 最小点火能(mJ)0.28 最大爆炸压力(MPa)0.717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
24、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
25、、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处。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AGGIH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
26、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181.5 沸点()-161.5 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密度(空气=1)0.55 饱和蒸汽压(KPa)53.32(-168.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临界温度()-81.6 临界压力(MPa)4.59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27、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强氧化剂、氟、氯。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LC50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和水体要给予特别注意。还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十三、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 十四 运输信息 危规号21007 UN编号1971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4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
28、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13690-92)将该物质绅为第1.1类易燃气体。 十六、其它信息乙 烷 一、标识 中文名 乙烷 英文名 ethane 分子式 C2H6 相对分子质量 30.07 CAS号 74-84-0 结构式 CH3CH3 危险性类别 第1.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 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 用作制乙烯、氯乙烯、氯乙烷、冷冻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空气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
29、亡。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易燃 闪点()-50 爆炸下限(%)3.0 引燃温度()472 爆炸上限(%)16.0 最小点火能(mJ)0.31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
30、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处。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
31、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300 美国TVL-TWA ACGIH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
32、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183.3 沸点()-88.6 相对密度(水=1)0.45 相对密度(空气=1)1.04 饱和蒸汽压(kPa)53.32(-99.7)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1558.3 临界温度()-31.2 临界压力(MPa)4.87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溶于苯。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LC50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
33、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十三、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 十四 运输信息 危规号21009 UN编号1035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4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十五、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13690-92)将该物质绅为第1.1类易燃气体。丙 烷 一、标识 中文名 丙烷 英文名 Propane 分子式 C3H8 相对分子质量 44.10 CAS号 74-98-6
34、 危险性类别 第1.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 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纯品无臭。 主要用途 用作有机合成。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104 爆炸下限(%)1.1 爆炸上限(%)9.5 引燃温度()450
35、最小点火能(mJ)0.31 最大爆炸压力(MPa)0.843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
36、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处。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灌装适量,不可超量盛装。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
37、钢瓶及附件破损。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300 美国TVL-TWAACGIH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187.6 沸点()-41.1 相对密度
38、(水=1)0.58(-44.5) 相对密度(空气=1)1.56 饱和蒸汽压(kPa)53.32(-55.6)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2217.8 临界温度()96.8 临界压力(MPa)4.2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动物暴露于以丙烷为主的混合气8.5311.16g/m3,2小时/天,6个月,神经活动先抑制,后期兴奋,血红蛋白轻度减少,体温调节轻度改变。肺少
39、量出血,肝和肾轻度蛋白变性。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和水体要给予特别注意。还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十三、废弃 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1.1.2 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1.1.1.1 爆炸、火灾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催化汽油、精制汽油)、第1.1类易燃气体(氢气、硫化氢、燃料气),可燃性化学品泄漏后,在空气环境中积聚到一定浓度,遇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若扑救不及时进而会引发大面积的火灾事故。生产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火源、明火、电火花、撞
40、击火花、静电火花、雷击火花、避雷器失效、生产场所、库区吸烟、火灾爆炸危险区内动火、电气不防爆、防爆电气损坏、用铁制工具作业、穿有铁钉的鞋作业、无避雷设施、避雷设施设计缺陷、防雷接地电阻超标、避雷设施损坏、雷击、生产场所无通风设施、通风设施损坏、通风不良,均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1)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易燃物质汽油(催化汽油、精制汽油):属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闪点-50,极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氢气属第1.1类易燃气体,爆炸极限范围7.174.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硫化氢属第1.1类易燃气体,爆炸极限范围4.046%,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甲烷属第1.1类易燃气